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Medical Associates of Albany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Medical Associates of Albany 相关的专利(医药)
2024年5月24日,复宏汉霖(2696.HK)与Organon(NYSE: OGN)共同宣布,在研地舒单抗(Prolia®/Xgeva®)生物类似药HLX14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目前地舒单抗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商品名获批用于如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等一系列适应症。据估计,2019年欧洲50岁以上患骨质疏松症人数约3200万,其中2550万为女性患者[1]。此次MAA受理主要基于一项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平行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HLX14与欧盟市售原研地舒单抗(Prolia®)在高危骨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复宏汉霖已于2022年与Organon达成授权许可和供应合作,授予其对包括HLX14在内的两款在研生物类似药在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区域进行独家商业化的权益,协议覆盖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市场。【参考文献】[1] J. Kanis, Norton, N., Harvey, N., et al. SCOPE 2021: a new scorecard for osteoporosis in Europe. Archives of Osteoporosis. (2021) 16:82. Accessed 6 May 2024. Available at https://www.osteoporosis.foundation/sites/iofbonehealth/files/2021-06/Kanis2021_Article_SCOPE2021ANewScorecardForOsteo.pdf.关于复宏汉霖复宏汉霖(2696.HK)是一家国际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可负担的高品质生物药,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在国际上市2款产品,23项适应症获批,3个上市申请分别获中国药监局和欧盟EMA受理。自2010年成立以来,复宏汉霖已建成一体化生物制药平台,高效及创新的自主核心能力贯穿研发、生产及商业运营全产业链。公司已建立完善高效的全球创新中心,按照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管控,不断夯实一体化综合生产平台,其中,公司商业化生产基地已相继获得中国、欧盟和美国GMP认证。复宏汉霖前瞻性布局了一个多元化、高质量的产品管线,涵盖50多个分子,并全面推进基于自有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的肿瘤免疫联合疗法。继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利妥昔单抗)、自主研发的中美欧三地获批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曲妥珠单抗,美国商品名:HERCESSI™,欧洲商品名:Zercepac®)、汉达远®(阿达木单抗)和汉贝泰®(贝伐珠单抗)相继获批上市,创新产品汉斯状®(斯鲁利单抗)已获批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公司亦同步就16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30多项临床试验,对外授权全面覆盖欧美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
2023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638亿元,其中商业化收入人民币3.681亿元。
稳健的财务状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储备为10.3亿人民币;年内亏损减少57%。
基石药业与多家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商业化效率和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普吉华
®
与泰吉华
®
地产化进程顺利,预期将大幅降低药品成本。未来,基石药业的发展战略将更专注于研发。
管线2.0重磅产品CS5001 (ROR1 ADC)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进展迅速,已成为首个在实体瘤中显示出临床抗肿瘤活性的ROR1 ADC。另有多款同类首创ADC和多特异性抗体进一步补强早期产品线。
五项新药上市申请获批,包括舒格利单抗的一线胃癌、一线食管癌以及淋巴瘤三项适应症;以及普拉替尼治疗一线肺癌适应症的两项上市申请。
舒格利单抗(抗PD-L1单抗)两项新药上市申请正在英国和欧盟审评中且进展顺利,并已通过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检查。预期两项申请将在2024年陆续获批。
苏州
2024年3月27日
/美通社/ -- 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代码:2616),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疗法及精准治疗药物的领先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公布其2023年年度业绩及近期业务亮点。
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兼研发总裁杨建新博士表示:“2023年对基石药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我们在商业合作、产品管线、及临床开发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3年,我们积极拓展并建立了与多家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包括与艾力斯签订RET抑制剂普吉华
®
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推广协议,以及与三生制药达成nofazinlimab(抗PD-1单抗)在中国大陆地区战略合作和独家许可协议。同时,普吉华
®
与泰吉华
®
地产化进程顺利,预计短期内不仅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增加产品供应的灵活性,并将进一步拓展普吉华
®
与泰吉华
®
