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中金启德(厦门)创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中金启德(厦门)创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相关的专利(医药)
Top Healline
本 周 头 条
中成药集采箭在弦上,腾笼换鸟效应加速
新闻摘要: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于8月10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意见》医保发〔2021〕5号。《意见》明确指出国家统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组成;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拟定、调整和发布医疗保障基本政策。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人观点:此次《意见》的发布,宣告着长期以来由于用药习惯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各地医保药品目录的不统一将被彻底终结。过去我国医保目录药品数量逐年攀升,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大刀阔斧,要求各省在3年内逐步消化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为医保目录初步清退了一批临床效果不明显或属于国家重点监控的药物。此举大大提升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投资人资本认为,《意见》延续了国家医保局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初衷,其具体政策对众多企业,特别是中成药企业、创新药企业和商业保险公司有着深远影响:1. 中成药企业首当其中。一方面,被清退的药物中不乏中成药的身影,主要原因就是其缺乏有力的临床效果证明。另一方面,近日国家医保局表示,中成药进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有政策安排和初步探索,而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也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市场规模的萎缩和未来价格的下降,都刺激中成药企业加速转型。如何快速从处方药转型为OTC、发展大健康生态圈增加收入途径,都将是未来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2. 大批创新药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被纳入医保目录,特别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而且价格合适的药物。因此拿证时间确定、疗效明显、经济效益高的创新药企业,可能会迎来新一波的资本追捧。3. 《意见》明确医疗保险范围和支付范围,为商业保险提供了发展空间。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明晰发展战略,为消费者设计和提供合理的商保产品及服务。
8.9~8.13
交 易 综 述
(向下滑动查看)
生物医药:本周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9起私募融资。AI筛药、抗体和合成生物学赛道颇受资本市场认可。私募融资方面,以计算驱动创新药物研发服务商晶泰科技完成4亿美元D轮融资,基于AI辅助药物发现的服务商智化科技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天然全人源抗体新药开发商泰诺麦博完成近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商蓝晶微生物完成4.3亿元人民币B2轮融资。此外,荣昌生物(09995.HK)和Seagen(SGEN.N)签订了国产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全球独家许可和合作开发协议,高达26亿美元的付款刷新了国内单品种创新药物license out的最高交易记录,国内自主开发创新药的商业价值以及本土药企的研发实力再次得到认可。创新医疗器械:本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7起私募融资,1起并购、1起IPO。私募融资方面,2家心血管器械公司完成融资,其中,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研发商同心医疗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IVD与精准医疗:本周IVD与精准医疗领域共发生2起私募融资。基因检测技术研发商宏元生物和体外诊断试剂及检测设备研发商康和顺医疗各完成一轮股权融资。智慧医疗:本周智慧医疗领域共发生3起私募融资、1起并购交易。私募融资方面,镁信健康获得超过20亿元人民币融资,数字疗法南粟科技获得数千万元融资,深睿医疗收购依图医疗。
Transaction
重 点 交 易 观 点
▨
晶泰科技D轮4亿美元
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奥博资本、厚朴资本,(跟投)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红杉资本、五源资本等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深圳,是一家以计算驱动创新的药物研发科技公司,基于前沿计算物理、量子化学、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为全球创新药企提供智能化药物研发服务。公司希望通过提高药物研发关键环节的效率与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为患者带来更多优质的药物。
▨ 泰诺麦博A+轮近7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招银国际、尚信资本、阳光融汇、中金启德、国中资本、Superstring Capital(超弦基金)、华控投资、天汇资本等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珠海,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以研发原创性的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药为主营业务,核心技术是第四代抗体技术“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技术平台(HitmAb®)”。目前公司的多款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产品正处于快速商业化进程中,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蓝晶微生物B2轮4.3亿元人民币
