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昆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昆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4月24日,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生命健康科技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贝达药业、贝加资本、贝达梦工场、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主办,以“聚势•共生”为主题,汇聚200余名产、学、研、医及投资界人士,共探医药创新生态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博士,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邵元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石远凯,浙江省国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秉学,杭州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刚锋,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姜巨舫,星源未来、瑞普晨创总经理楼胜琼等出席活动。大会主席丁列明博士致欢迎辞。他表示,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既有多重政策利好的机遇,也面临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不足、融资难等挑战。这些问题涉及医药创新整体生态多个方面,更加迫切地需要各方携起手来、共克难关。这也是本次论坛选择以“聚势•共生”为主题的初衷,期待为大家搭建更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更加广泛地凝聚各界智慧,一起深化产业链协作、赋能生态圈建设,聚势而上、共生共荣,共同谱写生命健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邵元昌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浙江出台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深刻改变医药研发的格局,为创新药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浙江省药学会始终秉持“搭平台,做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推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解决行业难题推动政策落地做贡献。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齐心协力、共同奋进的力量,共同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和卫生健康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开拓新境界!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作题为《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发展路径分析》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当前,我国医药创新研发贡献稳定处于全球“第二梯队”前列,但与此同时,行业在基础研究、药品监管、产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挑战。未来,要多维度提升我国源头创新能力;逐步建立国际认可的、权威性的审评制度;完善多元支付体系、构建统一市场大循环;从法律角度建立商业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创新药目录为抓手打造多元支付体系;出台全链条政策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助力我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石远凯作题为《解锁中国新药发展奥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中国药品研发历经仿制跟随、创新萌芽、创新崛起、创新领跑四个阶段,实现了从“仿制”到“创新”、从“追随”到“领跑”的重大跨越。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激增,涌现了一批以盐酸埃克替尼等为代表的国产创新药物。此外,本土药企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出海成果频现,贝达药业研发的恩沙替尼成为首个由中国公司主导在全球上市的小分子肺癌靶向创新药。期待未来有更多国产创新药迈向世界舞台,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祉。国家特聘专家、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丹在《动态变化的国际环境下药物跨境合作开发策略之我见》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当前全球医药产业正处于深刻重构期,中国创新药迎来了迈向国际舞台的历史性窗口。他对比了中美医药环境的变化,深入剖析了美国FDA改革、财政政策等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冲击,同时指出,中国凭借临床数据积累、政策支持与转化效率等优势,正在重塑全球License-out(对外授权)格局。他强调,中国企业未来应更加灵活地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化路径,实现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本次活动还举行了创新生态圈联盟启动仪式。贝达创新生态圈联盟秉持“让科学家实现创业梦想,让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以贝达药业为核心,以贝达基金、贝达梦工场为两翼,围绕新药产业、临床需求、前沿科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共建共享、开放共赢的良性产业生态。截至目前,生态圈已设立基金4支,投资孵化项目近30个,覆盖小分子、大分子、基因/细胞治疗、CDMO等前沿领域,深度布局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类疾病等重大赛道。贝达药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范建勋,瑞普晨创孟高帆博士,禾元生物首席医学官秦志杰,博锐生物副总裁金如忠,邦耀生物董事长刘明耀,高维医药董事长李旭,康万达医药董事长胡放上台进行创新生态圈联盟仪式签约。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随后,圆桌主题论坛举行。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姜巨舫,泰格医药联合创始人、总裁曹晓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邦耀生物董事长刘明耀,加科思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印祥,禾元生物首席医学官秦志杰,围绕“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医药创新的机会和挑战”主题,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影响。本环节由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心主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浙江省金融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教授汪炜,西湖大学校长资深顾问、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仁,九洲药业董事长花莉蓉,杭州产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潘晓晖,贝达药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范建勋,围绕“完善创新生态 全链条支持医药创新”主题展开讨论,为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的持续完善建言献策。本环节由贝达药业董事长助理丁师哲、启元生物总经理主持。本次论坛以高质量的思想交流和多维度的产业对话,展现了中国医药产业不断跃升的创新力量,进一步凝聚了构建医药创新生态圈的共识。未来,贝达药业将持续深化创新生态圈建设,以开放平台赋能各类创新主体,携手生态伙伴,以“聚势共生”的坚定步伐,共同探索医药创新的“中国答案”!
