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种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最效益的方法。与传统疫苗相比,新一代疫苗,尤其是重组蛋白或合成多肽疫苗更安全,但免疫原性低于灭活疫苗。疫苗的免疫原性可以通过添加适合的佐剂来增强,这就是佐剂在疫苗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主要原因。几种新型人乳化剂疫苗佐剂(MF59、AS03)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乳化佐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作用机理,展望了疫苗乳化佐剂的发展前景。
1.前言
佐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与特异性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到体内时,它可以增强对目标抗原的体液免疫或改变免疫反应的类型。佐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增强灭活流感疫苗免疫原性的有效手段。佐剂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应答。与没有佐剂的相同剂量的疫苗抗原相比,定量佐剂增强导致抗体反应增加。一种被称为抗原剂量保留的效应意味着使用更小剂量的抗原可以产生类似的免疫反应。
表1. 乳化佐剂的主要组成
根据其组成,乳化佐剂可分为基本型和复合型。基本类型包括油包水(O/W)和油包水(W/O)乳剂(表1),复合类型包括油包水(W/O/W)和油包水(O/W/O)乳剂。根据乳状液液滴的大小,乳状液可分为普通乳状液、亚微乳状液和纳米乳状液。
虽然W/O乳状液和O/W乳状液都具有较强的佐剂作用,但O/W乳状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此外,从配方的角度来看,W/O乳剂需要抗原溶液在水中与油相乳化。O/W乳剂的优点是:抗原溶于水再与预先形成的乳化佐剂混合,因此,抗原和佐剂可分开储存,并在给药前在使用时组合。这是对于的COVID-19肺炎大流行预防计划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允许储存大量佐剂,然后,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与任何新出现的大流行毒株制备的抗原混合。
乳化佐剂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最近免疫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揭示了佐剂作用的几种潜在机制。根据现有证据,免疫佐剂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机制引起免疫反应: 1)在注射部位持续释放抗原(储库效应);2)上调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3)招募免疫细胞到注射部位;4)增加抗原摄取和呈递到抗原呈递细胞(APCs);5)APC细胞的激活和成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II的表达增加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6)APC加工和暴露于抗原;7)促进APC向引流淋巴结迁移;8)成熟APC向引流淋巴结迁移,并与抗原特异性B/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激活强效抗体产生或细胞因子分泌。
2.乳化佐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2.1油包水佐剂:弗氏佐剂
弗氏佐剂是20世纪40年代由Freund发明的,在实验性和商业化流感疫苗中的应用始于第一种油包水佐剂的研制。它是由石蜡油和羊毛脂制备而成一种稳定的油包水乳液,其中完全弗氏佐剂(CFA)含有结核分枝杆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不含结核分枝杆菌。CFA可显著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诱导Th1细胞因子(IL-2、INF-γ、TNF-α、TNF-β等)的产生,介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IFA诱导Th2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和IL-13)的产生。这些细胞因子激活B淋巴细胞并介导基于抗体的体液免疫,如图1所示。
图1.弗氏佐剂的作用机制:皮下注射弗氏佐剂可触发有效的体液免疫反应。完全弗氏佐剂(CFA)首次免疫诱导Th1型细胞因子(如IL-2、INF-γ、TNF-α、TNF-β等)的产生,介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不完全弗氏佐剂(IFA)增强剂可诱导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
