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苏州沃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苏州沃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全球科技巨头英伟达豪掷资金投资了超过10家AI制药公司,向全球宣告:医药领域的新风口已经来临!如今,AI制药领域吸引了众多企业争相涉足,不仅有科技巨头英伟达、谷歌、百度等,还有海外医药巨头默沙东、罗氏和艾伯维,以及国内知名企业泓博医药、药明康德、复星医药等。AI制药赛道为何如此火热?01全球TOP20制药巨头入局AI制药有多火?从跨国制药巨头争相入局即可窥见一斑。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制药巨头,如辉瑞、强生、赛诺菲和诺华等,均已与AI公司展开合作。自2016年以来,这样的合作数量逐年增加,仅在2020年就达到了132次。要知道,能吸引全球前20大药企争相布局的赛道不多。就连“当红炸子鸡”ADC药物,也未能将所有巨头“一网打尽”(比如诺华就未涉足ADC)。AI制药的火热,还体现在交易金额上。最负盛名的莫过于2021年Recursion与罗氏基因泰克达成合作:前者利用技术在神经科学和肿瘤领域赋能药物发现,后者可能启动多达4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开发、商业化、净销售额里程碑以及净销售额的分层版税将超过3亿美元。若所有项目成功开发和商业化,Recursion将可能获得超过120亿美元的收益。值得一提的是,2020-2021年共有12家海外AI制药公司成功上市。其中,Recursion是英伟达投资的公司之一,于2021年4月登陆纳斯达克,当月股价涨幅高达约86%,是目前AI制药领域市值最高的公司,截至4月10日收盘市值为20.13亿美元。这两年,AI制药领域的热度依然不减。据华创证券研报显示,从2023年至2024年2月,跨国制药巨头与AI药物研发或IT科技企业合作的潜在总额已高达120亿美元,单个项目的平均值达到8.4亿美元。上一个迎来这么大“泼天富贵”的领域,还是ADC赛道。足见“AI+新药研发”的魅力。图源:华创证券研报AI+新药研发,是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到药物研发上,可以快速精准地完成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靶点确定、化合物筛选、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等关键步骤,不仅能大幅缩短研发周期,还能降低新药研发失败的概率和整体研发成本,并有望打破医药研发“双十定律”(10年时间研发、10亿美金投入)的限制。更值一提的是,AI技术还能识别出以往被认为无法成药的靶点,甚至发掘出全新的疾病治疗靶点,并可生成具有独特优化特性的全新药物分子,大大突破传统药物研发的局限。这种全新的研发模式,不仅为医药行业带来一场深远的变革,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AI制药的投融资热潮。据Med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2021-2023Q3全球AI制药的融资总额约为135亿美元,融资活动主要发生在美国、中国、英国、欧盟、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中国融资活动数量占总笔数的95%。另外,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2022年全球AI药物研发相关融资总事件达144起,总金额为62.02亿美元(约人民币426.7亿元),其中,美国AI药物研发融资事件71起、中国43起,其他国家和地区30起。投融资市场的活跃,反映了AI制药为医药行业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和巨大潜力。这也是AI制药领域备受瞩目的根本原因。02国内AI制药“黎明之战”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为8163万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8%,预计市场增速较快。AI在新药研发中爆发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进军。从产业链角度看,AI+新药研发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其中,上游为提供AI技术硬件和软件支持的企业,涉及芯片、数据库、云计算等领域,包括英伟达、谷歌、IBM等;中游为AI药物研发企业,如英矽智能、埃格林医药,以及IT科技企业,如谷歌、IBM和BAT等;下游为药品的销售环节,包括药企和医药外包(CXO)企业,涉及复星医药、华东医药、药明康德、药石科技等。AI制药产业链图源:银河证券研报处于中游环节的AI药物研发企业,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商业模式:AI+SaaS、AI+CRO、AI+Biotech。其中,AI+SaaS企业提供AI辅助药物开发软件服务平台,代表性企业包括ConcertAI、西湖欧米、沃时科技等;AI+CRO企业通过技术服务外包的形式与下游共同推进管线并获得服务收入,包括Schrodinge、晶泰科技、星药科技等;AI+Biotech企业主要自研药物管线,并以自主/授权/合作等方式推进管线上市,包括Recursion、英矽智能等。在国内AI药物研发企业中,拥有进入临床阶段管线最多的是英矽智能、埃格林医药,各有5条;其次,冰洲石生物、未知君和锐格医药各有4条。而处于下游环节的药企和CXO公司,也通过合作研发、软件服务等方式与中游企业合作,进军AI制药赛道。