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安吉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安吉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8月18日晚,智飞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受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6.72%。这是智飞生物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也是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单季亏损。
目前,公司共有15种产品上市,其中1种产品附条件上市,包括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流感、轮状病毒、带状疱疹等传染病的疫苗产品,也涵盖提供结核感染诊断、预防、治疗有效解决方案的药品,覆盖人群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人,切实为国民提供传染病防控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从产品或服务看,公司代理产品收入约43.70亿元,自主产品营收约5.00亿元,代理产品收入占比约89%。而2023年和2024年,公司代理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94.61%和98.05%。虽说代理产品收入依旧占据大头,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其中,市场较为关心的两类主要代理产品HPV疫苗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025年上半年批签发情况如下:四价HPV疫苗无批签发,九价HPV疫苗批签发423.88万支,同比下降76.8%;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批签发57.47万支,同比下降64.24%。另外,公司自研的23价肺炎疫苗也无批签发。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3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代理的默沙东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的男性适应症相继获批,佳达修9是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疫苗。另外,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批上市,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并在安徽、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实现准入。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十余项研发管线取得突破性进展,涵盖注册申报加速、关键临床阶段推进等核心节点。
截至目前,公司在研管线研发进展顺利,多款创新疫苗产品已进入申报上市及临床后期阶段:
冻干人用狂犬疫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15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ACYW135群流脑结合疫苗四个产品处于上市审评阶段。
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组份百白破疫苗等五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Ⅲ期。
进入注册程序的项目如下:
另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增资形式实现对宸安生物的控股,拓展GLP-1、胰岛素类似物等领域自研管线布局。宸安生物成立于2015年,由智睿投资平台投资孵化,是一家依托于重组蛋白技术平台、以自主研发为驱动力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宸安生物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围绕GLP-1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等领域进行在研管线布局。
目前,公司通过控股宸安生物获得的治疗性生物制品在研管线利拉鲁肽注射液已位于申报上市阶段,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正位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或将成为公司治疗类生物制品领域的重要增长引擎之一。
产品出海方面:
公司持续向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供应四价流脑多糖疫苗。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完成菲律宾药监局的现场审计,获得GMP证书,并同步正在多个国家进行上市注册。
公司积极推动结核病诊疗产品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获批上市和使用。目前结核诊断试剂宜卡已经在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在中国澳门获批使用,并正在菲律宾等结核高负担国家开展注册工作,还将在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宸安生物的德谷胰岛素、司美格鲁肽等治疗性产品已经与多个海外实体开展合作洽谈。
国际临床工作方面:
公司携手久负盛名的国际腹泻疾病研究中心,在全球腹泻病负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开展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该自主研发双价痢疾疫苗是国际上研发进度最快的可同时预防福氏和宋内氏志贺菌感染的疫苗,有望填补发展中国家痢疾防控的空白,也将为细菌性痢疾的全球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公司自主研发的26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试验,该疫苗涵盖了目前最常见的血清型。
总的来看,智飞生物目前自主产品收入占比仍然较低,潜在提升空间巨大。公司正处于从“营销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期,一方面,其是中国疫苗产品覆盖面及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在疫苗领域极具优势;另一方面,在整个疫苗领域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其也在从单一疫苗产业拓展到更宽的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代谢疾病类行业,实施“预防&治疗”战略规划。在产品为王的时代,这些创新产品都将是其未来的核心价值。
推荐阅读:江苏省36家疫苗企业及在研管线盘点
参考资料:
[1] 智飞生物2025年半年度报告.
[2] 智飞生物2025年上半年亏损5.97亿元,由盈转亏.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3]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疫苗龙头智飞生物该如何扭转乾坤?. 财事汇. 2025-08-07.