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碧桂园创投等,(跟投)华兴医疗产业基金、方圆资本、弘溪投资、泰合资本跟投、高瓴创投、光速中国、峰瑞资本、中发展启航、前海母基金、三一创新投资、七匹狼创投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致力于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其中包括在所有自然环境中均可自发完全降解的生物塑料PHA、可有效缓解焦虑的功能饮料成分、补偿人体常见代谢缺陷的新型功能益生菌、个人护理和医美赛道的功能成分等,从而帮助消费品、医疗保健、农业环保和电子电气等众多行业的B端头部客户在行业内开展差异化竞争。投资人观点:蓝晶微生物首个产品为可完全降解的绿色低碳生物材料PHA,年产能5000吨的一期生产线将于2022年内建成投产,有望成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家PHA规模化销售企业。合成生物学已在农业、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医疗以及探索生命规律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伴随着生物体设计的超高通量筛选平台、酶法DNA合成和基因编辑平台等新技术应用,以及市场渗透率的加快,合成生物行业正在走向爆发期。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达53亿美元,到2024年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可达到189亿美元,到2030年大部分新化学品供应将通过生物技术方式提供,到2040年,生物化学品将在多个竞争领域超越石化产品。国内合成生物学在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自动化平台建设及行业标准仍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产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赛道内企业融资也多处于早期。未来可预见到合成生物学赛道内的企业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和快速发展。
▨ 嘉葆药银Pre-A轮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鼎祥资本,(跟投)探针资本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成都,是一家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的企业,管线涉及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公司致力于开发临床急需的国家Ⅰ类创新药物。
▨ 睿健医药A轮近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达晨财智,(跟投)久友资本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武汉,是全球最早专注研究高效化学小分子诱导功能细胞再生的高科技制药公司。目前,围绕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研究及转化,公司已搭建了以小分子化学诱导为基础的细胞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并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专利布局。
▨ 智化科技A+轮1,500万美元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源码资本,(跟投)红杉中国、峰瑞资本、华方资本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武汉,是一家AI赋能化学合成的科技公司,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和化学大数据解决新药研发临床前的化学合成问题,大幅度提高分子合成的效率。
▨ 恒驭生物A轮6,000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承树投资,(跟投)金浦健康基金、曾鸣教授、郑效东先生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嘉兴,是一家由顶尖科研团队创立,致力于为全球创新药企提供生物检测的工艺验证服务供应商。公司依托国内多地的BSL-2级实验平台、符合CNAS及GLP要求下的质量服务体系,为生物药创新研发提供种类齐全的生物检测项目,涵盖从研发到上市的全部流程。
▨ 迈诺威医药Pre-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元禾原点,(跟投)凯泰资本、文周投资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南京,是一家精神及医美领域新药开发商,公司以“让患者生活更加美好”为使命,聚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精神、医美领域新药开发。目前公司有1个医美领域产品处于临床研究,另有多个精神和医美领域产品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预计2022年能够完成3-4个产品在中美的IND申报。
▨ 聚创生物Pre-A轮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凯泰资本、绿叶投资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苏州,致力于从事非粮生物质的生物转化和高效利用,能够将常见的农牧业废弃物转化为发酵原料,并最终成为各类终端产物。公司拥有多学科融合团队,具有生物质能源和代谢工程的复合背景,以及大规模秸秆糖化研究经验以及下游藻类应用创业经历。
▨ 励楷科技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恒旭资本,(跟投)旸昀资本、泰格医药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上海,专注研发、生产、销售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品,产品管线全覆盖出血类、缺血类、通路类。
▨ 同心医疗D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红杉中国,(跟投)清池资本、领道资本、苏州隆门创投、百洋医药集团、厚新健投等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位于苏州,专注于研究开发人工心脏VAD产品,推动VAD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业化。
▨ 诺一迈尔A+轮1.5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鼎晖VGC,(跟投)汇鼎投资、苏高新创投、翊翎资本、君茂资本、宝富投资等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苏州,立足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运用3D静电仿丝及3D生物打印技术,实现牙科、妇科、骨科、运动医学、眼科等领域的组织再生及器官修复。