例如,云南白药与华为强强联合,依托AI技术,将研发新范式运用于药物研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涉及、相关病症研究、数据库开发等;复星医药则与国内最大的AI研发制药公司英矽智能合作,共同开发小分子创新药,目前通过后者人工智能平台PandaOmics和Chemistry42辅助开发,已成功发现首个FIC化合物并于中国境内合作开展I期临床试验。2023年8月,石药集团与英矽智能、晶泰科技在创新药研发人工智能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后两者的AI技术平台,以AI辅助药物设计,提高新药筛选效率和成功率,共同推动公司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军AI制药领域的医药外包公司更多,包括泓博医药、药石科技、成都先导、美迪西和睿智医药;国内CXO龙头药明康德财大气粗,在2018年至2021年先后投资了7家AI赋能药物研发的公司。泓博医药是小分子药物CRO/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商,打造了CADD/AIDD技术平台(计算机及人工智能辅助的药物设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利用该平台累计为52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2个已进入临床I期,3个在临床申报阶段。目前采购公司CADD/AIDD服务的客户数已达到15家。03AI制药凭什么?市场普遍预测,AI制药有望成为医药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这得益于其颠覆性的创新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潜力。AI技术现如今已全面融入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新适应症发现)、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设计)、药品生产(药品检查)和药品销售(学术推广)。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概况图源:东吴证券研报不可否认,AI技术为药物研发带来了显著的变革与效率提升。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的低成功率、长周期和高成本,AI制药能大幅节约药物合成时间,降低研发成本,并提高研发成功率。这主要得益于AI在数据处理和预测模型方面的强大能力。目前,AI+小分子药物研发相对成熟,但随着算法模型(可预测大分子结构和大分子功能的工具)的创新发展,AI+大分子的研发热度也在快速提升。大分子生物药市场的快速增长也进一步推动了AI+制药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大分子生物药(如单抗、双抗、ADC等抗体药物)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增长,并且市场规模显著。根据智药局统计,2023年全球共有43家企业、102条成功进入临床阶段的药物管线,其中国外有29家公司68条管线。在93家中国AI药企中,有14家成功将管线推进至临床阶段,共34条。上述种种迹象表明,AI制药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毫不夸张的说,AI制药的崛起预示着医药行业将迎来全新的格局。那些能够成功整合AI技术的制药公司将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04结语AI制药已成为医药行业的新趋势,未来还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突破。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及巨大的市场潜力,AI制药被看作是医药行业即将迎来的下一个增长点。尤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有AI制药企业成功实现盈利,走在了行业前列。我们期待国内企业也能迎头赶上,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新成果。————————————————药智网——天然产物AI研发平台,为您提供强大的AI分子对接功能,探索药物研发的无限可能!扫码领取免费试用>>>参考资料: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2.《AI制药商业化里程碑!首家盈利公司出现》,智药局,2024-03-283.《20240323-医药行业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69期:AI开启药物研发新时代》,华创证券4.《20240327-医药行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研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驱动医药产业升级》,银河证券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maxuelian@yaozh.com。责任编辑 | 金银花转载开白 | 马老师 18996384680(同微信)商务合作 | 王存星 19922864877(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昨天最受欢迎的文章哦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对制药行业大量和多维度的数据,AI算法能够为制药流程提速。AI在传统制药行业中可应用的方向相对较宽,所以产业链所包含的企业类型涉及较广,大致可以分为上游工具层、中游研发层、下游销售层。01AI制药价值链分布药物研发分为临床前与临床后两大环节,目前AI平台主要在临床前发挥其效用。