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HRA00129-C004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HRA00129-C004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HRA00129-C004 相关的专利(医药)
6
项与 HRA00129-C004 相关的新闻(医药)编者按:本文来自生物药大时代,作者云;赛柏蓝授权转载,编辑相宜
ADC药物已发展了20多年,目前全球已有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
2023年上市ADC药物销售额超百亿美元,Enhertu、Kadcyla单品销售超20亿美元。2023年更是迎来了ADC爆发元年,并购、合作异常火热:年初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ADC龙头Seagen;年末艾伯维以101亿美元收购ADC公司ImmunoGen;而百利天恒与BMS就BL-B01D1双抗ADC达成84亿美元合作,第一三共也和默沙东就3款 ADC达成220亿美元合作等。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ADC创新发源地,全球最大的ADC对外授权交易国。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2024年4月,国内就有25项ADC授权交易,交易总金额达到近400亿美元。
ADC不仅能单药使用,还能通过与PD-(L)1等免疫疗法联合,达到更大的治疗效果;另外,相较于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高成本,ADC虽复杂,但是成本可控,具有更确定的商业化前景。
鉴于此,我们从成立时间、总部地点、布局等维度对国内ADC企业进行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125家公司布局ADC领域,具体如下所示:
来源:生物药大时代整理
01
科伦博泰
科伦博泰是科伦药业子公司,于2016年11月22日成立,2023年7月11日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达386亿元,已成为国内ADC药物龙头。
科伦博泰在ADC开发方面积累了超过十年的经验,是中国首批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建立一体化ADC研发平台OptiDC 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2022年,科伦博泰3 次牵手默沙东,进军全球市场,“出海” 了9款ADC产品,交易金额更是超100亿美元。
科伦博泰的管线涉及世界上最普遍或最难治疗的肿瘤,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道癌等。截至2024年5月,科伦博泰推进30余款差异化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资产管线,其中10余款处于临床阶段,5款处于关键试验或NDA注册阶段。
研发管线
02
荣昌生物
荣昌生物成立于2008年,2020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22年3月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其专注于ADC、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针对自身免疫、肿瘤、眼科等重大疾病。
荣昌生物是少数拥有全面集成ADC平台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内部能力涵盖ADC开发及生产的全过程。
目前荣昌生物共有8条在研药物管线,其中ADC药物管线共有4条,分别是:RC48、RC88、RC118、RC248。其中,维迪西妥单抗(RC48)是由荣昌生物研发的中国首个原创抗体偶联(ADC)药物,是我国首个获得美国 FDA、中国药监局突破性疗法双重认定的 ADC 药物。
2021年8月,荣昌生物与Seagen达成潜在总额高达26亿美元的授权交易,开发和商业化维迪西妥单抗。此举开启了我国ADC药物出海先例。Seagen后被辉瑞以430亿美元收购。
研发管线
03迈威生物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
迈威生物的ADC药物开发平台依据两项第三代抗体偶联药物技术而构建,即桥连定点偶联技术和分散型定点偶联技术。其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定点偶联技术平台IDDC™ 研发的ADC药物具有更好的结构均一性、质量稳定性、药效及耐受性。
目前迈威生物共有15条研发管线,其中3条管线已实现商业化,另外ADC管线也占据3条,分别是:9MW2821、7MW3711、9MW2921,均已进入临床阶段。
研发管线
04乐普生物
乐普生物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聚焦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其已开发产品管线包括处于临床及临床前阶段的ADC、溶瘤病毒药物及免疫疗法。2018年7月,收购了于2014年成立的ADC公司美雅珂。
乐普生物拥有完全一体化的ADC技术平台,涵盖ADC的研究、开发和制造的全过程。
目前乐普生物共有10条药物管线,其中ADC管线有5条,分别为:MRG002 HER2、MRG003 EGFR、MRG004A TF、MRG001 CD20以及CMG901 CLDN18.2。其中MRG002进度最快,已到达关键3期临床阶段;而MRG004A为中美双报项目。
研发管线
05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于1970年成立,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龙头企业之一。2023年恒瑞研发投入约61.6亿元,总研发投入近400亿元,成为“研发一哥”。
恒瑞医药拥有丰富的管线,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科等领域。其中ADC管线有12条,分别是:SHR-A1921、、SHR-A1921、SHR-A2009、SHR-A1912、SHR-A1904、SHR-A2102、SHR-4602、SHR-1826、SHR-A1201、SHR-A1403、SHR-A1307以及HRA00129-C004。
研发管线