例如:IL-4、IL-5、IL-6、IL-10、IL-13等)。然而,接种弗氏佐剂后的主要副作用是油相滞留时间延长、溃疡、无菌性脓毒症、肉芽肿和引发过敏反应的倾向。
关于作用机制,Freund提出了以下三种可能性:1)在注射部位形成抗原库;2)抗原有效运输到淋巴系统和肺部,3)促进与免疫反应相关的细胞的积累,以及其它一些尚未确定的机制。含有CFA的疫苗通常用作初级疫苗,而含有IFA的疫苗通常用作佐剂疫苗,以避免结核分枝杆菌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
与第一个人类疫苗佐剂铝佐剂相比,弗氏佐剂在提高抗体效价和免疫持久性方面具有优势。然而,它很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注射后油相长期滞留在组织中。不良反应难以代谢和排泄,可引起注射部位溃疡、无菌化脓、肉芽肿,易引起过敏反应(图1)。因此,Freund佐剂目前只能用于动物免疫。
与CFA相比,IFA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其作为佐剂的功效并不令人满意。因此研发出了改良版的IFA: Montanide ISA 51(含甘露醇单油酸酯)和Montanide ISA 720(含角鲨烯)。Montanide ISA 51与HIV衍生肽抗原混合物(含有B细胞和T细胞肽表位的混合物)的组合已被证明可以增强抗原肽的免疫原性。然而,这些候选疫苗在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安全性要求。抗体反应较强的健康成人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候选疫苗也更有可能在健康成人中引起严重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当Montanide ISA 720与疟疾候选疫苗联合使用时,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高于铝衍生佐剂。用多肽抗原配制的Montanide ISA 720的1期临床试验表明,它刺激了有效的免疫反应,同时也观察到许多局部不良反应,如肉芽肿、压痛和红斑。还有一种新型油包水佐剂NH2,其主要成分是矿物油和脱水山梨醇单油酸盐。NH2被广泛用作基于多肽的癌症疫苗,在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方面优于Montanide ISA 51。在晚期癌症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含有NH2佐剂肽的疫苗的效果:可有效增加接种患者特异性IgG抗体和IFN-γ的分泌。
2.2. 水包油佐剂
水包油佐剂以其独特的形状结构,通过静电吸附和嵌合作用将抗原吸附在乳液表面。除了每种佐剂有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外,水包油乳状液的总体作用机理大致基于以下过程:肌内注射后,水包油乳液诱导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聚集到注射部位,并随后聚集到引流淋巴结。趋化因子主要诱导免疫细胞募集。在引流淋巴结中,载有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激活T细胞,导致Th1和Th2型免疫应答以及IFN-γ、TNF-α、IL-4和IL-13等细胞因子的分泌。B淋巴细胞被树突状细胞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抗体进入血液并被运送到全身各处(图2)。
图2.水包油乳状液的可能作用机理:肌内注射后,水包油乳剂在注射部位产生免疫活化环境。先天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被大量募集,随后被募集到引流淋巴结。在引流淋巴结内,含有抗原信号的DC激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导致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和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然后,特定的细胞因子和抗体进入血液,产生保护作用。
2.2.1. MF59
MF59是继诺华公司开发的铝佐剂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二种人类疫苗佐剂。MF59作为佐剂被广泛应用于流感、乙肝、丙肝和HIV疫苗等多种亚单位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商业配方包括角鲨烯(油相)、柠檬酸(水相)、Tween80和Span85(表面活性剂)]。角鲨烯是肝脏合成的胆固醇或类固醇激素的直接前体,在体内容易降解和代谢。从生产角度来看,角鲨烯可以大量使用,并且在纯度、一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优于许多植物油。
