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导语
IcoSema作为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创新性地联合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以每周一次给药的方式优化治疗策略。COMBINE系列研究证实,IcoSema在有效降糖的同时,不增加体重或减轻体重,并且能够降低低血糖风险,有助于患者实现血糖、体重和低血糖风险的综合管理目标。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数据进一步证实了IcoSema对于血糖有效平稳的控制。此外,该药每周一次的注射频率也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IcoSema有望成为实现2型糖尿病(T2DM)管理综合目标的治疗新选择。基于此,《国际糖尿病》特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洪宇教授解读相关研究数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糖尿病管理未满足需求与IcoSema的研发创新
当前T2DM的临床管理仍面临多重挑战,主要包括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治疗相关的体重增加、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频繁注射导致的治疗依从性下降等[1]。基础胰岛素与GLP-1RA的联合治疗,两种药物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前者补充外源性基础胰岛素,后者则通过多靶点作用调节血糖。该联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轻胰岛素治疗相关的体重增加及低血糖风险,并且联合制剂能够减少注射次数,简化治疗方案,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
基础胰岛素与GLP-1RA这两种药物均已进入周制剂时代,IcoSema作为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周制剂应运而生。其配比设计为1剂量单位IcoSema包含1 U依柯胰岛素和0.0029 mg司美格鲁肽。IcoSema每周最大剂量为350剂量单位(350 U依柯胰岛素和1 mg司美格鲁肽),剂量调整方案简单,以每周40剂量单位起始,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按每周10剂量单位进行调整(图1)。
图1. 基础胰岛素/GLP-1RA周制剂IcoSema的组成和配比
这种药物设计结合了基础胰岛素与GLP-1RA二者的优势,并将注射频率降至每周1次,为T2DM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3-5]。
IcoSema:超越单一降糖维度,改善三重复合终点达标率
现代糖尿病管理已不再局限于单纯追求HbA1c达标,体重变化、低血糖风险以及治疗负担同样被纳入糖尿病管理的重要评估维度[2]。COMBINE系列研究对IcoSema在T2DM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循证证据,证实IcoSema在糖尿病管理的多个维度中的临床价值(图2)。
01
COMBINE系列研究概览
COMBINE 1研究(vs. 胰岛素周制剂):IcoSema组HbA1c降幅更显著(-1.55% vs. -0.89%,P<0.0001),并且体重自基线下降3.70 kg(对照组增加1.89 kg,P<0.0001),临床显著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降低78%(0.14 vs. 0.63事件/患者年,P<0.0001),三重复合终点达标率(HbA1c<7.0%且无体重增加和临床显著或严重低血糖)显著更高(55.7% vs. 10.2%,P<0.0001)[5]。这表明,IcoSema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能够减轻体重并降低低血糖风险。
COMBINE 2研究(vs. GLP-1RA周制剂):在GLP-1RA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IcoSema组HbA1c<7.0%的达标率显著高于司美格鲁肽组(73.5% vs. 48.0%,P<0.0001),安全达标率(HbA1c<7.0%且无临床显著或严重低血糖)达71.4%(vs. 45.8%,P<0.0001)[6]。这表明,IcoSema在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同时,有更高比例的患者实现安全达标。
COMBINE 3研究(vs. 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在每周1针 vs. 每日4针方案下,IcoSema的降糖疗效与基础-餐时胰岛素相似(HbA1c降幅:-1.47% vs. -1.40%,P<0.0001)的同时,体重降低3.56 kg(对照组增加3.16 kg,P<0.0001),临床显著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0.21 vs 2.23事件/患者年,P<0.0001),三重复合终点达标率(HbA1c<7.0%且无体重增加和临床显著或严重低血糖)更高(50.1% vs. 5.95%,P<0.0001)[7]。这表明,IcoSema在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血糖控制效果相当的同时,能够减轻体重并降低低血糖风险。
图2. COMBINE 1~3研究证实IcoSema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COMBINE 1和3的CGM结果事后分析
严格目标范围内时间(TITR,3.9~7.8 mmol/L):COMBINE 1研究中,IcoSema组TiTR显著高于基础胰岛素组(48.6% vs. 37.3%,P<0.0001)。COMBINE 3研究中,IcoSema组TiTR与基础-餐时胰岛素组相当(40.8% vs. 40.9%,P=0.8912)[8]。
CGM复合终点达标率(TIR3.9~10.0 mmol/L>70% + TAR>10.0 mmol/L<25% + TBR<3.9 mmol/L<4%):COMBINE 1研究中,IcoSema组复合达标率达57.08%,显著优于基础胰岛素组的22.95%(OR 3.57,P<0.0001)。COMBINE 3研究中,IcoSema组复合达标率亦优于基础-餐时胰岛素组(43.77% vs. 29.48%,OR 1.71,P=0.0031)[8]。
血糖变异性(CV%):基于COMBINE 1和3研究的盲态CGM数据事后分析显示,IcoSema组与基础胰岛素周制剂组、基础-餐时胰岛素组均达到指南推荐的CV%≤36%目标(COMBINE 1:27.15% vs. 31.96%;COMBINE 3:27.18% vs. 31.25%)[8]。
综上所述,IcoSema在改善HbA1c的同时,还能够改善CGM复合终点的达标率,具有体重获益并能够降低低血糖风险,实现了超越单一降糖维度的糖尿病多维度管理[9]。
临床价值:以患者为中心的糖尿病管理新模式
IcoSema系统的循证证据为其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不仅能够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体重获益并降低低血糖风险,还能够通过减少注射次数,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注射负担显著降低:相较于每日多次注射的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每年高达1460次注射),IcoSema仅需每周一次给药,全年注射次数减少至52次[7],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治疗满意度提高:COMBINE 3研究中,接受IcoSema治疗的患者治疗满意度(DTSQ)评分显著优于接受每日多次注射的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患者(P<0.0001)[7]。
总结与展望
IcoSema作为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周制剂,结合基础胰岛素与GLP-1RA的机制优势,增效减副,不仅能够实现血糖管理、体重获益、降低低血糖风险,还能够改善CGM复合终点达标率,实现超越单一降糖维度的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通过每周一次给药,减少注射次数,简化治疗方案,实现患者满意度的提升。IcoSema有望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新选择,为T2DM患者提供一种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便捷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Davies MJ, et al. Diabetes Care. 2022; 45(11): 2753-2786.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25; 47(Suppl 1): S181-S206.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16-139.
5.Mathieu C,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 13(7): 568-579.
6.Lingvay I, et al. Diabetologia. 2025; 68(4): 739-751.
7.Billings LK,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 13(7): 556-567.
8.Irace C, et al. Diabetes. 2025; 74(Suppl 1): 830-P.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