06百利天恒
百利天恒是由朱义博士于1996年创立,2023年1月6日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达819亿元。其已建立起全链条一体化ADC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平台,可独立自主地完成创新ADC药物全环节研发。
2023年其年报显示共有16条ADC管线,其中BL-B01D1研发进展最快。双/多抗平台孵化的多款药物全球进度领先。
2023年12月11日,BMS引进百利天恒子公司SystImmune EGFR x HER 3双抗ADC药物BL-B01D1,交易总额达84亿美元,刷新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记录。BL-B01D1成为首款国产双抗ADC出海产品。2024年2月8日,该合作正式生效。截至2024年3月7日,百利天恒已收到由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
研发管线
07
礼新医药
礼新医药于2019年成立,聚焦于肿瘤免疫及肿瘤微环境领域内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目前已成功将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分子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推向临床阶段或达成对外合作。
礼新生物共有12条研发管线,其中9条为ADC管线,进入临床阶段ADC管线有2条,分别是LM-302、LM-305,均已转让。而ADC管线LM-001至LM-007还处于临床前阶段或IND阶段。
2022年5月6日,礼新医药与Turning Point就LM-302达成海外独家授权合作,预期总价值超10亿美元。
2023年5月12日,礼新医药与阿斯利康就新型GPRC5D靶向抗体偶联药物LM-305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交易价值总计6亿美元。
临床阶段管线
临床前阶段管线
08石药集团
石药集团于1997年成立,历经80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药企头部领军企业。集团深耕成药、原料药、功能食品等三大板块;并积极投入新冠病毒的防治,其mRNA新冠疫苗产品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紧急授权使用的新冠疫苗。1994年,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1997年石家庄河北制药、石家庄一药、二药和四药四家药企强强联合组建了石家庄制药集团。
石药集团研发管线适应症包含抗肿瘤、精神神经、心脑血管、消化与代谢、抗感染、自身免疫等领域。已有至少6款ADC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靶点涵盖HER2、Nectin-4、Claudin18.2、EGFR,其中有2款ADC产品SYSA1801、SYS6002已经出海,进展最快的ADC产品已处于关键2期临床研究阶段。
研发管线
09宜联生物
宜联生物于2020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创新偶联药物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开发出TMALIN®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平台技术,可实现高DAR值均一性稳定偶联的同时,进一步提高ADC药物的治疗窗,增强ADC药物在实体肿瘤中的治疗效果。
目前,宜联生物共有8条ADC在研管线,其中YL201、YL202进展最快,已进入临床II 期阶段。
2023年4月,宜联生物将YL212项目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独家授予再鼎医药及其子公司;2023年10月,宜联生物与BioNTech宣布合作开发靶向HER3的下一代ADC候选产品;2024年1月,罗氏10.5亿美元引进宜联生物ADC产品YL211。
研发管线
10和铂医药
和铂医药于2016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及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的全球化生物制药企业。
目前和铂医药共有13条管线,其中ADC管线为HBM9033。它是和铂医药与宜联生物合作开发的一款靶向MSLN的ADC新药,也是和铂医药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ADC新药。
研发管线
END
内容沟通:13810174402
医药代表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8月15-16日 NDC2024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 扫码立即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自2000年全球首个抗体偶联药物(ADC)吉妥珠单抗(Mylotarg)获批上市以来,ADC药物已发展了20多年,目前全球已有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
2023年上市ADC药物销售额超百亿美元,Enhertu、Kadcyla单品销售超20亿美元。2023年更是迎来了ADC爆发元年,并购、合作异常火热:年初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ADC龙头Seagen;年末艾伯维以101亿美元收购ADC公司ImmunoGen;而百利天恒与BMS就BL-B01D1双抗ADC达成84亿美元合作,第一三共也和默沙东就3款 ADC达成220亿美元合作等。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ADC创新发源地,全球最大的ADC对外授权交易国。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2024年4月,国内就有25项ADC授权交易,交易总金额达到近400亿美元。
ADC不仅能单药使用,还能通过与PD-(L)1等免疫疗法联合,达到更大的治疗效果;另外,相较于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高成本,ADC虽复杂,但是成本可控,具有更确定的商业化前景。