(一)临床前包括疾病机理研究、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ADMET预测等多个环节。大数据时代,通过海量药化数据库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进行设计、合成和优化相对较为成熟。靶点发现场景有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但较少AI企业拥有新靶点和验证的能力,技术上有更多挑战。图片来源:智药局(二)临床阶段的AI技术应用难度高,目前,临床阶段AI赋能的阶段较为有限,主要包括患者分层与招募、药物重定向及数据整合与分析。针对临床药物剂量设计、结果分析与预测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能够切实提升临床试验成功率,如今缺乏针对该场景的有效模型,AI的应用并未完全打开。因此,部分公司希望构建端到端的AI药物研发能力,用于弥合临床前PCC与临床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距,拉长AI在药物研发的价值链条,但实际效用如何有待时间的考验。02AI制药产业链分布(一)AI制药产业链上游涉及算力、算法和数据,主要分两大类:提供AI技术的企业和提供生物技术的企业。提供AI技术的企业中,辅助制药的人工智能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和芯片等。软件包括各类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其他人工智能算法,还有数据收集和处理平台、开源软件包以及云计算平台等辅助类软件。提供生物技术的企业包括提供CRO服务的企业和提供先进设备的企业。提供CRO服务的企业为提供制药流程中不同阶段辅助服务的传统CRO企业。提供先进设备的企业,则拥有制造冷冻电镜、自动化实验室等设备的高端技术。冷冻电镜拥有获得复杂靶标结构等功能,而自动化实验室能够实现AI算法的快速迭代优化,是整个AI制药的流程中用来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二)AI制药产业链中游是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大类:AI+biotech、AI+CRO、AI+SaaS以及IT头部企业在AI制药产业中的布局。AI+biotech:从药物本身的性质或治疗手段分类,从细分领域看,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细胞和基因编辑疗法。AI+CRO: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为客户更好地交付先导化合物或者PCC,再由药企进行后续的开发,或者合作推进药物管线。AI+SaaS:为客户提供AI辅助药物开发平台,通过平台为企业赋能,帮助企业加速研发流程,节省成本与时间。IT头部企业:借助对外投资、打造自有相关平台、提供算力及计算框架服务,成为玩家之一。(三)AI制药产业链下游分为传统药企和CRO企业。传统药企主要通过自建团队、对外投资、CRO及技术合作等方式进入AI制药赛道。传统CRO们主要通过风险投资、建立内部算法团队、采用外部AI技术、与AI制药公司进行合作等方式切入该领域。AI制药产业链分布图图片来源:智药局03上游分析AI+技术企业提供AI技术企业中,辅助制药的人工智能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和芯片等,供应商包括英伟达、英特尔、AMD、天数智芯等企业。软件包括各类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其他人工智能算法,还有数据收集和处理平台、开源软件包以及云计算平台等辅助类软件,国内供应商包括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百度智能云等。除此之外还包含一些开源数据库,大部分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蛋白质结构和序列数据库、组学数据库都为开源数据,也存在部分商业数据库需要购买或不公开。CRO企业CRO企业按照制药流程不同阶段可分为:药物早期发现CRO、临床前研究CRO和临床研究CRO服务。国内CRO企业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美迪西等。先进设备企业提供实验数据的先进设备,包括冷冻电镜等促进生物制药发展的顶尖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这类只需要分子物理规则和算力就能实现化合物功能的预测工具。自动化实验室的前身是通过实验验证计算机筛选结构的湿实验室,随着干湿实验进行快速循环迭代的思路打通,自动化实验室将在整个AI制药的流程中用来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当下,只有三家企业可以生产冷冻电镜,分别为赛默飞、日本电子和日立高新。与冷冻电镜配套的相机设备制造商也主要是美国Gatan公司,冷冻电镜数据处理使用的主要软件开发者全部来自国外。国内专注于冷冻电镜的公司有水木未来。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基本为开源软件,不同软件需要的算力支持也可以分为:GPU、CPU和超算计。当前,国内外多家AI制药企业,包括英矽智能、晶泰科技,都有在建设自己的自动化实验室,以达到多次迭代DMTA循环,以驱动小分子药物的快速发现。04中游分析AI+Biotech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焦点仍然是小分子作为治疗方式,少量企业参与大分子药物研发、创新药物研发或者细分领域药物研究。AI+小分子:C4X discovery、Exscientia、英矽智能、埃格林医药、宇道生物、冰洲石生物、药物牧场、费米子、德睿智药、星药科技等。