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盐酸赖氨酸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盐酸赖氨酸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盐酸赖氨酸 相关的专利(医药)
36
项与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盐酸赖氨酸 相关的新闻(医药)精彩内容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西药(化学药+生物药)的销售规模继续保持正增长,涨至1904.95亿元。382个西药品牌卖过亿,“销冠”易主,超10亿品牌共有18个;26个过亿品牌增长率超过100%,正大天晴3款注射剂涨势惊人;恒瑞医药等34个国产新药大爆发。跨国药企实力强劲,国内药企正大制药、石药集团成功挺进TOP10集团。图1: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西药(化学药+生物药)的销售情况(亿元)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西药的销售规模一直稳步增长,2024年再创新高峰,达1904.95亿元,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14个大类中有13个的销售额呈现正增长,其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的市场份额占22.83%,销售额增长了20.31%;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的市场份额占0.38%,销售额增长了22.87%;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的市场份额占12.12%,销售额增长了2.68%。唯一销售额下滑的大类是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市场份额占22.52%,销售额下滑3%左右。18个品牌大卖超10亿,新“销冠”来了,“神药”陨落了据统计,2024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西药品牌有382个(同一产品名涉及同一集团多家生产企业的,暂不合并统计,下同),涉及14个大类(54个亚类)。从亚类来看,抗肿瘤药以80个过亿品牌断层领先,高血压用药占了27个,糖尿病用药占了22个,矿物质补充剂占了18个,免疫抑制剂和维生素类各占17个,咳嗽和感冒用药、抗炎药和抗风湿药、全身用抗病毒药、全身用抗细菌药、血脂调节剂均有10个及以上。表1:2024年销售额在8亿元以上的西药品牌2024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382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西药品牌合揽超过1170亿市场。超10亿品牌有18个,其中8个国产品牌(不含原研地产化)包括了澳诺(中国)制药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青岛双鲸药业的维生素D滴剂、翰森制药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白云山制药总厂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的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康方药业的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华润紫竹药业的左炔诺孕酮片。图2:澳诺(中国)制药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澳诺(中国)制药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多种疾病。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该品牌在2021年涨至19.6亿元,2022年突破20亿元关口,2023年销售额首次下滑,2024年止跌回升0.06%,以19.97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了西药市场新的冠军品牌。图3:翰森制药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翰森制药在2020年获批的国产1类新药,是第三代EGFR-TKI。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该品牌在2023年突破11亿元,2024年再有39.34%的增长,销售额涨至15.7亿元,创出新高。在抗肿瘤药(化+生)市场,翰森制药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已成为最畅销的内服品牌。图4: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在2024年受到了重创,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是该品种最畅销的品牌,2023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销售额超过24亿元,是近九年的峰值,2024年急降51.21%,销售额跌至12亿元,同时该品牌也是382个过亿品牌中降幅最大的品牌,一代“神药”跌落神坛。236个品牌飞速增长!正大天晴飙涨1320%,34个国产新药大爆发2024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西药品牌中236个品牌有正增长,涨幅在100%以上的品牌有26个,其中国产品牌占了18个,正大天晴南京顺欣制药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江西杏林白马药业的复合维生素B片涨幅达4位数。表2:2024年销售额过亿且增长率在100%以上的西药品牌图5:正大天晴南京顺欣制药3款注射剂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正大天晴南京顺欣制药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均是2023年获批的生物药3.3类新药,3大品牌获批当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销售额分别为900万元、5000万元、1.1亿元水平。