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项与 JNJ-80948543 相关的临床试验A Phase 1b Study of JNJ-80948543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D3 T-Cell Engagers (TCEs) in Participa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B-Cell Non-Hodgkin Lymphoid (R/R B-Cell NHL) Malignanc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regimen (RP2R) for JNJ-80948543 in combination with JNJ-75348780 (Part 1: Dose Escalation) and to further assess the safety of JNJ-80948543 at the RP2R in combination with JNJ-75348780 (Part 2: Dose Expansion).
A Phase Ib study of JNJ-80948543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D3 T-cell engagers in participa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B-cell non-Hodgkin lymphoid malignancies
一项在NHL和CLL受试者中开展的JNJ-80948543 T细胞重定向抗体的I期、首次人体研究
A部分(剂量递增):
描述JNJ-80948543的安全性特征,并确定假定的推荐II期剂量[RP2D]和最佳给药方案以及最佳给药途径
B部分(队列扩展):
进一步描述JNJ-80948543在假定的RP2D下的安全性特征
100 项与 JNJ-80948543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JNJ-80948543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JNJ-80948543 相关的专利(医药)
13
项与 JNJ-80948543 相关的新闻(医药)ADC热潮之后,很多制药巨头在布局前沿技术赛道时瞄准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双抗。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2024年前9个月,全球药企围绕双抗药物达成了31笔交易,数量上比之前三年的每一年都要多。
这其中也不乏制药巨头的重量级押注。8月,默沙东以7亿美元的首付款将同润生物一款处于I期阶段的CD3/CD19双抗CN201收入囊中。7月,诺华与Dren Bio就髓系细胞募集双抗的开发达成合作,交易总额达3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一些药企也在加快双抗药物的临床开发布局。比如阿斯利康在今年接连启动了TIGIT/PD-1双抗rilvegostomig的4项注册性临床试验,包括联合化疗对比K药的III期头对头研究。
更早下注的玩家已经步入收获。比如,罗氏的眼科双抗法瑞西单抗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上市第2年的销售额便轻松突破25亿美元。强生的埃万妥单抗则在研发端实现了重要突破,联合兰泽替尼头对头击败奥希替尼,并借此拓展了新适应症。
本文对制药巨头的双抗产品管线进行梳理,并对管线较丰富的几家企业进行分析,揭示它们不同的布局重点与扩张策略。
制药巨头双抗产品及临床管线
罗氏:打造畅销产品,站上赛道制高点
在双抗赛道,罗氏已展现王者风采,强大的已上市产品阵容就是其实力的最好印照。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全球共有15款双抗获批上市,罗氏独占4款,与Genmab并列为全球拥有最多上市双抗产品的药企。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领先,这些产品的商业化成绩亦斐然。立足于已有产品,罗氏徐徐铺开布局版图。
艾美赛珠单抗是首个非凝血因子类血友病药物,可每4周皮下给药一次。它巧妙地利用双抗的作用模式,同时结合凝血因子IXa(FIXa)和FX来模拟FVIII的凝血功能。凭借创新性与变革性治疗价值,艾美赛珠单抗逐步“征服”广大患者,销售额一路攀升,2024上半年创收21.43亿瑞士法郎(约合24.21亿美元),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双抗药物。
新一代FX/FIXa双抗RG6512也已推进至I/II期临床阶段,其与FIX和FX形成三元复合物的能力显著优于艾美赛珠单抗,有望以更低的剂量和更长的给药间隔实现突破。继罗氏之后,诺和诺德也看好血友病双抗的开发前景。Mim8的III期研究已传来捷报,预计年内申报上市。
在血液疾病领域,罗氏还先后推出了两款CD3/CD20双抗莫妥珠单抗和格菲妥单抗,形成差异化布局。莫妥珠单抗被设计成典型的1:1结构,疗效相对温和,更适用于惰性淋巴瘤,而格菲妥单抗具有2:1比例的CD20与CD3结合位点,对表达CD20的恶性B细胞产生更强的靶向作用,可以攻克侵袭性和难治淋巴瘤。
除淋巴瘤外,罗氏还希望借力双抗打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现有格局。针对发病率第二高的血液肿瘤,与多数企业押注CD3/BCMA双抗不同,罗氏主要将希望寄托于FCRH5/CD3双抗cevostamab和GPRC5D/CD3双抗forimtamig。I/II期CAMMA
2研究显示,cevostamab针对三重难治性MM患者的总缓解率(ORR)为67%。
法瑞西单抗是当下罗氏增长势头最强劲的双抗产品。今年上半年,法瑞西单抗销售收入几近翻倍,达17.94亿瑞士法郎(+93%,约20.27亿美元),未来销售峰值或将超越巅峰时期的阿柏西普。
法瑞西单抗的成功不是偶然,这依赖于罗氏在眼科赛道的深厚底蕴,此前罗氏已打造出全球首个应用于眼科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法瑞西单抗同时靶向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2)两条不同的信号通路,获批了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三大适应症。与单纯抗VEGF疗法相比,法瑞西单抗显著减少了眼部注射给药频率,只需每4个月给药1次。
