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Shanghai Musk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Shanghai Musk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第一性原理计算解决50年悬而未决难题:半导体中铜为何扩散更快?
Ab initio及第一性原理入门参考书介绍
《海贼王》告诉你,做科研为什么不能闭门造车……
来自公众号:ScienceAI
本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编辑 | 2049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准备开启其第二任美国总统任期,科学界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前景。
一些技术公司、太空探索爱好者、人工智能开发者等群体对未来几年的政策前景充满期待,认为这将为创新与探索带来新机遇。然而,众多从事气候、地球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科学家和学者们却对重要研究项目可能面临的削减、降级或贬损表示担忧。
回顾特朗普 2017-2021 年首次执政期间,他曾推广未经证实的新冠治疗方法并否认气候变化风险,同时打击其属下机构的科学家,多次试图削减科研经费。
虽然国会保护了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环境保护署(EPA)等联邦机构免受最严重的预算削减,但研究人员预计,环境科学和传染病等领域在未来四年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图示:特朗普在 2020 年 7 月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来源:原文)
在亿万富翁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共同领导的「政府效率部门」倡议指导下,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大幅裁减负责制定法规的「未经选举的官僚」,这可能影响到 EPA 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数千名科学家。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改革将与马斯克提出的联邦开支大规模削减呼吁相呼应。
《Nature》杂志针对特朗普第二任期展开深度分析,评估其执政将如何重塑美国科研版图,探讨各领域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的光明前景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其时任科学顾问凯尔文·德罗格迈尔(Kelvin Droegemeier)大力推动了「未来产业」,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QIS)、先进制造、先进通信和生物技术。政策专家预计,这些领域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继续受到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领域也获得了拜登政府的支持。华盛顿特区中东研究所战略技术和网络安全项目主任穆罕默德·索利曼(Mohammed Soliman)指出:「尽管特朗普和拜登在其他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 AI 和量子领域,他们的立场几乎一致。这已成为美中竞争的新前线,这不仅是政策问题,更是一场技术军备竞赛。」
2018 年,国会和特朗普政府共同创建了国家量子计划。次年,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启动了美国人工智能倡议,旨在支持美国在 AI 领域的领导地位。2020 年,特朗普宣布投入超过 10 亿美元用于创建十多个国家 AI 和 QIS 研究所。
图示:唐纳德·特朗普于 2020 年在 SpaceX 的 Crew Dragon 飞船中首次发射 NASA 宇航员后。(来源:原文)太空探索的新篇章
太空探索领域被视为另一个可能的受益者。目前,NASA 的首要任务是阿尔忒弥斯计划,旨在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为此,NASA 开发了新型重型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载人舱。然而,每次发射成本高达 40 亿美元且不可重复使用的 SLS 正面临着可能被取代的命运。
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动国会取消政府火箭计划,转而使用 SpaceX 等私营公司开发的运载火箭。特朗普提名的 NASA 局长候选人、亿万富翁私人宇航员贾里德·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的任命也释放出强烈信号。作为 SpaceX 商业太空任务的参与者,艾萨克曼对政府合同项目的效率问题多有批评。
图示:NASA 的无人阿尔忒弥斯一号任务飞掠月球。(来源:原文)气候科学的严峻挑战
相比之下,气候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正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预计特朗普将重复其第一任期的做法,放松对有毒化学品、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监管。环保署可能受到特别严重的打击,其他机构如 NASA 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环境研究项目也可能成为削减目标。
特朗普提名的环保署负责人、纽约州众议员李·泽尔丁(Lee Zeldin)是其长期支持者,在支持 EPA 预算和倡议方面却态度摇摆。政策分析人士预计,如果他获得参议院确认,将减少机构人员编制并放松污染管制。
「特朗普对 EPA 的计划无异于一场五级警报火灾,数百万美国人的健康危在旦夕,」环境保护网络顾问杰里米·西蒙斯(Jeremy Symons)警告说。这个由前 EPA 官员组成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特朗普第一任期,旨在应对政府对环境科学的打压。
图示:共和党立法者提议重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合并其 27 个研究所和中心中的一些。(来源:原文)公共卫生政策的转向
在公共卫生领域,特朗普提名长期的疫苗质疑者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领导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引发了广泛关注。该部门监管着 NIH、FDA 和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等机构。肯尼迪承诺通过解决慢性病根源、清除环境毒素和打击企业腐败来「让美国再次健康」。