2024年公司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暴涨1320.40%,销售额达1.37亿元,公司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大涨260.07%,销售额突破2亿元,公司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也飙涨了184.23%,销售额超过3.2亿元。图6:杭州中美华东制药的他克莫司胶囊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杭州中美华东制药的他克莫司胶囊用于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以及治疗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该品牌在2023年大涨了46.66%,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2024年暴涨134.66%,销售额突破2亿元。图7:湖南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湖南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用于骨关节炎、肌肉痛、外伤后的肿胀疼痛。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该品牌在2018-2024年均保持三位数增速,2023年大涨158.54%,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2024年再涨122.34%,销售额也突破2亿元。表3:2024年销售额过亿且正增长的国产新药43个国产新药2024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34个有正增长。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有4款新药上榜,其中瑞维鲁胺片大涨193.79%、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大涨86.49%、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大涨76.41%。翰森制药3款新药上榜,其中甲磺酸阿美替尼片2024年的销售额超过15亿元、艾米替诺福韦片增长了140%。三生制药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和注射用伊尼妥单抗增长率分别为64.55%、38.55%。荣昌制药的注射用泰它西普增长164.00%、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增长了27.14%。跨国药企称霸,正大制药、石药集团成功突围2024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382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西药品牌归属170多个集团(二级),跨国巨头诺华、强生、拜耳、阿斯利康、罗氏牢牢占据前五位,过亿品牌在12个及以上,国内药企正大制药以10个过亿品牌突围,石药集团以9个过亿品牌挺进TOP10集团。图8:2024年过亿品牌≥8个的集团正大制药10个过亿品牌合揽接近28亿元,最畅销的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2024年销售额达6.4亿元,增长率为3.75%。此外还有7个品牌呈现正增长,其中正大天晴南京顺欣制药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分别增长了184.23%、260.07%、1320.40%,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泊马度胺胶囊、达沙替尼片分别增长了18.11%、6.03%,江苏正大清江制药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增长了83.71%,北京泰德制药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增长了7.84%。石药集团9个过亿品牌合揽超过19亿元,最畅销的是石药中诺药业(石家庄)的阿莫西林胶囊,2024年销售额超过4.2亿元,增长率为2.25%。此外还有5个品牌呈现正增长,石药欧意药业的甲钴胺片、头孢克肟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分别增长了51.55%、21.94%、14.80%、23.16%,石药恩必普药业的丁苯酞软胶囊增长了4.16%。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医药信息传播分享,并不构成投资或决策建议。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文章或引用数据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最近,无参比制剂又又又一次掀起了热议,仿制药行业越来越卷了,大普药竞争太多,而无参比制剂市场大,竞争少,大家都盯着,稍有风水草动就会引发关注。上一个引起热议的无参比制剂——杨凌步长制药的碳酸钙咀嚼片,因其受理号为“CYHB1850474”,被认为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碳酸钙咀嚼片,就是个无参比制剂。当时药通社有过实时报道:无参比品种过评?碳酸钙咀嚼片首家!快一整年过去了,该产品至今未在说明书和标签上添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标识,且步长官网至今未更换碳酸钙咀嚼片外包装的宣传图,它是否真的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结果存疑。图源:摩熵医药当时评论区有诸多猜测:“虽是一致性评价的受理号,但不享受一致性评价的待遇。”“CYHB是补充申请,步长应该是变更场地。”“无参比制剂品种不在一致性评价公告范围内,这个只能是按普通补充申请批准。”从当时大家的评论来看,整个行业对无参比制剂能否通过评审都持悲观态度 。 ↓ 扫码加入群聊 ↓历史遗留产物事实上,无参比制剂的一致性评价工作确实一直非常艰难。无参比制剂品种,由来已久,是“我国仿制药发展中出现的独有历史遗留问题”。概括说来就是四个字“鱼龙混杂”,其中既包括基础输液品种、维生素类、肠内营养品种等。2015年,国家开展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当时,国家局并未针对无参比制剂的情形制定专门的一致性评价指导文件。 2017年1月25日,CDE发布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临床有效性试验一般考虑》,文件中写:对于找不到或无法确定参比制剂的,由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该文件算是给了一个大方向,发布后的18年和19年有大批企业申报了无参比制剂的一致性评价。