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Globe Medical Tech, Inc.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Globe Medical Tech, Inc. 相关的专利(医药)
在流通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并不是光靠体量大就能取胜,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撰文| 石若萧4月14日,通用技术重药控股在江西召开了2025年一季度经营工作会,会议全面总结了一季度经营工作情况,并强调了六项二季度的重点工作要点,包括提质增效、加强两金管理、提升核心能力、坚持攻坚克难、强化内外协同、守好合规底线等多个方面。可就在4天后,一则公告打破了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4月18日晚间,重药控股发布公告披露:重庆证监局近日对该公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因为公司2023年年报存在信息披露违规问题。同一天,公司及相关人员还因为同样的原因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将时间回拨到去年年初,彼时通用技术集团拟拿下重药控股的控股股东重庆医药实控权,重庆医药、中国医药两者自此合二为一,新的“联合体”体量突破千亿,在我国流通企业榜单中排行第5,是第6名南京医药的两倍,正式改写了医药流通行业格局。但这则公告无疑说明,合并只是发展的第一步。在流通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并不是光靠体量大就能取胜,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犯了什么错?根据公告,经重庆证监局调查发现,重药控股存在以下问题:2023年,部分收入未实质取得货物控制权,错误适用总额法进行确认;部分收入在期后大额退货,且无有效证明材料、无合理退货理由;部分收入无商业实质;部分收入实际确认时点与公司已披露会计政策不符。上述问题导致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这则调查看似提到了许多点,但其实来来回回就是四个字:业绩不实。不过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财务统计差错,通报中并没有写明。所谓“未实质取得货物控制权”和“无商业实质”,简单来理解,就是交易并没有实际发生,最多只是签署了相关合同。“部分收入在期后大额退货,且无有效证明材料、无合理退货理由”则是另一种情况,即在交易发生之前,口头或者签署补充协议承诺客户可以退货,让客户协助自己一起虚构业绩,把收入做高。“是不是存在工业端企业连带‘压货’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无法判断,但不排除这一情况。”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有受访者认为这与国有上市公司的业绩考核和市值管理要求相关。自去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提出“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市值管理”概念被抛向台前。去年11月,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正式明确了市值管理的定义以及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至于这层泡沫被戳破,除了监管因素外,或许还同实控人发生转移有关系。重药控股今年年初公告宣布,2%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次划转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重庆医健,间接控股股东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重庆化医)变更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通用技术集团),实际控制人则由重庆市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而就在实控人完成转移的前些日子,重药控股发布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成绩不太好:预计2024年净利润2.9亿元-3.9亿元,同比下降40.45%-55.72%,主要原因包括药械带量采购扩围,国家集采、省级集采、联盟集采全面铺开,客户应收账款账期延长,根据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的减值损失等。考虑到正式年报即将发布,不乏有业内人士推测,对继任者最有利的方案,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次性将历史上的“虚假繁荣”全部引爆,给接下来一年一个新的开始。前段时间白云山发布年报,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巨亏超3亿元,给全年业绩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同样被行业理解为是类似原因。分析归分析,此时以重药控股为代表的一系列流通企业,要面对的不光只是内部问题,更有外部的挑战。 推荐阅读 * 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5家千亿巨头就位!医药流通进入“寡头”时代* “叫板”国控、华润、上药?这家地方流通巨头正在聚势巨头如何应对挑战?当下,随着业内不断的并购整合,流通行业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固。去年11月商务部发布的《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全行业已形成1家年销售规模超5000亿的超级巨无霸(国药)+4家超1000亿元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上药、华润医药商业、九州通、重庆医药-中国医药联合体)的格局。五家企业,占据了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然而企业经营并不是光靠规模取胜,即便规模相仿,经营质量也不尽相同。由于历史原因,重药控股大多布局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对接的医疗机构平均营收水平较东部省份偏低,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账期长,应收帐款高,直接影响到业绩的表现。E药经理人综合梳理财报数据发现,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都在100天上下;九州通最短,不到70天;而重药控股高出了一大截,在150天以上。梳理财报可见,重药控股这几年的利润一直在下滑。2022年,重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678.29亿元,同比增长8.