然而,由于美国没有统一的医疗体系,联邦政府对许多关键卫生政策的决策权有限,这使得肯尼迪的目标实现途径尚不明确。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议程中并未包含加强国家应对传染病准备的计划。
图示:小罗伯特·肯尼迪 (Robert F. Kennedy Jr) 在华盛顿州反对对儿童实施更严格的疫苗规定的集会上。(来源:原文)展望未来
总的来说,特朗普第二任期下的科学发展前景将呈现显著分化。如乔治城大学科技政策研究员迈克尔·卢贝尔(Michael Lubell)所说:「科学界将出现一些赢家,特别是那些得到马斯克和其他科技巨头支持的领域。但随着联邦预算预期下降,这也意味着必然会有输家。」在这个关键时期,科学界需要在政策变迁中寻找平衡,维护研究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052-z
全球医疗行业每日重点资讯
文 | 苏丁
企业动态
GE医疗精准医疗国产化实践基地暨GE医疗中国先进制造中心授牌仪式1月15日在成都高新区举行。该项目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是GE医疗在中国西部打造精准医疗产业集群的又一动作。根据规划,GE医疗下一步计划在川加强人才、技术、规模的投入,将产线从回旋加速器拓展至整个核医学影像链,并加速建设制造中心、供应链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推广GE医疗先进制造技术在精准医疗产业链中的应用,打造GE医疗供应链生态圈。
GE医疗宣布与Sutter Health签署了一项为期七年、金额约为1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将为该非营利医疗系统提供人工智能(AI)驱动的医疗技术和软件升级。这是自两年前该公司从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分拆以来,医疗技术公司获得的最大订单。这项名为Care Alliance的协议预计将在合作期间产生10亿美元的收入。
亚虹医药宣布,任命徐瑛为亚虹医药首席商务官,全面负责公司商业化事务,直接汇报于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潘柯博士。徐瑛在医药行业拥有超过30年的从业经验,曾任职于辉瑞、葛兰素史克、罗氏、辉凌医药等多家跨国药企,以及绿叶、海正等国内企业。加入亚虹医药之前,徐瑛为意大利阿尔法西格玛集团(Alfasigma)中国区总经理。
百济神州首席执行官欧雷强在第43届摩根大通年度医疗健康大会上表示,预计将实现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为正,即营业收入大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之总和。由于创新药研发的“烧钱”属性,百济神州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百济神州业绩的增长目前主要得益于两款已经商业化的肿瘤药物,PD-1肿瘤药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以及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商品名:百悦泽)。
保诺-桑迪亚(BioDuro)宣布,其位于中国上海张江研发中心的全自动固相肽合成放大实验室正式启用。新的实验室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多肽合成能力,以满足全球合作伙伴对高效和可扩展性的多肽开发日益增长的需求。新的公斤级多肽实验室配备了全自动固相肽合成仪、裂解仪和冻干设备,支持高达800毫摩尔的多肽固相合成。它可以支持多种多肽的合成及纯化服务,包括线性多肽、环状多肽和偶联肽(PDC)等。
美国最大医院业主的主要租户Prospect Medical Holdings已申请破产,此前多个州监管机构就这家医院运营商的财务困境和旗下设施状况对其施加了压力。这家总部位于洛杉矶的连锁医院表示,将利用破产保护程序重新将重点放在加州的医院运营上,同时继续为其在罗德岛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其他设施寻找买家。
产业动态
礼来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的药物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克罗恩病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可导致慢性腹痛。这款由该公司开发、品牌名称为Omvoh的药物目前已在美国获准用于治疗两种类型的炎症性肠病。该药此前已于2023年10月获准用于治疗成人溃疡性结肠炎。
礼来(Eli Lilly)将与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16z)联手成立一只新的5亿美元生物技术基金,旨在为潜在的颠覆性科学和行业领导者提供资金支持。礼来和a16z没有具体说明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哪些疾病领域,只是表示将寻找“治疗平台和尖端技术公司”。该基金将把a16z的采购能力与礼来在研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资金结合起来。
信达生物宣布其抗紧密连接蛋白18.2(CLDN18.2)抗体-依喜替康偶联物(ADC)IBI343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评审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BTD)品种名单,拟定适应症为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
Stämm宣布,其在德国、瑞士和阿根廷进行的单克隆抗体生产专用连续生物反应器试点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实现了体积生产率提升至少15倍,并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最高50倍。此外,在细胞密度和单位生产率方面持续表现出最高4倍的提升。Bioprocessor是一种即插即用型台式生物反应器,相较于传统的流加补料式系统成本更低,能在减少停机时间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适用于贴壁和悬浮细胞培养。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出,到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系列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审批阶段,帮助失明患者,部分恢复视觉能力;帮助瘫痪患者,部分恢复全身的触觉感知与运动能力;为难治性癫痫、重度抑郁症等脑疾病,提供新型治疗手段。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利用5000万张标准医学图像和超10亿篇病理学相关文本训练出一种AI模型,命名为马斯克(MUSK),它可以高准确率地预测哪些癌症患者能从免疫疗法中受益,确定癌症复发概率,生存率等。科学家称,马斯克的独特之处在于可将未来更多种数据纳入预训练,这大大增加了数据规模,这将是人工智能帮助医生改善患者能力的重大进步。
联系美通社
+86-10-5953 9500
info@prnasia.com
导读
THECAPITAL
聚焦链主企业动态