此外,由于角鲨烯不溶于水(水溶性为0.124 mg/L),由于奥斯特瓦尔德成熟导致的乳化液滴聚结应该是最小的。MF59是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的,该方法制备的乳状液滴平均粒径约为160 nm,可稳定储存至少3年。
在目前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的MF59的作用机制是:与W/O Freund佐剂不同,MF59不会在注射部位形成抗原池。相反,抗原和佐剂会以不同的动力学速率逐渐被清除。MF59刺激注射部位的抗原呈递。MF59直接增强吞噬和胞浆饮,促进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的抗原呈递。MF59可动员免疫细胞到注射部位,主要作用于单核细胞,可被募集到佐剂作用部位,吸收抗原,参与佐剂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分化。MF59招募APC进行抗原呈递和转运至引流淋巴结,并促进抗原在淋巴结和滤泡树突状细胞中的保留。
MF59佐剂疫苗更容易诱导Th2免疫偏向反应。 在MF59佐剂疫苗中加入TLR9激动剂CpG或TLR4激动剂E6020可诱导更有效的Th1细胞免疫反应,其特征是IgG2a滴度更高,干扰素- γ反应增强,抗体滴度相似或更高。含有MF59和carpol - 971p(合成多阴离子碳水化合物)的HIV疫苗已被证明可以增强结合和中和抗体滴度,并具有更高的亲和力。接种mf59佐剂三价灭活流感疫苗(TIV)的婴儿比接种非佐剂TIV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抗体滴度和多功能细胞因子CD4+ T细胞的产生。
在动物模型和人体I-III期临床试验中,试验表明MF59疫苗佐剂相对安全可靠,无明显毒性作用。然而,试验也表明MF59佐剂可引起全身反应,包括发烧、头痛、恶心、炎症和其他症状。使用MF59佐剂的另一个问题是油水乳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动物研究表明,在易感人群中,油水乳液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人类和动物模型是否对油水乳液具有相似的敏感性。
2.2.2. AS02
由AS03组分和两种强免疫刺激剂QS-21和MPL组成,增强了其免疫原性。在体内接种MF59佐剂可诱导Th2偏向性免疫应答和弱Th1免疫应答。在AS02中,QS-21和MPL的存在不仅诱导了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还激活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促进了T细胞对感染细胞的识别和清除,从而增强了免疫反应的广度和深度。AS02佐剂疫苗已被用于疟疾、结核病、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疫苗、肿瘤免疫治疗和其他研究。此外,与MF59佐剂相比,肌肉注射比皮下注射更有利于增强RSV-F疫苗与AS02佐剂联合免疫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2.2.3 AS03
AS03是由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剂公司开发的W/O佐剂乳液,平均粒径约为160nm。在商业配方中,油相为角鲨烯和α-生育酚,水相为PBS缓冲液,表面活性剂为聚轨道醇80 (Tween80)。α-生育酚是AS03的主要成分,使其区别于其他油水乳状液。α-生育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维生素E,是一种容易被组织吸收的免疫增强剂。AS03佐剂的另一个成分是表面活性剂Tween 80,其作用是稳定乳液。
AS03佐剂通过增加NF-kB转录物水平诱导注射部位肌肉和引流淋巴结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它还可以激活和招募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增加抗原摄取。此外,它招募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粒细胞进入引流淋巴结,增强APC向CD4+ T细胞呈递抗原的能力,从而对B细胞产生更高滴度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免疫反应。与MF59一样,AS03一般诱导Th2偏向性免疫应答,对Th1应答的影响较弱。与MF59佐剂相比,AS03佐剂中的α-生育酚可提高诱导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单核细胞抗原摄取水平,进而提高诱导抗体水平。
