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Shandong Caijin Biological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Shandong Caijin Biological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上海高度重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2024第三季度,至少43家中国创新药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上海公司包揽了其中的1/4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第三季度16家上海创新药公司获融资,已披露融资总额超17亿元。值得关注的亮点包括:
抗体药物吸引大量融资:至少6家获融资公司开发抗体药物,包括麦济生物、洛启生物、宝济药业、天辰生物、礼新医药、英诺迈博,其中4家公司融资金额为亿元级。
细胞疗法新锐为关注热点:至少5家获融资公司正在推进细胞疗法研发,包括复星凯特、贝斯生物、以慈生物、椎元医学、跃赛生物,其中4家是2021年及之后成立的新锐公司。
抗肿瘤持续受到关注:过半获融资公司布局了抗肿瘤药物研发,如同源康医药、宝济药业;罕见病、血液系统疾病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均有超三成的公司正在推进相关领域的管线开发。
同源康医药: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公司
8月20日,同源康医药正式在香港上市,IPO的净资金募集额约为5.06亿港元,约70%将用于核心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约20%将用于其他候选产品研发,约3%将用于潜在战略收购或合作机会。
同源康医药成立于2017年11月,专注于研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靶向疗法,尤其是针对NSCLC和CDK家族。其较快进展的两款药物是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西替尼的氘代药物TY-9591以及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的氘代药物TY-302。除核心产品TY-9591外,同源康医药正在研发差异性的治疗组合,其中TY-3200是一款靶向EGFR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拟开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该产品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大睿生物:siRNA药物研发公司
7月19日消息,大睿生物(Ro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A+轮3500万美元融资。该轮融资由LongRiver江远投资领投,参与投资方包括昭德投资、博远资本、中启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等。大睿生物致力于研发核酸创新药,用于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创新的siRNA代谢管线项目进入全球开发,并扩展夯实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领域的肝外递送平台。
大睿生物成立于2021年,正在推进基于新一代siRNA平台生成的siRNA管线项目,潜在首个RN0191管线PCSK9 siRNA项目已完成澳大利亚和中国的1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高胆固醇血症的2期临床开发;针对APOC3基因的双链小干扰RNA(siRNA)药物RN0361也于近日在澳大利亚获批1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在甘油三酯升高的成人受试者中皮下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效应。
麦济生物:抗体药物研发公司
8月2日,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公司麦济生物宣布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天瑞丰年、湘江国投、开源思创、山东财金集团以及江西青创投等。
麦济生物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过敏和自身免疫型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领域。该公司在研药物MG-K10是一款靶向IL-4Rα的单抗药物,其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已进入临床3期,哮喘正启动临床3期研究。该产品具有半衰期延长特性,可实现同靶点药物两倍的给药间隔。
洛启生物:纳米抗体创新药研发公司
7月31日,上海洛启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B2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黄埔生物医药基金、九域投资参与,老股东盛迪投资持续加码。此次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其基于“吸入式大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研发的两款吸入抗体药物的临床2期研究,同时丰富其自免管线。至此洛启生物B轮融资落下帷幕,累计融资近3亿元人民币。此前,洛启生物已完成由盛迪投资领投、国生资本参投的B1轮融资。
洛启生物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吸入式纳米抗体药物研发。该公司的吸入式纳米抗体哮喘治疗药物LQ036已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完成临床1期研究,正在中国开展临床2期研究。另一款在研药物LQ043H已完成中国临床1a研究,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及药物耐受性,即将开展1b/2期临床。
宝济药业:重组蛋白药物和抗体药物研发公司
7月19日消息,宝济药业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上海科创集团、宝山国投集团及原股东晟德大药厂等跟投。宝济药业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的创新药研发。
根据宝济药业新闻稿介绍,该公司管线包括:1)皮下输注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已递交中国NMPA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受理;2)重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一周一针的长效促卵泡刺激素,用于辅助生殖领域,已向中国NMPA递交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受理;3)重组免疫球蛋白降解酶,第二代IgG降解酶(低免疫原性),可应用于器官移植、因自身抗体导致的“百种”以上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治疗前的预存抗体清扫等领域,即将进入中国临床3期研究。
正序生物:基因编辑疗法研发公司
8月8日,正序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领投,联新资本、博裕资本、礼来亚洲基金、万物资本、红杉中国等现有股东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速CS-101临床研究和商业化推进,并支持体内基因治疗管线的临床转化等。
正序生物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开发新型基因编辑疗法,针对遗传疾病、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已布局了多条管线。其中CS-101注射液是针对血红蛋白病开发的创新型基因编辑疗法,该产品针对β-地中海贫血症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推进。该产品于今年4月在中国获批临床。
天辰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研发公司
9月24日,天辰生物宣布成功完成近亿元B2轮融资。通过本轮融资,天辰生物将推进核心项目在中国的临床研究,加速产品上市进程,并助力国际布局。
天辰生物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致力于过敏和补体领域大分子创新药开发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今年6月,天辰生物进展较快的新一代抗IgE抗体药物LP-003注射液,启动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此外,LP-005是潜在“first-in-class”C5与C3补体双功能抗体,已启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2期临床试验。根据天辰生物官网,该公司临床前在研管线还包括AAV介导的补体抑制剂LP-008项目,拟开发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
