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Suzhou Ophiopogon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Suzhou Ophiopogon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特约作者 | 仰望责任编辑 | 郑瑶01整体情况:品种指数均有明显回落,医药企业对市场仍保持乐观 2024年一季度,中药材整体行情仍表现出震荡回落的情况。其中,1-2月份由于受到中国新年影响,各大中药工业企业采购力度放缓,加上陆续产新的品种填补了需求缺口,导致行情回落明显。到了2-3月份,新年伊始,各大中药工业企业为防止2023年上半年原料紧缺的情况发生,纷纷加大采购力度,部分品种行情随之迎来小幅反弹。本季度,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品类,主要以防疫类和滋补类为主。1.1 综合200指数:整体震荡回落 图1:2023.01.01-2024.03.31 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从综合200指数看:从2024年1月开始,综合200指数开始出现明回落情况。综合200指数从2024年1月最高的3367.31点回落至2024年2月最低的3248.01点,跌幅达到3.67%。之后,综合200指数不断在3248.01-3309.91点区间来回震荡。值得留意的是:中药材红利期虽然已经逐渐褪去,但部分生长周期较长的品种,仍在支撑着整体指数高位震荡。受此影响,中药农业生产和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也逐渐发生转变,从原有的流通经营方式逐渐向渠道经营方式转变。一方面,能够缓解行情回调带来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增量销售。 1.2 家种100指数:整体震荡回落 图2:2023.01.01-2024.03.31 中药材家种100指数从家种100指数看:从2024年1月开始,家种100指数也开始出现明显回落情况。家种100指数从2024年1月最高的3235.93点回落至2024年2月最低的3144.07点,跌幅达到2.92%。之后,家种100指数不断在3144.07-3223.36点区间来回震荡。值得留意的是:家种品种是最容易受到生产因素影响的板块,特别是在长达5年的红利期背景下,中药农业生产迎来了新一轮高潮。随着家种品类供求矛盾开始反转,产量与收益之间的矛盾将更为突出。如何有效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才能有效避免行情极端情况发生。 1.3 野生99指数:整体震荡回落 图3:2023.01.01-2024.03.31 中药材野生99指数从野生99指数看:从2024年1月开始,野生99指数同样开始出现明显回落情况。野生99指数从2024年1月最高的4211.71点回落至2024年2月最低的3986.73点,跌幅达到5.64%。之后,野生99指数仍在不断呈现回落震荡之势。值得留意的是:野生品种曾在1月份出现过明显的断崖式回落情况。一方面,由于部分商家急于套现,导致市场短期供应量暴增,引起部分恐慌,刺激行情快速回落;另一方面,在高价的刺激下,产区种植生产主体参与力度加大,导致原料供应量超过市场预期,行情也随之明显回调。1.4 中药采购经理人指数:受企业经营活动加快,指数出现小幅反弹 图4:2023.01.01-2024.03.31 中药采购经理人指数 从中药采购经理指数看:从2024年1月开始,中药采购经理人指数同样因原料震荡回落影响,出现明显回落情况。中药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024年1月最高的66.66点回落至2024年2月最低的66.47点,跌幅达到0.29%。之后,由于受到年后短期需求增量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中药材采购经理人指数迎来小幅回升,从2月份的66.47点上涨至3月份的仍在不断呈现回落震荡之势。值得留意的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反映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仍然较高。当前随着中药材原料价格逐步趋于平稳,国内对中医药产业扶持力度加大,为中医药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市场预期看,中药采购经理人指数仍在60.00点高位上震荡,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中医药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保持乐观。02市场监测情况:品种异动数量明显减少,极端涨跌幅品种在缩减 2024年1-3月份,扁鹊集团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监控的2638个品种(包括相同品种不同品规不同产地,下同)中,上涨品种数407个,较2023年12月减少26个;下滑品种数621个,较2023年12月减少111个,持平品种数1610个,较2023年12月增加137个。