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将战略重心聚焦于差异化创新药的研发,以满足患者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基石管线2.0重磅产品CS5001(ROR1 ADC)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进展迅速,目前正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同步开展剂量爬坡和扩展。已有数据显示,CS500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并且在多种晚期、多线经治的实体瘤和淋巴瘤中观察到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CS5001也因此成为首个在实体瘤中展示出临床抗肿瘤活性的ROR1 ADC。我们将于近期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CS5001的详细临床数据。
此外,我们也在不断强化早期产品管线。多款基石自研、具有新颖靶点的同类首创ADC和多特异性抗体研发推进迅速。其中,靶向PD-1, CTLA-4, VEGFa的三特异性抗体CS2009预期于今年达到IND阶段;另外两款创新靶点的ADC也将于今年进入PCC阶段。
临床开发和注册方面也是捷报频传。近期,舒格利单抗(抗PD-L1单抗)的第五项适应症——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胃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上市申请已获中国NMPA批准,舒格利单抗也因此成为了全球首个针对该适应症获批的PD-L1单抗。同时,舒格利单抗在英国和欧盟用于治疗一线I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两项上市许可申请正在审评中;基石药业也于年初成功完成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检查;预计这两项申请将在2024年下半年陆续获批,以实现基石药业在国际市场的重要布局。
展望未来,基石药业将坚守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研发策略,通过多种创新渠道丰富管线建设和加速研发进程,同时不断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公司商业化和产品管线的全面发展。我们期待登陆国际市场,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创新药物,并持续为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长期价值。”
业务摘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本公告日期,我们的产品管线及业务经营均已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在此期间取得的成就包括:
总收入达人民币4.638亿元,包括商业收入人民币3.681亿元,其中精准治疗药物销售额为人民币3.367亿元,舒格利单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为人民币3143万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人民币1.995亿元,主要是由于将艾伏尼布业务的授权转让给Les Laboratoires Servier(施维雅)的收益净额人民币1.795亿元。
普拉替尼及舒格利单抗获授五项新药申请(NDA)批准:针对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获批用于一线治疗转染重排(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从而使普拉替尼在一线及二线NSCLC的应用范围扩大;在中国台湾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RET突变的甲状腺髓样癌(MTC)及 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TC)。针对舒格利单抗,在中国大陆获批单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结外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ENKTL);在中国大陆获批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食管鳞癌(ESCC)及在中国大陆获批联合化疗用于一 线治疗胃腺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C/GEJ)。
两项NDA现处于审评中:在英国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IV期NSCLC及在欧盟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IV期 NSCLC。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在两个研究中心及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完成针对一线IV期NSCLC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检查。
CS5001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进展迅速:CS5001(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体偶联药物(ADC))首次人体(FIH)全球试验在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进行中;CS500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并在实体瘤和淋巴瘤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迄今为止,CS5001 是首个在实体瘤中显示出临床抗肿瘤活性的ROR1 ADC。
其他重要临床项目进展顺利:洛拉替尼针对c-ros oncogene1(ROS1)阳性晚期NSCLC在中国大陆的关键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nofazinlimab联合 LENVIMA
®
(lenvatinib)用于治疗一线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的全球III期试验正在进行持续随访。
于全球学术会议(如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ESMO世界胃肠道肿瘤大会(ESMO GI大会))展示或于顶尖医学期刊(如《临床肿瘤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及《Nature Cancer》)发布十项相关数据。
开展超过十个发现阶段项目,包括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及用于治疗难治性细胞内靶点的专有细胞穿透治疗(CPT)平台;一个多特异性抗体项目及一个ADC项目已进入临床前候选药物(PCC)阶段。