▨ 柳叶刀机器人Pre-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海邦沣华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杭州,专注于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及商业化。投资人观点: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关节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关节置换手术显著提高了整体精准度,减少了患者术后脱位以及长短腿比例,在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了潜在的额外医疗成本。投资人认为,未来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将成为提高假体植入精度、助力关节置换手术放量的重要突破口。近期,硬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键嘉机器人已提交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注册申报,亦开展了数十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作为领域内领先的国产企业,值得投资人关注。
▨ 柔灵科技天使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创势资本、浙大创新院基金等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杭州,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消费电子领域和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的应用场景在睡眠监测领域。
▨ 睿感医疗天使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东方富海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苏州,由在CGM行业深耕多年的团队组建,主要研究CGM产品。
▨ 梅奥心磁Pre-A轮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启迪之星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绍兴,由陈越猛博士和301医院心内科主任卢才义教授联合创立,致力于心脏内科手术导航技术和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开发心内科磁导航平台和磁导管耗材产品体系。
▨ 宏元生物股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一村资本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苏州,是一家专注于人类动态基因组大数据挖掘和临床诊断方法开发的科技类公司。公司拥有肿瘤诊断、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技术,秉承以技术创新为大众、医疗机构及社会保障系统创造价值。投资人观点: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泌尿癌症筛查技术,是一项具有高壁垒的技术,在患者尿液稀释20倍的情况下,仍能稳定检测出染色体异常信号。由于我国人群基数庞大,且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肿瘤早筛市场增速明显。目前,该行业上游诊断试剂因品牌规模等原因,仍被国外供应商所垄断,导致国产试剂产品企业的议价能力不足。宏元生物研发的UroCaD产品线,是目前市面上唯一能够让泌尿患者足不出户,在家就能完成采集的试剂盒。无论患者是否喝水、运动均不会影响其检测结果,目前已快速在上海多个三甲医院有所覆盖。投资人认为,随着我国对早筛产品的报证合规化不断完善,在相对轻松的监管环境下,泌尿肿瘤早筛产品将有更广阔的目标人群和商业模式。因此,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分子诊断产品,会以其“高精准、易操作”的特性迅速拓展于多个疾病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 康和顺医疗股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苏高新创投集团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苏州,是一家致力于体外诊断试剂及其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首创单试剂、POCT特定蛋白、POCT化学发光等。投资人观点: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的主流检测原理是免疫比浊法,从技术角度而言,并非新产品。国外人工成本很高,而使用专门化的仪器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特定蛋白分析仪使用较为普遍。由于观念和临床运用的滞后,这类产品在国内成为新生事物,是近年来国内常购的临床检验设备。康和顺医疗研发的LC-200全自动POCT特定蛋白仪可以对全血、血清、血浆和尿液等样本进行炎症检测、肾功检测、心血管检测和胃功评价。近期,体外诊断设备和床旁治疗与康复设备的研发商普门科技(KCB:688389)通过与SYSMEX的战略合作,迅速打开特定蛋白分析市场。投资人认为,特定蛋白分析仪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免疫指标,在资本市场和医疗市场仍有需求。此外,医疗市场仍习惯于把特定蛋白分析仪与全自动血液细胞流水线结合起来,进行感染类指标的检测。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会带来临床检验需求的增加,因此,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在市场中的需求有望继续提升。