2.1 上涨品种简析 表1:2024年一季度上涨品种TOP20冬葵子:价高抑制需求,市场关注度有所减弱,货源小批量走销为主,因待售库存依旧紧俏,商家惜售心理加强,行情稳步走坚挺;现市场冬葵子售价35-37元。猫爪草:临近产新,各方关注度明显提高,由于目前价格超出商家预期,购货商表现谨慎,货源以实际需求走销为主,行情止升转稳;现市场家种猫爪草售价750-760元,家种水洗猫爪草售价780-800元。白术:近期受产区行情继续走高影响,前来寻货的商家明显增多,由于大货不易组织,持货商惜售心理继续加强,行情稳步攀升;现市场安徽一年生白术售价160-170元,安徽一年生选装白术售价175-185元,安徽两年生白术售价175-185元,安徽两年生选装白术售价200-210元,河北两年生白术片售价170-180元。白芍:价高抑制需求,近期寻货商家有所减少,因目前待售库存依旧紧俏,持货商惜售心理加强,行情稳步走坚;现市场白芍水洗生狗头片售价16-17元,白芍熟狗头片售价35-37元,白芍尾芍售价55-60元,小四级白芍售价67-69元。 五灵脂:受近期需求增量影响,多商赴产地组织货源,由于大货不易组织,持货商惜售心理较强,行情快速上扬;现市场五灵脂产地货源难以组织,市场商家见状惜售心理较强,行情迅速飙升,现五灵脂米价格在160元上下。2.2 下滑品种简析 表2:2024年一季度下滑品种TOP20高良姜:正值产新,关注度有所提高,受近期需求疲软影响,购货商购买力明显下降,多商积极销售,行情回落明显;现市场高良姜售价26-35元,高良姜片售价28-36元。麦冬:产新临近尾声,各方关注度依旧较高,受近期需求增量影响,市场大货不易组织,商家惜售心理加强,行情稳步走坚;现市场四川中统麦冬售价134-136元,四川中选麦冬售价145-150元,湖北麦冬售价112-115元,山东麦冬售价120-123元。紫苏子:随着行情不断走低,近期有外地商家组织货源,带动货源批量交易加快,行情止落转稳;现市场山西大紫苏子售价17-18元,河南小紫苏子售价21-22元。葛根:近期有外地商家寻货,货源小批量交易加快,因待售库存依旧充裕,商家积极销售,行情平稳运行;现市场带皮不过筛葛根售价11.5-13.5元,带皮过筛葛根售价12-14元,去皮水洗葛根售价15-17元,选段统丁售价15-18元。莪术:货源进入实质性消化阶段,因待售库存表现充裕,多商积极销售,行情略显低迷;现市场广西小片莪术售价9-11元,广西大片莪术售价14-16元,云南莪术售价15-17元,云南莪术饮片售价17-19元。03市场点评:2024年1季度异动品种数量减少,供给稳定性逐渐得到保障 与2023年4季度相比,2024年1季度涨价品种数大幅减少,较2023年4季度减少26个;2024年1季度下滑品种较2023年4季度减少了111个。受近年中药材生产逐渐恢复影响,异动品种数量也有明显减少,原料供应稳定性逐渐得到保障。3.1 2024年1季度上涨品种主要有两类: 一是社会使用量偏小,但短期受需求增量影响,导致库存表现紧张的品种。如:冬葵子、碧桃干、昆布、猫爪草、苘麻子、蝼蛄、土木香、五灵脂、鱼脑石、浮海石、祖师麻等品种。由于这些品种社会用量偏小,加上社会储备量一直不大,受生产企业、医疗单位短期需求快速增量影响,引起产地及市场供应紧张,推动行情快速上行。由于该品类的生产恢复能力较强,后市需要密切留意货源供给和货源流通情况。 二是市场需求缺口持续紧张,原料供应无法短期补充的品种。如:白术、白芍、通草、蝉蜕、仙茅、野生防风、党参、西红花、山柰等品种。一方面,由于生长周期偏长,加上近年社会库存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由于原料属于野生资源供应,依赖于野生资源供应稳定,但受近年行情持续走高影响,野生资源滥采滥挖情况加剧,导致供应稳定性受到了严峻挑战。3.2 2024年1季度下滑品种主要有两类: 一是在高价刺激下,生产逐步恢复,货源紧张情况得到缓解的品种。如:高良姜、牛膝、麦冬、紫苏子、莪术、葛根、瓜蒌等品种。近几年,受原料供应紧张影响,这类品种陆续创了近5年价格新高,在高价的刺激下,参与种植的种植主体明显增多,随着产量逐渐恢复,未来行情仍有回调空间。二是部分品种因需求放缓,加上产区来货加大,导致行情回调的品种。如香薷、赭石、刺梨、瞿麦、冬瓜皮、浮萍、柠檬等品种。一方面,由于近年社会需求相对平稳,各产区生产表现充裕,随着价格不断走高,这类品种供应量也随之上升,导致行情迎来回落;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品种社会需求量不大,随着需求逐渐放缓,库存紧俏情况得到缓解,加上产地供应量逐渐加大,行情迎来回调。04市场展望:行情整体回调趋势已经形成,阶段性反弹行情仍会存在 4.1 2季度产新品种仍会表现震荡 受近5年中药材红利影响,中药材生产迎来了新一轮高潮,特别是近年来突放异彩的品种,更是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部分品种仍会在产新前后,因供求关系及人气影响,行情反复震荡,因此需要密切留意。4.2 新一轮农业生产开始,药材种植也将再次进入新高潮 中药材原料迎来长达5年的红利期,特别是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更是成为种植主体的首选。随着新一轮农业生产开始,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种植热情再次进入新一轮高潮。中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将是促进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如何正确引导,将是全行业最关心的问题。