图片来源:智药局AI+大分子:Generate Biomedicines、AbCellera、分子之心、星亢原生物、华深智药等。图片来源:智药局AI+细胞基因疗法:基因疗法:Moderna、KRIYA、新合生物、西湖云谷智药、剂泰医药。细胞疗法:莱芒生物(AI+免疫代谢重编程)、ArsenalBio、Evaxion。虽然分成了三大领域,但也有企业通过内部孵化,打通产业链,最为典型的如晶泰科技,剂泰医药、莱芒生物均由其孵化而来。AI+CRO华深智药、Exscientia、晶泰科技、埃格林医药、望石智慧、深势科技。Exscientia不仅对外提供技术研发CRO服务,对内部部分具有价值的管线,也以合作的形式推进,例如与住友制药、BMS、Evotec等公司的合作。晶泰科技已与全球超过70家药企达成合作,包括辉瑞、艾伯维、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其ID4平台已加速超过100条管线的发现与开发。AI+SaaSSchrödinger、ConcertAI、BenchSci、西湖欧米、沃时科技、碳硅智慧。目前,Schrödinger基于物理学的软件计算平台,已被世界各地的生物医药公司、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使用。其中,全球营收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都采纳了Schrödinger的解决方案。碳硅智慧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前一站式药物发现SaaS平台——DrugFlow,包含了靶标发现、虚拟筛选、先导化合物优化、成药性预测等多个模块。IT巨头谷歌、IBM、微软、Meta、英特尔、百图生科、腾讯、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基于华为云AI和大数据技术优势,为基因组、医疗影像、药物研发三个领域提供专业AI研发平台。百图生科(BioMap),为多组学检测分析、高通量实验模拟、分子发现提供支持。阿里云的医疗AI此前已在基因测序、甲状腺结节识别、肺结节识别、数字化模拟临床实验等领域发挥作用。腾讯多次参与投资AI制药公司,例如晶泰科技,还直接布局AI新药研发领域,发布“云深智药”平台,新基建助力药物研发全流程。05下游分析传统药企赛诺菲、强生、阿斯利康、辉瑞、拜耳、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复星药业等。2023年6月,赛诺菲宣布全公司数字化转型迈出下一步,“All in”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为患者加速取得突破性成就。2022年初,复星药业与英矽智能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推进多个靶点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此外,头部AI制药公司在传统药厂的合作上甚至逐渐呈现出垄断态势。以Exscientia为例,就已披露了和罗氏、拜耳、赛诺菲在内的顶级制药公司的合作。CRO企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美迪西、IQVIA艾昆纬等。2018年到2021年,药明康德先后投资了7家AI赋能药物研发的公司,还自建AI团队,近年来开始招募算法和数据人才。艾昆纬也在一直在投资人工智能,开发AI引擎帮助优化临床试验,加速患者招募和审批,以及数据管理和采集的改进。06小结尽管以上、中、下游来区分,但本质上来说仍是不准确的,因为有些公司可能在多个环节中均有布局,所以很难指定具体属于上游还是中、下游。以谷歌为例,它有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归属于上游,但同样谷歌也会与其他公司达成AI药物研发合作,归属于中游IT巨头一类。同时,为了生存,在探索AI制药商业模式的道路上,各公司的业务也变得错综复杂,Biotech选择售卖软件,CRO减少合作推进自研管线,SaaS公司开始制药,逐渐演变成“混合型商业模式”。可以预见的是,当下药物研发的多个环节对数据和AI都有显著的需求,新技术的发展下,未来可能会慢慢融合,互惠共生。来源 | 智药局(药智网获取授权转载)撰稿 | 智药局责任编辑 | 八角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商务合作 | 王存星 19922864877(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受欢迎的文章哦
2023中国AI药物研发大会即将与大家见面。此次大会囊括了近年来AI赋能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是业内代表专家和企业的一次集中报告和展示,有助于参会人员了解AI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关键问题和未来前景。围绕领域内的热点话题,50多位专家将展开精彩的演讲和讨论。在深入调研制药行业实际需求和AI技术前沿的基础上,大会设立了6个分论坛,分别从AI如何影响小分子药物设计、大分子药物设计、蛋白质设计和结构预测,如何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协同、如何影响疾病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对“AI+药物研发”进行充分的阐释和介绍。另外结合AI技术发展趋势,设立了AI大模型与生命科学的前沿论坛。欢迎参加!