鉴于此,我们从成立时间、总部地点、布局等维度对国内ADC企业进行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125家公司布局ADC领域,具体如下所示:
来源:生物药大时代整理
01
科伦博泰
科伦博泰是科伦药业子公司,于2016年11月22日成立,2023年7月11日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达386亿元,已成为国内ADC药物龙头。
科伦博泰在ADC开发方面积累了超过十年的经验,是中国首批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建立一体化ADC研发平台OptiDC 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2022年,科伦博泰3 次牵手默沙东,进军全球市场,“出海” 了9款ADC产品,交易金额更是超100亿美元。
科伦博泰的管线涉及世界上最普遍或最难治疗的肿瘤,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 、胃肠道癌等。截至2024年5月,科伦博泰推进30余款差异化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资产管线,其中10余款处于临床阶段,5 款处于关键试验或NDA注册阶段。
研发管线
02
荣昌生物
荣昌生物成立于2008年,2020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22年3月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ADC、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针对自身免疫、肿瘤、眼科等重大疾病。
荣昌生物是少数拥有全面集成ADC平台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内部能力涵盖ADC开发及生产的全过程。
目前荣昌生物共有8条在研药物管线,其中ADC药物管线共有4条,分别是:RC48、RC88、RC118、RC248。其中,维迪西妥单抗(RC48)是由荣昌生物研发的中国首个原创抗体偶联(ADC)药物,是我国首个获得美国 FDA、中国药监局突破性疗法双重认定的 ADC 药物。
2021年8月,荣昌生物与Seagen达成潜在总额高达26亿美元的授权交易,开发和商业化维迪西妥单抗。此举开启了我国ADC药物出海先例。Seagen后被辉瑞以430亿美元收购。
研发管线
03
迈威生物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
迈威生物的ADC药物开发平台依据两项第三代抗体偶联药物技术而构建,即桥连定点偶联技术和分散型定点偶联技术。其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定点偶联技术平台IDDC™ 研发的 ADC 药物具有更好的结构均一性、质量稳定性、药效及耐受性。
目前迈威生物共有15条研发管线,其中3条管线已实现商业化,另外ADC管线也占据3条,分别是:9MW2821、7MW3711、9MW2921,均已进入临床阶段。
研发管线
04
乐普生物
乐普生物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聚焦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已开发产品管线包括处于临床及临床前阶段的ADC、溶瘤病毒药物及免疫疗法。2018年7月,收购了于2014年成立的ADC公司美雅珂。
乐普生物拥有完全一体化的ADC技术平台,涵盖ADC的研究、开发和制造的全过程。
目前乐普生物共有10条药物管线,其中ADC管线有5条,分别为:MRG002 HER2、MRG003 EGFR、MRG004A TF、MRG001 CD20以及CMG901 CLDN18.2。其中MRG002进度最快,已到达关键3期临床阶段;而MRG004A为中美双报项目。
研发管线
05
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于1970年成立,,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龙头企业之一。2023年恒瑞研发投入约61.6亿元,公司总研发投入近400亿元,成为“研发一哥”。
恒瑞医药拥有丰富的管线,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科等领域。其中ADC管线有12条,分别是:SHR-A1921、、SHR-A1921、SHR-A2009、SHR-A1912、SHR-A1904、SHR-A2102、SHR-4602、SHR-1826、SHR-A1201、SHR-A1403、SHR-A1307以及HRA00129-C004。
研发管线
06
百利天恒
百利天恒是由朱义博士于1996年创立,2023年1月6日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达819亿元。公司已建立起全链条一体化 ADC 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平台,可独立自主地完成创新 ADC 药物全环节研发。
2023年其年报显示共有16条ADC 管线,其中BL-B01D1研发进展最快。双/多抗平台孵化的多款药物全球进度领先。
2023年12月11日,BMS引进百利天恒子公司SystImmune EGFR x HER 3双抗ADC药物BL-B01D1,交易总额达84亿美元,刷新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记录。BL-B01D1成为首款国产双抗ADC出海产品。2024年2月8日,该合作正式生效。截至2024年3月7日,百利天恒已收到由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
研发管线
07
礼新医药
礼新医药于2019年成立,聚焦于肿瘤免疫及肿瘤微环境领域内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目前已成功将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分子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推向临床阶段或达成对外合作。
礼新生物共有12条研发管线,其中9条为ADC管线,进入临床阶段ADC管线有2条,分别是LM-302、LM-305,均已转让。而ADC管线LM-001至LM-007还处于临床前阶段或IND阶段。
2022年5月6日,礼新医药与Turning Point就LM-302达成海外独家授权合作,预期总价值超10亿美元!
