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基化是生物分子中最常见且重要的修饰之一,这种修饰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如细胞识别、信号传导、蛋白质折叠与稳定性以及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已知的糖基化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和脂质。然而,斯坦福大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arolyn Bertozzi的博士后Ryan Flynn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唾液酸的非天然分子SiaNAz能够通过细胞自身的代谢途径标记RNA分子。这一发现引发了一系列研究,2021年发表在Cell上的论文首次提出了RNA糖基化的可能性。随后,关于RNA糖基化的标记、监测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在多个期刊上发表。然而,科学界对于RNA糖基化的存在仍存疑,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RNA如何与N-聚糖连接,这对于验证糖RNA的存在以及研究其合成途径和生物功能至关重要。由于糖RNA分子的含量极低,传统方法难以获取这一重要信息。
2024年8月21日,现任波士顿儿童医院助理教授的Ryan Flynn与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的生物质谱专家Benjamin Garcia课题组在Cell上发表文章,首次证明了修饰的RNA碱基acp3U是糖RNA中N-聚糖的结合位点。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化学工具rPAL,在温和高碘酸氧化条件下,与糖RNA上的唾液酸中的邻二醇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醛基,再利用带有生物素的羟胺实现糖RNA的特异性标记。结果表明,rPAL技术不仅能够特异性标记糖RNA,而且与之前的方法相比,信号增益提高了150倍。
在建立rPAL技术后,研究人员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和强洗涤条件对糖RNA进行了富集,并对其进行了灵敏的RNA修饰质谱分析。结果显示,acp3U核苷在多种条件下均被广泛检测到。基于PNGase F酶的释放反应,将N-糖与底物连接的酰胺转化为羧基,研究人员推测acp3U中的羧基由PNGase F酶解产生。在含有不同氧同位素的水中分别对富集的糖RNA进行PNGase F释放后,分析产物显示acp3U在两个条件下产生了标记的质量,并且与acp3U标准样品的质谱信息完全一致,证实了之前的猜想。进一步,通过糖苷内切酶Endo F2和Endo F3进行酶解,留下单N-乙酰葡萄糖胺记号,再通过靶向质谱鉴定,提供了RNA与糖质相连的直接证据。
最后,研究团队通过敲除acp3U合成酶家族中的DWDT2基因,发现糖RNA信号显著降低,这从生物学层面揭示了acp3U生物合成对糖RNA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acp3U与糖RNA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糖RNA在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基础方面的信息,为糖RNA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为后续RNA糖基化的生物合成及生物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Ryan Flynn课题组近期再次发表文章,提供了RNA O-糖基化存在的证据。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RNA糖基化的理解,还为未来开发基于糖RNA的新型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