AS03首次用于人类疟疾疫苗。最近,这种佐剂已用于人类疫苗,特别是流感疫苗。临床试验表明,O/W佐剂,如AS03,在与流感疫苗一起使用时可诱导强烈的免疫应答。AS03已用于H1N1流感病毒疫苗(Pandemrix™),该疫苗比未加佐剂的疫苗诱导更强的体液免疫反应。AS03也被用于H5N1[64]和H7N9流感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然而,接种Pandemrix疫苗可能会增加发作性睡病的风险。加拿大Medicago和葛兰素史克公司使用AS03佐剂与冠状病毒样颗粒(CoVLP)联合制备了CoVLP + AS03疫苗(Covifenz, Medicago, Quebec City, Canada),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批准的植物源性人疫苗。加拿大是第一个批准使用植物性COVID-19疫苗的国家。Covifenz诱导强而持久的中和抗体水平和平衡的T细胞反应(IFN-γ和IL-4),这两者都可能有助于保护接种疫苗的个体免受COVID-19的侵害。根据I期和II期临床试验数据,接种Covifenz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比康复的COVID-19患者血清抗体水平高约10倍,几乎所有接种者都能检测到细胞的免疫应答。III期临床试验表明,Covifenz治疗有症状的志愿者感染COVID-19的有效率为69.5%,对COVID-19变异株也有有效的预防作用。虽然接种Covifenz后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但绝大多数病例为轻至中度。
与其他O/W佐剂一样,AS03佐剂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腹泻和关节疼痛,这些症状与AS03佐剂诱导的炎症反应有关。然而,困倦背后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AS03诱导的炎症反应也可能破坏机体自身免疫耐受,IL-17的诱导可能是AS03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2.2.4. AF03
AF03是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开发的O/W疫苗佐剂。其商业配方包括角鲨烯油相、PBS水相、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和Span85,其粒径Dv50约为90nm。与诺华疫苗诊断公司(Novartis vaccine Diagnostics)销售的MF59疫苗和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销售的AS03流感疫苗不同,后者的乳剂是由水中的角鲨烯通过微流化制备的,而AF03是通过相变温度(PIT)乳化工艺在工业规模上生产的。
AF03佐剂最初用于H5N1流感疫苗,尽管Humenza™疫苗从未上市,但招募了数百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在含有较少抗原的情况下,与不含佐剂的疫苗相比,AF03佐剂疫苗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此外,接种AF03佐剂可显著降低间质性肺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预防肺部和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全身不良反应与非佐剂疫苗没有显著差异,但AF03佐剂疫苗引起局部不良反应的频率高于非佐剂疫苗。最近,AF03已在开发SARS-CoV-2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通过本文中描述的独特方法制造,AF03也构成了另一种乳液佐剂AF04的递送系统,AF04是一种含有合成分子(E6020)的配方,据称模仿天然产物单磷酰脂质a(MPL)的特性。正如之前在葡萄糖吡喃基脂质佐剂(GLA)稳定乳状液(SE)中观察到的那样,TLR4激动剂E6020与乳状液协同作用,增强小鼠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GLA和第二代脂质佐剂(SLAs)是合成mpl样分子和TLR4激动剂的替代品。乳剂配方(SE)中的GLA和SLA佐剂正在结核病、血吸虫病、利什曼病和麻风病疫苗的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价;然而,它们也在H5流感疫苗中得到了评价。
在大流行性流感疫苗配方中使用乳剂佐剂,大大节省了血凝素(HA)抗原的剂量,从而促进了流感疫苗的广泛覆盖。虽然乳剂佐剂流感疫苗的注射部位反应频率通常高于非佐剂疫苗,但这些反应是轻微的,并且仅限于注射后的前2-3天。
2.2.5.皮克林乳剂