眼科赛道,罗氏继续向着“进一步提高护理标准”的战略目标前进。两款靶向VEGF的双抗应运而生。下一代Ang2/VEGF-A双抗zifibancimig采用港式给药系统(PDS)尝试进一步延长nAMD治疗间隔;VEGF/IL-1β双抗经玻璃体内给药,用于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
罗氏在实体瘤领域推进最快的双抗是靶向PD-1/LAG-3的tobemstomig,处于II期临床阶段。PD-1与LAG-3的协同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BMS的双免疗法Opdualag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围绕tobemstomig,罗氏重点开启了一项单药或联合TIGIT单抗tiragolumab一线治疗尿路上皮癌的注册性临床(NCT05645692)。
另有三款CD3双抗夯实罗氏在实体瘤领域的布局。CD3/HER2靶向的runimotamab主攻乳腺癌和胃癌;CD3/GPC3靶向的ERY974在探索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CD3/CLDN6靶向的SAIL66具备FIC潜质,CLDN6靶点尚未成药,其开发过程必定充满挑战,今年7月安进已终止开发同靶点双抗AMG 794。
双抗的身影也出现在罗氏的神经科学布局中。Aβ/TfR靶向的trontinemab是罗氏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
从作用机制上,trontinemab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它运用罗氏大脑穿梭技术(brainshuttle),将靶向Aβ的单抗(gantenerumab)与可以和转铁蛋白受体1(TfR1)相结合的蛋白域融合,通过TfR1介导的胞吞转运有效协助抗体穿越血脑屏障。早期临床数据显示,与标准Aβ单抗相比,trontinemab能以相对较低的剂量(1.8和3.6mg/kg)快速且稳健地减少淀粉样蛋白斑块。
手握如此丰富的产品管线,罗氏已率先占据双抗赛道的竞争高地。在不断地开疆拓土中,罗氏还将继续扩大优势。
强生:血液肿瘤、实体瘤、自免全面出击
近几年,强生以每年推出1款产品的速度在双抗赛道强势崛起。2021年5月,全球首款c-Met/EGFR双抗埃万妥单抗在美获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应症,其只需5分钟给药的皮下剂型也已申报上市。
埃万妥单抗正在抢占奥希替尼的市场份额,后者2024上半年销售额达32亿美元。MARIPOSA研究中,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头对头击败奥希替尼,显示出一线治疗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置换突变NSCLC的PFS获益。MARIPOSA-2研究则聚焦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未满足需求。凭借这两项研究,埃万妥单抗接连拓展了2项新适应症。
2022年8月,全球首款CD3/BCMA双抗特立妥单抗首次在欧盟获批上市;一年后,全球首款CD3/GPRC5D双抗塔奎妥单抗也问世了。这两款双抗是强生统治MM业务的重要接力产品。
在MM领域,强生早已建立了霸主地位,从FIC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到全球首款CD38单抗达雷妥尤单抗,再到BCMA CAR-T西达基奥仑赛和双抗,产品护城河深厚,持续引领着MM治疗手段的演变。MM这块大蛋糕也有很多玩家竞争,仅双抗这一类型药物的相关管线就达到65项,辉瑞的CD3/BCMA双抗elranatamab已经获批上市。
对于后续的双抗药物储备,强生着重开辟实体瘤,前列腺癌是强生下一个进攻方向。靶向CD3/PSMA的JNJ-8114、靶向CD3/KLK2的JNJ-8343、靶向PSMA/CD28的JNJ-9401都已进入临床阶段。
不过JNJ-8114的一项I期研究(NCT05441501)在今年3月刚刚完成,但却已消失在强生2024Q1的管线图中。此前,强生还放弃了另一款治疗前列腺癌的CD3/TMEFF2双抗管线JNJ-8902。
JNJ-8343建立在强生和Zymeworks 2017年的合作基础上。交易背后,强生看中了Zymeworks的Azymetric和EFECT平台,其中Azymetric平台通过对IgG样抗体的重链和轻链进行专有的氨基酸修饰,从而实现单抗到多抗的转换。
JNJ-9401同样诞生于合作模式。2021年10月,强生与Xencor就CD3/CD20双抗plamotamab和CD28双抗达成一笔超13亿美元的交易。不过并不是所有交易都能走到最后。今年6月,强生已经退回了plamotamab的全球权益。至于CD28双抗的开发,除JNJ-9401外,还延伸出了CD28/CD20双抗JNJ-1493这一产品,剑指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领域。
靶向CD3/CD22的JNJ-8780也主要用于NHL,强生于2020年9月启动了该药物的首次临床试验(NCT04540796)。2022年9月,JNJ-8780的临床足迹扩张至中国,然而在2023年10月强生主动终止了这一研究(CTR20222211)。
事实上,之后强生仍开展了有关JNJ-8780的临床试验,不过主要作为联合的选项出现。2023年11月,强生启动了JNJ-1493联合JNJ-8780或CD3/CD20/CD79b三抗JNJ-8543的试验(NCT06139406)。双抗+双抗甚至三抗的组合,还是一个待验证的新方向,也期待强生的突破。
血液疾病领域,强生还布局了一款潜在FIC双抗JNJ-9968,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该药物靶向CD3/CALR,而CALR(钙网蛋白)是一个极其新颖的未成药靶标,全球在研药物也仅有4款。有研究[1]证实,暴露在表面的CALR可以作为NK细胞的内源性激活剂,向骨髓细胞传递强大的促吞噬信号,协调先天免疫监视的各个方面。