晶核生物: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研发公司
7月26日,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TRT)研发公司晶核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华金投资和华金大道联合领投,泰格医药跟投,高榕创投和骊宸资本持续投资。
晶核生物成立于2021年,将利用融资资金开发全球临床1/2期试验JH02,以及进一步推动68Ga-JH03/177Lu-JH04的中美IND申报和临床开发,同时也将进行多个创新管线的临床前研究和国际合作。晶核生物注重开发下一代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TRT),旨在改善患者生活。晶核生物拥有行业领先的特色技术平台,用于配体筛选、调制偶联因子(J-Linker)和临床转化,加速靶向偶联放射性核素药物开发。
贝斯生物:细胞和基因疗法研发公司
9月13日,贝斯生物(Base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2轮融资,由戈壁大湾区(Gobi Partners GBA)管理的AEF大湾区创业基金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贝斯生物的研发团队、优化产品管线、加速临床试验等。
贝斯生物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基因编辑领域基础创新,以及开发创新的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产品,用于治疗癌症和遗传疾病。今年7月,贝斯生物首款产品NK510——一款基于碱基编辑技术的自然杀伤细胞(NK)产品已经向中国NMPA申报IND并获得受理。除了NK510之外,贝斯生物的产品管线还包括多个针对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碱基编辑NK细胞产品,以及通用CAR免疫疗法和体内基因编辑产品。
以慈生物:NK细胞药物开发公司
8月8日,以慈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人主要包括知名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以及科创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融资将用于以慈生物完成研发项目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早期管线的研发与IND申报等。
以慈生物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通用、新型细胞药物研发的研究型公司。该公司已经布局的管线产品覆盖临床需求尚未被满足的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两大领域。其中,靶向通用型靶点PD-L1开发的针对多种转移性实体瘤的NK细胞治疗产品管线已启动开展IIT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启动IND申报。
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更多数据内容推荐
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根据即刻药数数据库,截至8月30日,8月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至少6家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的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这些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针对遗传疾病等的新型基因编辑疗法、神经系统疾病基因疗法、癌症小分子靶向疗法、治疗实体瘤的NK细胞疗法、血管修复干细胞产品等等。
其中,获得早期融资的包括:专注于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正序生物完成A+轮融资,致力于开发NK细胞疗法的以慈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专注血管修复干细胞技术的仁远生物完成种子轮融资,以及开发创新基因治疗技术的神济昌华完成Pre-A轮融资。在这些融资事件中,红杉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其中。
同源康医药
轮次:IPO
金额:5.06亿港元
8月20日,同源康医药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5.06亿港元,约70%将用于核心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约20%将用于其他候选产品研发,约3%将用于潜在战略收购或合作机会。
同源康医药致力于开发差异化癌症靶向疗法,以满足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尤其是肺癌领域。该公司已建立由11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处于3期关键临床阶段的核心产品TY-9591(第三代EGFR-TKI)、其他6款临床阶段产品,以及4款临床前或早期开发阶段产品。
公司:正序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人民币
8月8日,正序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领投,联新资本、博裕资本、礼来亚洲基金、万物资本、红杉中国等现有股东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速CS-101临床研究和商业化推进,并支持体内基因治疗管线的临床转化等。
正序生物专注于开发新型基因编辑疗法,针对遗传疾病、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已布局了多条管线。其中CS-101注射液是针对血红蛋白病开发的创新型基因编辑疗法,该产品针对β-地中海贫血症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推进。该产品于今年4月在中国获批临床。
公司:以慈生物
融资轮次:天使轮
融资金额:数千万元
8月8日,以慈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人主要包括知名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以及科创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融资将用于以慈生物完成研发项目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早期管线的研发与IND申报等。
以慈生物成立于2022年2月,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通用、新型细胞药物研发的研究型公司。该公司已经布局的管线产品覆盖临床需求尚未被满足的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两大领域。其中,靶向通用型靶点PD-L1开发的针对多种转移性实体瘤的NK细胞治疗产品管线已启动开展IIT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启动IND申报。
公司:仁远生物
融资轮次:种子轮
融资金额:数百万元
8月7日,业内传来消息,专注于血管修复干细胞治疗的仁远生物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普禾资本。公开资料显示,仁远生物专注于通过血管修复干细胞技术开发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产品。该公司采用血管修复干细胞技术,通过参与调节血管新生、损伤血管修复以及疏通血管,有望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开辟新途径。仁远生物目前打造了4个在研管线产品,包括VCP01、VCP02、VCP03三款在研药物以及MV3D-01型3D血管芯片在研产品,其中三款在研药物计划于2025年申报IND。
公司:麦济生物
融资轮次:B轮融资
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
8月2日,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公司麦济生物宣布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天瑞丰年、湘江国投、开源思创、山东财金集团以及江西青创投等。
麦济生物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过敏和自身免疫型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领域。该公司在研药物MG-K10是一款靶向IL-4Rα的单抗药物,其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已进入临床3期,哮喘正启动临床3期研究。该产品具有半衰期延长特性,可实现同靶点药物两倍的给药间隔。