大会信息☶☶☶会议名称中国AI药物研发大会 (CAPR 2023)时间地点5月25-26日上海中谷小南国花园酒店 (杨浦区佳木斯路777号)大会规模800人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大会日程☶☶☶5月25日上午 【主论坛】主持人:吕强-劲方医药创始人兼董事长时间演讲题目/嘉宾07:00-08:50签到08:50-08:55致辞刘厚佳-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08:55-09:00致辞林国强-有机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09:00-09:40探索化学与生物合成 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林国强-有机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09:40-10:20GPT架构与药物创新过程的各个终点问题与药学的终极问题徐峻-中山大学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心主任10:20-11:00晶泰科技品牌发布马健-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11:00-11:20茶歇11:20-11:50基于AI的药靶作用预测郑明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11:50-12:20圆桌讨论:AI赋能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吕强-劲方医药创始人兼董事长 (主持人)徐峻-中山大学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马健-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李梅-复星医药战略产品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郑明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5月25日下午 【主论坛】主持人:郭会芳-歌路资本董事总经理时间演讲题目/嘉宾13:40-14:10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与精准药物发现魏冬青-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聘教授14:10-14:40制药公司的AI战略和前景林翼-罗氏中国创新中心AIDD负责人 14:40-15:10DDN高速存储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生命医学研究李凡-DDN资深存储解决方案架构师15:10-15:30茶歇15:30-16:00基于AI的蛋白质设计的前世今生周耀旗-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所资深研究员/副所长16:00-16:30AI驱动药物递送和药物发现王文首-剂泰医药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16:30-17:00圆桌讨论:制药行业如何更好地使用AI技术郭会芳-歌路资本董事总经理 (主持人)吴国胜-爱法拉弟 (AiFaraday) 创始人魏冬青-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聘教授林翼-罗氏中国创新中心AIDD负责人 李凡-DDN资深存储解决方案架构师周耀旗-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所资深研究员/副所长王文首-剂泰医药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5月26日 分论坛1【AI+小分子药物设计】 主持人:袁曙光-深圳阿尔法分子科技创始人 李迪-上海医药集团药物化学研究室副主任时间演讲题目/嘉宾09:00-09:30知识与视觉驱动的药物研发大模型曾湘祥-湖南大学教授/DrugAI创始人09:30-10:00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任峰-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10:00-10:30AI助力难成药靶点研发李成涛-星药科技创始人兼CEO10:30-10:50茶歇10:50-11:20人工智能与GPCR新药研发袁曙光-深圳阿尔法分子科技创始人11:20-11:50针对药物设计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进展谢昌谕-浙江大学教授/碳硅智慧合伙人11:50-12:20圆桌讨论:AI在小分子药物设计领域应用的突破点袁曙光-深圳阿尔法分子科技创始人 (主持人)曾湘祥-湖南大学教授/DrugAI创始人任峰-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李成涛-星药科技创始人兼CEO谢昌谕-浙江大学教授/碳硅智慧合伙人李迪-上海医药集团药物化学研究室副主任5月26日 分论坛2【AI+大分子药物设计】主持人:甄鹏-百图生科战略发展总监时间演讲题目/嘉宾13:40-14:10生命科学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打造生命科学领域的“ChatGPT”唐建-加拿大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Mila)终身教授/百奥几何创始人和CEO14:10-14:40基于环肽DEL的数据驱动AI制药段宏亮-浙江工业大学智能制药研究院院长14:40-15:10抗体、蛋白药物的人工智能从头设计龙云飞-晶泰科技抗体药物部AIDD负责人15:10-15:30茶歇15:30-16:00程序驱动自动化合成医药分子李承喜-浙江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16:00-16:30计算智能驱动的生物序列分析与药物发现魏乐义-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智能生信创始人16:30-17:00圆桌讨论:AI+大分子药物设计的关键挑战甄鹏-百图生科战略发展总监 (主持人)唐建-加拿大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Mila)终身教授/百奥几何创始人和CEO段宏亮-浙江工业大学智能制药研究院院长龙云飞-晶泰科技抗体药物部AIDD负责人李承喜-浙江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魏乐义-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智能生信创始人5月26日 分论坛3【AI蛋白质设计与药物发现】主持人:魏乐义-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智能生信创始人 洪亮-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物理天文学院特聘教授 时间演讲题目/嘉宾09:00-09:30全链条AI-赋能新药创新马剑鹏-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09:30-10:00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质设计刘海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0:00-10:30蛋白质工程通用大模型洪亮-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物理天文学院特聘教授10:30-10:50茶歇10:50-11:20蛋白质与配体的复合物结构预测及其应用研究常珊-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普美瑞生物首席技术官11:20-11:50结构解析技术赋能药物发现和合成生物学刘磊峰-青云瑞晶创始人/CEO11:50-12:20圆桌讨论:AI蛋白质定向设计如何促进药物开发洪亮-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物理天文学院特聘教授 (主持人)魏乐义-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智能生信创始人马剑鹏-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常珊-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普美瑞生物首席技术官刘磊峰-青云瑞晶创始人/CEO5月26日 分论坛4【AI+大模型,生命科学的智能化进阶之道】主持人:裴剑锋-北京大学研究员/英飞智药创始人 张之越-百度智能云解决方案架构师 时间演讲题目/嘉宾13:40-14:10大模型技术在生物计算领域的应用徐强-百度智能云生命科学行业解决方案总监14:10-14:40化学大模型的探索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裴剑锋-北京大学研究员/英飞智药创始人14:40-15:10ChatGPT与生物制药陈红阳-之江实验室图计算中心副主任15:10-15:30茶歇15:30-15:50GPU加速大模型助力药物研发张玮东-NVIDIA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15:50-16:10智慧芽大模型在新药研发情报的实践裴立东-智慧芽全球生物医药产品总监16:10-16:30百度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及案例分享马罗亚-百度智能云解决方案架构师16:30-17:30圆桌讨论:“Al+大模型”,生命科学的进阶之道药物研发、智能平台建设、生成式AI算力服务知识管理、智能营销等 裴剑锋-北京大学研究员/英飞智药创始人 (主持人)徐强-百度智能云生命科学行业解决方案总监陈红阳-之江实验室图计算中心副主任马兴泉-美迪西化学部高级副总裁张玮东-NVIDIA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钱玥-维亚生物计算化学高级主任5月26日 分论坛5【分子建模与动力学模拟】主持人:邢莉-朗睿生物CEO时间演讲题目/嘉宾09:00-09:30分子生成模型中引入靶点结构信息的简单方法黄晶-西湖大学计算生物物理与药物设计实验室教授09:30-10:00分子模拟和人工智能在抗体蛋白药物研发的应用马步勇-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长聘教授10:00-10:30智能化时代创新药物研发的探索和实践杨明俊-晶泰科技首席研发科学家10:30-10:50茶歇10:50-11:20将物理建模、AI/ML和实验室大数据融合,实现药物发现新突破何骑-腾迈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11:20-11:50Molprophet: 基于AI的小分子新药发现一站式平台杨科大-杭州生奥信息联合创始人 11:50-12:20圆桌讨论:药物设计中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机器学习如何有效结合邢莉-朗睿生物CEO (主持人)黄晶-西湖大学计算生物物理与药物设计实验室教授马步勇-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长聘教授杨明俊-晶泰科技首席研发科学家何骑-腾迈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科大-杭州生奥信息联合创始人5月26日 