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本周,热点不少。首先是审批审批方面,扬子江和Replimune悲欢各不相同,扬子江药业1类新药妥诺达非获NMPA批准上市,而Replimune的溶瘤病毒+PD-1联合疗法被FDA拒绝批准;其次是研发方面,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多个药临床取得阶段成功,比如,可自行给药的阿斯利康纳米抗体Ⅲ期成功,但是罗氏first-in-class抗体Astegolimab的Ⅲ期临床研究却失败了;再次是交易及投融资方面,本周大额投资不多,值得一提的就是,科弈药业BCMA/CD19双靶CAR-T授权出海,总交易额超21亿美元;最后是上市方面,维立志博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本周盘点包括审评审批、研发、交易及投融资以及上市四大板块,统计时间为2025.7.21-7.25,包含27条信息。 审评审批NMPA上市批准1、7月25日,NMPA官网显示,扬子江的1类新药盐酸妥诺达非片获批上市,用于勃起功能障碍(ED)。妥诺达非片是一种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国内已有5款原研PDE5抑制剂上市,分别是西地那非(2002/10,辉瑞)、伐地那非(2004/07,GSK/拜耳)、他达拉非(2004/12,礼来)、爱地那非(2021/12,悦康药业)、以及司美那非(2025/7,旺山旺水)。申请2、7月24日,CDE官网显示,艾力斯的三代EGFR-TKI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申报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含铂化疗,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exon20ins)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伏美替尼于2021年3月获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3、7月24日,CDE官网显示,拜耳的1类新药BAY2927088(sevabertinib)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携带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一种全身性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BAY2927088是拜耳开发的一款口服非共价可逆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携带EGFR和HER2突变(包括HER2exon20插入突变)的肿瘤有抑制活性。4、7月25日,CDE官网显示,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新适应症申报上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依沃西单抗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于2024年5月首次获NMPA批准上市,目前已获批两项适应症。临床批准5、7月22日,CDE官网显示,远大医药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TLX591获批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国际多中心的Ⅲ期临床,拟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入组500余名患者,旨在评估TLX591联合标准治疗与仅接受标准治疗相比,在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治疗进展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mCRP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6、7月22日,CDE官网显示,正大天晴的TQB2825注射液(皮下注射)获批临床,拟用于CD20阳性血液肿瘤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等。TQB2825是一种全球创新的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7、7月23日,CDE官网显示,百济神州的BGB-45035片获批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继特应性皮炎和结节性痒疹后,BGB-45035获批的第三项临床。BGB-45035是一款靶向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的蛋白降解剂(CDAC)。优先审评8、7月25日,CDE官网显示,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的德曲妥珠单抗新适应症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德曲妥珠单抗是采用第一三共的独有技术设计的一款靶向HER2的DXdADC,已在我国获批了4项适应症,其中两项是乳腺癌相关适应症。FDA上市申请9、7月21日,FDA官网显示,BMS的TYK2抑制剂氘可来昔替尼新适应症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PDUFA日期为2026年3月6日。氘可来昔替尼是一款酪氨酸激酶2(TYK2)抑制剂,2022年9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斑块状银屑病。2023年10月,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10、7月21日,FDA官网显示,强生的Icotrokinra申报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成人和青少年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PsO)。这是一款全球首创在研靶向口服肽类药物,可选择性阻断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由Protagonist Therapeutics原研,2017年,强生与Protagonist Therapeutics就开发一代IL-23R药物达成许可和合作协议。11、7月22日,Replimune宣布,收到FDA就RP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发出的完整回复函(CRL)。