本文3673字,约5.2分钟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华为降价、苹果跟进、米OV上攻 争夺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份额
年货节来袭,手机行业进入新一轮大促降价潮。
华为Pura 70 Pro、Pura 70 Pro+等机型直降千元,Mate X5折叠屏手机直降2500元。苹果刚发布不久的iPhone 16系列也在其后跟进降价。
Canalys研究分析师钟晓磊指出,华为近期的降价行为主要集中在旧旗舰系列。一是自2024年以来华为旗舰机型的供应情况有所改善,有足够的降价空间,二是也给Mate 70系列新机让出空间,拉开价格差,加速库存去化。而苹果iPhone产品降价的原因则主要是其在国内高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华为的回归以及其他国产厂商产品力有所提升,都希望转化苹果用户,再加上iPhone AI服务国内落地时间点仍不明晰,苹果也不得不在价格上做更多的让步。
华为被美国政府制裁前,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上,苹果与华为平分秋色。华为被制裁后,苹果国内高端市场份额大涨。华为回归之后,其再次成为苹果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最大挑战者,两家品牌前后脚跟进降价,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
“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原研药和仿制药有何区别?
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呼吸道疾病的有关情况。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老百姓关心的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药品供应情况,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予以详细说明。
有记者提问,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目前市场上既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两者有何区别?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磷酸奥司他韦是一个药品的通用名,“原研药”和“仿制药”是因为历史原因长期形成的一种通俗的说法。
他表示,2019年2月,我国首个国产的磷酸奥司他韦就通过了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品规的磷酸奥司他韦通用名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
他进一步解释称,按照药品研发上市的先后次序,把首个上市的原创研究新药叫做“原研药”,等到这一产品的专利过期或者得到专利授权后,其他生产厂家参照这个“原研药”的相关标准生产的产品,就被称作“仿制药”。
根据2015年印发的《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将仿制药由“仿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调整为“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并且从2016年加快推进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工作,评价标准也进一步明确,原则上要采用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实现与国际接轨。
重磅!央行、外汇局最新调整,即日实施!
就在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消息发布之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约80点,一度收复7.36关口。
与此同时,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在上述消息发布之后,人民币走强。
分析人士认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主要用于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目的是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资金来源,并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通过调整这一参数,可以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行为,从而实现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强调“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传达出更为明确的稳汇率信号。
3家银行上市状态变更,哑火近三年的中小银行IPO能否“破冰”
哑火近三年,中小银行上市又有新进展。
据深交所披露信息,近日,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3家银行的IPO审核状态由“中止”变更为“已受理”。
虽然上市状态有更新,但上述3家银行候场排队时间多超过5年,且目前也仅为“已受理”阶段,后续能否提速并出现实质性进展仍有待观察。
拉长时间线看,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2.280,-0.01, -0.44%)成功上市A股以来,A股银行板块上市进入漫长的“空窗期”,至今仍无新上市银行个股。目前共有7家银行仍在排队上市。
业内认为,中小银行上市进程步履维艰,业绩承压或为最大“绊脚石”。受近年市场行情波动影响,上述排队银行的经营多数承压,营收、净利润下滑趋势明显。此外,政策、公司治理问题也是影响未来中小银行上市速度的关键因素。
硅谷大佬“投诚”特朗普效果如何?这些CEO已确认出席总统就职典礼
美国即将举行新总统特朗普的就职仪式,而今年预计将是科技业精英荟萃的一年。
综合消息来源,多位知名科技界领袖计划出席特朗普本月的就职典礼,这是科技界试图在当选总统重返白宫之前加强与他关系的最新迹象。
已经确认出席的有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则将出席一些周边的庆祝活动,其公司将与马斯克的X继媒体The Free Press一起主办就职典礼。
除此之外,最近几周,Meta、亚马逊等知名科技公司都向特朗普的就职基金捐赠了100万美元。扎克伯格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还曾在特朗普的海湖庄园与特朗普共进晚宴,显示出商业领袖们对美国未来领导人的重视。
而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他曾经因为移民和在线内容审核等问题与硅谷有过很不愉快的过往,本人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评过扎克伯格和贝索斯等人。
碧桂园抛出116亿美元化债方案,有财团反对,公司天眼风险数千条
碧桂园境外化债方案来了!
