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Pan-RAS (Fog Pharma)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Pan-RAS (Fog Pharma)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Pan-RAS (Fog Pharma) 相关的专利(医药)
25
项与 Pan-RAS (Fog Pharma) 相关的新闻(医药)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
該等內容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GenFleet Therapeutics (Shanghai) Inc.
勁方醫藥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595)
自願公告
分子膠Pan RAS(ON)抑制劑GFH276
治療RAS突變型癌症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
首位患者完成入組
本公告由勁方醫藥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勁方」,連同其附屬公
司統稱「本集團」)自願刊發,以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有關本集團最新業
務動態。
本公司董事會欣然宣佈,GFH276治療RAS突變型晚期實體瘤的I/II期試驗首例患
者近日已完成入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於9月初批准GFH276進入一項開放標
籤及多中心研究的臨床試驗申請,該產品為勁方自主開發的分子膠Pan RAS(ON)
抑制劑、擁有全球權益。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癌症發病人數預計達到近2200萬,其中
約30%(超過650萬)癌症患者的腫瘤細胞中會出現不同亞型的RAS(KRAS、
NRAS、HRAS)基因突變。目前全球尚無泛RAS靶向藥獲批上市,GFH276開發
進度位於Pan RAS(ON)抑制劑賽道的全球前三位。GFH276為勁方管線中第三款
進入臨床研究的RAS靶向療法,目前KRAS G12C抑制劑氟澤雷塞(GFH925)已成
功上市、GFH375則位於口服KRAS G12D抑制劑開發第一梯隊。
GFH276臨床研究的Ia期臨床試驗將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上海復旦大學附屬
腫瘤醫院等約10家研究中心開展。整體I期試驗主要研究目的為評估GFH276在患
者當中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II期推薦劑量,並評估GFH276的藥代動力學特徵
及初步療效。
GFH276可靶向抑制多數活化狀態的野生╱突變型RAS蛋白。根據2025年AACR
年會壁報數據:GFH276在多種RAS突變腫瘤模型中,顯示了相較於海外同類產
品的更低起效劑量和更佳藥代動力學特徵,並在激酶選擇性和安全相關靶點測試
中展現良好的安全性及靶向特異性;此外在多種機理誘導的KRAS抑制劑耐藥細
胞系中,均保持強效活性、顯示多重抗耐藥潛力。
勁方首席醫學官汪裕博士表示:「通過氟澤雷塞和GFH375的成功開發,我們已
經積累了豐富的RAS靶向療法研發經驗。GFH276是勁方管線中首個進入臨床研
究的分子膠產品,公司自研的EGFR-Pan RAS ADC也進入臨床申報階段。多靶
點、多元化分子形態的創新產品展現了公司RAS療法矩陣的深度。我們也期待
GFH276在臨床研究中展現良好療效、造福全球患者。」
關於RAS蛋白及GFH276
RAS蛋白為二元分子開關,在與GDP(二磷酸鳥苷)結合的失活狀態和與GTP(三
磷酸鳥苷)結合的活化狀態之間切換,以此調控RAF-MEK-ERK、PI3K-AKT-
mTOR等通路。RAS的致癌突變導致其GTP水解酶活性被破壞,從而令RAS蛋白
主要以活化的GTP結合形式存在,會導致細胞惡性增殖和生物行為學的改變。
RAS家族蛋白主要分為KRAS、HRAS、NRAS三大類,其中KRAS突變是腫瘤中
最常見的基因突變之一。
GFH276為機制獨特的口服分子膠Pan RAS(ON)抑制劑,採用三複合物作用機制
(CypA-GFH276-RAS),可更高效抑制多數活化狀態的野生╱突變型RAS蛋白亞
型,包括常見的KRAS突變型(G12C、G12D、G12V等)蛋白。臨床前研究顯示,
GFH276呈現劑量依賴式的抗腫瘤活性並在多種KRAS突變腫瘤模型中促進腫瘤消
退;與第一代SIIP(switch II pocket)結合型KRAS抑制劑相比,GFH276有望克服
現有藥物導致的適應性、獲得性耐藥局限。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的特定資訊可能包含或可能構成非歷史事實的前瞻性陳述。前瞻性
陳述可通過使用如下具有前瞻性的詞彙辨識,例如「預計」、「相信」、「計劃」、