同时,跃跃欲试的药农们积极参与中药材生产交流和技术交流的现象已引发业界的关注,部分商家开始积极转移经营重心,由流通环节逐渐向生产环节转移。 END内容沟通:13810174402医药代表互助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质量标准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也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潮流中,已有一些动向值得关注。政策方面,我国正持续推进药品“带量采购”以促进中药材产业升级。近期全国首次中药饮片联采成功落地,将促进饮片市场实现“优质优价”的良性竞争,助推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市场方面,我国中医药领域长期面临资源无序开发、品种创新不足、质量水平不高等挑战,强化对道地药材源头的质量建设和产业培育也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乡村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道地药材产业大会暨全国中药材乡村振兴会议”于5月29日至31日在成都召开。大会以“发展道地药材,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举行全国道地药材提质稳供、全国中药材乡村振兴、道地药材生态发展、川产道地药材产业、新版GAP全国宣贯、道地药材临床应用等多场高规格会议。国家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和行业协会代表受邀出席并致辞。国内各道地药材产区政府、中药企业、中医院、中医馆及各界人士共计20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会议期间,多个重要项目得以签约启动,包括“千乡万社中药材科技兴农计划”“中药材数字产地仓项目”“川药数字产地仓项目”等。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升级,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图|首届道地药材产业大会,21个道地药材产区签约扁鹊“产地仓”“优质优价”时代到来,扁鹊“产地仓”模式助力中药源头创新道地药材是指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疗效高,出产于特定的生态环境(特定的气候、土壤)经特定采收加工的中药材。这些药材因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而具备独特的品质和药效,被认为比其他地区产的同种药材更为优质和有效。传统医药理论中素有“产地决定品质”的观念,道地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备受重视。以四川省为例,《川药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2019-2022)年》提出建设中药材产业重点县32个,打造川芎、川丹参等24个中药材品种,重点打造一批道地药材。2022年四川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52万亩,产值超过了1200亿元。然而,我国道地药材长期面临资源无序开发、品种创新不足、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和市场秩序混乱等挑战。资源过度采集和破坏导致药材减少,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使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市场中的假冒伪劣产品也损害了行业声誉。行业亟需有效模式以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和规范,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疗效,实现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好在政策端已有积极信号。近期,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开展的全国首次中药饮片联采结果揭晓。作为中药饮片跨区域集中带量采购的首次重要探索,此次联采不以单纯降价为目的,而是按照“保质、提级、稳供”的主要思路,更加强调质量保障,促进饮片市场实现“优质优价”的良性竞争。这也形成了行业新的“风向标”,尤其对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等源头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明确道地药材产区要建立更完善的全程数字化溯源、质控体系。为满足政策要求和行业需求,国内的扁鹊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等数字医药平台正在积极探索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创新模式——“产地仓”。