已建立三项商业合作,从而借助多家公司的优势,同时使基石药业能够战略性地专注于未来研发:在中国就nofazinlimab与三生制药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快nofazinlimab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CMC)的开发及商业化;在中国就普吉华
®
(普拉替尼)与艾力斯医药(艾力斯)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显著扩大商业化支持及提高该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我们按最多5千万美元(包括首付款4 千4百万美元)的转让价,将拓舒沃
®
(艾伏尼布)在大中华区及新加坡的权利转让予全球许可证持有人Les Laboratois Servier(施维雅),以收回对该资产的过往投资及变现未来潜在现金流。
阿伐替尼的技术转移申请正处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审核中。普拉替尼技术转移(包括生产及临床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研究)已完成,申请资料已提交予CDE。这将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
I. 通过合作关系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截至本公告日期,我们的商业活动摘要及详情如下:
与多家公司在中国大陆进行商业合作
为进一步提高商业化效率,年内我们已与多家公司建立商业合作,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基石药业也将自身更多战略重心聚焦于研发。
- 2023年11月,我们向艾力斯授出RET抑制剂普吉华
®
(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利。此项交易将普吉华
®
(普拉替尼)纳入艾力斯的高度协同肺癌业务部,并使普吉华
®
(普拉替尼)能够受益于艾力斯更成熟的商业团队及更广泛的市场覆盖范围,同时使基石药业能够降低与普吉华
®
(普拉替尼)商业化相关的运营成本,从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 2023年12月,我们将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及新加坡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拓舒沃
®
(艾伏尼布)的独家权利转让予施维雅,并将最多获得5千万美元的转让价款。该交易将有助于扩大拓舒沃
®
(艾伏尼布)的适应症并提高其对大中华区及新加坡患者的可及性,同时变现基石药业的未来潜在现金流及收回对该资产的过往投资。
新适应症实现成功上市
我们扩大上市产品的适应症,旨在为未来贡献稳定的收益。
- 普吉华
®
(普拉替尼):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的新适应症在中国大陆上市。
- 普吉华
®
(普拉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晚期或转移性RET突变MTC及RET融合阳性TC患者的适应症在中国台湾上市。
- 择捷美
®
(舒格利单抗):联合氟尿嘧啶及含铂化疗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ESCC患者的新适应症在中国大陆上市。
- 择捷美
®
(舒格利单抗):单药治疗R/R ENKTL患者的新适应症在中国大陆上市。
- 择捷美
®
(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C/GEJC患者的新适应症在中国大陆上市。
制定一系列方法,提高我们药品的可及性及可负担性
- 我们已更新上市产品的定价策略。具体而言,泰吉华
®
(阿伐替尼)已被纳入中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PDGFRA D842V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成人患者。
- 更新普吉华
®
(普拉替尼)及拓舒沃
®
(艾伏尼布)患者援助项目(PAP)计划以为一些支付能力低的患者降低门槛并提升价格竞争力。
建立广泛的行业和学术认知度,树立品牌和科学领导力
- 普吉华
®
(普拉替尼)、泰吉华
®
(阿伐替尼)及拓舒沃
®
(艾伏尼布)已纳入21项中国国家指南,用于多个治疗领域的检测及治疗,比如NSCLC、TC、GIST、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等。特别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CSCO胃肠道间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成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疗指南(2022年版)及中国抗癌协会(CACA)血液肿瘤指南(2022年版)等。
- 我们继续与研究者合作进行上市后临床项目,如研究者发起的试验(IIT)和真实世界的研究(RWS),以于多个癌症适应症中生成更多数据。例如,一项多中心RWS评估了泰吉华
®
(阿伐替尼)在中国GIST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另一项IIT旨在研究泰吉华
®
(阿伐替尼)对于治疗携带有KIT D816或N822突变的R/R 核心结合因子(CBF)-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与辉瑞就舒格利单抗在中国的商业化进行合作
- 我们正与合作伙伴辉瑞展开密切合作,以推进择捷美
®
(舒格利单抗)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
- 2023年,择捷美
®
(舒格利单抗)作为III期NSCLC的治疗方案在CSCO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23年版)及CSCO免疫治疗指南(2023年版)中已升级至一级推荐。此外,择捷美
®
(舒格利单抗)用于治疗III期NSCLC亦已获纳入中华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
II. 不断发展的管线的临床进展
详情如下:
CS5001 (LCB71,ROR1 ADC)
- 本潜在同类最优(BIC)ROR1 ADC的FIH全球试验已迅速推进到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剂量递增部分的患者招募阶段。
- 2023年12月20日,我们报告了正在进行的FIH试验早期阶段的初步结果,当时已完成第7级剂量水平的安全性评估及正在进行疗效评估。CS5001展现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并在实体瘤和淋巴瘤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CS5001是迄今为止所报告第一个对实体瘤具有临床抗肿瘤活性的ROR1 ADC。