2023年5月12日,礼新医药与阿斯利康就新型GPRC5D靶向抗体偶联药物LM-305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交易价值总计6亿美元。
临床阶段管线
临床前阶段管线
08
石药集团
石药集团于1997年成立,历经80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药企头部领军企业。集团深耕成药、原料药、功能食品等三大板块;并积极投入新冠病毒的防治,其mRNA新冠疫苗产品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紧急授权使用的新冠疫苗。1994年,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93.HK,上市公司原名)在香港上市。1997年石家庄河北制药、石家庄一药、二药和四药四家药企强强联合组建了石家庄制药集团。
石药集团研发管线适应症包含抗肿瘤、精神神经、心脑血管、消化与代谢、抗感染、自身免疫等领域。已有至少6款ADC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靶点涵盖HER2、Nectin-4、Claudin 18.2、EGFR,其中有2款ADC产品SYSA1801、SYS6002已经出海,进展最快的ADC产品已处于关键2期临床研究阶段。
研发管线
09
宜联生物
宜联生物于2020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创新偶联药物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开发出TMALIN®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平台技术,可实现高DAR值均一性稳定偶联的同时,进一步提高ADC药物的治疗窗,增强ADC药物在实体肿瘤中的治疗效果。
目前,宜联生物共有8条ADC在研管线,其中YL201、YL202进展最快,已进入临床II 期阶段。
2023年4月,宜联生物将YL212项目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独家授予再鼎医药及其子公司;2023年10月,宜联生物与BioNTech宣布合作开发靶向HER3的下一代ADC候选产品;2024年1月,罗氏10.5亿美元引进宜联生物 ADC产品YL211。
研发管线
10
和铂医药
和铂医药于2016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及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的全球化生物制药企业。
目前和铂医药共有13条管线,其中ADC管线为HBM9033。它是和铂医药与宜联生物合作开发一款靶向MSLN的ADC新药,也是和铂医药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ADC新药。
研发管线
参考资料:
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生物药大时代 ,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关于药融圈】
药融圈PRHub旨在帮助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及商务拓展服务,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制定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翻译-降维-场景化”将客户的品牌信息以直白易懂的方式被公众知悉,同时在流量渠道覆盖100万+垂直用户基础上实现合作目的,帮助合作伙伴完成从品牌开始到商务为终的闭环营销服务。我们已经完成了数十场线下1000人规模的生物医药研发类会议,涵盖小分子新药,大分子新药,改良型新药,BD跨境交易等多个领域,服务了百余家上市/独角兽/生物技术/制药企业。
为打造全球ADC/RDC未来产业高地,成都医学城拟于2024年4月18日-19日举办首届未来XDC新药大会!大会以“共创偶联药物产业未来”为主题,由同写意策划,安排一场主论坛和九场主题论坛,邀请“政、产、学、研、金、媒”各领域专家,通过“成果发布、主题演讲、热点对话、表彰颁奖、展览展示”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的组织形式,迸发更多XDC产业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构建XDC产业全新生态,触摸医药产业未来脉动。ADC作为新一代抗肿瘤神药,成为各大药企的“必争之地”。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创新药企龙头,自然也不会错过ADC。实际上,早在2011年恒瑞就通过仿造罗氏HER-2 ADC药物T-DM1,开发了其第一款ADC药物SHR-A1201,并在2013年推进至临床,不过近几年这款产品已消失在恒瑞的在研管线列表中。今年的JPM大会上,恒瑞首席战略官江宁军公布了新一年的布局重点。他表示,ADC为恒瑞医药在肿瘤领域最为重要的布局。基于10年的ADC研发经验,恒瑞打造了模块化HRMAP技术平台,可快速开发各种差异化的ADC产品。图片来源:恒瑞JPM2024 PPT经过多年发展,恒瑞医药的 ADC 技术平台已逐步进入收获期。在最新公布PPT中,恒瑞有40个肿瘤管线,其中8个临床阶段ADC管线。图片来源:恒瑞JPM2024 PPT除了这8个临床阶段ADC,恒瑞在其他时间还曾公布过多个ADC。表1. 恒瑞医药ADC管线;数据来源:恒瑞医药、药智头条整理;注:数据为作者手动整理,如有错漏欢迎指正。从靶点来看,目前恒瑞医药在HER2、TROP2、CD79b、Claudin18.2、HER3、Nectin-4等多个靶点进行了全面布局。基于该平台研发的首款ADC产品SHR-A1811已经5次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这也是恒瑞进展最快的ADC。