[4] 智飞生物,阶段的压力与厚积的预期. 成长企业常识. 2025-08-19.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
权
声
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不本站。
6月26日晚间,曾经的“疫苗一哥”智飞生物发布公告称,为促进公司稳健发展,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满足生产经营与投资的资金需求,优化债务结构,经慎重考虑,公司拟通过在境内申请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公告显示,本次拟发行的公司债券规模合计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本次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置换有息负债、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0年;债券品种为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及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智飞生物在公告中点名发债“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源于近年来智飞生物高昂的研发投入。事实上,最近五年智飞生物累计研发投入已突破51亿元。去年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人员总数均创出新高。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4%,较2023年的2.54%有显著提升;研发投入占自主产品营业收入比例为117.68%。公司研发人员2024年达到1072人,较2023年的927人增长15.64%。因行业整体景气周期下行、民众接种意愿下降,智飞生物日子并不好过。去年营收下滑超五成,净利润降幅近75%,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具体而言,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同比下降50.7%;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75.0%。智飞生物,有一定的流动性压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智飞生物的货币资金为30.69亿元,但短期借款高达146.66亿元。此外,公司应收账款高企。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达270.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了64.45亿元。2024年仍高达162.7亿元,而到了今年一季报,应收账款146.5亿元。智飞生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逐年上升,2022~2024年分别为157.5天、162.2天、299.2天,今年一季度暴升至585.9天。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过度采用应收账款扩张业务,一方面公司产品卖出去了回款难、账期长,产生计提坏账准备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还得不断垫资进行购买、生产,其资金链压力就会逐渐增大。一旦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或者银行续贷不利的话,偿还短期借款压力很大。面对困境,智飞生物也在积极破局。一方面正在从“疫苗代理商”转变为“疫苗研发商”。另一方面开始进军生物制药领域,实现“预防+治疗”布局。今年3月,智飞生物以5.93亿元的现金增资形式对宸安生物实现控股。宸安生物是一家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且围绕GLP-1类似物和胰岛素类似物产品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本次增资完成后,宸安生物将成为智飞生物的控股子公司,智飞生物的业务也将从疫苗延伸至代谢类疾病领域,并以此为基础进入治疗性生物制药领域。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融到钱了,还要看效果就在几年前,知名疫苗企业智飞生物还是A股市场的“一种现象”,趁着2021年的疫苗大风口,公司股价一度飙升到过140多元左右,市值超过3000亿元。然而此后,公司股价开始波动向下,一路到今天19.42元/股,总市值只有465亿元。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从2002成立就专注疫苗赛道,经历了行业性高光时刻,也在这两年抵达低谷。从最近的发展路径上看,公司研发不给力、转型偏慢是导致其结构性问题的主因。近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公司债券规模合计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人民币60亿元),目的是要“促进公司稳健发展,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满足生产经营与投资的资金需求,优化债务结构”。在具体募集资金用途方面,主要是三个方向:(1)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2)置换有息负债;(3)补充流动资金。作为生物科技类的一家主营以疫苗代理销售为主的企业,此时融资60亿元巨款,可谓非常及时。从最近的财务数据看,公司恰好在研发、负债以及现金流方面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不足”。自研亮点不足,代销集中度高智飞生物的主业相当聚焦,就是代理销售疫苗产品。上游的合作厂商以默沙东和GSK为主,都是行业巨头。然而公司自主研发的疫苗产品虽然也有像23价肺炎疫苗这样的高新单品,却在销售额上面远远无法和代理产品的销售相比拟。在去年,公司代理产品的营收占比为94.61%,自主产品的营收占比仅仅为4.53%。虽然自主产品营收的同比增长率为14.93%,远好于代理产品营收的-52.46%,然而总量相差得实在很多。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生钱”的方法,智飞生物通过代理疫苗产生营收根本不是“大错”。但令人唏嘘的是,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实际是不少的。