- 截至本公告日期,我们已将剂量水平递增至第9级。我们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且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在未考虑ROR1状况的情况下入组及接受大量先前治疗的淋巴瘤或实体瘤患者中,随着剂量水平增加,CS5001保持良好的耐受性;未观察到第4至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CS5001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符合预期,并显示ADC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我们从第5级剂量水平开始观察到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包括晚期实体瘤(如肺癌及胰腺癌)及淋巴瘤(如霍奇金淋巴瘤及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部分及完全缓解。我们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确定CS5001的初步推荐2期剂量(RP2D),并计划于2024年底前启动注册性Ib/II期试验。随着剂量增加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越来越丰富,我们计划于2024年在国际学术会议(包括ASCO、ESMO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上进行多次汇报。
- CS5001有许多差异性特征,包括专有的位点特异性偶联、肿瘤选择性可切割连接子及前药技术。与参比具有单甲基澳瑞他汀E(MMAE)毒素的ROR1 ADC相比较,CS5001已于套细胞淋巴瘤及三阴性乳腺癌异种移植模型显示出BIC潜力。此外,CS5001在体外共培养系统显示出旁观者效应,表明ROR1异质性/低表达的实体瘤亦可能受益。2023年3月,我们于第13届世界ADC伦敦大会(世界ADC伦敦)上以口头汇报形式展示CS5001的转化数据。
- 此外,为确保生物标记物驱动患者的选择乃基于肿瘤ROR1表达,我们已识别有潜力的候选ROR1 抗体克隆用于免疫组化(IHC),以支持未来有关精准治疗药物的工作。
舒格利单抗
(CS1001,PD-L1抗体),新适应症正在审评中并正扩展至欧洲及英国。
- IV期NSCLC:
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市场,IV期NSCLC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MAA)正在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监管机构审评。2023年2月及2022年12月,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患者的MAA获欧盟EMA及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受理。目前,此适应症正由双方审评。2023年7月,我们收到来自欧盟EMA就此适应症进行GCP检查的通知。2023年10月,我们收到MHRA发出的第80天的进一步资料要求(RFI),当中并无任何无法解决的问题。2023年12月,我们收到EMA发出的第180天未决问题清单(LoOI),表明所有问题已于前几轮沟通中得到妥善解决。2024年2月,我们完成了EMA在两个研究中心及CRO的GCP检查。
2023年6月,我们宣布对于IV期NSCLC患者的注册性 GEMSTONE-302 研究的总生存期(OS)期中分析结果已在世界知名的肿瘤学期刊-《Nature Cancer》上发表。
- GC/GEJ
C
:
2024年3月,舒格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C/GEJC (CPS≥5)患者的NDA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023年2月,舒格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C/GEJC (CPS≥5)患者的NDA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2023年10月,GEMSTONE-303研究中的预设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最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被接收为重磅摘要(LBA),并在ESMO大会(2023年)上以口头汇报形式展示。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 PFS和OS,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意义。
- ESCC:
2023年12月,舒格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ESCC患者的NDA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023年4月,舒格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ESCC患者的NDA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2023年1月,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ESCC的GEMSTONE-304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明显改善 PFS和OS,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意义。我们于2023年6月在ESMO GI大会上公布了该研究的详细结果。
2024年2月,注册性GEMSTONE-304研究的PFS最终分析结果及OS期中分析结果刊发于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
- R/R ENKTL:
2023年10月,舒格利单抗用于单药治疗R/R ENKTL患者的NDA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023年3月, R/R ENKTL患者的注册性GEMSTONE-201研究的结果发表于顶级肿瘤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3年12月,我们在有关R/R ENKTL适应症注册途径的B类咨询方面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达成协议。
Nofazinlimab(CS1003,PD-1抗体)
- 2024年3月,完成了nofazinlimab联合LENVIMA
®
(lenvatinib)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的全球III期试验的预设期中分析;我们并无观察到新增或意外安全性信号;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建议在不修改方案的情况下进行持续随访,直至OS最终评估。
- 2023年9月, nofazinlimab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FIH试验(CS1003-101)结果已发表于高引用率的期刊《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普拉替尼(CS3009,RET抑制剂)