2024年开年,恒瑞的HER3 ADC产品SHR-A2009也获得了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01SHR-A1811SHR-A1811是一款对标第一三共T-DXd(DS-8201)的HER2 ADC新药,为恒瑞医药ADC管线的重点,也是进展最快的管线,目前已经推进到3期临床,已5次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分别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HER2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HER2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HER2阳性结直肠癌、HER2阳性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SHR-A1811载荷为新型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 SHR9265,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进而提高ADC的旁观者杀伤效应;有效载荷与连接子临近处引入了一个手性环丙基,适当提高其稳定性,降低荷载药物的外周血释放;药物抗体比(DAR 值)为6,较T-DXd下调,获得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参数。在AACR 2023 大会上,恒瑞公布了 SHR-A1811 的1期临床试验数据。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76.9%,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率为88.6%;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中,经确认的ORR为49.4%,6个月的PFS率为63.8%。其他HER2表达或突变实体瘤的经确认的ORR为53.6%,6个月的PFS率为73.4%。在ESMO 2023大会上,恒瑞进一步公布了该研究中除乳腺癌之外其他晚期实体瘤使用SHR-A1811的结果。有效性方面,85例可评估非乳腺晚期实体瘤患者中,ORR为45.9%(39/85;95%CI 35.0-57.0);疾病控制率(DCR)为88.2%(75/85;95%CI 79.4-94.2);中位至缓解时间(TTR)为1.4个月(范围0.7–5.8)。HER2 IHC3+患者ORR为54.1%(20/37),IHC2+患者为41.7%(10/24),IHC1+患者为50.0%(7/14)。对于不同肿瘤类型,BTC患者的ORR为60.0%(9/15),UC患者为59.1%(13/22),GC/GEJA患者为50.0%(6/12),CRC患者为36.4%(4/11)(每种肿瘤类型的HER2状态数据如图4所示)。安全性方面,共有50例(51.0%)患者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10%)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和贫血。15例(15.3%)患者报告严重TRAE。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例患者(1.0%)出现间质性肺病。两次公布的结果提示,SHR-A1811在多癌种中取得了良好的ORR及安全性数据,具有BIC的潜力。02SHR-A1921 SHR-A1921是一款靶向 TROP2 的 ADC,与 SHR-A1811 采用同一载荷 SHR9265,通过可裂解连接子与 lgG1 mAb 连接,DAR 为 4。目前处于临床2期。在AACR 2023 大会上,恒瑞公布了SHR-A1921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数据。有效性方面,10 例患者实现部分缓解(PR),包括5例NSCLC、2例三阴性乳腺癌、2例壶腹癌和1例卵巢癌。可评估患者的 ORR 为 33.3%(10/30;95% CI 17.3-52.8),DCR 为 80.0%(24/30;95% CI 61.4-92.3)。安全性方面,在所有剂量队列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TRAEs;≥30%) 是恶心 (71.1%)、口腔炎 (65.8%)、贫血 (42.1%)、呕吐、食欲下降、体重下降和皮疹 (各占 36.8%)。12 名患者 (31.6%) 发生了 ≥ 3 级 TRAE;其中,最常见的是口腔炎 (n=7, 18.4%)。没有患者因 TRAE 而停止研究治疗。2024年1月,恒瑞医药在美国登记了SHR-A1921用于卵巢癌的II/III期研究(NCT06211023),探索相比研究者选择的含铂化疗,SHR-A1921联用或不联用卡铂用于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DCR、DoR、mPFS、mOS和CA-125响应率。同期,复旦大学登记了一项SHR-A1921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II期研究(NCT06210438),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CNS CR或PR(RANO-BM标准),次要终点包括CNS CBR,mPFS,mOS,首次进展部位和安全性。另外,针对 NSCLC 的注册3 期临床也已在筹划中。03SHR-A2009SHR-A2009是一款HER3 ADC,目前处于2期临床。2024年1月,恒瑞医药发布公告,SHR-A2009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 FTD),用于治疗经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是恒瑞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的创新药,意味着FDA对恒瑞ADC平台技术的认可。