在自免领域,强生也扎下了较深的根基,乌司奴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古赛奇尤单抗、戈利木单抗等生物制剂每年为其带来了可观的业绩增量。从药物类型来看,这些产品都属于单抗,自免领域双抗药物的迭代也在推进中。
靶向IL-4Rα/IL-31的NM26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I期研究于2023年5月启动。一年后,强生又以8.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聚焦于免疫学的Proteologix,目的就是丰富自免双抗管线。收购而来的IL-13/TSLP双抗PX128和IL-13/IL-22双抗PX130均处于临床前阶段,两者主要适应症都覆盖了AD。
针对AD,强生全球免疫疗法负责人David Lee认为双抗有“实现最佳疾病疗效的机会”[2]。A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患者亚群有不同的致病通路,“目前的AD疗法要么仅能抑制单一致病通路且疗效有限,要么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但又会导致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而双抗可以同时针对两种不同的致病通路,可能提供高标准疗效和缓解。
强生在双抗赛道的布局,策略性覆盖了实体瘤、血液学和自免领域这几个优势业务板块。目标明确,火力集中,如此步步为营之下,强生的收获是必然的。
阿斯利康:倾力打造肿瘤免疫双抗“双子星”
阿斯利康在双抗赛道上的布局渐近收获期。靶向PD-1/CTLA-4的volrustomig和靶向TIGIT/PD-1的rilvegostomig这两款肿瘤免疫(IO)双抗均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共同瞄准NSCLC大适应症,也是阿斯利康着重打造的“双子星”。
在肺癌领域,阿斯利康凭借一个个重磅产品持续引领着临床治疗变革,从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到三代的奥希替尼,PD-L1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肺癌适应症的快速拓展,又不断稳固阿斯利康肺癌领导者的地位。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力打造的TROP2 ADC药物Dato-DXd也已申报上市,尝试覆盖非鳞状NSCLC人群。
有了小分子、单抗、ADC不同类型的产品之后,阿斯利康并没有停止对新技术的追逐,而且它希望立足现有产品基础打出一套更强的组合拳。双抗就是阿斯利康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资产。
透视现有的临床布局,可以发现阿斯利康为IO双抗开辟的版图主要围绕联合治疗展开。一方面是IO双抗与化疗的联合,可能实现比PD-1单抗更强的疗效。2023年10月,阿斯利康启动了volrustomig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表达<50%的NSCLC的III期研究(NCT05984277),头对头K药。今年10月,阿斯利康又登记了rilvegostomig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非鳞状NSCLC的III期头对头研究(NCT06627647),同样对标K药。
在挑战K药的道路上,已经有先行者取得胜利。在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的III期HARMONi-2研究中,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相较于K药实现了更显著的PFS获益。
另一方面,阿斯利康倾力挖掘更具竞争力的“IO+ADC”组合。比如,rilvegostomig与Dato-DXd的联用。围绕该组合,阿斯利康已先后启动TROPION-Lung10和TROPION-Lung12两项III期研究,分别针对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的非鳞状NSCLC和辅助治疗IB-IIIB期NSCLC场景。
此外,靶向PD-1/TIM-3的sabestomig和靶向EGFR/c-Met的FPI-2053也可能有治疗NSCLC的潜力。Sabestomig已读出单药二线治疗IIIB-IV期NSCLC的I/IIa期研究数据(NCT04931654),19例患者中有2例实现未确认的部分缓解(PR)。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双抗不仅在阿斯利康的肺癌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其进击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潜在利器。II期GEMINI-Gastric研究显示,接受rilvegostomig联合化疗治疗的40例HER2阴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的确认ORR为52.5%。
靶向CD3/CLDN18.2的AZD5863(HBM7022)主攻胃癌、食管癌和胰腺癌等,由阿斯利康于2022年4月从和铂医药引进来的,交易时其还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通过临床前资料,我们发现HBM7022在包括胃癌和胰腺癌在内的实体瘤中表现出强大的潜在功效。”阿斯利康肿瘤研发负责人Susan Galbraith当时表示。敢于在早期就出手押注,也充分说明阿斯利康对于这款中国创新资产的看好。
在实体瘤领域之外,阿斯利康也有两款双抗已推进至III期临床阶段,即gefurulimab和AZD0486。开发gefurulimab的主要目的是为涉及末端补体途径激活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皮下治疗选择。这是一种迷你双抗(25kD),由一个N端白蛋白结合型VHH和一个C端C5结合型VHH通过柔性linker连接而成。如此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较小的分子量可以带来更好的渗透性,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够延长其半衰期。