- 2023年1月,普拉替尼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晚期或转移性 RET突变MTC及RET融合阳性TC患者的NDA获中国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TFDA)批准。
- 2023年6月,普拉替尼用于一线治疗先前未接受系统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的NDA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 2023年6月,RET融合阳性NSCLC中国患者的I/II期 ARROW试验的最新结果发表于《Cancer》。
阿伐替尼(CS3007,KIT/PDGFRA
抑制剂
)
- 2023年5月,我们的合作伙伴Blueprint Medicines Corporation(Blueprint Medicines)就该产品在美国获得来自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将其用于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ISM)成人患者。
- 2023年12月,我们的合作伙伴Blueprint Medicines获得来自 EMA的批准,授予其可用于治疗在系统治疗中出现中重度症状控制不充分的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成人患者。迄今为止,阿伐替尼是欧洲首个亦是唯一获批准用于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疗法。
- 2023年6月,阿伐替尼用于治疗晚期GIST患者的新数据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2023年)上发表。
- 2023年11月,阿伐替尼治疗晚期GIST的全球1期NAVIGATOR及中国桥接1/2期(CS3007-101)研究的事后数据分析在知名肿瘤学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
艾伏尼布(CS3010,IDH1抑制
剂
)
- 2023年12月,艾伏尼布用于治疗R/R AML的常规批准而提交的补充资料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 2023年5月,艾伏尼布用于治疗R/R AML的常规批准的监管途径与药品审评中心达成一致。
- 2023年1月,完成艾伏尼布在R/R AML患者的中国桥接研究。
洛拉替尼(
ALK/ROS-1抑制
剂
)
- 我们正针对先前经克唑替尼及含铂化疗后的ROS1 阳性晚期NSCLC患者进行关键研究。2023年6月,我们就该项研究完成了患者入组。2024年2月,该关键研究达到主要终点,我们正在与药品审评中心及辉瑞就于2024年在中国大陆提交ROS1阳性晚期NSCLC的pre-NDA/NDA进行讨论。
III. 利用多种创新渠道建立研究管线
精准治疗药物及免疫肿瘤药物联合治疗仍然是我们的战略重点。将细胞毒性药物精确地输送到肿瘤的ADC,以及可创造新生物学及组合的多特异性生物制品代表两种早期开发的短期模式。
2023年,我们已通过若干举措取得重大进展:
同类首创
/
同类最优(
FIC/BIC)ADC:
两个同类首创ADC项目正在向完成临床候选分子的筛选阶段推进。其中一个针对多种高发肿瘤适应症并采用内部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算法识别的新型肿瘤相关抗原的ADC项目CS5006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临床前候选分子的筛选。另外,另一同类首创GPCR-x ADC CS5005的先导抗体已选定。共轭先导分子在体外及体内均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预计该两种同类首创ADC将于二零二五年提交相关注册性新药上市申请(IND)。此外,CS5007(预计将成为同类最优特异性ADC)及其相应的特异性抗体CS2011,正在向临床前候选药物阶段推进。CS5007(CS2011)靶向经过验证的靶点,具有经证实的同源有效性。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关键的双特异性抗体候选分子的筛选,且预计将于2024年底宣布该双特异性ADC完成临床前候选药物的筛选。
免疫肿瘤多特异性抗体:
CS2009为针对PD-1、VEGFa及CTLA-4靶点的三特异性分子,正处于细胞株开发阶段,且相关IND预计于2024年提交。这是一种潜在的同类首创下一代肿瘤免疫骨架产品,其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三个关键免疫抑制途径,并可加深基于PD-(L)1疗法治疗高发肿瘤类型(包括NSCLC及HCC)的疗效。
细胞穿透治疗平台:
许多众所周知的肿瘤学靶点是现有治疗方法认为不可成药的细胞内蛋白。我们正在针对该等难治性靶点开发一种专有的细胞穿透治疗平台。该平台的开发已取得重大进展,具有针对肿瘤及其他疾病的广泛治疗潜力。
IV. 战略关系促进商业化活动及管线开发
我们不断发展与深化与全球主要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中国的合作伙伴)的关系,扩展已上市及晚期药物的商业化,巩固我们潜在同类首创/同类最优分子的早期产品管线,获取更多能够加强我们研发实力的技术。
2023年11月,我们与三生制药就nofazinlimab达成在中国大陆的战略合作,并授予三生制药在中国大陆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nofazinlimab的独家权利。该合作伙伴关系将加快nofazinlimab的CMC开发及商业化。
2023年11月,我们与艾力斯在中国就普拉替尼的推广及上市达成商业合作伙伴关系。该交易将普拉替尼纳入艾力斯的高度协同肺癌业务部,并使普拉替尼受益于艾力斯更成熟的商业团队及更大的市场覆盖范围,同时使基石药业能够减少与普拉替尼商业化相关的经营费用及运营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2023年12月,我们将艾伏尼布在大中华区及新加坡的权利转让予全球许可证持有人施维雅,转让价最多为5千万美元(包括首付款4400万美元(转让艾伏尼布业务))。此项高增值交易使基石药业能够收回其对该资产的初始投资,并变现该业务的未来潜在现金流。
根据我们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恒瑞)就抗CTLA-4 单克隆抗体 (CS1002)建立的合作关系,恒瑞正在进行关于CS1002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包括HCC及NSCLC)的Ib/II期试验。目前,该试验正在顺利招募患者。2024年1月,恒瑞就评估CS1002(SHR-8068)联合adebrelimab及化疗用于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的疗效取得国家药监局的 IND批准。