HER3在实体瘤中广泛表达,与肿瘤生长扩散、耐药和不良预后相关,近年来HER3逐渐成为肺癌研究热门靶点。•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与BMS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 BL-B01D1,交易潜在总金额84亿美元。BL-B01D1是一款靶向HER3的双抗ADC。在2023ESMO大会上百利天恒公布了BL-B01D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期研究结果:在经过大量前线治疗的NSCLC,特别是EGFRmutNSCLC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观察到的毒性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2023年10月,默沙东(MSD)和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就第一三共的三个ADC候选药物达成了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协议,合作总计数额可高达220亿美元。其中patritumab deruxtecan(U3-1402,HER3-DXd)是一款HER3 AD。在IASLC 2023世界肺癌大会上,第一三共公布了U3-1402的关键2期临床试验HERTHENA-Lung01数据。结果显示,在225例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U3-1402组ORR为29.8%(95% CI:23.9~36.2)。其中1例完全缓解(CR),66例部分缓解(PR),99例疾病稳定。DOR为6.4个月(95% CI:4.9~7.8),DCR为73.8%(95% CI:67.5~79.4)。截止至2023年05月18日数据截止日期,PFS为5.5个月(95% CI:5.1~5.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1.9个月(95% CI:11.2~13.1个月)。2023年12月,美国FDA受理了HER3-DXd的BLA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可见各大药企对HER3 ADC的期待,恒瑞SHR-A2009进展不算最快,但也属于前列,未来商业化空间很大。04SHR-A1904SHR-A1904是一款Claudin18.2 ADC,当前正在全球进行临床1期试验。2023年10月,恒瑞医药与德国默克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默克获得 PARP1 抑制剂 HRS-1167的全球(除中国)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许可,同时还获得恒瑞的 Claudin-18.2 ADC(SHR-A1904)的全球(除中国外)独家许可选择权。恒瑞获得1.6亿欧元的首付款、9000万欧元的技术转移费和行权费,以及研发里程碑付款、销售里程碑付款。以上潜在的付款总额可能高达14亿欧元。除此之外,默克还将向恒瑞支付高至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这是恒瑞医药首次与全球大型跨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也是恒瑞医药首个ADC授权交易。除了上述几个ADC,恒瑞还有CD79b ADC药物SHR-A1912(临床Ⅱ期)、Nectin-4 ADC药物SHR-A2102(临床Ⅰ期) 、HER2 ADC药物SHR-4602(临床Ⅰ期) 、SHR-1826(临床Ⅰ期) ,此外恒瑞还曾披露过两个c-MET ADC药物:SHR-A1403和HRA00129-C004,以及EGFR药物SHR-A1307。— 小结— 恒瑞布局创新药已有十数年历史,截至目前,恒瑞已有16款创新药上市,270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外开展,每年产生10个FIC/BIC临床前候选化合物,产品管线非常丰富。在肿瘤领域,恒瑞的小分子和单抗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如今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了ADC。恒瑞医药自主研发了多个ADC技术平台:• 基于替康类毒素ADC平台已经有多个分子进入临床前和临床开发。•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定点偶联技术,以提高ADC的均一性。• 开发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细胞毒载荷(Payloads)及新linker,拓展新的治疗领域和适应症,实现更多样的ADC产品布局。• 开展新型双抗体ADC项目。• 新偶联技术运用于抗体-光敏剂偶联物(APC)和抗体-放射性核素偶联物(ARC)领域。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恒瑞的ADC不仅多,而且数据都还不错,多个产品具有BIC潜质,期待更多数据的公布。参考文献:1.E药经理人:恒瑞医药应邀出席JPM大会,江宁军分享2024布局重点2.CCMTV肿瘤之音:2023 ESMO口头!抗HER2 ADC药物SHR-A1811用于HER2阳性或突变晚期实体瘤(非乳腺癌)的I期研究结果公布!3.恒瑞医药官网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100 项与 HRA00129-C004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