CD3/CD19靶向的AZD0486由阿斯利康以超12亿美元收购TeneoTwo获得。通过单药或联合BTK抑制剂、CD20靶向疗法治疗,AZD0486有望解锁滤泡性淋巴瘤(F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血液肿瘤适应症。今年8月,阿斯利康已经启动AZD0486联合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FL的III期试验(NCT06549595),计划招募1005例患者。
随着4款不同作用机制的双抗管线相继进入III期临床阶段,阿斯利康已经成为双抗赛道上实力不容小觑的明星玩家。结合联合治疗的策略打法,这些双抗可能将与更多已上市产品形成紧密捆绑的关系,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铺垫。
参考资料:
[1]Jitka Fucikova, Radek Spisek, et al. Calreticulin and cancer[J]. Cell Research volume 31, pages5–16 (2021)
[2]https://www.jnj.com/media-center/press-releases/johnson-johnson-to-acquire-proteologix-inc-to-lead-in-atopic-dermatitis-treatment
推荐阅读
安进双抗业务布局的启示
制药巨头的核药版图
制药巨头ADC布局:辉瑞有钱任性,罗氏抢占先机,AZ异军突起,默沙东雄心勃勃......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11月7日,维立志博就一款临床前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抗体新药LBL-051达成超6亿美元合作;而几日前,恩沐生物也就在研的CD3/CD19/CD20T细胞Engager三特异性抗体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授权合作。这些进展也再次引起行业对三特异性抗体这种新药类型的关注。
根据《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此前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介绍,三特异性抗体也被认为是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bsAbs)技术形式,旨在克服现有bsAbs疗法的局限。相比于bsAbs,三抗新药能够与三个靶标结合,往往能够诱发更深的疾病缓解或带来更好的安全性。
今年以来,三特异性抗体新药的研发也不断迎来进展。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以及公开资料,2024年以来,有至少10款三抗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IND,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些新药拟开发的适应症包括恶性实体瘤、血液系统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将对这些三抗1类新药进行介绍。
博锐生物、恩沐生物:BR115
作用机制:靶向HER2的三抗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2024年1月,博锐生物和恩沐生物联合开发的1类新药BR115(CMG6A19)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据博锐生物新闻稿介绍,BR115基于恩沐生物创新三抗技术开发,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 ECD2和/或HER2 ECD4,并同时与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结合,从而将T细胞募集到靶细胞附近,重新定向T细胞的杀伤作用,诱导T细胞活化,裂解靶细胞;此外,BR115还可以双重阻断HER2下游信号,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与传统双抗药物相比,BR115能选择性地杀伤HER2高表达肿瘤细胞,而对HER2正常水平表达组织作用大幅减弱,具有更好的肿瘤特异性和安全性;对HER2抗原突变引起的肿瘤逃逸和复发具有预防作用。目前,BR115注射液正在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中开展单药治疗的1期临床研究。
强生:JNJ-80948543注射液
作用机制:CD79b/CD20/CD3三特异性T细胞重定向抗体
适应症:淋巴细胞恶性肿瘤
2024年3月,强生(Johnson & Johnson)1类新药JNJ-80948543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新型CD79b/ CD20/CD3三特异性T细胞重定向抗体,它可与T细胞上的CD3抗原以及B细胞上的CD79b和CD20结合,从而导致恶性B细胞溶解。
根据强生公开资料介绍,与双特异性抗体相比,该三特异性抗体能以增强的亲和力来增强效力,并在存在非同源细胞群的情况下更大限度地根除肿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目前,该产品正在针对多种血液肿瘤开展正在国际范围内(包括中国)开展1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先声再明:注射用SIM0500
作用机制:GPRC5D/BCMA/CD3三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2024年3月,先声再明1类新药注射用SIM0500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根据先声再明公开资料,这是一款人源化GPRC5D-BCMA-CD3三特异性抗体,通过先声再明自有的T细胞衔接器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开发。它通过低亲和力高靶向激活的CD3抗体,与抗肿瘤相关抗体组合,形成特异性靶向肿瘤的T细胞激活药物,具有多个抗体效应的协同作用。该产品目前正在中美两国同步进行临床开发,且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针对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