随着基石药业与EQRx就舒格利单抗及nofazinlimab订立的授权协议于2023年5月9日终止,我们重新获得舒格利单抗及nofazinlimab于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有关权利过渡已于2023年8月完成。我们目前正主导配合EMA及英国MHRA对舒格利单抗进行MAA审查的监管流程。终止该授权协议将不会影响先前自EQRx收取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我们目前正在寻求舒格利单抗及nofazinlimab于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潜在合作机会。
V. 其他业务进展
生产:
我们也正在进行多款进口产品的技术转移,这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我们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具体而言,有关阿伐替尼的技术转移申请正在药品审评中心审核中。同时,普拉替尼的技术转移(包括生产及临床生物等效性研究)已成功完成,申请资料已提交予CDE。
未来及愿景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创新管线药物,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成熟药物的商业价值。
预期的近期催化剂细节载列如下:
舒格利单抗:2024年上半年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就在欧盟用于一线治疗IV期NSCLC向MAA提供意见,并于2024年下半年获得MAA批准;2024年下半年在英国获得用于一线治疗IV期NSCLC的 MAA批准;中国以外地区合作关系的探索。
洛拉替尼:2024年在中国大陆用于治疗ROS 1阳性晚期NSCLC的pre-NDA/NDA
阿伐替尼:预期2024年下半年本地化生产的原研转地产申报(ANDA)获批准
普拉替尼:预期2024年上半年本地化生产的ANDA获受理
Nofazinlimab:2025年OS的最终分析结果及中国以外地区合作关系的探索
CS5001:在国际学术会议(如2024年上半年的ASCO及2024年下半年的ESMO/ASH)上披露最新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数据;于2024年启动注册性研究;预计将于2024年或2025年达成全球BD合作关系
CS2009:2024年底前向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HREC)提交申请临床试验通知(CTN),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提交中国IND申请
CS5006:2024年上半年完成临床前候选分子的筛选,并预计于2025年提交IND申请
CS5005:2024年完成临床前候选分子的筛选,并预期于2025年提交IND申请
财务摘要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收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人民币4.638亿元,其中包括药品销售收入人民币3.367亿(包括阿伐替尼、普拉替尼及艾伏尼布)、人民币0.957亿元的授权费收入以及人民币0.314亿元的舒格利单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授权费收入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同比增加人民币0.101亿元或8.6%,其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药品销售收入的减少,因而总收入同比减少人民币0.175亿元或下降了3.6%。
研发开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人民币5.278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6.142亿元减少了人民币0.864亿元,主要由于里程碑费用及第三方合约成本以及雇员成本降低。
行政开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人民币1.827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491亿元减少了人民币0.664亿元,主要由于雇员成本降低。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人民币1.993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3.273亿元减少了人民币1.28亿元,主要是由于雇员成本和专业费用的降低。
期内亏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人民币3.672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9.027亿元减少了人民币5.355亿元,降幅达到59.3%,主要是由于雇员成本的大幅减少和转让艾伏尼布业务的净收益。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研发开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后为人民币5.347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5.591亿元减少了人民币2,444万元,主要由于里程碑费用及第三方合约成本以及雇员成本降低。
行政以及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后为人民币3.382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893亿元减少了人民币1.511亿元,主要由于雇员成本及专业费用减少所致。
期内亏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后为人民币3.302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7.606亿元减少了人民币4.304亿元,或56.6%,主要是由于雇员成本的大幅减少和转让艾伏尼布业务的净收益。
关于基石药业
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代码: 2616)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以满足中国和全球癌症患者的殷切医疗需求。成立于2015年底,基石药业已集结了一支在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以及商业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公司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为核心,建立了一条12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自成立以来,基石药业已经获得了多款药物(包括艾伏尼布)的14项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多款后期候选药物正处于关键性临床试验或注册阶段。基石药业的愿景是成为享誉全球的生物制药公司,引领攻克癌症之路。