公司:神济昌华
融资轮次:Pre-A轮
融资金额:近亿元人民币
8月1日,神济昌华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中关村资本领投,中博聚力、传化资本和三美投资跟投。本轮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其首个管线SNUG01的IND申报及其他管线的推进等。
神济昌华成立于2021年11月,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基因疗法开发,核心管线源于清华大学医学院贾怡昌教授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该公司结合AAV介导的基因表达和编辑以及小核酸介导基因表达调控等技术手段,已布局多个研发管线,致力于攻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渐冻症”)、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疾病。SNUG01是神济昌华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基因治疗药物,正在开发用于治疗ALS,其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显著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希望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疗法可以尽快造福病患。
参考资料:
[1]各公司官网和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及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砥砺深耕·笃行致远”,热情邀请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科研骨干、企业代表与会交流。
近日,国内领先的创新抗体药物研发企业湖南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济生物”)宣布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此次融资不仅彰显了麦济生物在抗体药物研发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广阔前景,更是公司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麦济生物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过敏和自身免疫型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领域,致力于通过创新研发为患者带来福音。公司拥有一支由行业顶尖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的行业积淀,利用特有的TEADA高通量抗体筛选平台,开发高生物学活性,高成药性的创新抗体药物,在呼吸、皮炎及肾病等关键适应症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中,明星在研药物MG-K10作为靶向IL-4Rα的单抗药物显示了全球Best-in-class潜力。MG-K10一方面具有半衰期延长特性,是全球唯一一个进入临床后期的半衰期延长抗IL-4Rα药物,可实现同靶点药物两倍的给药间隔;另一方面,目标剂量组在特应性皮炎和哮喘二期临床的多个疗效终点一致显示了较同靶点上市药物更高的疗效应答。临床优势突出,欧美开发同步进行中。在特应性皮炎领域,其II期临床试验的顶线数据分别在Bio-Europe 2023以口头报告和2024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上以壁报形式精彩呈现,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当前MG-K10特应性皮炎已进入临床三期,哮喘正启动临床三期。
麦济生物董事长张成海博士表示:
我们诚挚地欢迎新股东的加入,他们的鼎力支持不仅为公司注入了强劲的资金动力,更带来了宝贵的行业资源和战略视野。在此,我们也向一直以来陪伴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坚定信任与支持的老股东们致以最深的感谢。公司在研的MG-K10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长效性、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使其在未来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过敏与自免领域的研发与创新,不断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本次B轮融资的成功,得益于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包括天瑞丰年、湘江国投、开源思创、山东财金集团以及江西青创投等。这些投资机构的加入,不仅为麦济生物注入了强劲的资金动力,更带来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市场经验,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沙本地两大投资机构天瑞丰年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丰年”)与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江国投”)携手大力支持麦济生物,也体现出投资人对企业发展的一致看好。
关于天瑞丰年
天瑞丰年,是湖南本土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在生物医药领域深耕多年。天瑞丰年与麦济生物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天瑞丰年就通过其旗下的井冈山年年兴五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麦济生物进行了投资。此次B轮融资中,天瑞丰年更是以领投方的身份,进一步加大了对麦济生物的支持力度。这种连续的投资行为,不仅体现了天瑞丰年对麦济生物在创新抗体药物研发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认可,也展示了其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和战略布局。
天瑞丰年创始合伙人周春玲表示:“麦济生物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瞩目,其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融资,麦济生物将能够进一步加快产品研发的步伐,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我们期待与麦济生物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生物科技的新篇章。”
关于湘江国投
湘江国投作为湘江新区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在股权投资与基金管理领域具有深厚背景和丰富经验。湘江国投不仅自主管理多支基金,还通过参股和控股方式,构建了庞大的基金矩阵和产业生态。此次湘江国投参与麦济生物的B轮融资,不仅体现了其对麦济生物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也标志着湘江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湘江国投将依托其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投资经验,为麦济生物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湘江国投董事长欧阳湘江表示:“麦济生物凭借其深厚的科研功底和高效的执行力,在过敏和自免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我们坚信,随着资金的注入,麦济生物将能够加速推进在研药物的研发进程,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音。我们期待与麦济生物携手,共创辉煌未来。”
公司表示,将充分利用此次融资的资金优势,推进公司MG-K10特应性皮炎和哮喘等多个适应症的三期临床以及海外临床,加大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努力成为全球过敏与自免领域的领军企业。
展望未来,麦济生物将继续秉承“创新、高效、安全”的研发理念,持续加大在创新抗体药物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案。同时,麦济生物也将积极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科研机构及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同写意媒体矩阵,欢迎关注↓↓↓
100 项与 Shandong Caijin Biological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Shandong Caijin Biological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