FDA在CRL中表示,IGNYTE研究不是一项充分且对照良好的临床试验,无法提供证明RP1有效性的实质性证据,RP1是一款溶瘤病毒,将其专有的单纯疱疹病毒经过融合蛋白(GALV-GPR-)和GM-CSF的改造和基因武装。临床批准12、7月23日,FDA官网显示,悦康药业子公司悦康科创的YKYY029注射液获批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YKYY029注射液是悦康科创和天龙药业自主开发的靶向AGT基因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药物。快速通道资格13、7月25日,FDA官网显示,劲方医药的口服KRASG12D抑制剂GFH375/VS-7375被授予快速通道资格,用于KRASG12D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一线及后线治疗。GFH375目前已在中国进入Ⅱ期研究;GFH375/VS-7375在美国开展的Ⅰ/Ⅱa期研究由劲方合作伙伴Verastem Oncology于2025年启动推进。研发临床状态14、7月21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海思科登记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和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价HSK21542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该试验拟在国内入组405人,主要终点是给药后不同时间范围内的静息疼痛情况(SPID0-t)。HSK21542是一款强效外周kappa阿片受体(KOR)选择性激动剂。15、7月22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百济神州基于全面利益/风险评估,主动终止了一项BGB-30813的I期临床试验。BGB-30813是一款DGKζ抑制剂,于2023年6月首次启动I期(NCT05904496/CTR20233404),旨在评估单药治疗或与抗PD-1单克隆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16、7月22日,ClinicalTrials.gov显示,齐鲁制药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Ⅲ期临床(n=602),旨在评估QLS31905联合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CLDN18.2阳性晚期胰腺癌成人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治疗第48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QLS31905是齐鲁制药自主研发的一款同时靶向Claudin18.2(CLDN18.2)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17、7月23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显示,荣昌生物登记了一项多中心Ⅰ/Ⅱ期临床研究,Ⅰ期旨在评估ADC药物RC278的安全性、耐受性、MTD和/或MAD、RP2D、PK、免疫原性以及初步的抗肿瘤疗效;Ⅱ期旨在评估RC278在RP2D剂量水平下对多个晚期恶性实体瘤的疗效、安全性、PK和免疫原性。该试验计划在国内入组312人。18、7月23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显示,科伦博泰登记了一项评估SKB107治疗晚期实体瘤骨转移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辐射剂量学和有效性的Ⅰ期临床研究(SKB107-Ⅰ-01)。SKB107是一款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临床数据19、7月21日,华东医药公布了子公司中美华东的皮肤外用制剂0.3%罗氟司特乳膏(ZORYVE)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研究。结果表明,0.3%罗氟司特乳膏在中国6岁及以上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表现出积极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20、7月21日,丽珠医药公布了LZM012(XKH004)对比司库奇尤单抗(可善挺)治疗伴或不伴银屑病关节炎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Ⅲ期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第12周,LZM012组和司库奇尤单抗达到PASI10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9.5%和40.2%,达到非劣效标准并且达到优效标准。司库奇尤单抗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IL-17A单抗,LZM012是丽珠医药自鑫康合生物引进的一款IL-17A/IL-17F单抗。21、7月21日,罗氏公布了全人源抗ST2单抗Astegolimab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键性Ⅲ期ARNASA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在52周的治疗期内,Astegolimab(每2周1次)组患者出现中度和重度COPD恶化的年化发生率(AER)较安慰剂组降低了14.5%,但无统计学意义。2016年1月,基因泰克与安进达成协议,获得该药物的全球独家权益。22、7月21日,阿斯利康公布了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m)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Ⅲ期Flaura2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最终总生存期(OS)分析取得积极结果: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在关键次要终点OS方面显示出统计学显著和临床意义的改善。23、7月22日,Abivax公布了微小RNA(miRNA)药物Obefazimod(ABX464)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两项Ⅲ期研究(ABTECT-1和ABTECT-2)结果。结果显示,两项研究都达到了主要终点。Obefazimod是Abivax开发的一种口服、全球首创(firstinclass)、增强miR-124(一种抗炎miRNA)表达的HIVRNA剪接调节因子。