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52亿元,同比减少5.29%。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01.19亿元,同比增加1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55亿元,同比减少31.22%。2024年三季报显示,重药控股主营收入596.93亿元,同比上升2.24%;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43.54%——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上升1269.44%的惊人涨幅,但依然没能对整体表现造成太大影响。通过这组数字中就可以直观看出,尽管重药控股近年来营收规模持续在扩大,但利润率持续走低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表面上看,重药控股和中国医药能够形成互补,前者布局西北、西南部地区,后者专攻华北和东南部省份,双方加起来正好可以辐射全国。但由于中国医药的回款效率同样相当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在150天上下,合作并没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或许是发现光靠并购解决不了问题,股东通用技术集团选择“另辟蹊径”,攻入了器械领域。2024年7月,通用技术集团战略投资东软医疗并成为其最大股东,该项投资系近5年国内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领域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最大金额。投资完成后,东软医疗估值145亿元,通用技术集团持股45%,开创了国内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领域央企与民企合作的先河。值得一提的是,通用技术集团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布局早已开始,2023年下半年,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环球医疗以4.68亿元收购了凯思轩达85%的股权。凯思轩达能提供各类型医用影像设备的维保服务,维修能力可覆盖主流医学影像设备以及生命急救类、呼吸麻醉类、血透类、超声类等设备。最后就是重药控股自身,在地位稳固的基础上,业务逐渐从“抢地盘”过渡到了“稳地盘”,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从流通供应商向医药全生态链服务商转型。具体行动上,分为布局上游医药工业;做专业CSO,或药械品牌运营;以及下游延伸零售布局。上游工业方面,根据重药控股2024年半年报,公司主要参股工业子公司为重庆药友,持股比例约38.67%,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归母净利润4.14亿元。拥有在研项目10余个,涉及心脑血管、精神神经、消化代谢、自身免疫等多个研发管线,其中普瑞巴林胶囊、枸橼酸托法替布片2个品种获批生产,1个项目正在进行CDE补充资料研究。中国医药2024半年报中也提到,报告期内工业板块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18%,共有10个产品获批,其中一致性评价产品4个,新产品2个,原料药4个;实现营业收入15.91亿元,同比下降7.58%;实现营业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23.10%。下游零售布局方面,重药控股在半年报中提到,未来公司将加强零售全渠道建设,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展,构建多维营销服务网络。在传统零售药店基础上,积极发展“药店+”模式,探索“药+诊”“诊+药”模式的运营,锁定精准会员顾客,实现创效增收;还自建了医药电商平台,提供B2B和B2C等服务。此外,近年来随着处方药外流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的进一步推进,DTP也是各家流通企业着重布局的一点。半年报中显示,重药控股当下大力布局并已拥有DTP专业药房169家。尽管形势艰难,且船大难掉头,但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初见成效,或许当业绩风险引爆后,接下来的重药控股很快会见到彩虹。一审| 黄佳二审| 李芳晨三审| 李静芝精彩推荐大事件 | IPO | 融资&交易 | 财报季 | 新产品 | 研发日 | 里程碑 | 行业观察 | 政策解读 | 深度案例 | 大咖履新 | 集采&国谈 | 出海 | 高端访谈 | 技术&赛道 | E企谈 | 新药生命周期 | 市值 | 新药上市 | 商业价值 | 医疗器械 | IND | 周年庆大药企 | 竞争力20强 | 恒瑞 | 石药 | 中生制药 | 齐鲁 | 复星 | 科伦 | 翰森 | 华润 | 国药 | 云南白药 | 天士力 | 华东 | 上药创新药企 | 创新100强 | 百济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 康方 | 和黄 | 荣昌 | 亚盛|康宁杰瑞|贝达|微芯|再鼎|亚虹跨国药企|MNC卓越|辉瑞|AZ|诺华|罗氏|BMS|默克|赛诺菲|GSK|武田|礼来|诺和诺德|拜耳供应链|赛默飞|药明|凯莱英|泰格|思拓凡|康龙化成|博腾|晶泰|龙沙|三星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中国医药手册
2025年4月1日,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医药”)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慧冬女士带队来访我公司,公司董事长许松山、常务副总裁聂李亚、副总裁韩成权等进行了热情接待。双方围绕生物创新药和眼科药品的商业化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公司常务副总裁聂李亚详细介绍了诺思兰德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诺思兰德作为深耕基因治疗领域的先行者,核心产品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注射液(NL003)已进入新药上市申请(NDA)的综合审评阶段。该产品作为国内首款裸质粒基因治疗药物,可为临床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市场前景良好。此外,子公司汇恩兰德的眼科药业务蒸蒸日上,药品涵盖常见的眼科疾病,公司也布局开发高端眼科药品。新建的单剂量滴眼液生产线正在开展GMP符合性检查,即将投入使用,可大幅提升产能,满足市场供应。