皮克林乳剂是一种用作疫苗佐剂的微凝胶(明矾)稳定的水相角鲨烯乳剂。它与传统表面活性剂乳液的主要区别在于,该体系不含表面活性剂,而是使用具有一定亲水性和亲脂性的纳米颗粒作为乳液稳定剂。通过调节颗粒性质和油水相参数,超声波处理得到颗粒稳定的乳剂。皮克林乳剂的优点是不含表面活性剂,毒性小,稳定性好。它们在食品、制药和化妆品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一些研究表明,皮克林乳剂有望作为SARS-CoV-2疫苗佐剂,增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体液免疫。明矾佐剂更多地粘附在细胞膜上,而不是树突状细胞(DC)上,导致缺乏细胞内转移和抗原加工,从而限制了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矾被吸附到油相角鲨烯上,水作为连续相,得到了铝稳定的皮克林乳液(PAPE)。由于其主要成分为明矾和角鲨烯,PAPE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此外,由于明铝在油/水界面的密集排列,PAPE不仅吸附了大量的SARS-CoV-2抗原,而且Pickering乳状液对DCs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从而触发了抗原的吸收和交叉呈递。由于T细胞的活化是由抗原的存在量决定的,APC可以吸附和呈递更多的抗原,激活的T细胞越多,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就越明显。在没有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皮克林乳剂的微米级颗粒和粗糙的表面形态为抗原吸附和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允许更有效的抗原积累。此外,PAPE组诱导的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比铝佐剂组高6倍以上,分泌IFN-γ的T细胞比铝佐剂组高3倍以上,表明PAPE组有效激活了体液和细胞免疫。
2.2.6. Syntex佐剂配方(SAF )
SAF是由Syntex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以角鲨烷为油相的水包油乳剂,旨在降低矿物油为油相的CFA (W/O)乳剂的毒性,同时诱导有效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在PBS (pH 7.4)中,未添加muramyl二肽的SAF,其组成为5% w/v角鲨烷,2.5% w/v Pluronic L121和0.2% w/v Tween 80。在与抗原和/或muramyl二肽混合并将原液稀释两倍后,获得注射用成分的最终浓度。SAF的平均粒径为150-160nm。SAF乳剂(在添加细胞壁酰基二肽之前)非常稳定,即使在冷冻条件下也可以在室温下保存6年而不破坏。SAF乳剂刺激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IgG2a抗体水平升高和细胞因子IFN-γ分泌增加。SAF的另一种可能的辅助作用机制是激活了替代补体途径。多种抗原与SAF联合使用,并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活性。SAF对人体的肌肉刺激作用不大,但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性;因此,它不再被用作免疫佐剂产品,这可能与添加muramyl二肽有关。
2.2.7. DETOX
DETOX的成分包括角鲨烷(1%)和Twain 80(0.2%)制剂中的细菌细胞壁骨架(CWS)和单磷酰基脂质A (MPL)。DETOX,也被称为Melacine,具有良好的佐剂活性,已被批准作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性疫苗。然而,DETOX佐剂的副作用是明显的;它们在注射部位具有反应性,可导致局部肉芽肿的形成。
2.2.8. CoVaccine HT
CoVaccine HT佐剂是一种油包水乳液,由8% w/v角鲨烷、2% w/v Tween 80和2% w/v免疫刺激剂(蔗糖脂肪酸硫酸盐酯)、PBS组成。它已被发现能有效地诱导猪的体液和细胞反应。然而,在2008年的一项II期临床试验中出现严重的剂量相关不良反应后,CoVaccine HT抗高血压疫苗于2010年终止。最近的研究表明,用CoVaccine HT佐剂配制的重组蛋白亚单位SARS-CoV-2疫苗可在小鼠体内诱导广谱IgG反应和高滴度中和抗体(NtAbs),以对抗原始和突变的SARS-CoV-2毒株。它还在远端小鼠中产生抗原特异性IFN-γ分泌反应。
2.2.9.PROVAX
PROVAX是IDEC制药公司开发的角鲨烷乳液,其配方与SAF相似,但在注射时将Pluronic L121的浓度降低至1.25% w/v,并去除muramyl二肽。PROVAX是由15% w/v角鲨烷、3.75% w/v Pluronic L121和0.6% w/v Tween 80组成的三重浓缩物,可诱导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
2.2.10. Stable emulsion (SE)