24、7月24日,阿斯利康公布了gefurulimab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Ab+)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成人患者的Ⅲ期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gefurulimab在第26周时,在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G-ADL)总分上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相较于基线的改善。Gefurulimab是一种迷你双抗(25kD)。交易及投融资25、7月22日,科弈药业宣布,与ERIGENLLC签署了关于科弈药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并联增强型BCMA/CD19双靶向CAR-T产品KQ-2003的独家海外授权协议。根据协议,科弈药业将获得1500万美元开发里程碑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总金额最高达13.2亿美元的研发、注册及商业化阶段里程碑付款,此外,科弈药业还将有望获得最高8亿美元的销售分成。26、7月22日,赛诺菲宣布,收购英国Vicebio。根据协议条款,赛诺菲将以总计11.5亿美元的预付款项收购Vicebio的全部股本,并根据开发和监管里程碑的实现情况支付最高达4.5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款项。此次收购为赛诺菲带来了一款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偏肺病毒(hMPV)的早期联合候选疫苗。上市27、7月25日,维立志博在港交所正式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本次IPO最终发行定价35港元/股,所得款项净额11.793亿港元。截至目前,维立志博已开发14款候选药物,其中6款已进入临床阶段,正在进行共计10项临床试验。另外,还有8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阶段。END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预告来源:CPHI制药在线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以及公开资料,本周(10月28日~11月3日),有11款1类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IND),包括了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CAR-T细胞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双抗/三抗药物,有望实现一年仅需注射2次的PCSK9靶向siRNA药物等等。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介绍这些产品的基本信息。
再妙生物:ZM001注射液
作用机制:CAR-T细胞药物
适应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艺妙神州全资子公司再妙生物申报的ZM00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公开资料显示,这是阳光诺和与再妙生物合作开发的自体CAR-T药物。该产品能通过特异清除SLE患者体内的B细胞,抑制体内自身抗体的产生,缓解脏器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并能够使机体重建正常的B细胞,进而缓解红斑狼疮症状,并维持长期疗效,是一种潜在的中度和重度SLE治疗药物。在此前进行的临床前研究中,ZM001展现出了快速清除B细胞且持续性的疗效。
诺华(Novartis):KFA115
作用机制:免疫调节剂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诺华申报的1类新药KFA115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根据诺华公开资料介绍,KFA115是一款免疫调节剂化药新药,该产品正在国际范围内开展1期临床研究,评估其单独和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生国健:626
作用机制:抗BDCA2单抗
适应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皮肤型红斑狼疮(CLE)
三生国健1类新药重组抗BDCA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研发代号:626)获批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定适应症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肤型红斑狼疮(CLE)。根据三生国健新闻稿介绍,血液树突状细胞抗原2(BDCA2)主要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上表达,在pDC中可通过抑制干扰素产生影响免疫应答,进而调控免疫系统。由于pDC产生IFNα/β被认为是狼疮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因此BDCA2是阻断狼疮产生干扰素α/β的潜力靶点。
恒瑞医药:HRS-6208胶囊、HRS-5632注射液
作用机制:化药新药
适应症:实体瘤、脂蛋白紊乱
恒瑞医药两款1类新药首次获批临床,目前尚未从公开渠道查询到该产品的具体作用机制。HRS-6208胶囊是一款化药新药,拟开发治疗实体瘤;HRS-5632注射液为一款化药新药,拟开发治疗脂蛋白紊乱。
阿斯利康:AZD5492
作用机制:CD20×TCR×CD8三抗
适应症:B细胞恶性肿瘤
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AZD5492在中国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CD20×TCR×CD8三特异性抗体,是由CD8引导的T细胞衔接器剂。临床前研究显示,与传统的CD20xCD3 T细胞衔接器相比,AZD5492能够通过优先连接CD8+T细胞来诱导一定程度的B细胞杀伤,同时减少CD4+T细胞的活化和相关的细胞因子产生。
徕特康生物:LAT010注射液
作用机制:IL-2抗体融合蛋白药物
适应症:实体瘤
