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期,全球医药创新在多领域取得突破。,CD20靶向疗法拓展迅猛:罗氏Gazyva凭借便捷方案获批狼疮肾炎,天广实MIL62申报膜性肾病上市。此外,BTK抑制剂成功跨界,诺诚健华奥布替尼授权进军多发性硬化。肿瘤领域,ADC与细胞疗法成果显著:科伦博泰Claudin 18.2 ADC与阿斯利康STEAP2 ADC展现设计优势,科济药业GPRC5D CAR-T在耐药骨髓瘤中实现100%缓解。
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提供高活性重组蛋白、稳定细胞株及抑制剂筛选试剂盒等产品矩阵,打造从靶点发现与验证、候选药物筛选与开发到CMC-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创新疗法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高效跨越。
CD20靶向疗法持续拓展,BKT抑制剂进军多发性硬化
CD20靶向治疗再获突破,罗氏Gazyva斩获狼疮肾炎新适应症
2025年10月20日,罗氏宣布其抗CD20单抗Gazyva(奥比妥珠单抗,Obinutuzumab)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活动性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该批准基于Ⅰ/Ⅱ期NOBILITY和Ⅲ期REGENCY研究的积极数据。Gazyva的核心优势在于便捷的给药方案:首次输注后可缩短至90分钟,第一年完成四次初始输注后转为每年两次维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不同于利妥昔单抗,Gazyva为糖工程化II型抗体,不依赖稳定CD20脂质筏,它使CD20分布在B细胞表面,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显著降低,但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抗体依赖性吞噬作用和直接细胞死亡作用更强,为传统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的患者提供新选择。全球LN治疗市场预计2030年将突破40亿美元,Gazyva的入场或将进一步加剧该领域竞争。
利妥昔单抗和奥妥珠单抗作用机制的差异
更多NL靶点推荐:
IL-17A,APRIL,BAFF,Complement C3,Complement C5
天广实MIL62新药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
2025年9月29日,天广实宣布其自主研发的CD20单抗MIL62用于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MIL62是全球首个针对PMN适应症申报上市的CD20靶向疗法,其通过糖基化修饰技术进行结构优化,在维持高效B细胞清除活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免疫原性。目前,全球PMN治疗领域仍缺乏高效靶向药物,若MIL62成功获批,将有望填补该领域的临床治疗空白。除PMN外,MIL62目前还在开展多项临床试验,覆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及滤泡性淋巴瘤(FL)等多个适应症。基于其作用机制与临床潜力,MIL6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肿瘤领域具备持续拓展的应用前景。
MIL62在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更多PMN靶点推荐:CD19,APRIL,BAFF,BTK,BCMA
七年疗效见证:诺华B细胞靶向疗法重塑多发性硬化治疗格局
2025年9月25日,诺华公布了其CD20靶向疗法Kesimpta(奥法妥木单抗,Ofatumumab)在复发性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RMS)患者中的长期疗效数据。研究显示,在接受一线Kesimpta治疗长达7年的患者中,超过90%仍维持“无疾病活动证据”状态,展现出卓越的长期疗效。作为全球首个可由患者自行皮下给药的B细胞靶向疗法,Kesimpta通过特异性结合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引发ADCC和CDC,从而有效清除攻击神经系统的B细胞,实现对疾病进程的精准干预。凭借其全人源化结构带来的低免疫原性优势及便捷的给药方案,Kesimpta在全球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达到10.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已成为诺华自身免疫疾病产品线中增长最为迅速的核心产品,在RMS治疗领域建立起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Ofatumumab 与 CD20 上的一个表位结合,该表位与 Rituximab 的结合位点不同
更多RMS靶点推荐:IFNAR,BAFF,CD3,CD47,IL-2R
推荐阅读:
世界多发性硬化日 | ACRO与您同行,破译中枢神经隐秘战场
【掘金自免】罗氏CD20单抗在华落地,为多发性硬化治疗注入新活力
BTK抑制剂跨界自免:诺诚健华奥布替尼授权刷新记录
2025年10月8日,诺诚健华宣布将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领域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美国Zenas BioPharma,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奥布替尼通过抑制B细胞和髓系细胞中的BTK,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浸润,在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PMS/SPMS)中展现潜力。其III期临床试验已获FDA和EMA批准,预计2026年启动。小分子BTK抑制剂在自免领域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抗体药物的局限,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企在机制探索和全球合作中迈入新阶段。
点击下载《自身免疫疾病开发解决方案》
ADC赛道白热化:Claudin 18.2与STEAP2或引领新一轮角逐