有顺利过评的成功案例:河北仁合益康集团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2019年11月13日过评。图源:摩熵医药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的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2019年2月14日过评。图源:摩熵医药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维生素B1片——2020年9月25日过评。图源:摩熵医药以上三个产品可查到标签说明书变更备案且市售产品外包装有“一致性评价”蓝标,可确定为过评产品。只是顺利过评的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的上市申请都在排队等待评审。2020年5月14日,CDE关于发布《临床价值明确,无法推荐参比制剂的化学药品目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共计117个产品,顺利过评的3个无参比品种就在此目录中。可惜这份文件,一直只有征求意见稿未发布正式稿,早前企业提交的上市申请,等待时间远远超出正常审评流程所需时间,迟迟未有结果。推进规范化管理2023年10月13日,CDE发布《关于无参比制剂品种仿制研究的公告(2023年第130号)》提出:无参比制剂品种需要先提出沟通交流申请(III类)在初步判断具有预期临床价值的品种后,提出临床试验申请。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到了2024年上半年,那些等待了许久的无参比制剂上市申请陆续有了评审结果。少数企业顺利获批,文章开头提到的碳酸钙咀嚼片,就是那一批获批的。获批不代表一定过评,该文件第六条写明:无参比制剂品种的已上市仿制药不属于一致性评价范畴,相关补充申请批准后不适用一致性评价有关政策。当时,有好几个品种都是以补充申请受理号获批的,比如:葡萄糖酸钙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受理号CYHB1950125),维生素C片-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受理号CYHB1950848)同样未查到说明书及标签变更备案,市售商品外包装未变。能顺利获批已是幸运,毕竟当时,大批企业收到的都是通知件。图:无参比制剂申报企业被下发的通知件(部分非全部)不管最终评审结果是好是坏,至少给苦等了三四年的申报企业一个定论 。 另辟蹊径参与竞争现今依照130号文,想要仿制无参比制剂,企业需先申请沟通交流会(III类)。然而部分进行沟通的企业表示很难有结果,进度异常缓慢。因此,目前针对无参比制剂,基本上没有新的上市申请被受理。 无参比制剂市场实在太大,单看碳酸钙D3咀嚼片就有二十几亿的市场,不可能就此放弃,各大企业都在尝试想别的办法。除了花时间沟通外,企业也在想其他路径,目前主流办法有3种:第一种,用同成分不同剂型产品作为参比进行申报。比如: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溶液,此品种没有确定的参比,却已有三家企业顺利过评。依据专业人士分析,该产品使用的参比应当是确定的参比—硫酸特布他林糖浆。第二种,走2类改良申报。通过剂型改良(如口溶膜剂、缓释制剂)提升患者依从性;通过新适应症拓展治疗场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改良后的剂型具有更优的生物利用度或用药便利性等,只是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第三种也是企业选择最多的一种,进行参比遴选。寻找国内外主流认可的且与目标品种一致的产品来进行参比遴选,对于无参比制剂而言,一旦确定了相应的参比制剂,就意味着具备了仿制的可能性。事实上,在无法推荐参比目录的117个品种中有多个品种,已经有了确认的参比制剂,并且也已经有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 当然目前也有诸多企业在呼吁进一步优化临床价值评估机制,并为历史品种开辟一条过渡路径。无论如何,无参比制剂终究是需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难题 。附件:《临床价值明确,无法推荐参比制剂的化学药品目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品种参比情况和获批情况汇总*标红为无参比、但有一致性受理号获批品种注:人工整理,仅供参考,若有错误,请见谅,数据源:摩熵医药。参考资料:[1]IPhFs工业制剂发烧友-仿制药寒冬:给无参比制剂一个破冰的机会[2]法规注册小屋-口服溶液申报竟能用糖浆剂作为参比制剂?[3]邴药说-“无参比制剂"品种的仿制的壁垒在哪里?2类改良的路是否行得通?投稿/内容沟通:华籍美人(Ww_150525)
1、概述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下文简称为变更指导原则)中的新增规格是指原研药品增加的新规格或仿制药增加目前原研药品/参比制剂已有的规格,同时不得改变药品原批准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或者适用人群等。增加规格均属于重大变更。变更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新增规格应为目前原研药品/参比制剂已有的规格,但实际注册申请过程中确实存在新增规格产品不在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里面的情况,即新增规格产品无参比制剂。同时也有无参比制剂产品按照注册分类3类申报生产,且已通过审批。
产品规格应遵循方便临床用药的原则,应有合理、科学的依据。总体上,申报规格一般应在其临床使用的用法用量范围内,不得大于单次用药的最高剂量,或对成人用药来说不得小于成人单次用药的最低剂量。1.4%浓度规格(即100ml:1.4g)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就属于这种情况,下文对其注册申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对注射剂注册申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的进行探讨,以期对业界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品种介绍
2.1参比制剂
国家局发布的《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中,碳酸氢钠注射液的参比制剂信息如下:
