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相关的专利(医药)
6
项与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相关的新闻(医药)近日,有两家A股药企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恒瑞医药、迈威生物。
这意味着,如果未来能实现“A+H”两地上市,将有利于两者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
尤其对于已经到了发展关键节点的迈威生物,赴港上市是关键的一步棋。
01
关键的一步棋
此次赴港上市,对于迈威生物来说意义重大。无论是为了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还是提升国际化水平,都至关重要。
通过将H股成功上市后的融资,为公司赋能创新品种的开发和全球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是迈威生物现阶段要下好的“关键棋”。
过去,迈威生物采取了稳扎稳扎的发展战略——“生物类似药先行,创新药跟进”,即通过生物类似药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以生物类似药收入反哺创新药研发”的发展路径,也在奥赛康、复宏汉霖、博安生物身上得到体现。
目前,迈威生物已上市的3款产品均为生物类似药,分别为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君迈康)、两款不同含量的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迈利舒、迈卫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收入为1.41亿元,同比增长41.79%。
鉴于生物类似药市场竞争激烈,迈威生物还将这3款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截至2024年三季报披露日,公司已完成覆盖海外市场数十个国家的正式合作协议或框架协议的签署,累计里程碑金额1428.5万美元,并将以约定价格进行商业化供货或获得至高两位数销售分成。
生物类似药的频频出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未来创新药管线达成BD出海铺路。毕竟,迈威生物构筑了丰富的研发管线:
截至2024Q3,已拥有15个处于临床或上市阶段的核心品种,包括11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覆盖肿瘤、免疫、骨疾病、眼科、血液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其中,已上市品种3个,处于上市许可审评阶段品种1个,处于III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品种3个,处于其他不同临床研究阶段品种8个。
不过,由于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迈威生物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在现金流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账上总现金为15.85亿元。
正因如此,迈威生物管理层表示,“将创新药BD工作列为2025年最重要事项予以推进,针对多条管线,出海+国内合作洽谈将全面展开。”而要达成创新药BD合作,赴港上市显然是关键的一步棋。未来若能实现“A+H”两地上市,获得更多融资,无疑能为研发投入和全球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毕竟,港股市场汇聚了大量机构投资者和海外资金,对创新药品种达成催化剂的反应更为积极、敏感。这对于新药管线正处在关键节点的迈威生物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02
ADC管线“三箭齐发”
近年来,ADC药物已成为对外授权(License-out)的主力军。
目前,迈威生物已经布局3款差异化ADC管线。其中,9MW2821(Nectin-4 ADC)具备强烈的BD催化剂预期。
自2024 ASCO以来,随着9MW2821四大适应症的陆续推出和数据披露,开启了项目对外BD推介的黄金窗口期,也进一步扩大了潜在合作的疾病领域。而同类产品中,石药集团的SYS6002已于2023年以总交易额近7亿美元授权给美国Corbus公司。
9MW2821已处于III期阶段,临床进度处于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其中尿路上皮癌(UC)、宫颈癌(CC)、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开发进度处于全球第一,食管癌(EC)进度也处于领先位置,而且有多项适应症已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认定。
目前,9MW2821已经读出积极的数据,根据II期临床1.25mg/kg剂量组下的临床研究成果(截至2024年6月5日):
治疗UC的ORR、DCR分别为62.2%、91.9%,mPFS为8.8个月,mOS为14.2个月,相比同类产品Padcev具有一定优势,显示出BIC潜力;
治疗CC的ORR、DCR分别为35.8%、81.1%,mPFS为3.9个月,mOS尚未达到;
治疗EC的ORR、DCR分别为23.1%、69.2%,mPFS为3.9个月,mOS为8.2个月;
治疗TNBC的ORR、DCR分别为50%、80%,mPFS为5.9个月,mOS尚未达到。
迈威生物的产品管线(肿瘤领域)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除Nectin-4 ADC外,迈威生物的其他两款ADC管线也存在BD的机会,分别为9MW2921(TROP2 ADC)、7MW3711(B7-H3 ADC)。
TROP2 ADC方面,吉利德的Trodelvy仅用3年就成为“重磅炸弹”(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但这一领域竞争较为激烈,阿斯利康/第一三共Dato-DXd(DS-1062)、科伦博泰/默沙东的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均已获批上市,呈现出“三足鼎立”局面,后来者还有复旦张江、恒瑞医药、东曜药业、信达生物等超过10家药企。
对比来看,迈威生物9MW2921具有结构稳定、组分均一、纯度高、易于产业化放大等特点,相较国内外同类型在研ADC品种,在稳定性和一致性上更优,目前已处于临床I/II期。
B7-H3 ADC方面,翰森制药已经于2023年将HS-20093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以总额17.1亿美元授权给葛兰素史克(GSK)。目前,全球尚未有B7-H3 ADC获批上市,进度最快的第一三共DS-7300(I-DXd)已处于III期临床,国产竞品大多处于临床I/II期。
相较之下,迈威生物7MW3711具有比DXd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在多种动物肿瘤模型中均显示出更好的肿瘤杀伤作用,目前正在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II期研究,此前已获得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