辉瑞:PF-07264660注射液、PF-07275315注射液
作用机制:抗IL-4/IL-13/IL-33三抗、抗IL-4/IL-13/TSLP三抗
适应症:特应性皮炎
2024年6月,辉瑞(Pfizer)两款三特异性抗体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均拟开发治疗成人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根据辉瑞公开资料,这两款产品为该公司炎症和免疫管线中的新分子实体。其中PF-07264660为抗IL-4/IL-13/IL-33三抗,PF-07275315为抗IL-4/IL-13/TSLP三抗。这两款三特异性抗体在更有效阻断IL-4/IL-13信号通路的同时,可以通过抑制TSLP产生更广泛的效果,或者通过抑制IL-33通路进一步抑制瘙痒,有望对治疗特应性皮炎产生更好的疗效。
目前,辉瑞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含中国)的2期临床研究,在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研究参与者中研究PF-07275315和PF-07264660的疗效和安全性。
齐鲁制药:注射用QLS4131
作用机制:三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2024年7月,齐鲁制药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QLS4131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资料,QLS4131是一款三特异性人源化抗体。齐鲁制药正在开展一项1期临床研究,评估QLS4131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耐受性、药物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该研究拟在中国开展,预计持续2年。
信达生物:IBI3003
作用机制:GPRC5D/BCMA/CD3三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2024年7月,信达生物1类新药IBI3003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信达生物公开资料,这是一款GPRC5D/BCMA/CD3三抗产品。目前,信达生物正在开展IBI3003在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中的1/2期、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首次人体研究。
神州细胞:SCTB41注射液
作用机制:三抗产品
适应症:晚期恶性实体瘤
2024年8月,神州细胞1类新药SCTB4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根据神州细胞公告介绍,SCTB41为该公司以差异化优势为目标自主研发的针对多种实体瘤免疫治疗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本次获批临床,拟用于单药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神州细胞目前正在进行一项评估SCTB41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
汇宇制药:注射用HY07121
作用机制:靶向PD-1/TIGIT/IL-15的三靶点抗体融合蛋白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2024年9月,汇宇制药全资子公司汇宇海玥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HY07121获批临床,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根据汇宇制药公告,这是一款抗PD-1、抗TIGIT、IL-15/IL-15Rα三靶点抗体融合蛋白。体外药效学研究表明,该产品通过特殊设计获得的多抗分子在等摩尔数情况下,刺激人免疫细胞因子IFN-γ分泌水平比三个靶点联合用药表现出更优的潜力。该产品具备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及克服免疫耐药的作用机制。该产品目前正在进行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1/2期研究。
阿斯利康:AZD5492
作用机制:CD20×TCR×CD8三抗
适应症:B细胞恶性肿瘤
2024年10月,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AZD5492在中国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CD20×TCR×CD8三特异性抗体,是由CD8引导的T细胞衔接器。临床前研究显示,与传统的CD20xCD3 T细胞衔接器相比,AZD5492能够通过优先连接CD8+T细胞来诱导一定程度的B细胞杀伤,同时减少CD4+T细胞的活化和相关的细胞因子产生。此前,阿斯利康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了AZD5492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的1/2期临床研究。