截至2024年末,公司当年度研发投入金额为13.91亿元,研发人员数量进一步提升至1072人,公司五年累计研发投入突破51亿元。查看公司研发进展列表,都是流感病毒、狂犬病、肺炎、脑膜炎等核心疫苗领域的疫苗产品,照理说自研产品的研发如果很顺利,产品力够足,理应能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营收。然而,至少从2024年的数据看,并不能说其自研产品有非常显著的亮点。展望未来,其自研产品的营收也可能难以帮助更多。据西南证券研报预测,公司2025年到2027年自研产品方面的营收可讲将分别达到14.2亿元、17亿元以及20.4亿元。这些数据和公司2024年实现自研产品营收11.8亿元相比,并没有突飞猛进式的进展,和当前超过240亿元的年度代销收入相比,也不算什么大的突破。另一个由此带来的风险因素是,截至2024年底,公司绝大部分的代销产品其实都来自默沙东,从默沙东采购的疫苗产品额占年度总额的比例近87%。集中度风险很高。一旦默沙东出于各种原因停止与公司的合作关系,或者其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商誉问题,将对智飞生物的营收造成非常大的打击。就和任何企业不能永远靠一款“大单品”打天下一样,疫苗代销也不能只靠一棵大树。来源:公司2024年年报当然,公司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来分散风险。比如2024年12月,与GSK优化并调整战略合作,签署了《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补充协议》,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与GSK的商业合作,拓展了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进口、分销和共同推广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权利期限,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与GSK互信共赢。在业绩方面,据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60.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8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99%。在去年年报中,公司官方对此的解释是:“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推广工作未达预期。”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74亿元,再次同比下降约79%;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近121%。不知这种大幅度的下降是否依然如去年年报中所解释的那样。无论如何,业绩的显著下降无疑给公司现金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截至2024年底,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1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6.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约149%以及约198%。主要系期内销售回款减少,支付货款增加所致。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稍好,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和去年同期的-42.7亿元相比有回升。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30.6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9.7亿元,也保持稳定。总结来看,此时披露的拟发行公司债计划,确实是比较及时和关键的一个动作。公司在自研疫苗领域,急需颠覆性的进展;而面对营收、净利连续下降的局面,也需要充足的资金保证后续采购和销售。不过,一旦加上这60亿元的债务,公司的资产质量势必要经受考验,而所投下去的钱如果依然未见明显的效果,那么后面的还款压力将进一步蚕食公司的未来向好预期。急需转型?生物科技、生物医药赛道企业要想实现稳定持久的发展,研发是绝对的核心。然而正如前文所提,当前公司自研疫苗的成绩还不能算突出,后续对营收的支撑力也可能有限。要摆脱这种局面,利用资金进行企业并购,进而获得新研发突破和新增长点,成为另一条道路。当然,这在医药领域也是很常规的操作。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外界对公司本次融资用途中的“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有所联想:会不会对外收购?此前智飞生物已经有所动作,从疫苗领域跨界制药领域。据公司披露,2025年3月其以现金增资的方式取得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51%的股权。宸安生物是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的适应症。宸安生物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已完成临床 III 期试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已完成临床 III 期患者入组,并且已布局兼具GLP-1多品种以及胰岛素药物图谱。同时,宸安生物重组蛋白底层技术的十年积淀。通过此次交易将宸安生物注入体内,公司业务将从疫苗延伸至代谢类疾病领域,并以此为基础进入治疗性生物制药领域。从预防赛道切入治疗领域,这步棋看上去是比较好的,也可能在创新药等风口找到第二曲线。只不过还不知这是否是公司战略层级的一种转型开启,或者仅仅是一次比较不起眼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股权获取系关联交易,宸安生物系智飞生物实际控制人蒋仁生通过智睿投资间接控制的企业。说到关联,在另一家上市企业东土科技的大股东名单中,智飞生物实控人蒋仁生以及高管蒋凌峰的名字赫然在列。不过东土科技所在的行业为通信设备,产品以芯片、工业服务器等为主。股吧里也有声音认为两家企业或可能有所合作,但似乎和疫苗和制药等产业的关联度并不很高,后续是否有实质进展还需观察。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100 项与 安吉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安吉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