徕特康生物1类新药LAT010注射液获批临床,拟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α-clash”IL-2抗体融合蛋白药物,此前已经在美国获批临床。该产品利用抗体的靶向性抑制作用有效地阻断IL-2细胞因子的免疫毒性和免疫抑制效应,同时完整保留了IL-2激活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的功能。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LAT010能够高度特异性地靶向具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亚群,且极大地避免了毒副作用和免疫抑制效应的发生。
甫康药业:CVL006注射液
作用机制:PD-L1×VEGF双抗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甫康药业1类新药CVL006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根据甫康药业公开资料,这是一款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甫康药业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新药研发企业,致力于在肿瘤、病毒和衰老疾病领域开发创新药物,并且已布局了新一代双特异抗体生物药以及差异化小分子药物。
天龙药业:YKYY015注射液
作用机制:靶向PCSK9基因的siRNA药物
适应症: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
悦康药业全资子公司杭州天龙药业申报的1类新药YKYY015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以LDL-C升高为特征的原发性(家族性和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患者。根据悦康药业公告介绍,YKYY015是杭州天龙自主开发的靶向PCSK9基因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药物,具有全新的序列,并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siRNA序列全新修饰模板和GalNAc递送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肝靶向递送。该产品有望实现一年仅需注射2次,便可持续抑制肝脏中PCSK9蛋白的合成,从而高效降低血浆中的LDL-C水平,切实有效控制血脂。该产品此前已经获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准。
科辉智药:ARD-885片
作用机制:化药
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
科辉智药1类新药ARD-885片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从受理号可知这是一款化药新药,目前尚未从公开渠道查询到该产品的具体适应症。科辉智药是一家专注于使用人工智能平台赋能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其研发管线布局涵盖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领域。2022年3月,科辉智药宣布完成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Pre A+轮融资,由健壹资本领投,原股东弘晖基金、博普资本和山行资本等基金继续加持。
上海德建聪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DSY1801肠溶胶囊
适应症:2型糖尿病
由上海德建聪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RDSY1801肠溶胶囊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尚未从公开渠道查询到该产品的具体适应症,从受理号可知这是一款化药新药。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Nov 3,2024,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时间来到2024年,心血管、代谢药物正在肿瘤、自免药物的光辉之下蓄势待发;与此同时,两笔总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BD交易,如同一颗颗巨石投入水中,瞬间引爆小核酸赛道。不难预见,在未来,一旦一款国产心血管赛道的小核酸新药走向台前,必定能够充分点燃市场热情,引领行业潮流,傲然屹立于创新的潮头之上。
时间悄然流转至2024年,当肿瘤、自免两大领域随着“药王”的增长乏力、退场,声量渐消时,以GLP-1类产品为代表的心血管代谢药物正在逆势迸发。
更难得的是,过往给药周期难以突破、成药性亟待解决的心血管靶点,在小核酸技术的加持下解除冰封,引入活水。
当心血管代谢药物的庞大临床需求,与核酸药物的无限潜力汇聚一堂,一条百亿潜力的赛道即将迎来爆发。时隔多年,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有望诞生国产核酸药物的本土创新标的上。
前不久,悦康药业小核酸长效降脂新药YKYY015注射液在美获批临床,再次为行业带来振奋消息。
自2021年全面切入核酸药物赛道,悦康药业始终步伐坚定,周密布局,用全链条研发能力打造差异化,用差异化孕育高效率。悦康药业的稳与快,以及在技术平台深度布局上的雄心壮志,都为国内核酸药物研发参与全球并跑,至突破领跑,留下一份值得互鉴的生动样本。
悦康药业集团核酸药物创新中心
近期,E药经理人带着行业期待来到悦康药业,实地探访了其研发中心,并在与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药物研究院院长宋更申的交流分享中,得以一窥悦康药业进军核酸药物研发领域的初心,以及其在全链条研发布局上的宏伟蓝图。
01
“大赛道+产品力”锚定大品种
通常来讲,“市场广阔的赛道+高产品力+精准商业化布局”是大品种诞生的常用公式。其中,患者需求庞大的立基市场是产品未来放量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药企研发立项的首要考量之一。上一代“药王”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以及如今飞速增长的GLP-1产品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它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足够广阔的市场需求。
高血脂类疾病无疑就是这样一条极具潜力的赛道。
高血脂在医学上一般被称为高脂血症,又称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类物质高于正常水平,多因脂肪代谢或运转出现异常所致。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降脂药市场规模就达到了47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