SE是一种乳剂佐剂,最初由Edgar Ribi开发,随后由美国传染病研究所开发。它与MF59相似,但角鲨烯含量更低,磷脂乳化剂和较低的α酚浓度(0.01%v/v)。SE的具体配方为:10% v/v角鲨烯,1.9% w/v卵磷脂,0.091% w/v Pluronic F68, 0.05% w/v α-生育酚,1.8% v/v甘油,25 mM磷酸铵缓冲液(pH 5.1)。将MPL添加到SE中可以生成MPL-SE,这是一种强效佐剂,作为利什曼病疫苗的佐剂,在体外特异性Ag再暴露后表现出特异性Th1免疫反应,其特征是产生强大的IFN-γ。这与MF59诱导混合Th1/Th2细胞反应的作用类似。SE在H1N1流感大流行的临床研究中进行了评估,但从未获得许可。然而,传染病研究所(IDRI)继续开发SE和其他佐剂乳剂。SE的制造过程已成功转移到其他地点,以利于当地疫苗生产和生产的创新,以期最终生产全球大流行疫苗。
3.讨论与结论
乳剂-佐剂流感疫苗是安全的,其疗效和免疫效果优于非佐剂流感疫苗。它们可以节省抗原剂量,并可大规模生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乳剂疫苗通过交叉免疫应答对同源和异源菌株产生应答。鉴于乳化液佐剂的特点,目前正在研究将乳化液佐剂纳入基于蛋白质的疫苗中,作为对SARS-CoV-2大流行的中长期应对措施。乳化液佐剂和亚单位疫苗的组合可以满足大流行应对的需要,因为它们可以显著降低抗原含量,节省疫苗剂量,且可快速生产。乳剂佐剂可以与重组蛋白、工程纳米颗粒和灭活病毒结合。然而,它们对抗原完整性的影响需要逐案监测。基于MF59和AS03佐剂的SARS-CoV-2疫苗目前处于研发后期。因此,乳剂-佐剂SARS-CoV-2疫苗有望在全球大流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持续的SARS-CoV-2大流行的背景下,病毒突变和抗原转移明显,乳剂佐剂诱导广泛的、潜在的交叉保护免疫反应的潜力可能提供相当大的应对优势。虽然目前的初步数据令人鼓舞,但仍需要仔细评估乳剂佐剂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与替代疫苗方法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蛋白质工程设计最佳抗原结构也是成功制备疫苗的关键。数十年来乳化液佐剂应用的经验为建立乳化液佐剂疫苗平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包括在应对流感大流行中的关键作用。由于乳剂佐剂在人类中安全使用的悠久历史和已知的作用机制,乳剂佐剂代表了新型疫苗佐剂开发的基准。乳剂佐剂是治疗大流行性疾病的首选佐剂,包括由流感和其他新出现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佐剂的研究,特别是有前景的乳基佐剂,对现代亚单位疫苗和多肽疫苗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F59是继铝佐剂之后成功上市的第二种佐剂,AS03乳基佐剂已经上市用于流感疫苗,这表明乳基佐剂在疫苗佐剂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此外,深入研究乳化佐剂诱导宿主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将为疫苗佐剂的设计和改进开辟新的途径,有助于加快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乃至艾滋病、丙型肝炎、肿瘤等慢性传染病疫苗的研制。
使用不同佐剂与同一疫苗联合使用以增强免疫反应可能是未来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最近研究发现,混合和匹配疫苗、开发纳米颗粒疫苗等新疫苗以及优化免疫佐剂等措施有望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将TLR4激动剂MPLA和TLR9激动剂CpG共同加载到合成的HDL纳米颗粒中,形成了一种佐剂系统(ND-MPLA/CpG),与未加佐剂组相比,该系统显著增强了树突状细胞的活化,并且与OVA抗原混合显著增强了小鼠的体液免疫。这表明混合不同作用机制的佐剂可以通过不同的免疫途径或免疫反应的不同分支增强免疫反应,甚至可以改变免疫反应的类型。
未来对疫苗和佐剂的研究应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能有效地诱导强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形成相关的记忆细胞,同时平衡疫苗和佐剂的安全性,以及特殊人群(包括孕妇、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移植受体和癌症患者)的可用性和可及性。只有这样,人类免疫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达到下一个里程碑。
参考资料:Huang Z, Gong H, Sun Q, Yang J, Yan X, Xu F. Research progress on emulsion vaccine adjuvants. Heliyon. 2024 Jan 12;10(3):e24662. doi: 10.1016/j.heliyon.2024.e24662. PMID: 38317888; PMCID: PMC1083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