SKB315是由科伦博泰研发的一款靶向Claudin 18.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在Claudin 18.2阳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展现出具有潜力的抗肿瘤活性:客观缓解率(ORR)为3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7.9个月。其分子设计采用了差异化策略,通过引入pH敏感性连接子与新型拓扑异构酶I(TOPO1)抑制剂作为载荷,旨在提高系统循环稳定性的同时,实现肿瘤组织内的高效药物释放。目前,全球针对Claudin 18.2靶点的药物研发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中超过10款ADC及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已推进至III期临床研究阶段。未来该领域的竞争核心或将集中于治疗窗的进一步优化,以及适应症拓展等领域。
更多胃癌靶点推荐:HER2,PD-1,CD3,EGFR,VEGFR2
推荐阅读:
Claudin 18.2:胃来可期 | 首款靶向药物获批上市
阿斯利康研发的AZD0516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STEAP2靶向ADC药物,其采用创新技术平台,结合了β-葡萄糖苷酶可裂解连接子以及依喜替康衍生物作为有效载荷。临床前实验表明,该候选药物在前列腺癌模型中表现出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目前,AZD0514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计划于2029年完成,未来或可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此前在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阿斯利康公布了AZD0516在多种前列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数据。结果显示,即使作为单药治疗,该药物仍可在模型中引发显著且持续的肿瘤缩小。在安全性方面,所观察到的毒性反应与TOP1抑制剂有效载荷常见的血液学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相符,整体处于可控水平。
更多前列腺癌靶点推荐:PSMA,4-1BB,STEAP1,VEGFA,GDF-15
推荐阅读:
【膜杰作】STEAP:二十年磨一剑,或为实体瘤治疗的下一突破口
2025年10月9日,TORL BioTherapeutics成功完成96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其Claudin 6靶向ADC药物TORL-1-23的临床开发。该药物针对铂类耐药卵巢癌,其关键II期临床研究预计于2027年公布数据,有望为这一难治性肿瘤领域带来突破性治疗进展。
双特异性抗体: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出海创纪录,基石药业三抗初露锋芒
在2025年ESMO大会上,三生制药与基石药业分别公布了其核心创新药物的最新临床进展。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SSGJ-707在III期结直肠癌研究中展现出显著疗效,联合化疗的ORR达68.66%,疾病控制率(DCR)为98.51%;该药物通过Fc工程化改造消除了ADCC与CDC效应,有助于降低免疫相关毒性风险。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已于今年5月以60.5亿美元授权给辉瑞,创下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金额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基石药业的CS2009作为全球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PD-1/VEGF/CTLA-4三特异性抗体,其I期初步研究数据也在ESMO发布,凭借“一药多靶”的协同机制,有望突破当前免疫治疗的耐药瓶颈。
更多结直肠癌靶点推荐:c-Met,IGF-1R,TNFR,IL-15RA,CCR5
CAR-T疗法拓展实体瘤与耐药血癌:科济药业GPRC5D CAR-T数据登顶《柳叶刀·血液学》
近日,《柳叶刀·血液学》发表了科济药业GPRC5D靶向CAR-T产品CT071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I期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CT071取得客观缓解率100%、严格完全缓解率50%的卓越疗效,且对既往BCMA CAR-T治疗失败患者仍然有效。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创新靶点GPRC5D(独立于BCMA,为耐药患者提供新选择)、通过CARcelerate平台将细胞制备时间缩短至30小时以提升细胞质量,以及良好的安全性。随着BCMA CAR-T耐药问题凸显,GPRC5D等新靶点正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重要方向。
更多多发性骨髓瘤靶点推荐:CD3,CD19,CXCR4,IL-6,CSF
推荐阅读:
破译骨髓瘤的黄金靶点:GPRC5D全平台解决方案领航新药研发
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提供高活性重组蛋白、稳定细胞株及抑制剂筛选试剂盒等产品矩阵,打造从靶点发现与验证、候选药物筛选与开发到CMC-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创新疗法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高效跨越。
>>点击图片查看膜杰作 | 全长多次跨膜蛋白开发技术平台及系列产品
参考资料
1. Hernandez J, Nielsen T, Klein C, et al. Obinutuz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Hodgkin lymphomas[J]. NATURE, 2018, 563(7731).
2. Florou D, Katsara M, Feehan J, et al. Anti-CD20 agents for multiple sclerosis: spotlight on ocrelizumab and ofatumumab[J]. Brain Sciences, 2020, 10(10): 758.
3. Cheson B D. Ofatumumab, a novel anti-CD20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the treatment of B-cell malignancies[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0, 28(21): 3525-3530.
4. 医药魔方公众号
5. 药融圈公众号
6. 天广实官网
ACROBiosystems
inquiry@acrobiosystems.com
15117918562
(备注:姓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