▨ 镁信健康C轮超20亿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联合领投)博裕资本、建峖实业,(跟投)礼来亚洲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清池资本、远毅资本、中金浦成、清池资本、AIHC Capital、泰发祥、歌斐资产、联新资本、光大控股、B Capital Group、中银投资、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创新工场、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小村资本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上海,以最核心的医疗支付需求切入市场,积极在个人自费、商业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层面进行探索,助力构建医疗支付领域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其中”药康付“已经在重疾、慢病、器械等领域的几十家药械厂建立了合作,为其覆盖的患者提供优质且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投资观点:中国医疗体系的改革和分层机制,决定了未来医保的定位将更多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用户对多场景、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则更多由补充商业保险体系完成。过往在整个供给侧体系中,围绕医-药-险等几个维度,大量企业主要由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环节切入,尤其是以慢病、特药等用户需求强、自费比例高的的特定领域入手,以院外市场作为切入重点,逐步形成打通支付-药品-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但对用户的覆盖广度和医院的链接能力,尤其是覆盖最广大用户的公立医疗体系的系统化覆盖较弱。我们认为,未来有能力通过保险产品化的手段,通过保险与医疗服务和产品的更紧密结合,实现对医药健险全链条最广泛覆盖能力的企业,更有望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
▨ 南粟科技Pre-A轮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梅花创投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杭州,是一家专注于治疗言语语言、听力、认知障碍等泛脑功能障碍的数字医疗科技企业,其总部位于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在深圳和湖州安吉分别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同时在杭州正在打造数字医疗康复示范中心,天使投资人包括泰有基金、杭州余杭区天使梦想基金等。投资人观点:2021年是中国数字疗法的“元年”,数字疗法(DTx)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医疗方法或数字健康解决方案,基于计算软件程序或人工智能(AI)驱动,医生为患者开具数字疗法处方用来预防、治疗或管理身体、心理和疾病状况。数字疗法的突出优势有3个:1、在一些慢性疾病管理或现有临床缺少有效解决方案的领域,将诊疗服务数字化产品化,实现行为干预;2、产品经过临床试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验证,具备“数字处方”功能;3、数字化产品进入院内场景,数据打通院内院外,进一步辅助研发和产生商业价值。南粟科技面向听力或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数字疗法产品“小南听说”融合认知科学、智能语音、智能专家系统、多感官融合反馈等技术,用于患者基于家庭场景的自主化康复训练,该笔融资显示了投资者对于该领域的关注,但是作为数字疗法公司,是否能真正满足临床需求,开发经过安全性有效性验证的数字化诊疗及数字处方系统,将是发展的关键。从资本市场来说,麦肯锡202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数字疗法市场的投资金额在美国过去近十年中都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美国精神医学类数字疗法明星企业Pear Therapeutics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更是使数字疗法广受关注。国内目前数字疗法的创业公司开始不断涌现,包括精神类、心理健康类、呼吸类、肿瘤类等领域,也陆续开始有一些数字疗法公司获得股权融资,资本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探索和发展。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对于患者的诊疗方式不必然为实体的药品或器械,软件可以成为医疗保健领域一个新类别,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某些疾病。数字疗法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潜力进一步的发掘,随着行业的不断探索,我们期待数字疗法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节省医保支出,建议保持密切关注。
▨ 医票通天使轮300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迈骆医疗、真格基金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上海,为医药生产企业、流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提供从订单到结算的全链路数字化协同服务及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增值服务。基于票据和全产品库信息的智能交易连接的云平台一医票通, 由公司自主研发帮助企业全面实现上下游全链路的高效协同。
▨ 启明医疗(02500.HK)收购德诺医疗集团股权
(向下滑动查看)
公司简介:诺诚医疗成立于2017年,位于杭州市,是由德诺医疗集团孵化的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企业,主要产品为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CM)的LiwenRF®射频消融系统。
▨ 深睿医疗收购依图医疗股权
(向下滑动查看)
估值:未披露公司简介:依图医疗成立于2017年,位于杭州。依图医疗是依图科技设立于上海与杭州的医疗团队。依图医疗重点突击乳腺、儿科方向,其儿童手部X射线影像骨龄辅助评估软件以及肺结节、肺炎。投资人观点:浩悦资本在2019年提出影像AI公司之间的整合会是必然的趋势。众多影像AI公司针对不同的适应症开发产品,但客户都集中在影像科,在各拿证后,商业化内卷严重。影像科更需要的是一家平台型的企业,能够在一个终端满足不同医疗场景的需求是大势所趋。通过整合,双方能够在研发、销售上进行整合,在产品端进行融合,为客户提供更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现在正火热的AI赛道中,包括AI药物研发企业、CT-FFR企业,可能因为提供类似的解决方案也会经历类似的整合,有先发优势以及商业化能力的企业会形成平台型企业,在商业化的阶段更有竞争力,避免因为同质化带来的内卷。
▨ 8月10日,美华国际医疗纳斯达克IPO申请
(向下滑动查看)
保荐机构:质数资本、申港证券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1990年,位于扬州,是一家一次性医疗器械供应商,该公司提供800多种产品用于国内销售,120种产品用于出口。其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输注泵、麻醉穿刺包、电子泵、全麻包、导尿包、妇检包、各种管类等。
100 项与 中金启德(厦门)创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中金启德(厦门)创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