03
特色创新管线初露锋芒
除ADC管线外,迈威生物开发的特色创新管线也存在催化剂预期,包括9MW1911、9MW3811、9MW3011、1MW5011(RP901)。
(1)9MW1911(ST2单抗):全球进度处于第二梯队
9MW1911作用靶点为ST2,而IL33/ST2通路是赛诺菲百亿美元大药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所针对的IL-4/IL-13信号传导通路的上游通路,该通路具有更广泛的药理作用。
目前,全球尚无以ST2或其配体IL-33为靶点的抗体药物上市,国内相同靶点的品种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而9MW1911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处于临床Ib/IIa期,还有望拓展至哮喘、特应性皮炎等适应症。
从流行病学来看,据“中国肺健康研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已上升至13.7%;2022年5月《柳叶刀》文章显示,中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达1.058亿,患病率高达12%。2024年全球患病人数将达到5.3亿。
(2)9MW3811(IL-11单抗):全球进度处于第一梯队
9MW3811是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单抗品种,针对适应症包括晚期恶性肿瘤和特发性肺纤维化,已在中、澳、美三地获批开展临床,目前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研究。
(3)9MW3011(TMPRSS6单抗):全球进度处于第一梯队
9MW3011在β-地中海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与铁稳态相关的疾病领域有较大治疗潜力,此前已获得FDA授予“快速通道认定”和“孤儿药资格认定”。
值得一提的是,9MW3011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以外其他区域的权益,已经于2023年以总额超4亿美元授权给DISC公司,其中DISC已经向迈威(美国)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1000万美元及第一期里程碑付款。
(4)1MW5011(RP901):同类首创FIC药物
1MW5011主要针对骨关节炎(OA),是OA治疗领域潜在First-in-class小分子药物,目前正在开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II期临床研究。
O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疾病,已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据估计,全球目前约有3亿人受到影响。除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几十年来OA治疗的药物选择没有明显进展,期待1MW5011取得历史性突破。
可见,迈威生物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尤为注重药物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同时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患者需求,目前特色创新管线已经展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市场潜力。就看能否继续达成BD合作。
04
结语
总体来看,迈威生物的产品线涵盖了多个疾病领域,其中ADC管线尤为突出,特色创新管线也具备显著临床价值。
目前,迈威生物正在积极寻求BD合作,以期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突破。显然,迈威生物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节点,此次赴港上市无疑是其战略蓝图中的提升价值跃迁的重要一步棋。
参考资料
1.迈威生物财报、公告、官微
2.中信建投证券、太平洋证券研报
12月24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4年度浙江省先进(未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共有112家公司入选,其中生物医药领域的公司不超过10家。在此次评选中,浙江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锐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杭州博之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阿达木单抗安健宁项目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对博锐生物创新实力和技术水平的认可,也是对公司长期以来在医药领域持续创新的肯定。
浙江省先进(未来)技术创新成果是浙江省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荣誉和成果展示,旨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广泛挖掘全社会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博锐生物是一家集医药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成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唯一的生物药“政企服务空间站”以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于2019年上市,是一款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与TNF-α分子结合,阻止其附着健康细胞,从而减少过量的TNF-α导致的损伤。作为浙江省首个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以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现已获批8项适应症。
未来,博锐生物将坚守品质与创新之道,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打造数字化生产车间,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患者带来更为健康、高效的产品。
浙江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博锐生物”)是一家具备全方位研发、生产及商业化能力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聚焦于免疫领域,自身免疫以协同科室全覆盖为布局主线,肿瘤免疫以细胞类型覆盖为靶点布局主线,可为患者提供全面且多样性的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公司建有行业领先的生物药规模化产能和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候选药物筛选到临床开发的全周期研发能力及覆盖全国的商业化平台。
