未盈利Biotech融资春天来了?| 投资观察

2023-03-13
医药出海
短短一个月内,A股创业板和沪港通业务接连释放对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善意。 云顶新耀亚盛医药基石药业
A股与港股市场从今日起,迎来互联互通股票标的全面扩容。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最新规定,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的调整从今日起生效。部分尚未盈利的香港上市生物医药企业被纳入其中,包括云顶新耀、亚盛医药、基石药业。
而在更早前的2月17日,深交所也决定拥抱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其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及《关于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相关事宜的通知》,明确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上市标准正式实施。
尽管被纳入“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准入范围,企业仍然需要按照“50亿市值+3亿营收”的标准申请在创业板上市。对大部分生物医药类企业而言,“50亿市值+3亿营收”并不算一个很低的门槛。
“在目前大环境下,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能满足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已经跨过了初期成长阶段,并且有相对成熟的产品研发管线和服务。”一位券商分析师向研发客表示,符合创业板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企业市场认知度会比较高,中长期价值的不确定性也较低,比科创板和港股的生物医药企业投资风险更低,流动性也会更高。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毕竟多了一种以较高溢价上市的通道选择。但能否吸引和激活更多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融资,重现港股拉开“18A”序幕时的辉煌,还尚未可知。
榜样:科创板获得更多投票
对比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章、2019年上交所推出科创板,二者都采取了选择模式,即只要符合一种标准,处于研发期、没有实现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就能获允申报上市。而此次创业板的指标更严格。
显然,对于行业大部分市值规模有限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来说,上市门槛更低的科创板和香港市场仍然是投资首选。
事实上,科创板比香港“18A”更具吸引力。来自研发客《2023年资本市场预测》报告的统计,在针对一、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决策者的调研中,有80%受访者更推荐企业在A股科创板公开募资,推荐港股的仅占15%;而对比2022年数据,仅有11%推荐去A股上市,37%推荐去科创板上市,A股与科创板合计为48%。由此可见,两地上市后股价表现的差异,让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推荐去科创板上市。
研发企业高管给出的答案是,50%的企业认为如果公司上市会优选A股(科创板)市场,42%的企业优选港股市场,美股市场占比仅为8%。
未盈利Biotech融资春天来了?| 投资观察
Preview
来源: 研发客
来源|研发客《2023年资本市场预测》
流动性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BioCentury在最近的报道中提到,在港股18A章的38家生物技术公司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平均日交易量(过去3个月)低于100万美元,有20%的企业年底现金不足以支撑一年。和西方的biotech公司一样,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同样面临着现金挑战。
过去的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处于寒冬期,在此期间成功上市的企业无疑是十足的幸运儿。无论是上市后的首份年报还是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都似乎重新燃起了投资者的信心。
研发客筛选出了2022年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股票(见下图)。从年初至今,这些公司整体表现优于市场平均表现,股价涨多跌少,3家上市公司涨幅超60%。
未盈利Biotech融资春天来了?| 投资观察
Preview
来源: 研发客
根据最新的业绩披露情况,上述列表中有16家公司已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其中有1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见下图)。
未盈利Biotech融资春天来了?| 投资观察
Preview
来源: 研发客
再来看港股生物医药领域2022年新上市公司的情况:总共有22家公司,其中8家为依照18A新规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不同于科创板上市生物医药类公司的涨多跌少,港股上市的这些公司在2023年来呈现出涨跌互现的状态(见下图)。
未盈利Biotech融资春天来了?| 投资观察
Preview
来源: 研发客
整体而言,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股价优于香港上市的同类企业。一方面得益于国内A股市场今年以来相对于港股市场更佳的整体表现,科创50指数同期上涨3.2%,恒生医药指数同期下跌2.14%;另一方面,因为国内科创板流动性和估值更高,所以更多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在同时符合两地上市门槛的前提下,倾向于在科创板上市,这也直接影响了后续的股价表现。
沪港通扩容带来的机会
在国内A股创业板向未盈利企业伸出橄榄枝之后不久,沪港通业务获得了进一步制度型开放。
香港证券交易所以股票数量多、个人投资者少而著称,这也意味着有限的机构投资者和资金更倾向于逐鹿各个行业最优质的头部公司,生物医药行业亦不例外。同样具有投资价值,但处于行业腰部、数量众多的生物医药公司要获得估值的充分认可,就需要引入来自内地市场的资金活水。
此次扩容,被认为是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发展和优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意味着内地包括主投生物医药、总规模超过3000亿行业赛道型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可参与投资尚未盈利的香港上市药企,极大丰富相关纳入标的的股票流动性。在不久未来,上市地概念对于已有一定规模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股价表现而言,已不是被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对于规模有限、仅有少量产品通过概念阶段的企业而言,先在香港市场上市,打通投融资进出机制,存活下来,再慢慢做大做强的方式,或许是在行业资本环境并不景气的当下较为现实的上市策略。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构
-
适应症
-
靶点
-
药物
-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