其核心是在全国各个道地药材产区建设数字化的中药材“产地仓”,并打造覆盖标准化种植、就地采收、就地加工、就地仓储和产地发货全流程的“产、加、销”一体化产地供应保障体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魏胜利表示,“‘产地仓’模式是解决饮片联采‘提级’的创造性探索,它解决了中药饮片前端中药材的质控溯源缺乏依托的问题,对建立涵盖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从原产地到患者端的全过程质控和追溯体系有重要意义,还解决了中药材种植不规范、产地加工不标准、销售不畅通等问题。”图|扁鹊中医药集团在四川三台县建设的川麦冬“产地仓”本次大会的“中药材数字产地仓项目合作产区签约仪式”和“川药数字产地仓项目合作产区签约”上,扁鹊“产地仓”已吸引新疆霍城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内蒙古通辽市、甘肃省陇西县、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湖北省保康县、山西省阳曲县、山西省平顺县、重庆市城口县、湖北省巴东县,以及四川省遂宁市、内江市东兴区、盐边县、渠县、岳池县、沐川县、夹江县、彭州市、峨眉山市、三台县和重庆市石柱县共计21个全国道地药材产区签约加盟。扁鹊“产地仓”实现麦冬亩产收入4倍突破,以产业联合体撬动道地药材规模效益扁鹊“产地仓”模式之所以能吸引全国21个道地药材产区合作,是因为基于其形成的创新产业联合体,已实现麦冬、川芎等道地药材的规模化成效突破。“中国麦冬之乡”四川绵阳三台县最先启动了麦冬数字“产地仓”的建设。目前,通过科学化的种植方式、严格的统一管理,鲁斯可皂苷元(麦冬所含主要有效化学成分)含量可达到0.36%以上,是国家药典标准的3倍以上。通过数字化平台产销精准对接打通产地直供,以往“好货卖不上价”的境况得以改变,流通的中间环节得以减少,利润更多地留给种植企业和农户,麦冬亩产收入实现从不足万元到常年产值达3万元以上的增长,随着市场对道地中药材的认可度的提升,今年亩产值有望突破四万元。具体来看,麦冬“产地仓”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运营模式开展麦冬产业化联合体,拓展基地13200余亩,总管理面积达到17000亩。首先,“产地仓”种植基地按照统一品种、技术、生产资料、加工、包装、品牌、销售和分户种植的“七统一分”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种植。其次,通过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实现川麦冬道地药材生产全流程(包括生产基地水土检测、土地整理、种苗等级及来源、施肥、灌溉、除草、采收、产地初加工、药材质量检测、分级色选、仓储、流通等)操作留痕,建立起真实溯源体系,确保道地药材的全程质控溯源。另外,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定额核算每一项操作所需的人、工、料费用,种植生产全程所有的投入费用通过银行支付到对应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实现了种植成本透明化,解决了种植基础成本模糊化核算难题。图|川麦冬“产地仓”的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建立各环节的真实溯源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于散户种植,基于扁鹊“产地仓”打造的创新产业联合体模式还实现了组织和服务方面的双重升级和保障。在组织构成上,产业联合体可以在土地流转、农业订单、基地就业、承包管理、增产分成、风险防范以及参股经营方面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在服务保障上,产业联合体可以提供贷款和质押等供应链金融、种植和价保等保险产品以及产地认证和7S管理体系认证等第三方认证的多元服务和专业赋能。尤其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基于管理云平台上真实有效的生产、交易和管理信息,麦冬种植农户、农资供应商、种植企业、仓储企业、贸易企业、用药企业、银行、保险公司、质检机构等经营主体可在麦冬供应链金融云平台上形成金融保险业务闭环。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麦冬农资投入品供应贷款、采收期集中用工劳务费贷款、存货质押、仓单质押和订单融资等。保险产品包括:麦冬种植保险、区间价格指数保险等,探索形成以订单农业为基础的互利共赢利益联结机制,在市场主导下,充分调动产业链条上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构建川麦冬全产业链生态,推动麦冬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川三台县麦冬“产地仓”拥有自建和联营麦冬初加工中心9个,气调仓储车间10000余平米,干麦冬年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分级色选年加工能力10000吨,年气调仓储能力7000吨。川麦冬也是上线三明采购联盟(全国)中药(材)专区——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道地药材专区的首个“产地直供”品种。