除了上述新药,百济神州在研的EGFR/MET三特异性抗体BG-T187已经于今年9月在中国申报IND,诺华(Novartis)潜在“first-in-class”抗CD3/CD19/CD2三特异性抗体PIT565也已经于几日前在中国申报IND,预计不久后也将在中国正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此外,还有多款三特异性抗体创新药已经在中国开展临床,比如惠和生物的CD19/CD3/CD28的三特异性抗体CC312冻干粉针剂、泽璟制药CD3×DLL3×DLL3三特异性抗体注射用ZG006等等,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希望这些在研新药后续临床研究顺利进行,早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Nov 08,2024,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ADC热潮之后,很多制药巨头在布局前沿技术赛道时瞄准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双抗。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2024年前9个月,全球药企围绕双抗药物达成了31笔交易,数量上比之前三年的每一年都要多。
这其中也不乏制药巨头的重量级押注。8月,默沙东以7亿美元的首付款将同润生物一款处于I期阶段的CD3/CD19双抗CN201收入囊中。7月,诺华与Dren Bio就髓系细胞募集双抗的开发达成合作,交易总额达3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一些药企也在加快双抗药物的临床开发布局。比如阿斯利康在今年接连启动了TIGIT/PD-1双抗rilvegostomig的4项注册性临床试验,包括联合化疗对比K药的III期头对头研究。
更早下注的玩家已经步入收获。比如,罗氏的眼科双抗法瑞西单抗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上市第2年的销售额便轻松突破25亿美元。强生的埃万妥单抗则在研发端实现了重要突破,联合兰泽替尼头对头击败奥希替尼,并借此拓展了新适应症。
本文对制药巨头的双抗产品管线进行梳理,并对管线较丰富的几家企业进行分析,揭示它们不同的布局重点与扩张策略。
制药巨头双抗产品及临床管线
罗氏:打造畅销产品,站上赛道制高点
在双抗赛道,罗氏已展现王者风采,强大的已上市产品阵容就是其实力的最好印照。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全球共有15款双抗获批上市,罗氏独占4款,与Genmab并列为全球拥有最多上市双抗产品的药企。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领先,这些产品的商业化成绩亦斐然。立足于已有产品,罗氏徐徐铺开布局版图。
艾美赛珠单抗是首个非凝血因子类血友病药物,可每4周皮下给药一次。它巧妙地利用双抗的作用模式,同时结合凝血因子IXa(FIXa)和FX来模拟FVIII的凝血功能。凭借创新性与变革性治疗价值,艾美赛珠单抗逐步“征服”广大患者,销售额一路攀升,2024上半年创收21.43亿瑞士法郎(约合24.21亿美元),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双抗药物。
新一代FX/FIXa双抗RG6512也已推进至I/II期临床阶段,其与FIX和FX形成三元复合物的能力显著优于艾美赛珠单抗,有望以更低的剂量和更长的给药间隔实现突破。继罗氏之后,诺和诺德也看好血友病双抗的开发前景。Mim8的III期研究已传来捷报,预计年内申报上市。
在血液疾病领域,罗氏还先后推出了两款CD3/CD20双抗莫妥珠单抗和格菲妥单抗,形成差异化布局。莫妥珠单抗被设计成典型的1:1结构,疗效相对温和,更适用于惰性淋巴瘤,而格菲妥单抗具有2:1比例的CD20与CD3结合位点,对表达CD20的恶性B细胞产生更强的靶向作用,可以攻克侵袭性和难治淋巴瘤。
除淋巴瘤外,罗氏还希望借力双抗打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现有格局。针对发病率第二高的血液肿瘤,与多数企业押注CD3/BCMA双抗不同,罗氏主要将希望寄托于FCRH5/CD3双抗cevostamab和GPRC5D/CD3双抗forimtamig。I/II期CAMMA
2研究显示,cevostamab针对三重难治性MM患者的总缓解率(ORR)为67%。
法瑞西单抗是当下罗氏增长势头最强劲的双抗产品。今年上半年,法瑞西单抗销售收入几近翻倍,达17.94亿瑞士法郎(+93%,约20.27亿美元),未来销售峰值或将超越巅峰时期的阿柏西普。
法瑞西单抗的成功不是偶然,这依赖于罗氏在眼科赛道的深厚底蕴,此前罗氏已打造出全球首个应用于眼科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法瑞西单抗同时靶向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2)两条不同的信号通路,获批了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三大适应症。与单纯抗VEGF疗法相比,法瑞西单抗显著减少了眼部注射给药频率,只需每4个月给药1次。
眼科赛道,罗氏继续向着“进一步提高护理标准”的战略目标前进。两款靶向VEGF的双抗应运而生。下一代Ang2/VEGF-A双抗zifibancimig采用港式给药系统(PDS)尝试进一步延长nAMD治疗间隔;VEGF/IL-1β双抗经玻璃体内给药,用于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
罗氏在实体瘤领域推进最快的双抗是靶向PD-1/LAG-3的tobemstomig,处于II期临床阶段。PD-1与LAG-3的协同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BMS的双免疗法Opdualag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围绕tobemstomig,罗氏重点开启了一项单药或联合TIGIT单抗tiragolumab一线治疗尿路上皮癌的注册性临床(NCT05645692)。
另有三款CD3双抗夯实罗氏在实体瘤领域的布局。CD3/HER2靶向的runimotamab主攻乳腺癌和胃癌;CD3/GPC3靶向的ERY974在探索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CD3/CLDN6靶向的SAIL66具备FIC潜质,CLDN6靶点尚未成药,其开发过程必定充满挑战,今年7月安进已终止开发同靶点双抗AMG 794。
双抗的身影也出现在罗氏的神经科学布局中。Aβ/TfR靶向的trontinemab是罗氏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