公司具有20+主要在研产品,其中10+已进入临床和7个已商业化上市。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1800+员工,分布在中国台州、杭州、上海和美国圣地亚哥,致力于成为技术领先、品质卓越、广受信赖的生物制药公司。
更多关于博锐生物的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bioraypharm.com
yuan
Bio·News
药
监
资
讯
1、药典委 | 再次征求《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标准草案意见
2024年12月18日,国家药典委在前期公示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对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指导原则及所附方法再次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为自发布之日起三个月。(点击查看相关阅读)
(来源:国家药典委员会)
2、工信部 | 生物制造中试服务平台培育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4年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开征求《生物制造中试服务平台培育指南(征求意见稿)》。(点击查看相关阅读)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3、CDE | 发布3条征求意见稿
2024年12月16日,国家药监局审评中心发布了两份征求意见稿,分别为《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申报临床试验申请模块2.3药学资料撰写要求》,征求意见时限同为自发布之日起一个月。(点击查看相关阅读)
2024年12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公开征求《新药全球同步研发中基于多区域临床试验数据进行获益风险评估的指导原则》意见,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2个月。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受
理
情
况
CDE受理情况
2024年12月12日-12月18日期间,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共受理药品422个,其中生物制品63个(新药33个和进口6个)。
滑动查看(点击可查看大图)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企
业
动
态
1、岸迈生物 | 与Candid Therapeutics达成研究合作,发现和开发用于自身免疫的新型T细胞接合分子
2024年12月16日,岸迈生物和Candid Therapeutics共同宣布,达成战略研究合作,以发现和开发自身免疫适应症的新型T细胞接合分子的候选药物。根据协议条款,假如多个候选药物能够成功进入商业化阶段,岸迈生物有权获得首付款和总计超过10亿美元的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Candid拥有开发和商业化合作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
(来源:岸迈生物官微)
2、多禧生物 |「STEAP1 ADC」申报临床
2024年12月14日,据CDE官网显示,多禧生物1类新药“注射用DXC008”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据公开资料显示,DXC008是一款靶向于STEAP1靶点的ADC药物。
截图来源:CDE官网
(来源:CDE官网)
3、华海药业 |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国内申报上市
2024年12月14日,CDE官网公示,华海药业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阿达木单抗为全人源化抗TNF-α单抗,原研产品由艾伯维(AbbVie)研发。
截图来源:CDE官网
(来源:医药观澜)
4、和黄医药 | 继FRUZAQLA® (呋喹替尼) 在欧洲首次纳入医保将获得来自武田的里程碑付款
2024年12月13日,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将收到一笔来自合作伙伴武田的1千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武田于2024年12月在西班牙取得FRUZAQLA®用于治疗经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获纳入公共医疗保障范围的建议,这是在欧洲取得的首个纳入公共医疗保障范围的建议。FRUZAQLA® (呋喹替尼) 于2024年6月在欧盟获批,武田拥有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以外进一步开发、商业化和生产呋喹替尼的全球独家许可。
(来源:和黄医药官微)
5、杭州嘉因生物 | EXG110注射液IND申请获NMPA批准
2024年12月13日,杭州嘉因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EXG110注射液IND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开展治疗法布雷病(Fabry Disease)临床试验。
(来源:杭州嘉因生物官微)
END
编辑:芝麻核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及本公众号立场,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蒲公英Biopharma。
近期活动推荐
12月26日 线下
药品微生物检验工程师特训营
关于「蒲公英生物」
蒲公英生物,隶属于蒲公英十大板块之一的媒体板块,是专注生物医药制造及供应链企业媒体市场合作的专业模块。2022年起由蒲公英上海药知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
服务内容:基于蒲公英Ouryao及旗下媒体矩阵(120万+制药垂直用户),含市场策划、媒体宣发、线上直播、征文调研、撰稿采访、品牌峰会六大业务,并承接线上线下定制化活动。
团队构成:管理层由行业年资超15年的生物制药人组成,团队全员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涵盖生物、制药、广告学、新闻学及英语专业。擅长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及精准的市场方案,助力品牌宣传和市场转化。
蒲公英生物,助力100家生物医药供应链企业做好市场!
联系咨询:
张老师,13062776509(微信注明:蒲公英生物)
邮箱:bio@ouryao.com
100 项与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