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老龄化程度加剧,无论在全球还是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一直在不断攀升。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的数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已经高达35.6%,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在所有可干预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因素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被公认为是最为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其中,小分子他汀类药物是目前被指南广泛推荐的降LDL-C的主要疗法。然而,悦康药业集团董事兼药物研究院院长宋更申指出,“作为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药物,他汀类药物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依从性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这主要是因为他汀类药物受限于“加6原则”,即低剂量的他汀,对LDL-C的降幅大约为30%,但是随着用药剂量翻倍,对LDL-C的进一步降幅只会增加6%。不仅如此,他汀类药物需每日口服,再加上可能会因不耐受出现肝功能损伤、肌痛、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也亟待改善。
因此,在2015年左右,诞生了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该类产品联合他汀药物治疗可以使LDL-C比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降低50%~60%。
不过,2015年就登陆市场的两款PCSK9抑制剂其实并未实现迅速放量,甚至在诞生五年时间都未能触及10亿美元重磅炸弹的门槛。“靶向PCSK9的抗体药物需要每2周或4周用药一次,在价格与依从性的平衡上,仍低于患者的支付意愿阈值。”宋更申告诉E药经理人。
不过,宋更申并未否认PCSK9靶点的价值,他指出,“小核酸技术与PCSK9靶点的结合,不仅实现了更为出色的血脂控制效果,还能将给药周期延长至半年一次,这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并将进一步提高血脂异常的治疗达标率和控制率,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会让患者的支付意愿更高。”
同时,随着小核酸技术应用到PCSK9靶点赛道,PCSK9的价值逐渐被市场肯定。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我国PCSK9类药物市场将于2030年达到89亿元,2022-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43.5%。
本次获批临床的YKYY015注射液就是悦康药业全资子公司杭州天龙药业自主开发的靶向PCSK9基因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药物。根据悦康药业公告披露的信息,YKYY015在体外药效学研究、人源化PCSK9小鼠体内药效学试验和健康食蟹猴体内药效学试验等临床前研究中都显示出了对靶基因PCSK9的显著抑制作用;此外,体内药效学试验还显示,YKYY015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的LDL-C和TC水平。宋更申介绍,“这意味着YKYY015有望实现一年仅需注射2次,便可持续抑制肝脏中PCSK9蛋白的合成,从而高效降低血浆中的LDL-C水平,切实有效控制血脂”。
YKYY015的优势远不止于此,还在于未来能够与悦康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系统性产品布局紧密配合,打出一套威力强大的“组合拳”。
业界常用“a pipeline in a drug”来形容一款极具治疗潜力的药物,而纵观悦康药业多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精心布局与显著成果,已经不仅仅是“a pipeline in a drug”,而是实现“a pipeline in a company”的“远大前程”。
悦康目前已经形成了纵向贯穿临床前研究、临床早期、关键临床,直至申报上市以及成熟商业化阶段产品,横向则实现了对中药、化药、核酸药物、多肽药物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多元化布局。
在已上市的心脑血管产品方面,悦康手握独家品种活心丸(浓缩丸)以及唯一获得NMPA国产化学药品批文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这两大重磅品种;同时,还有通脉降脂颗粒和多烯酸乙酯软胶囊在高血脂症慢病专科打下铺垫。
在临床研发上,除了YKYY015,悦康还有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通络健脑片等产品已经递交NDA。
此外,悦康还在开发靶向Lp(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靶向AGT治疗高血压的siRNA药物。“Lp(a)是一种独立于LDL-C的关键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目前中国脂蛋白Lp(a)异常升高人群已突破1亿大关,且该靶点尚无药物上市,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而靶向AGT的核酸药物,有望绕过传统降压药物面临的耐药机制,为那些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表现出强效和长效的巨大潜力。”宋更申介绍道。
“心脑血管疾病是悦康主攻的战略方向之一,我们会围绕着这一领域进行系统性布局。”宋更申介绍,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注册申报到商业化的“全流程、全链条的研发体系”是悦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悦康基于对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需求、前沿技术和创新靶点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积累,在心脑血管领域进行了系统、前沿的产品布局;同时,多年打造的研发体系也是悦康打造高度差异化新药研发项目的坚实基础。