分论坛6【AI赋能药物研发的多种方式】主持人:许大强-索智生物共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时间演讲题目/嘉宾13:40-14:10AI发现帕金森症候选药物江经纬-苏州双运联合创始人/CTO14:10-14:40组学人工智能驱动精准医学研究刘琦-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14:40-15:10AI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郭天南-西湖大学研究员/西湖欧米创始人15:10-15:30茶歇15:30-16:00AI+疾病,构建药物研发的底层逻辑赵宇-中科院计算所图灵•达尔文实验室副主任/哲源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16:00-16:30癌症-药物-基因多层次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马超-慧算首席知识官16:30-17:00利用AI技术手段拓展差异化药物创新:多靶点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搭建和应用陈晟-索智生物AI技术总监17:00-17:30圆桌讨论:AI赋能药物发现与靶点生物学的关键问题许大强-索智生物共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主持人)江经纬-苏州双运联合创始人/CTO刘琦-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郭天南-西湖大学研究员/西湖欧米创始人赵宇-中科院计算所图灵•达尔文实验室副主任/哲源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马超-慧算首席知识官陈晟-索智生物AI技术总监谁需要参加☶☶☶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 (药学、化学、生物、医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 的 PI / 实验室负责人 / 教授 / 博士后 / 博士 / 研究生AI药物研发相关专业 PI / 实验室负责人 / 教授 / 博士后 / 博士 / 研究生企业董事长 / CEO / 创始人 / VP / 合伙人战略 / 研发 / 技术 / IT / 项目总监首席科学家分子设计总监 / 主管计算化学总监 / 主管数据总监 / 主管数据团队负责人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总监信息学 / 生物信息学主管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CADD / AIDD负责人算法工程师架构师应用科学家投资负责人 / 投资总监BD / 市场总监为什么参加☶☶☶通过此次会议,参会人员可以了解:AI如何设计小分子,大分子,抗体,多肽,蛋白质,RNA,核酸药物AI药物设计如何与湿实验协同,最前沿的进展案例制药公司、AI制药初创公司、大型AI公司各自的AI开发思路与侧重点当前AI药物研发的争议问题、关键问题、技术优势与局限性AI药物研发的多个前沿方向进展AI药物研发的未来空间与技术优化方向AI如何帮助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参展企业☶☶☶参展企业合作媒体☶☶☶合作媒体参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部分参会企业阿尔法分子科技艾博生物百奥几何百图生科百英生物北京火山引擎北京开睿生命科学步长制药成都先导丹纳赫医疗东阳光复宏汉霖复星医药杭州生奥信息合生基因合源生物和黄药业和经医药红云生物沪亚生物医药华大基因华大智造华为云华院计算技术慧算基因箕星药业吉因加剂泰医药金赛药业金斯瑞劲方医药晶泰科技景杰生物君实生物抗码芯瑞生物朗睿生物乐普医疗领星生物罗氏美迪西镁伽机器人南京融捷康 诺禾致源诺和诺德诺华制药普美瑞生物普瑞基准齐鲁制药青云瑞晶人福医药赛默飞世尔赛诺菲三生制药上海赛陇生物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上海微智元生物科技上海转化子枢丰生命科技苏州双运索智生物碳硅智慧腾迈医药维亚生物沃时数字科技西湖欧米信诺维星药科技兴齐眼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一品红药业弈柯莱生物英飞智药英伟达英矽智能宇道生物月新生科云合智药(苏州)哲源科技正大天晴智睿医药中晟全肽生化部分参会科研院所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省药学科学院上海科技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天津大学图宾根大学武汉大学西湖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山大学标准门票:1880元/位截止日期:2023-05-26 18:00团购有优惠!(扫描二维码注册会议)参会/媒体合作及演讲咨询联系人:李老师电话:16502195688微信:16502195688邮箱:service@phaimus.com商务合作咨询联系人:漆老师电话:15618864572微信:15618864572邮箱:business@phaimus.com参会指南☶☶☶参会指南【时间】5月25-26日【地点】上海中谷小南国花园酒店 (杨浦区佳木斯路777号)【报名截止时间】5月25日下午18:00【标准门票权益】标准门票包含两天自助午餐、茶歇及大会资料【餐券领取】参会人员的餐券在签到时随参会证一起领取,遗失不补【发票】会后1-2周内核对、开具发票【房间预订】酒店无协议价,参会人员请自行预订【签到时间】签到时间为24日16:00-20:00,25日07:00-17:00建议错峰签到,尽量避开25日08:00-09:00高峰时段【参会证】出入会场需佩戴参会证【其他】保管好随身财物,以免丢失CAPR2022 回顾CAPR2022 中国AI药物研发大会 最终日程与专家简介40+行业重要专家共话AI药物研发!CAPR2022成功举办
100 项与 苏州沃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苏州沃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