从作用机制上,trontinemab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它运用罗氏大脑穿梭技术(brainshuttle),将靶向Aβ的单抗(gantenerumab)与可以和转铁蛋白受体1(TfR1)相结合的蛋白域融合,通过TfR1介导的胞吞转运有效协助抗体穿越血脑屏障。早期临床数据显示,与标准Aβ单抗相比,trontinemab能以相对较低的剂量(1.8和3.6mg/kg)快速且稳健地减少淀粉样蛋白斑块。
手握如此丰富的产品管线,罗氏已率先占据双抗赛道的竞争高地。在不断地开疆拓土中,罗氏还将继续扩大优势。
强生:血液肿瘤、实体瘤、自免全面出击
近几年,强生以每年推出1款产品的速度在双抗赛道强势崛起。2021年5月,全球首款c-Met/EGFR双抗埃万妥单抗在美获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应症,其只需5分钟给药的皮下剂型也已申报上市。
埃万妥单抗正在抢占奥希替尼的市场份额,后者2024上半年销售额达32亿美元。MARIPOSA研究中,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头对头击败奥希替尼,显示出一线治疗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置换突变NSCLC的PFS获益。MARIPOSA-2研究则聚焦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未满足需求。凭借这两项研究,埃万妥单抗接连拓展了2项新适应症。
2022年8月,全球首款CD3/BCMA双抗特立妥单抗首次在欧盟获批上市;一年后,全球首款CD3/GPRC5D双抗塔奎妥单抗也问世了。这两款双抗是强生统治MM业务的重要接力产品。
在MM领域,强生早已建立了霸主地位,从FIC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到全球首款CD38单抗达雷妥尤单抗,再到BCMA CAR-T西达基奥仑赛和双抗,产品护城河深厚,持续引领着MM治疗手段的演变。MM这块大蛋糕也有很多玩家竞争,仅双抗这一类型药物的相关管线就达到65项,辉瑞的CD3/BCMA双抗elranatamab已经获批上市。
对于后续的双抗药物储备,强生着重开辟实体瘤,前列腺癌是强生下一个进攻方向。靶向CD3/PSMA的JNJ-8114、靶向CD3/KLK2的JNJ-8343、靶向PSMA/CD28的JNJ-9401都已进入临床阶段。
不过JNJ-8114的一项I期研究(NCT05441501)在今年3月刚刚完成,但却已消失在强生2024Q1的管线图中。此前,强生还放弃了另一款治疗前列腺癌的CD3/TMEFF2双抗管线JNJ-8902。
JNJ-8343建立在强生和Zymeworks 2017年的合作基础上。交易背后,强生看中了Zymeworks的Azymetric和EFECT平台,其中Azymetric平台通过对IgG样抗体的重链和轻链进行专有的氨基酸修饰,从而实现单抗到多抗的转换。
JNJ-9401同样诞生于合作模式。2021年10月,强生与Xencor就CD3/CD20双抗plamotamab和CD28双抗达成一笔超13亿美元的交易。不过并不是所有交易都能走到最后。今年6月,强生已经退回了plamotamab的全球权益。至于CD28双抗的开发,除JNJ-9401外,还延伸出了CD28/CD20双抗JNJ-1493这一产品,剑指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领域。
靶向CD3/CD22的JNJ-8780也主要用于NHL,强生于2020年9月启动了该药物的首次临床试验(NCT04540796)。2022年9月,JNJ-8780的临床足迹扩张至中国,然而在2023年10月强生主动终止了这一研究(CTR20222211)。
事实上,之后强生仍开展了有关JNJ-8780的临床试验,不过主要作为联合的选项出现。2023年11月,强生启动了JNJ-1493联合JNJ-8780或CD3/CD20/CD79b三抗JNJ-8543的试验(NCT06139406)。双抗+双抗甚至三抗的组合,还是一个待验证的新方向,也期待强生的突破。
血液疾病领域,强生还布局了一款潜在FIC双抗JNJ-9968,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该药物靶向CD3/CALR,而CALR(钙网蛋白)是一个极其新颖的未成药靶标,全球在研药物也仅有4款。有研究[1]证实,暴露在表面的CALR可以作为NK细胞的内源性激活剂,向骨髓细胞传递强大的促吞噬信号,协调先天免疫监视的各个方面。
在自免领域,强生也扎下了较深的根基,乌司奴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古赛奇尤单抗、戈利木单抗等生物制剂每年为其带来了可观的业绩增量。从药物类型来看,这些产品都属于单抗,自免领域双抗药物的迭代也在推进中。
靶向IL-4Rα/IL-31的NM26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I期研究于2023年5月启动。一年后,强生又以8.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聚焦于免疫学的Proteologix,目的就是丰富自免双抗管线。收购而来的IL-13/TSLP双抗PX128和IL-13/IL-22双抗PX130均处于临床前阶段,两者主要适应症都覆盖了AD。
针对AD,强生全球免疫疗法负责人David Lee认为双抗有“实现最佳疾病疗效的机会”[2]。A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患者亚群有不同的致病通路,“目前的AD疗法要么仅能抑制单一致病通路且疗效有限,要么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但又会导致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而双抗可以同时针对两种不同的致病通路,可能提供高标准疗效和缓解。
强生在双抗赛道的布局,策略性覆盖了实体瘤、血液学和自免领域这几个优势业务板块。目标明确,火力集中,如此步步为营之下,强生的收获是必然的。
阿斯利康:倾力打造肿瘤免疫双抗“双子星”
阿斯利康在双抗赛道上的布局渐近收获期。靶向PD-1/CTLA-4的volrustomig和靶向TIGIT/PD-1的rilvegostomig这两款肿瘤免疫(IO)双抗均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共同瞄准NSCLC大适应症,也是阿斯利康着重打造的“双子星”。