参比制剂浓度分别为4.2%、7.5%和8.4%,参比制剂均未进口中国,故目前一般按照新3类进行申报生产或按照增加规格的方式申报补充申请,目前本品已有100多个批准文号。
参比制剂目录中无1.4%浓度规格(即100ml:1.4g)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但是国家卫健委 2016年5月发布的《关于印发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中有该规格的碳酸氢钠注射液,被列为首批鼓励开发的儿童用药。故1.4%浓度规格(即100ml:1.4g)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以按照3类进报生产,也可以按照增加规格的方式申报补充申请。
2.2 规格合理性讨论
100ml:1.4g规格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与国家局已发布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参比制剂规格不一致,其规格合理性讨论如下:
(1)为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保障儿童用药,促进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的研发创制和申报审评,国家卫健委2016年5月发布的《关于印发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国卫办药政函〔2016〕573号)文件中,100ml:1.4g的碳酸氢钠注射液被列为首批鼓励开发的儿童用药,以满足已有5%碳酸氢钠注射液不适用于儿童患者临床需求的目的。本品新增100ml:1.4g浓度规格临床使用方便,无需稀释,避免浪费。
(2)经查,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生产企业获批该浓度规格的碳酸氢钠注射液,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按照现行《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关于化学药品3类规格的要求,有充分研究数据证明合理性的情况下,规格可以与参比制剂不一致。结合临床价值,对本品规格合理性探讨如下:已发布碳酸氢钠注射液参比制剂的浓度均不能直接静脉输注,输液使用时需要稀释为等渗或其他溶液。1.4%浓度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为等渗液,具有临床使用方便,相对安全等特点。1.4%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已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和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国内“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中也将1.4%(100ml)碳酸氢钠注射液列入其中。
2.3 药学研究关注点
处方:公开资料显示本品处方为碳酸氢钠、二氧化碳和注射用水,早期(约2000年前后)获批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处方中一般使用活性炭,有的处方中还包括依地酸二钠,已不符合现行的技术要求。故增加规格的补充申请及按照3类申报生产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其处方中一般是不允加活性炭和依地酸二钠的。
同时,原辅料内控标准一般需要增加微生物限度和细菌内毒素考察项,以满足注射用辅料的相关要求。
工艺:采用常规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灭菌工艺选择过度杀灭法。碳酸氢钠不稳定,故工艺中可能需要充二氧化碳作为pH调节剂,以调节所配溶液的pH值在合适的范围内。此外,拉唑类注射剂也有类似的操作,拉唑类原料药在酸性条件下易降解,故一般需将溶液pH值调节为碱性环境。
关于过量灌装需根据《化学仿制药注射剂过量灌装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提供过量灌装的依据。同时需进行生产工艺验证、灭菌工艺验证、包装密封性验证、滤芯相容性验证等,包装密封性检测方法需关注方法学转移问题及阳性样品打孔的确证研究资料。如产品采用无菌工艺制备,其滤芯相容性验证需包括细菌截留研究验证资料。
碳酸氢钠注射液为中性偏碱的pH值,与玻璃包材的相容性稍差,存在玻璃脱片、脱屑等安全性风险。因此,其更偏爱软袋类内包材。包材相容性研究需符合现行的技术要求,同时需进行稳定性末期样品的包材迁移试验,以确保所选包材符合要求。
质量标准及质量研究
质量标准为常规注射剂的考察项目,如:性状、鉴别、溶液澄清度与颜色、渗透压摩尔浓度、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含量等,同时100ml:1.4g规格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适应症包括儿童,可能需要将铝盐定入内控标准,限度为25μg/L。
元素杂质:需满足ICH Q3D的相关要求。
质量对比研究:需要与稀释至1.4%浓度的参比制剂(参比制剂应为国家局公布的)进行质量对比研究,确保产品质量不低于参比制剂。
稳定性考察
常规注射剂的稳定性考察内容,一般需包括低温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加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考察等,如所用包材为半透性包材,需设计低湿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方案。
3、小结
无参比制剂不代表产品就无法通过仿制药途径申报生产或以增规的方式申报补充申请,100ml:1.4g规格碳酸氢钠注射液就是这种情况,此外还有仁合益康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受理号:CYHS1700608)。
本文主要以100ml:1.4g规格碳酸氢钠注射液为例,讨论了其处方工艺、质量研究及稳定性研究等相关要求,同时包括了注射剂注册申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可供其它注射剂注册申报时参考,以期对大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FDA审评报告
欧盟审评报告
药事纵横投稿须知:稿费已上调,欢迎投稿
100 项与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盐酸赖氨酸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