如需了解有关基石药业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stonepharma.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陈述仅与本文作出该陈述当日的事件或资料有关。除法律规定外,于作出前瞻性陈述当日之后,无论是否出现新资料、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我们并无责任更新或公开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及预料之外的事件。请细阅本文,并理解我们的实际未来业绩或表现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本文内所有陈述乃本文章刊发日期作出,可能因未来发展而出现变动。
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2018年中期,中国浙江某企业某原料药品种被检测出亚硝胺杂质,进而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监管风暴。虽然经过几年波折,此事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已经平静下来,但是欧美药政当局对此问题持续关注和强化,并没有很多退让的动作。近期,FDA又发布了针对NDSRI的指南,针对这一类新发现的亚硝胺杂质提出自己新的控制策略。此文将介绍相关技术细节,希望对意图进入美国市场的企业有所裨益。 为了让读者阅读本文时不至于太乏味,本文以问答形式来解读FDA对亚硝胺杂质控制的最新要求。 01问题01-FDA在过去发布过哪些控制亚硝胺杂质的指南? 答复:在2020年9月,FDA发布《Control of Nitrosamine Impurities in Human Drugs》草案。随后在2021年2月,FDA发布《Control of Nitrosamine Impurities in Human Drugs》的第一修订版。 02问题02-FDA《Control of Nitrosamine Impurities in Human Drugs》中讨论的亚硝胺杂质和2023年8月FDA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 》中讨论的NDSRI有什么不同? 答复:先介绍一下2023年FDA指南提到的NDSRI。这个概念如果翻译成中文,就是亚硝胺类活性成分有关杂质。从定义和指南描述可以看出,NDSRI是一类结构和API相似,具有唯一性的亚硝胺杂质。这类NDSRI杂质主要在制剂中出现,是由API和辅料中亚硝化剂导致的;自然,在部分原料药中,由于高温流化床工艺或者气流磨粉工艺,也会出现NDSRI。 而FDA在2021年2月修订的《Control of Nitrosamine Impurities in Human Drugs》中提到的亚硝胺杂质是各类药品中常见的NDMA/NDEA这一类小分子杂质。 03问题03-FDA对小分子亚硝胺杂质控制工作时间表是怎样的? 答复:针对小分子亚硝胺杂质的控制,FDA202102修订《Control of Nitrosamine Impurities in Human Drugs》提到的时间表,是有区分的: ---对于已经上市药品,在原始指南发布的7个月内进行风险评估,并应在2021年3月31日之前完成评估。MAH应该随之尽快启动确认测试,应该在原始指南发布3年内启动确认测试和启动相关变更;完成这些工作的截止日期是2023年10月1日。 ---对于还没有申报的产品,FDA建议DMF持有者和药品MAA在申报之前启动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启动确认测试。如果在申报之前没有完成这些工作,建议在申报之后,根据需要启动确认测试和启动相关技术变更。 ---对于已经递交申请还处于审评阶段的产品,FDA建议申请人尽快启动风险评估,并进行确认测试。如果确认测试发现杂质水平高于AI限度,应该及时通知FDA并启动变更。如果确认测试发现杂质水平低于AI限度但是高于定量限,应该进行相关修订。 04问题04-针对NDSRI这类杂质,FDA建议的工作时间表是怎样的? 答复: --- 针对已经上市药品,制造商和申请人应在本指南发布后3个月内重新评估风险,建议完成日期为2023年11月1日,以此作为整体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一旦发现NDSRI的风险,应立即开始使用灵敏和适当的验证方法进行确认测试。如果在药品中检测到NDSRI的水平超过了推荐的AI限度(例如根据其预测的致癌效力类别计算),那么FDA建议制造商和申请人制定控制策略和/或设计方法,将NDSRI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如果确认测试显示杂质水平高于AI限度,FDA建议在2025年8月1日前提交各类变更的申请。 ---对于还未申报的药品,FDA建议申请人在提交原始申请之前对NDSRI进行风险评估,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确认测试。然而,如果在原始申请提交时尚未进行风险评估和确认测试,风险评估和确认测试结果以及对DMF或申请的变更可以在修订申请中提交。 ---对于已经提交申请还处于审评阶段的药品,MAA应迅速进行风险评估,如果确认测试发现NDSRI水平高于本指南中建议的AI限度,应通知FDA。如果检测到NDSRI高于建议的AI限度,申请人应酌情修改申请信息。FDA将与申请人合作,努力解决审查周期内的问题。各项工作完成时间要符合PDUFA和GDUFA给定的时间表。 05问题05-为什么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没有经历征集意见阶段? 答复:根据FDA一般工作惯例,FDA会先发布指南草案,征集意见结束后再转换为定稿指南。然后,根据FDA掌握的信息,基于原料药的化学结构,很多制剂中会含有NDSRI这类杂质,必须给予快速应对和处理。在本指南发布实施后,行业人士还可以继续通过邮寄方式或者在线方式反馈技术建议。 06问题06-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适用于原料药吗? 答复:尽管根据科学研究,确认NDSRI主要是制剂中API和辅料中亚硝化剂反应生成,但是部分原料药由于要经历高温流化床工艺或者气流磨粉工艺,也会出现NDSRI,因此这份指南适用于药品制剂和原料药。 07问题07- 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准确适用范围? 答复:根据问题的性质,这份指南适用于药品,包括已批准或待批NDA或ANDA涉及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产品,以及未根据药品申请监管而上市的商品,包括受FDCA(即 OTC专论药物),或以其他方式受CGMP的约束的产品。本指南也适用于临床开发中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产品。此外,本指南适用于含有化学合成片段的生物制品或含有药物成分的生物主导的组合产品,无论此类产品正在开发中还是已批准或正在申请BLA。本指南中的建议适用于药品和原料药制造商。 08问题08- 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准确不适用于哪些药品? 答复:这份新指南不适用于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产品中检测到的NDSRI(即属于ICH指南S9抗癌药物非临床评估范围内的药品)。ICH S9原则、ICH Q3A(R2)杂质指南和ICH Q3B(R2)杂质指南可用于为这些晚期癌症用药产品设定杂质标准。 