该交易中心是三明采购联盟(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指定交易平台,承接全国中药(材)的联盟采购工作,同时也开展市场化交易。道地药材专区所挂牌中药材全部按照该中心制定的《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执行,并要求有溯源保障。因具备完整、真实的溯源保障,川麦冬在专区开通首日,150吨川麦冬一挂牌即被“秒抢”,售价高于当时市场价,市场反应十分火爆。在实现道地药材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药材上线第三方交易中心,线上线下同步交易,构建产销直连通道,进而推动产品的标准化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除三台县外,“川芎之乡”彭州市是第二个落地“产地仓”的道地药材产区,在实施“产地仓”模式管理后,川芎的一等品率提10%以上,增产幅度达到20%以上,提升种植户增产纯效益1000元/亩以上。现在,川芎种植收益约占当地农户年收益的80%,已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数字化溯源体系促进行业升级,高质量发展需发挥协同效应目前,中药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激励,最新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配套措施以及部门分工,纲举目张,使中医药发展之路有了强大的支撑。在国家顶层设计支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在产业层面落实同样至关重要。针对中药材产业卡脖子问题,魏胜利院长表示:“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真实的溯源体系,实现质量标准化,是中药(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数字化溯源,可以记录和追踪中药(材)和饮片的关键信息,包括种植地点、农药使用、采收时间、加工工艺等。这些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记录、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标识码获取溯源信息,增加信任度和满意度。数字化溯源还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负责人孙京猛介绍:“交易中心正与各地‘产地仓’深入推进GAP、GMP、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3P 一码’的从种植到饮片加工生产以及销售全链条追溯系统,将实现真正的‘一码溯源’,届时将解决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不稳定、过程难追溯的难题。”图|扁鹊“产地仓”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全程溯源体系,实现一码溯源此外,“道地药材产区‘产、加、销’一体化建设也是实现中药材和饮片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未来的‘优质优价’市场竞争中,只有通过‘提质、稳供’才能占据有利地位。本次全国21个道地药材产区与扁鹊‘产地仓’签约,恰恰反映了道地药材产区政府在提前布局方面的努力,也侧面验证了其对构建道地药材创新产业联合体的可行性和广阔发展空间的认可。”魏胜利院长说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初步路径选择方面,随着各地道地药材“产地仓”的建设落地和进一步推广,首先将在生产加工环节逐步建立起各大品种覆盖种植、加工、仓储等环节的可靠真实溯源体系。另外,随着第三方数字化交易平台不断发展,“产地仓”模式在交易流通环节也将建立起从产区到患者的追溯体系,同时完善“产、加、销”一体化。本次首届道地药材产业大会上,四川省率先为推动地方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示范。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与扁鹊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共同成立四川药投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川渝11个道地药材产区签约“产地仓”建设。同时,由政府牵头,聚合平台、产业基金、科研院所、道地药材基地、企业等各方力量,启动了四川省中药溯源平台、川产道地药材产区联盟、千乡万社中药材科技兴农计划等,为川药产业发展提供平台、资金、人才等全方位配套机制。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100 项与 Suzhou Ophiopogon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Suzhou Ophiopogon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