中国医药总经理胡慧冬女士介绍了通用技术集团及中国医药的情况。她表示,中国医药作为通用技术集团下的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进出口贸易、学术推广、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建立了科贸工技服一体化产业格局。此次来访,对诺思兰德的产品及产业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双方深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共同促进双方企业发展,实现双赢。 公司董事长许松山表示,诺思兰德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二十年,积累了坚实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公司第一个生物创新药NL003上市在即,目前正在积极布局商业化,希望与中国医药以及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及养老机构等合作,共同促进公司生物新药和眼科药市场推广,打造“央企+创新药企”的合作样板。公司董事长许松山等领导陪同参观了滴眼液生产车间及生物工程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详细介绍了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及工程建设进度。
关于通用技术集团及中国医药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通用技术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18年12月获批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拥有沈阳机床、环球医疗、中国医药、中纺标、中成股份、重药控股6家上市公司。在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13次获得A级,7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 600056)是通用技术集团旗下重要的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平台。公司建立了以医药及医疗器械商业为引擎,以医药工业为支撑的科贸工技服一体化产业格局,产业形态涉及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进出口贸易、学术推广、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位列2022第八届中国最具影响力医药企业百强榜第二名,是国内知名的医药及医疗器械综合服务商之一。
转自:廉洁通用 综合:无忧
8月26日,廉洁通用通报,通用技术集团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医疗资源管理部大客户资深总监张杰(集团三级正职级)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通用技术集团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十堰市监委监察调查。自2023年起,通用技术集团下属药企已有多人被查。
第十位,被纪检监察调查
8月26日,廉洁通用通报,通用技术集团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医疗资源管理部大客户资深总监张杰(集团三级正职级)接受监察调查。这是通用技术集团下属药企中,第十位被纪检监察调查的人员。
通用技术集团是副部级国企,规模很大,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8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9.5亿元。通用技术集团旗下有很多医疗企业。
自2023年起,集团下属药企有多人被查,其中包括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一部总经理,四名项目经理,以及集团下属另外两家药企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
业务一部总经理董全雷被审查调查
2023年3月1日,环球医疗业务一部总经理董全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湖北省仙桃市监委监察调查。
2010年7月至2019年12月,董全雷历任环球医疗医疗租赁及咨询事业三部项目经理、事业三部济南办事处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等职。
2019年12月起,他被提拔从环球医疗业务一部临时负责人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董全雷用了两年多。
2022年3月,他再次升任环球医疗业务一部总经理,直至他被查。
原总经理助理刘义红接受审查调查
2023年10月18日,通用技术集团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助理刘义红涉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通用技术集团纪检监察纪律审查和湖北省仙桃市监委监察调查。
中国医药上海通用润达公司原董事长杨杰被双开
4月27日,“廉洁通用”再发布公告称,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纪检监察组和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监委,对中国医药上海通用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杨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杨杰构成严重的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因此依据有关规定,对杨杰给予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解除劳动合同),收缴违纪违法所得,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务一并移送。
药企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被查
2024年4月16日,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湖北通用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财务总监代旭辉涉嫌严重违法接受检查。
四个项目经理被查
2023年10月26日,通用技术集团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一部项目经理卢文学、项目经理姚瑞卿、原项目经理王立柱接受审查调查。
2024年5月22日,通用技术集团所属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三部项目经理杨磊军接受审查调查。
100 项与 Globe Medical Tech, Inc.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Globe Medical Tech, Inc.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