2024年11月30日下午,备受瞩目的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广州盛大启幕,其临床数据全球首发专场(以下简称“首发专场”)成为焦点。在此次专场中,九款处于研发阶段及已上市的新药惊艳登场,一系列关键临床数据首次公之于众,引发了投资界及医药行业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与赞誉。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研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丹博士主持本场会议。
主持人:张丹 中国药促会药物研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
本届首发专场共有9个创新药带来关键试验数据,主要涉及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等治疗领域。
01
TQB3616(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阳性、HER2 阴性晚期乳腺癌: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
TQB3616 (库莫西利) 是正大天晴研制的一款新型口服CDK2/4/6抑制剂。本次汇报的研究成果为全球首个口服CDK2/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Ⅲ期阳性结果。
TOB3616-Ⅲ-01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 Ⅲ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TOB3616联合氟维司群在内分泌经治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TOB3616联合维司群可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并有效改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总生存期等。与历史研究结果相比,TOB3616联合方案的中位PFS、HR和PFS延长程度等临床获益均高于现有标准治疗数据。
殷咏梅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副院长
02
多格列艾汀片改善β细胞葡萄糖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多格列艾汀片(华堂宁®)是华领医药自主研发、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力博士带了“SENSITIZE”(增敏)机制验证临床研究和第二代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单剂量SAD临床研究结果。
Sensitize (增敏)研究结果显示:多格列艾汀片单次给药可提高不同程度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葡萄糖敏感性和二相胰岛素分泌。第二代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单剂量递增(SAD)试验结果显示:2nd G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HM-002-1005片184.5mg的暴露水平与多格列艾汀片75mg BID相当,达到优化用法用量的目的。
陈力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研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03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全球首发III期确证性临床研究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是在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下由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药用人血白蛋白。
Ⅲ期确证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中,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OsrHSA)给药剂量20g/天,最长给药14天,其提升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疗效不劣于人血浆来源的白蛋白(pHSA),且能在随访期保持与pHSA相当的稳定疗效。达到了临床试验设计的主要研究终点,并有良好的安全性。研究中没有产生有临床意义的抗药抗体和抗HCP抗体。
杨代常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4
引领代谢健康,依苏帕格鲁肽α代谢数据首发
银诺医药自主研发的依苏帕格鲁肽α是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人源超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首个将获批适应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
依苏帕格鲁肽α单药/联合二甲双胍 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优秀的达标率,基线HbA1c<8.5%的患者,依苏帕格鲁肽α单用及联合MET治疗24周HbA1c达标率分别为68.6%、81.5%;快速起效,强效降糖,4周快速降HbA1c达1.1%,24周降幅达2.2%。减重方面,依苏帕格鲁肽α在非糖尿病人群的研究显示,4周减重4kg,体重降幅达6.2%,71%人群体重降幅>=5%。
徐文洁银诺医药高级副总裁、首席商务官
05
阿基仑赛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人群的真实世界数据
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是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疗法,由美国KITE研发、并技术转移给复星凯瑞(原复星凯特)。本次研究共入组201例受试者,截止至2024年5月31日,201例患者进行了中期评估,中位随访17.6个月,bORR达83.1%,bCR率达67.2%,中位PFS达15.5个月,24个月OS率达75.2%。
安全性方面,针对中国患者人群,未观察到新的不良事件。在受试者中,有85.6%出现了任意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3级CRS发生率为10.4%,与ZUNA-1和CIBMTR相当;25.4%受试者出现了任意级别神经事件(NE),其中≥3级NE发生率为3.5%,低于ZUMA-1和CIBMTR。研究结果支持阿基仑赛在中国R/R NHL患者中的疗效卓越与全球数据相当,且安全性更好。
赵婧华 复星凯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
06
戈来雷塞联合JAB-3312(SHP2抑制剂)治疗KRAS G12C突变的晚期实体瘤I/Ⅱ期临床研究
Glecirasib是加科思自主研发的是一个全新结构的小分子 KRAS G12C 共价抑制剂;JAB-3312是加科思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的SHP2磷酸酶变构二代抑制剂。基础研究显示KRAS G12C抑制剂与SHP2抑制剂联用可以增强抗肿瘤效果,并且可以减缓肿瘤的停药后再生长。
研究进行了充分的剂量探索,截止2024年8月20日共探索了7个剂量组合,入组了194例晚期实体瘤患者。联合用药结果显示,在所有实体瘤患者中安全耐受性良好,常见的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与两个单药的数据类似,未观察到药物相互作用及毒性叠加作用。联合用药在KRAS G12C突变的一线NSCLC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所有剂量组下入组的102例1线NSCLC中观察到了优异的临床疗效,确认的ORR为70.6%,中位PFS为12.2个月;PD-L1分层结果显示:在各个PD-L1分层的人群中均展现出了良好的ORR和PFS。
丁瑜莉 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
07
复瑞替尼(SAF-189s)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开放标签,随机III期研究