「預估」、「期望」、「將」、「可能」、「應」和其他具有類似含義的詞彙。前瞻性陳述
反映了勁方醫藥科技對未來發展的信念、計劃、預估以及期望,是基於公司管理
層目前對於公司的經營情況和市場變化情況(該等變化情況不受其控制)所持的信
念、計劃、預估以及期望而作出。受市場、政策、研發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實
際結果可能與該等前瞻性陳述有較大差異。在前述不確定性的前提下,勁方醫藥
科技對該聲明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實現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提請
您注意不應單獨依賴於該等前瞻性陳述,公司及其任何董事、管理人員、僱員、
股東、代理人、關聯方、顧問或代表均不因使用該聲明而對您或其他人士承擔任
何責任。請您審慎評估,並參考公司正式披露檔作出決策。
釋義及技術詞彙表
承董事會命
勁方醫藥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呂強博士
香港,2025年9月29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包括:(i)執行董事呂強博士、蘭炯博士及張巍女
士;(ii)非執行董事朱競陽先生及陶莎女士;及(iii)獨立非執行董事盧韶華女士、
周德敏博士及李波先生。
临床2期AACR会议临床1期抗体药物偶联物申请上市
RAS从几年前G12C成药但不尽如人意以来,终于又到了下一波重大突破的前夜。从去年Revmed读出临床数据开始(参见【药海听涛】一开一关,眼花缭乱:Revolution公布pan-RAS(ON)抑制剂胰腺癌一期临床结果),G12D和pan-RAS都得到大幅de-risk,而今年以来劲方连续密集释放的临床数据,则更像是在RAS通路以及PDAC等适应症吹响了冲锋号。
(很明显,本篇核心目的是明目张胆的拉偏架为劲方摇旗呐喊,当然也欢迎关注文末知识星球)
1
PDAC有效性
1)RMC-6236(pan-RAS分子胶)
今年9月披露了早期1L数据,单药ORR 47%(其中大部分都是cPR)、DCR 89%,联用吉西他滨+白紫ORR 55%、DCR,为后续三期启动1L PDAC铺平了道路,因而读出当晚Revmed大涨14%。
更新的2L数据(注意只有2L),所有RAS突变ORR 29%、PFS 8.1mo、OS 15.6mo,G12X突变亚组ORR 35%、PFS 8.5mo、OS 13.1mo,与去年的读出没有surprise。
2)RMC-9805(G12D分子胶)
去年ENA披露了早期2L+数据,只有每日1200mg剂量(包括QD和BID),ORR 30%(还大部分是uPR),剂量更离谱的同时,也并没有比自家的pan-RAS体现出什么优势;
3)GFH-375(G12D抑制剂)
噔噔蹬蹬~今天的主角在今年ASCO正式亮相,针对2L+患者,所有剂量ORR 52%,RP2D 600mg QD剂量ORR 50%(cPR和uPR基本各半),这个响应率水平基本上把Revmed家两兄弟摁在地上摩擦。虽然样本量还偏小,但怎么看都比Revmed的数据披露方式敞亮多了。
2
NSCLC有效性
1)RMC-6236(pan-RAS分子胶)
今年ELCC披露了早期2/3L数据,吊诡的是300mg QD以及3L+被直接无视(哪怕后面会说毒性太大的问题),而在120-220mg QD剂量ORR 38%(只算了cPR、另还有5例uPR)、PFS 9.8mo、OS 17.7mo。坦率说,就凭这种遮遮掩掩的披露方式,就让人难以放心。
2)RMC-9805(G12D分子胶)
今年AACR披露了早期2L+数据,同样是只有1200mg QD剂量,ORR 61%(还过半是uPR),在NSCLC适应症上,确实比自家的pan-RAS药效高出不少;
3)GFH-375(G12D抑制剂)
在今年WCLC上新鲜出炉的2L+数据更新,所有剂量ORR 58、DCR 89%,RP2D 600mg QD剂量ORR 69%(cPR和uPR基本各半)、DCR 94%,依旧能够力压RMC-9805。不过u1s1,GFH-375这次的基线比RMC-9805略轻(经治线数少、脑转移少)。
3
安全性
1)RMC-6236(pan-RAS分子胶)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都知道RMC-6236的安全性不太理想,这也成了后续追随者们最重要的改进切入点。
在2L+ PDAC的300mg剂量组里,三级以上TRAE高达34%,其中皮疹最为醒目、肝毒性和血液毒性也不容忽视。
在2L+ NSCLC里,很明显前文提到的300mg剂量组被认为是太毒了,三级以上TRAE高达41%,除了依然有皮疹和肝毒,更要命的是胃肠道毒性大幅增加,这可能是最终导致Revmed在三期NSCLC放弃300mg的原因。
2)RMC-9805(G12D分子胶)
RMC-9805比RMC-6236的安全性有了长足进步,即使在离谱的1200mg剂量组,三级以上TRAE也只有2%,无论是皮疹、还是肝毒性和胃肠道毒性,都控制得相当低。
3)GFH-375(G12D抑制剂)
劲方的安全性比RMC-6236好很多、但确实没有RMC-9805那么干净,在RP2D 600mg剂量,各瘤种的三级以上TRAE 38%、脱落率6%。
谨以来自敲钟现场的第一手图片向劲方祝贺和致敬!