1月9日,碧桂园发布境外债务重组及业务发展的最新情况公告,宣布其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及其已与由七家知名银行达成共识,旨在成功落实碧桂园的境外债务重组。
碧桂园称,如果落实,重组提案将使碧桂园实现大幅去杠杆化,目标是减少债务最多116亿美元。此亦包括将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目标是将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重组前的每年约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约2%。
据澎湃新闻报道,对于该方案,一个债券持有人特设小组表示,碧桂园公布的关键条款并未得到该小组的支持,双方在转股价格等方面存在分歧。据悉,该小组持有碧桂园“103亿美元未偿还离岸优先票据和可转换债券”中超过30%的份额。
具体来看,碧桂园向债权人提供的5个选项包括:一是在交易生效日,将债权人所持债务通过要约回购出售予碧桂园,以换取现金,但价格较债务的面值存在折让,最少90%本金削减。
二是纯粹股权化,将采取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形式。
三是年期延长及部分股权化(以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票据或新债务工具)。
四是年期延长并设有本金削减(以票据或贷款融资的形式,最终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9.5年)。
五是仅延长到期日,不设本金削减(以票据及或贷款融资的形式,最终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11.5年)。此外,若干选项将设有上限。
碧桂园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就境外债务而言,碧桂园有应占有息负债总额(不包括应计利息)约164亿美元,其中包括现有债券债务的未偿还本金额约103亿美元、现有银团贷款债务的未偿还本金额约36亿美元、股东贷款的未偿还本金额约11亿美元及其他有担保及无担保债务的未偿还本金额约14亿美元。
段永平再出手:买了腾讯
也买了茅台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1月9日透露,“今天(9日)买了腾讯,也买了茅台。”
段永平在投资圈久负盛名,曾靠投资网易一战成名,随后重仓苹果、茅台、腾讯,并一直持有至今。2006年他曾一掷千金以62万美元的价格成为了拍下巴菲特午餐的第一位华人。此外,段永平还是知名的企业家,曾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后担任步步高集团董事长。在段永平加持之下,步步高系高管还创立了ViVo、OPPO两大手机品牌,快递品牌极兔。
腾讯连续减持微盟集团和优必选套现16.7亿港元 微盟集团回应
1月9日,港交所文件显示,腾讯控股在微盟集团的持股比例从8.39%降至2.94%;在优必选的持股比例从8.05%减少至2.08%。
相关人士回应称,股东腾讯减持一事,对公司业务层面没有什么影响,这应该是股东出于自身投资考量做出的决策,且其减持行为并非只针对公司一家。
微盟集团亦发布公告称,腾讯于1月3日、1月6日出售1.84亿股本公司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5.45%。减持后,腾讯间接持有微盟集团9917.05万股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94%。
微盟集团表示,公司和腾讯将继续保持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关系。公司将继续作为微信小店、小程序和腾讯广告的服务商,为商家在腾讯生态内提供高质量的SaaS产品和精准营销服务,促进商家业务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控股此次连续减持微盟集团和优必选,共套现16.7亿港元。其中,腾讯通过两次场内交易减持微盟集团约1.84亿股,套现6.3亿港元;同时,腾讯对优必选进行两次减持,共约1900万股,套现10.3亿港元。
此外,减持后,腾讯对两公司的持股均低于5%,未来出售持股无需再公布。
此前1月3日,腾讯宣布在2024年初承诺的至少“千亿回购计划”顺利完成。据了解,截至2024年12月31日,腾讯控股全年共回购3.07亿股,总金额达1120亿港元,共出手129次,日均回购金额达8.68亿港元。
腾讯方面表示,有序履行“千亿回购计划”的同时,公司主动选择将回购的股份全部进行注销。“注销式回购”的方式,让腾讯总股本显著下降,有助于增厚每股收益,增强股东回报。
# 线索爆料 # rzcj@thecapital.com.cn
融中官方粉丝群
在这里,你可以获取丰富的股权投资行业资讯、热点报道;前沿行业报告、重点课题研究、最新业内动态。链接资本,连接市场,联结资源,共同打造创投交流新平台、合作共赢朋友圈。
END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转载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
100 项与 Shanghai Musk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Shanghai Musk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