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1)《再生元:Met双抗和Met双抗ADC两手抓》
2)《再生元:MET双抗ADC解析linker裂解机制》
作为双抗开发的有力竞争者,再生元最近两年在双抗开发方面可谓是处处碰壁。去年,先后有两款TCE双抗被FDA拒绝批准上市,再之前,寄予厚望的CD28相关双抗也因为安全性临床中推进受阻,而最近,其cMet双抗ADC REGN5093-M114也因为临床疗效不及预期推出管线,虽然相关临床数据没有披露,但是我们可以从其cMet双抗Davutamig的临床数据中了解其部分特征(虽然Davutamig的临床结果差强人意,但是再生元还没有终止该双抗的开发)。
在去年的ESMO会议上,再生元公布了其cMET双表位双抗REGN5093的临床数据。REGN5093在作用机制上和目前的Her2双表位类似,都是结合在同一个抗原的不同表位上,从而在抗体和抗原之间形成多元复合物,并最终促进靶标的内吞和降解。再生元在REGN5093的筛选上还是下了很多工夫的,REGN5093的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可以和c MET抗原形成2+2型的复合物,较大的分子量促进了复合物的内吞,并且较大的分子量也促进了溶酶体对复合物的降解,进一步的防止了MET抗原再生回到细胞表面,从而展现了良好的抑制肿瘤的效果。
在多种肿瘤模型中,METxMET双抗都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在部分模型中甚至可以完全清除肿瘤细胞,而且药效优于两个单克隆抗体联合用药,同时也优于临床中的单抗。
在临床中,完成初步的剂量爬坡后,再生元也进行了剂量扩展研究,并且依据MET的突变或者表达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组,包括MET外显子14改变,MET基因高表达,及MET蛋白高表达等。
根据再生元在本次ESMO会议上的披露,前期的剂量爬坡为500,1000,2000mg三个剂量组,采用IV Q3W给药方案,最终扩展剂量选择2000mg,患者在入组前检测Met 检测。
截至2023年12月8日,82位患者入组,其中37%有EGFR突变,患者平均接受过2线治疗,并且其中61%的患者接受过PD-(L)1的治疗,治疗中,29%的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的副作用,其中6%为治疗相关的副作用。
疗效方面,共有74位患者接受2000mg剂量的治疗,其中9位患者达到了PR(ORR为12%),43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DCR为58%)。在MET TKI-naïve的患者中,ex14 突变的患者中,ORR为25%(4/16),MET过表达或者MET扩展但非ex14改变的患者中,ORR为13%,在ex14 突变且经过TKI治疗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ORR。
作为对比,在今年的ESMO会议上,艾伯维也公布了其第二代cMET ADC药物ABBV-400的最新临床数据。ABBV-400临床入组的患者人群和REGN5093不太一样,其主要是EGFR野生型NSQ NSCLC,在接受ABBV-400治疗前平均接受过2线治疗,包括化疗,ICI或者靶向治疗。根据艾伯维披露,ABBV-400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48%,mPFS为6.9个月,而且在MET高表达组,ORR有进一步升高。
ABBV-400和REGN5093入组人群不太一样,ABBV-400在开始的时候是筛选MET过表达的患者,但是后续中止,不再以MET的扩增作为筛选调节。而REGN5093后续的剂量扩增组主要以MET的状态进行分组。从疗效上看,ADC的总体疗效远优于REGN5093,而且与强生的EGFR/cMET双抗相比,REGN5093也没有优势。
CHRYSALIS研究队列MET-2队列评估了Amivantamab用于MET exon14跳跃突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去年的ASCO会议上,强生公布了CHRYSALIS研究MET exon14 NSCLC队列的初步结果。MET exon14 NSCLC队列入组了55例MET exon14跳跃突变的患者,要求患者有可测量病灶。入组患者接受Amivantama单药治疗。
截至2022年4月11日共入组了55例患者,其中28例患者既往接受过MET抑制剂治疗。总体人群的中位治疗线数为2线,基线合并脑转移的患者占18%。在46例可进行疗效评估的人群中,Amivantamab的ORR为33%,在初治患者,既往未接受过MET抑制剂的患者和既往接受MET抑制剂的患者中,Amivantamab的ORR分别为57%,47%和17%。截至目前,患者的中位DOR尚未达到,15例治疗有响应的患者中,11例目前仍观察到持续疗效。总体人群的中位PFS为6.7个月(95% CI, 2.9–15.3);初治患者,既往未接受过MET抑制剂的患者和既往接受MET抑制剂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尚未达到(95% CI, 2.6–NE) ,8.3个月(95% CI,1.5–15.3)和4.2个月(95% CI, 2.9–NE)。
总结
c-Met/HGF信号通路可通过多种机制如c-Met突变、扩增、过表达被异常激活,并在多种癌症的发展和进展起重要作用,包括胃癌、肝癌、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以及神经系统癌症等,因此相关药物研究一直比较热,包括小分子,单抗,双抗,ADC等,早期MET抗体因为是双价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MET形成二聚体,从而激活相关通路,因此近年来双抗的开发靶向MET一般都是单价的。再生元的REGN5093是靶向MET的1+1型双抗,但是因为其结合在靶标的不同表位,从而可以使得抗体和抗原之间形成更大的多元复合物,该机制和Zymeworks的Her2双抗类似,因此更易促进复合物合物的内吞,从而导致靶点的降解,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临床中,该抗体在MET TKI-naïve的患者,ex14 突变的患者中,ORR为25%(4/16),而在ex14 突变且经过TKI治疗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ORR,作为对照,Amivantamab在既往未接受过MET抑制剂的患者的ORR分别为47%,在既往接受MET抑制剂的患者中,Amivantamab的ORR分别为17%。而与艾伯维的ADC药物ABBV-400,REGN5093同样是差距较大。REGN5093-M114虽然有内吞优势,理论上药效会更好一些,但是ADC相对复杂,除了抗体本身,还与linker,以及Payload的相关。
我们已经建立抗体密码读者交流群,有兴趣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进群,请主动备注姓名-公司-职位(高校-专业),非诚勿扰!
往期精彩回顾
抗体密码文章合集
双特异抗体平台
靶点相关
双特异抗体作用机制
综述,行业概览
抗体筛选技术
相关公司技术汇总
医药资讯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表文章以宣传知识为目的,因此不构成投资,病人用药等建议。如果文章侵您的权益及时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欢迎扫码交流/咨询/合作等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https://www.oncologypipeline.com/apexonco/regenerons-met-bet-falls-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