09问题09-目前FDA针对各类亚硝胺杂质推荐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答复:根据2021年2月修订的亚硝胺指南,流程如下:(1)对其原料药和药品中的亚硝胺进行风险评估;(2)如果发现风险,则进行确认性测试;(3)报告为防止或减少已批准和待审评的NDA和ANDA中API和药品中亚硝胺杂质的存在而实施的变更工作。上述工作流程也适用于针对NDSRI的各项工作。 10问题10-将杂质AI限度折算为ppm形式的公式是什么? 答复:根据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计算公式是: ppm = AI(纳克 (ng))/MDD(毫克) 其中,AI是NDSRI杂质接受限度,MDD是药品标签上的日剂量。 11问题11-为什么对NDSRI杂质确定安全限度很具有挑战性? 答复: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确定NDSRIs的AI限度通常比确定小分子亚硝胺杂质的AI限度更具挑战性,主要是因为NDSRIs对于每个API都是唯一的;因此,NDSRIs通常存在有限或没有足够的安全数据(例如啮齿动物致癌性数据)。FDA已经在官网发布了有限数量的NDSRI的推荐AI限度,但与更常见的亚硝胺(例如亚硝胺指南中确定的那些杂质)不同, 目前尚未确定大多数NDSRI的建议AI限度。 12问题12-确定NDSRI杂质限度,主要依据哪些数据库信息? 答复:目前FDA建立NDSRI安全限度,主要依据致癌性数据可从致癌效力数据库(CPDB)或Lhasa致癌性数据库(LCDB)获得。 13问题13-如果为某个NDSRI选择替代化合物进行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哪些技术因素? 答复:根据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主要考虑取代程度、空间位阻大小、电子影响、代谢激活潜力、所得代谢物的稳定性/反应性以及总分子量。 14问题14-有哪些常见的化合物被推荐为替代化合物? 答复:根据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推荐采用:NDMA、N-亚硝基哌啶(NPIP)、4-(甲基亚硝基氨基)-1-(3-吡啶基)-1-丁酮(NNK)、N-亚硝基吡 咯烷(NPYR)和N-亚硝基吗啉(NMOR) 15问题15-采用2023年8月FDA指南中推荐的构效关系方法来推测NDSRI的AI限度,是否适用于各类亚硝基结构物质? 答复:不是。根据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这份指南描述的预测致癌效力分类方法适用于在N-亚硝基两侧携带碳原子的NDSRI,其中碳不直接与杂原子双键相连(即N-亚硝基酰胺,N-亚硝 基 脲,N-亚硝基胍和其他相关结构被排除在外)。此外,预测的致癌效力分类方法不适用于N-亚硝基位于芳环内的NDSRI(例如亚硝化吲哚)。 16问题16-如果药品MAA或者MAH发现自己确定杂质AI限度和FDA推荐的不一致,如何办? 答复:FDA鼓励MAA和MAH和FDA进行充分沟通。如果MAA或者MAH发现新的数据和工作思路,都可以和FDA进行沟通,并提出修订NDSRI的AI限度的建议。 17问题17-是否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NDSRI指南推荐方法是唯一的方法? 答复:不是。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Recommended Acceptable Intake Limits for Nitrosamine Drug Substance-Related Impurities (NDSRIs)》推荐的使用构效关系预测NDSRI限度的方法是针对各类NDSRI的通用方法;如果FDA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已经另行向制药企业建议AI限度(例如基于化合物特异性评估或来自替代化合物的交叉分析),则需要采用这些特定情况下确定的AI限度。 18问题18-根据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NDSRI指南,NDSRI分为几类?限度如何? 答复:参见下表: 说明:上面这个表格不是指南原表格,已经进行了简化。 19问题19-根据FDA在2023年8月发布的NDSRI指南,进行构效关系计算的公式是怎样的? 答复:杂质致癌风险得分=α-氢分值+失活特征分值(NDSRI中存在的特征的所有得分总和)+活化特征分值(NDSRI中存在的特征的所有得分总和) 根据上面公式计算每个杂质的结构,得分越高的风险越低,限度值越高;得分越低的风险越高,限度值越低。 20问题20-目前FDA对哪些API对应的NDSRI进行了限度计算并提供信息? 答复:FDA在如下网址更新了技术信息: https://www.fda.gov/regulatory-information/search-fda-guidance-documents/updated-information-recommended- acceptable-intake-limits-nitrosamine-drug-substance-related 从上面截图可以看出,FDA已经计算了247个药品的NDSRI限度,相关MAA/MAH可以采用上述信息。 21问题21-如果MAA/MAH拟对自己产品中的杂质实施Ames试验,FDA有哪些信息可以推荐? 答复:为了让MAA/MAH提供安全信息,网址如下: https://www.fda.gov/regulatory-information/search-fda-guidance-documents/updated-information-recommended-acceptable-intake-limits-nitrosamine-drug-substance-related 如果进行Ames试验,FDA建议使用OECD471指南中描述的完整测试菌株,使用预培养法,并将大鼠和仓鼠的S9分数以30%的浓度添加到实验体系中。 系列文章《兔年谈之一:欧盟关键法规和指南检索应用》《兔年谈之二:FDA指南更新计划释放行业监管新信号》《兔年谈之三:中药研发之激战2023》《兔年谈之四:中国药品标准体系的演变点滴》《兔年谈之五:燕京来文惊初夏,深夜香茗感雪风 ---也谈<20230524关于加强委托生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兔年谈之六:2025版中国药典渐显真容之(一)》《兔年谈之六:2025版中国药典渐显真容之(二)》《兔年谈之七:美国药品短缺数据分析和展望 》《兔年谈之八:中美欧三方GMP问答对比分析》《兔年谈之九:EDQM-CEP认证进入2.0时代》《兔年谈之十:NMPA加入PIC/S进度和PIC/S GMP最新变化介绍》 作者简介zhulikou431,高级工程师、PDA会员、ISPE会员、ECA会员、PQRI会员、资深无菌GMP专家,在无菌工艺开发和验证、药品研发和注册、CTD文件撰写和审核、法规审计、国际认证、国际注册、质量体系建设与维护领域,以及无菌检验、环境监控等领域皆具有较深造诣。近几年开始着力关注制药宏观领域趋势分析和制药企业并购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智药研习社近期课程报名来源:CPHI制药在线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100 项与 Medical Associates of Albany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Medical Associates of Albany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