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Guangdong Nanmo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Guangdong Nanmo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求实药社在【AIM 2025第二届自免药物及疗法深度聚焦论坛】现场,采访了来自南模生物的赵宁(产品经理),让我们看看在南模生物做产品经理是怎样的体验吧! 更多精彩药圈有趣视频,敬请关注微信视频号做药圈人真正爱看的有趣视频!抖音号(同步更新)抖音搜索“药圈副导演”或保存图片,抖音扫一扫小红书号(同步更新)记录医药行业的趣事小红书搜索“药圈副导演”或保存图片,小红书扫一扫
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
2024年12月23日,小核酸龙头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宣布,公司在一项针对ARO-INHBE开展的1/2a 期临床试验中,已完成首批受试者给药。ARO-INHBE是该公司开发的一款靶向INHBE的RNA干扰 (RNAi) 疗法,正在开发其用于减肥。
无独有偶,同日Wave Life Sciences宣布,公司已提交WVE-007治疗肥胖症的临床试验申请 (CTA)。WVE-007是 Wave 首个进入临床开发的小干扰 RNA (siRNA)项目,同样旨在抑制INHBE,实现减肥的目的。Wave预计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启动 WVE-007 的首次人体研究。
关于ARO-INHBE
ARO-INHBE旨在降低INHBE基因及其分泌的基因产物Activin E在肝脏的表达。
临床前研究中,ARO-INHBE 降低了体重和脂肪量,其全新的作用机制可能比目前已批准的肥胖症疗法能够更好地保持肌肉质量;具体试验数据包括:(1)在食蟹猴中评估了其药效学特性,显示ARO-INHBE 在 D1 和 D29 以 3 mpk 的皮下注射实现了 INHBE 转录物的深度敲低,持续时间至少为 85 天。(2)在 DIO 和 db/db 小鼠中,每周服用 ARO-INHBE 替代物可显著抑制体重增加并减少脂肪量,维持体重和葡萄糖稳态。(3)使用 ARO-INHBE 替代物治疗还提高了 DIO 小鼠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证明循环酮水平的升高。
上述提及的1/2a 期剂量递增研究以评估 ARO-INHBE 在多达 78 名肥胖成年志愿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第一部分旨在评估ARO-INHBE单剂量和多剂量单药治疗,第二部分旨在评估ARO-INHBE联合替尔泊肽(tizepatide)的疗效。
关于WVE-007
WVE-007旨在抑制 INHBE,达到燃烧脂肪、维持肌肉的目的;有望采用每年一次或两次给药方式实现健康减肥。
在使用饮食诱导肥胖 (DIO) 小鼠模型的临床前研究中,采用单剂量WVE-007可达到与索马鲁肽相当的体重减轻,且不会造成肌肉损失;联用索马鲁肽可使体重减轻量翻倍。另一项研究中,停用索马鲁肽治疗时,WVE-007 还可以防止体重反弹。
即将开展的1 期研究是一项针对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靶标参与的生物标志物,身体组分以及代谢健康程度。
关于INHBE药物研发情况
INHBE基因编码的是抑制素亚基βE(Inhibin Subunit Beta E),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质超家族的成员,主要在肝脏中表达。研究显示,INHBE与脂肪调节存在密切关系,即INHBE蛋白的罕见预测功能缺失(pLOF)突变通过促进健康的脂肪储存,保护患者免受肝脏炎症、血脂异常和Ⅱ型糖尿病影响。
INHBE抑制疗法相比于现有的减重药物,在增加脂肪消耗和长期改善新陈代谢的同时,能预期有更好减少肌肉丢失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研的INHBE药物以小核酸为主,除Arrowhead和Wave外,布局的企业还包括再生元和国内企业舶望制药、时安生物,研究阶段均处于临床前。
关于肥胖症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患病率高,并伴有包括2 型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病、静脉和淋巴循环疾病、抑郁症等相关并发症,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WHO,全世界有超过10 亿人肥胖,其中包含6.5亿成人、3.4 亿青少年和3900 万儿童。到2025 年,约有1.67亿人(成人和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
近年来,以GLP-1R 为基础的双靶点和多靶点激动剂在降糖和减重领域逐渐火热,通过协同发挥降血糖、降压、减脂、改善代谢的作用,将不同组合作用于不相同的生物过程发挥不一样的药理效应,来实现减重和其他代谢调控的精准平衡。
根据IQVIA 发布的报告,2023 年针对肥胖症的临床试验相较2022 年同比增长了68%,与五年前相比增加了将近一倍,尤其是GLP-1R 药物赛道日趋拥挤。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中国的超重及肥胖症药物市场预期将由2022年的人民币13 亿元扩大至2032 年的人民币47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7%。在该市场中,GLP-1 类药物凭优异的减重效果,增长将较其他药物类别更为迅猛。
礼来和诺和诺德产品市场准入早、占有率高,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望持续占领大部分的市场,给后来者带来相当高的准入门槛。差异化布局靶点,未来或有望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参考资料
1、公司官网
2、南模生物SMOC
感谢关注、转发,转载授权、加行业交流群,请加管理员微信号“hxsjjf1618”。
“在看”点一下
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