“癌中之王”胰腺癌的突破,比想象中来得更加快。
9月10日,Revolution Medicines(RVMD)公布Daraxonrasib在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PDAC)的一期临床结果,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18/38),疾病控制率(DCR)为89%(34/38);Daraxonrasib联合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紫杉醇(GnP)方案展现出更高的缓解率,在3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ORR为55%、DCR为90%,RVMD计划将在2025Q4启动PDAC的一线三期临床。
另外,RVMD也公布了Daraxonrasib在2L+转移性PDAC一期长期随访数据,在携带RAS G12X突变(26例)及任意RAS突变(38例)患者中保持持久的疗效,mPFS分别达到8.5个月和8.1个月,高盛预计Daraxonrasib针对2L+转移性PDAC的全球三期入组将于年底结束,并有望在2026年公布数据。
受临床数据催化,RVMD当日股价大涨14.31%,市值突破85亿美元。
先驱RVMD的突破,必将带动专注KRAS家族靶点的Biotech价值的水涨船高,突破“癌王”所带来的潜在市场价值和情绪价值,必将是巨大的。
01
RVMD一锤定音
按现有的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一线还是二线及以上的PDAC,Daraxonrasib均对现有标准疗法展现出碾压性的优势。
Daraxonrasib成药性经早期临床数据支撑下,RVMD计划推动四个适应症同步进行临床三期验证,除了2L/3L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已经进入三期(RASolve301研究)外,在PDAC适应症上,公司的2L转移性PDAC已经进入三期临床(RASolve302研究),并且治疗可切除PDAC的辅助治疗、1L转移性PDAC适应症的三期临床启动也在路上,基本上做到了适应症全域覆盖。
在Daraxonrasib的首发适应症2L转移性PDAC中,在携带RAS G12X突变或携带任何RAS突变患者,其确认ORR分别为35%与29%,DCR则分别为92%与95%,mPFS约8.5个月与8.1个月,mOS达13.1与15.6个月。
现有2L转移性PDAC的联合化疗方案,ORR基本上在个位数,mOS均未超过7个月,Daraxonrasib疗效数据呈现出碾压性的优势。
一线转移性PDAC的早期临床数据Daraxonrasib的单药和联合用药组的ORR分别为47%和55%,而DCR均在90%左右。目前一线PDAC的标准治疗(化疗方案)中最常用的包括改良的FOLFIRINOX方案和GnP方案,前者ORR为31.6%以及mOS在11.1个月,后者ORR大约在23%以及mOS在8.5个月。对比下来,Daraxonrasib的疗效数据存在较大的优势(其中单药组随访时间在9.3个月,且多数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接受治疗),后续能否将ORR优势转化为强效的OS获益,值得期待。
当然,Daraxonrasib也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
在治疗1L转移性PDAC患者的研究中,无论是一期临床还是未来要进行的三期临床(RASolve303研究),联合GnP组都设计为减量1/3(从单药最高剂量的300mg减到目前200mg),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对比治疗1L转移性PDAC患者一期临床的两个队列,同样40位患者的队列,Daraxonrasib单药300mg治疗队列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而特定的≥3级不良事件仅有1例贫血;而200mg Daraxonrasib联用GnP方案治疗队列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而特定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3例肝毒性反应(2例ALT升高和1例AST升高)。另外,市场也有观点认为一线单药ORR从47%到联合用药ORR的55%的这一缓解深度变化未见显著差异,担忧联合用药策略可能因累积毒性而面临挑战。
这或许能够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做出Me better的思路。
02
EARS,潜在Me better?