02
“新兴技术+系统性布局”占据差异化高地
国内庞大的患者基数为新药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和市场潜力,但同时也极易成为同质化内卷的温床。而新药研发,无异于峭壁边缘的一场较量。因此,在宋更申看来,新药研发未来的竞争格局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足够快,二是足够差异化。
“从技术路线而言,核酸药物具备治愈绝大多数疾病的可能,具有重塑治疗格局的潜力。”宋更申将悦康在核酸领域的布局比作一场建设国际空间站的战略工程。悦康正在打造平台护城河,从一系列关键底层技术出发,到构建相互协同的研发项目,最终形成技术平台。“底层技术是运载火箭的能力,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空间站组装技术、再生生保技术、长期在轨运行管理技术等构成关键技术平台,平台健全后,悦康每研发一个创新药就相当于执行一次飞行任务。”
悦康的快与差异化,也在其中诞生。目前,悦康已在包括AI靶点发现、序列结构优化设计、LNP递送、GalNAc递送、肝外靶向递送、核苷单体修饰、共加帽等核酸药物底层关键平台技术上进行系统布局,并取得了系列技术突破。关键底层技术的持续积累与平台的精心搭建,全链条研发体系的有力支撑,让悦康能够长期保持差异化,而平台一旦成熟,“快”的优势也就应运而生。
核酸药物的潜力在于,不仅是研发速度远超传统大分子、小分子药物,其研发成功率也显著高于其它技术路线。
传统意义上,无论是小分子药物,还是抗体药物,其作用机制多为在蛋白质表面寻找结合靶点,通过与靶点蛋白结合而发挥药理作用。但源于这一机制的药物,往往逃不开“靶点蛋白突变、耐药产生”的命运,因此,“找到对的钥匙了,锁又变了”时常发生。
而核酸药物的作用机制则完全不同。核酸药物靶向多种蛋白质合成上游的mRNA,通过对蛋白翻译过程的调控来实现疾病治疗,突破了传统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面临的不可成药靶点的限制问题,具有靶点丰富、研发周期短、药效持久、临床开发成功率高等优势。
现如今,随着递送技术、修饰技术、序列设计等技术的突破,核酸药物的天花板一次又一次被打破。例如,修饰技术的突破,让核酸药物的疗效、稳定性、体内药代动力学等都更上一层楼,这也是小核酸能在心血管等慢病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
因此,自2021年收购天龙药业以来,悦康就致力于布局核酸药物的全产业链平台。截至目前,悦康药业的小核酸药物和mRNA疫苗研发及生产平台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从靶点筛选与确认、序列设计、抗原设计、药效评价、CMC小试、中试和商业化生产、临床试验到注册申报的全链条的研发能力布局。
上述siRNA药物YKYY015便诞生于悦康核酸创新药平台,并使用了悦康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alNAc递送系统。该系统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并同步完成了PCT国际申请,能够实现高效的肝靶向递送。
除了YKYY015以外,悦康药业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的,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反义核酸(ASO)药物注射用CT102,目前已经进行到临床II期阶段。
宋更申告诉E药经理人,在全链条研发能力的支撑下,悦康药业的研发管线将不断推陈出新,未来有望实现从“Fast-Follow”到“完全原创”的跨越。
例如在成人乙肝治愈领域,目前数据最好的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其治愈率也囿于10%。“悦康利用AI算法对小核酸的序列进行多维度深度设计,采用了全新的序列模版和修饰技术以及新一代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alNAc递送技术,有效性安全性均有大幅提升。”宋更申介绍,临床前数据已展现出明显优势,未来有信心打造一款突破性siRNA乙肝治愈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布局平台技术和“All in”疾病领域其实是悦康一贯的风格。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和核酸药物,悦康药业还覆盖抗肿瘤、传染病、内分泌以及生殖健康等用药领域,还积极布局了多肽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特色中药制剂四大技术路线。例如,其国际领先的广谱冠状病毒膜融合抑制剂多肽药物YKYY017雾化吸入剂,在国内即将开展Ⅲ期临床试验,该产品同时还获得了美国FDA和澳大利亚TGA的临床默认许可。
“国际化乃是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当前,公司所有创新药的研发均依照国际注册申报的标准来进行研究,紧密接轨国际最高标准,致力于在全球医药领域中展现悦康的研发实力。” 宋更申介绍,悦康的创新药研发项目已形成良好梯队,每年都有新药获批临床,每年都有新药提交上市申请。
不仅如此,悦康还积极与华为合作,开启数字化转型,并搭建了可用于靶标发现、药物设计、药物筛选、化学合成、工艺开发及参数优化等全链条药物研发的、国内外最前沿的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AI算法模型,其中6项专利已获得授权,该6项专利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到了创新药的研发项目上。
最后,当被问道“悦康的创新药研发,走出了怎样一条独特道路?”时,于伟仕的回答依旧是二十多年前他创办悦康药业的初衷——责任,他说,“选择制药行业,就必须对生命负责。”
过去几年,我国新药研发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随后进入了内卷泡沫的破裂期,最终回归到以临床价值为核心的发展道路上。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药企乘势崛起,也有不少药企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当行业的发展逐渐回归理性,那些属于坚持初心、脚踏实地者的辉煌总会降临,但在彻底迎接胜利之前,让子弹飞的这一段时间金不换。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100 项与 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