2024年12月4日,Rondo Therapeutics(“Rondo”)宣布,公司已与礼来公司达成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双方将Rondo专有的 CD28 共刺激平台与礼来的药物开发和商业化专业知识相结合,共同开发用于实体瘤的共刺激双特异性抗体。
根据协议条款,Rondo将获得一笔未披露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额外的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商业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关于Rondo
Rondo Therapeutics 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正在开发一类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旨在利用免疫系统靶向和消除肿瘤,并提高安全性。
公司专有平台具有广泛的共刺激效力,通过靶向 CD28 的结合剂,促进 T 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并克服实体瘤微环境中的 T 细胞耗竭。该平台提供针对特定肿瘤靶点、适应症和治疗方案量身定制的双特异性抗体疗法,为传统的“一刀切”策略提供了变革性的替代方案。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多款产品。
研发进展最靠前的药物是RNDO-564,可同时靶向CD28 和 Nectin-4,目前正开发用于转移性膀胱癌。相对于 CD28,较高的Nectin-4 亲和力驱动 RNDO-564 定位到肿瘤;此外,公司优化了RNDO-564 的 CD28 结合臂,使其在健康组织中无活性。
除此以外,公司还开发了两款新型双特异性抗体(CD3 x
TAA-1 和 CD28 x TAA-2),每种抗体都靶向不同的肿瘤抗原,以增强特异性和疗效;目前正开发用于卵巢癌。
2022年3月,Rondo宣布完成6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Red Tree Venture Capital和Canaan Partners共同领导,并包括来自强生创新公司(JJDC)的大额投资。其他投资者包括Novo Holdings A/S和SV Health Investors。
关于CD28药物
CD28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共刺激受体,它介导的共刺激信号可以诱导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IL-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作为免疫球蛋白(Ig) 共刺激受体家族的创始成员,CD28在静息状态和激活的T细胞上均有组成性表达,包括大约80%的人类CD4+T细胞和50%的CD8+T细胞。此外,CD28在其他细胞系上也有表达,包括骨髓基质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但CD28在这些细胞上的功能重要性尚不完全清楚。
CD28主要作为“第二信号”降低有效活化T细胞所需的阈值,强化激活T细胞的“第一信号”,使T细胞进一步发育,增殖为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同时,CD28和共抑制受体CTLA-4与其共享的配体构成了特征最明确的调节T细胞途径,是其他共刺激和共抑制途径的范例。此外,CD28与其配体相互作用会引起信号蛋白的募集,诱导下游信号通路,包括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NFAT),激活蛋白1(AP-1)和核因子-κB(NF-κB),它们驱动IL-2 的产生,并诱导抗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T细胞增殖和存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尚未有CD28相关药物获批,其中以双抗形成的研究最多,将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统计如下。
关于礼来在双抗领域的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礼来在双抗共布局10余款药物,研发最靠前的药物是通过交易获得。
关于双抗的市场前景
上月,默沙东宣布引进礼新医药PD-1/VEGF双抗LM-299的全球权益;根据协议条款,礼新医药将获得5.88亿美元的首付款,还有望获得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无独有偶,德国mRNA巨头BioNTech以最高近10亿美元收购国内的普米斯生物,核心资产也是一款抗PD-L1/VEGF双抗产品。
继2024年初多项医药交易指向抗体偶联药物(ADC)之后,双抗也在本年度交易中成为享有“泼天富贵”的明星品种。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产生双抗相关交易四十余起。
由于双抗药物可以发挥两种靶点的协同作用,发挥出更强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截至目前,全球双抗药物共获批上市19款,进入临床阶段近500款;主要适应症集中在肿瘤领域,自免领域相关临床也在逐步推进。随着双抗药物逐步上市,双抗市场规模也来到了新的高度。据统计,23年上市的12 款双抗药物的全年销售额达到了83 亿美元。
据Market.us数据,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到2033年将以3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926亿美元。
参考资料
1、公司官网
2、东吴证券
3、澎湃新闻、南模生物SMOC
感谢关注、转发,转载授权、加行业交流群,请加管理员微信号“hxsjjf1618”。
“在看”点一下
100 项与 Guangdong Nanmo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Guangdong Nanmo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