在肺癌领域,阿斯利康凭借一个个重磅产品持续引领着临床治疗变革,从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到三代的奥希替尼,PD-L1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肺癌适应症的快速拓展,又不断稳固阿斯利康肺癌领导者的地位。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力打造的TROP2 ADC药物Dato-DXd也已申报上市,尝试覆盖非鳞状NSCLC人群。
有了小分子、单抗、ADC不同类型的产品之后,阿斯利康并没有停止对新技术的追逐,而且它希望立足现有产品基础打出一套更强的组合拳。双抗就是阿斯利康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资产。
透视现有的临床布局,可以发现阿斯利康为IO双抗开辟的版图主要围绕联合治疗展开。一方面是IO双抗与化疗的联合,可能实现比PD-1单抗更强的疗效。2023年10月,阿斯利康启动了volrustomig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表达<50%的NSCLC的III期研究(NCT05984277),头对头K药。今年10月,阿斯利康又登记了rilvegostomig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非鳞状NSCLC的III期头对头研究(NCT06627647),同样对标K药。
在挑战K药的道路上,已经有先行者取得胜利。在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的III期HARMONi-2研究中,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相较于K药实现了更显著的PFS获益。
另一方面,阿斯利康倾力挖掘更具竞争力的“IO+ADC”组合。比如,rilvegostomig与Dato-DXd的联用。围绕该组合,阿斯利康已先后启动TROPION-Lung10和TROPION-Lung12两项III期研究,分别针对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的非鳞状NSCLC和辅助治疗IB-IIIB期NSCLC场景。
此外,靶向PD-1/TIM-3的sabestomig和靶向EGFR/c-Met的FPI-2053也可能有治疗NSCLC的潜力。Sabestomig已读出单药二线治疗IIIB-IV期NSCLC的I/IIa期研究数据(NCT04931654),19例患者中有2例实现未确认的部分缓解(PR)。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双抗不仅在阿斯利康的肺癌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其进击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潜在利器。II期GEMINI-Gastric研究显示,接受rilvegostomig联合化疗治疗的40例HER2阴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的确认ORR为52.5%。
靶向CD3/CLDN18.2的AZD5863(HBM7022)主攻胃癌、食管癌和胰腺癌等,由阿斯利康于2022年4月从和铂医药引进来的,交易时其还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通过临床前资料,我们发现HBM7022在包括胃癌和胰腺癌在内的实体瘤中表现出强大的潜在功效。”阿斯利康肿瘤研发负责人Susan Galbraith当时表示。敢于在早期就出手押注,也充分说明阿斯利康对于这款中国创新资产的看好。
在实体瘤领域之外,阿斯利康也有两款双抗已推进至III期临床阶段,即gefurulimab和AZD0486。开发gefurulimab的主要目的是为涉及末端补体途径激活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皮下治疗选择。这是一种迷你双抗(25kD),由一个N端白蛋白结合型VHH和一个C端C5结合型VHH通过柔性linker连接而成。如此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较小的分子量可以带来更好的渗透性,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够延长其半衰期。
CD3/CD19靶向的AZD0486由阿斯利康以超12亿美元收购TeneoTwo获得。通过单药或联合BTK抑制剂、CD20靶向疗法治疗,AZD0486有望解锁滤泡性淋巴瘤(F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血液肿瘤适应症。今年8月,阿斯利康已经启动AZD0486联合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FL的III期试验(NCT06549595),计划招募1005例患者。
随着4款不同作用机制的双抗管线相继进入III期临床阶段,阿斯利康已经成为双抗赛道上实力不容小觑的明星玩家。结合联合治疗的策略打法,这些双抗可能将与更多已上市产品形成紧密捆绑的关系,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铺垫。
参考资料:
[1]Jitka Fucikova, Radek Spisek, et al. Calreticulin and cancer[J]. Cell Research volume 31, pages5–16 (2021)
[2]https://www.jnj.com/media-center/press-releases/johnson-johnson-to-acquire-proteologix-inc-to-lead-in-atopic-dermatitis-treatment
推荐阅读
安进双抗业务布局的启示
制药巨头的核药版图
制药巨头ADC布局:辉瑞有钱任性,罗氏抢占先机,AZ异军突起,默沙东雄心勃勃......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100 项与 JNJ-80948543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