在海外,嘉越医药授权给美国Erasca的Pan-RAS(ON) 抑制剂JYP0015 (ERAS-0015),大行Jefferies将其视为潜在的Me better分子。
由于ERAS-0015目前尚未有临床数据,但其对比RVMD的Daraxonrasib,两者均靶向CypA(亲环蛋白A),与CypA形成复合物后与不同RAS蛋白结合达到阻断下游信号传导的目的。
ERAS-0015核心的差异化优势点在于:1)与CypA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同时靶向RAS的ON和OFF状态,设计上不区分RAS的GTP/GDP结合状态(Daraxonrasib选择性抑制RAS的GTP结合态);2)对CypA亲和力更高,较Daraxonrasib高出8-21倍的结合亲和力;3)半衰期更长,可与选择性地与KRAS结合,在目标肿瘤细胞上具有更长停留时间;
从Erascagoing公布的临床前数据看,其具备Me better的潜力。
在KRAS G12D PDAC CDX模型和不敏感的KRAS G12V NSCLC CDX模型中,ERAS-0015仅用1/10剂量便实现了与Daraxonrasib相当的抗肿瘤活性。
另外在体内研究显示,ERAS-0015相比Daraxonrasib具有更优的肿瘤分布和更长的驻留时间。
Erasca预计将在2026年公布ERAS-0015的初步临床数据,目前其临床试验已开始招募患者。截至2025Q2,Erasca的现金余额为3.87亿美元(目前公司市值为4.43亿美元),资金可支持至2028H2。
另外,Erasca的pan-KRAS抑制剂ERAS-4001也将在2026年公布初步临床数据,有望获得先发优势。
03
国产管线:劲方、加科思领衔,一哥闷声干
从现有临床数据角度来看,无论是pan-RAS抑制剂还是KRAS G12D抑制剂,均在PDAC这一适应症中展现出不错的疗效,上市公司中加科思、劲方医药和恒瑞医药等选手名列前茅。
而在pan-KRAS抑制剂的开发上,加科思的JAB-23E73预计是国产管线中进度最快的,目前正在中美进行剂量爬坡试验,预计2026年上半年公布一期数据。
在9月初的业绩会交流上,公司展示了两例PDAC患者的基线与第六周的肿瘤对比图,均展示出部分缓解(PR)的疗效。同时在爬坡剂量下,观察到皮肤毒性(发生率为10%、均为1级),尚未观察到大于3级的肝毒性,初步安全性良好。
正在港交所招股的劲方医药有一款pan-RAS抑制剂GFH276,其路线与RVMD的Daraxonrasib类似,通过与RAS(ON)蛋白形成三元复合物阻断下游信号通路,同样其临床前数据显示:在动物体内仅需Daraxonrasib的1/10剂量即可达到同等的抗肿瘤效果。目前,GFH276已在国内获批I/II期临床,用于治疗RAS突变阳性或KRAS扩增的晚期实体瘤患者。
不过,劲方医药目前价值占比最大的部分在KRAS G12D抑制剂GFH375。2025 ASCO大会公布的GFH375/VS-7375最新研究数据显示(经治晚期KRAS G12D突变实体瘤患者,75%的患者入组时已经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在23名可评估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ORR达到了52%,DCR更是高达100%,这意味着所有接受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或改善。(以上队列患者接受400mgQD、600mgQD或300mgBID治疗)
在二线及以上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背景下,GFH375取得这样的疗效数据,显然存在巨大潜力。
除此之外,恒瑞医药的KRAS G12D抑制剂HRS-4642进度也靠前,目前进入临床二期,等待释放进一步的临床数据。
结语:市场愿意给胰腺癌突破性药物如此乐观的市场预期,关键在于目前该领域缺乏有效延长患者OS的创新治疗药物,也就是说全新一代的药物推出,能获得极高的渗透率,并且将给患者等待后续新药物留出一定治疗窗口,无论是市场价值还是时代意义都是拉满的。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00 项与 Pan-RAS (Fog Pharma)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