复瑞替尼是一种高活性、脑部高渗透性的新一代ALK/ROS1抑制剂,用于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高级副总裁吴诸丽带来了相关的Ⅲ期研究(REMARK研究,NCT06569420)的中期分析(IA)结果。
结果显示:REMARK研究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对未经ALK-TKI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统计学和临床上均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与克唑替尼相比,复瑞替尼整体疗效良好,可明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风险,安全性与预期一致,无新的安全性信号出现。
吴诸丽 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高级副总裁、首席医学官(肿瘤)
08
西格列他钠治疗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
西格列他钠片(双洛平®)是深圳微芯生物研发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全激动剂,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纤维化,调节糖、脂、能量代谢,已在中国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PPAR全激动剂。
在MASH的II期临床试验中,患者随机接受西格列他钠或安慰剂治疗18周。结果显示该药物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减少肝脏炎症和损伤,有改善纤维化的趋势。西格列他钠48 mg、64 mg在MASH患者18周治疗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MASH治疗中具有极大的潜力。
潘德思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
09
斯鲁利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贝伐珠单抗和XELOX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一项II/Ⅲ期研究
斯鲁利单抗(汉斯状®)是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临床试验2/3期研究的2期阶段共入组114名患者入组并随机分配至斯鲁利单抗组(n = 57)或安慰剂组(n = 57)。截至2023年12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4.4个月,斯鲁利单抗组的中位PFS和OS均有明显改善(mPFS:16.8 vs. 10.7个月,风险比 [HR],0.58;mOS:未达到 vs. 21.2个月,HR,0.74)。在MSS和KRAS突变亚组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获益。总体来说,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XELOX在初治的mCR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靖 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产品开发部总经理
九届临床首发专场已累计向与会者展示了78个创新药的关键临床数据,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临床用药选择,也为患者和投资者带来了双重利好。期待创新与资本的进一步合作,推动国产创新药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
「长按」二维码添加小达「进群」
与更多行业伙伴共探市场前沿资讯
艾美达医药咨询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是一家专业的医药行业咨询服务提供商。公司致力于将产业政策研究与真实世界的数据挖掘深度结合,洞悉行业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通过专业的研究提供前瞻性的市场分析,为企业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准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初冬泰州,创新与活力交织,合作与机遇并存。而当今最大的创新机遇之一,无疑是医药健康。
为帮助业界把握时代红利,11月29-30日,由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同写意专业策划的2024中国医药城大健康产业论坛,以及泰州市国际商会主办、同写意策划执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在中国医药城会展交易中心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生物科技成就大健康产业未来”为主题,通过一场主旨报告、两场主题论坛、两个专场活动以及一场座谈交流会,涵盖从生物医药创新、消费医疗再到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不同前沿领域,以及最新的政策分析洞察。
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几十名专家与行业先锋人物,围绕生物科技在创新药、消费健康的赋能突破,为参会者带来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
健康蓝图已绘,发展号角已响。让我们共同见证大健康产业的无限可能!
花絮视频
戳我!2024中国医药城大健康产业论坛完整日程!
领导致辞
梁三元
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此次大健康产业论坛——主旨报告活动,各位业界大咖、知名专家济济一堂,既是一次专业学术领域的思想交锋,更是对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次现场检阅,旨在探寻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与价值挖掘的破局之道,必将为我们进一步明晰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把握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我们相信,有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有社会各界的通力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续写新辉煌。
主旨报告
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大健康创新链的产业之痛与破解之道
合成生物学技术正在改造或颠覆着传统大健康产品的研发路径。生物学家和工程师联合起来对生物体进行重新布线和编程,今后我们将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高效、经济、环保地生产更低价有效的药物、食品和健康产品,为治疗癌症和遗传病等重大医学难题提供新手段,最终从多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
马大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小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制备:兼谈创新药物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小分子药物发展趋势,导致化学合成在小分子药物发现和规模化制备方面占主导地位。发展更高效的反应和合成策略仍然任重道远,是小分子合成化学和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强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方法的融合可以提升合成的效率。在工业化应用场景方面,我们应该更关注农药和大宗精细化学品的创新制备工艺。
圆桌对话
张 丹(主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谱新生物联合创始人、联席董事长
毛振宾: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长
朱 义:百利天恒创始人、董事长
何 静: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负责人
丁伟波:BioGen渤健亚太区总裁
生物科技的价值创造与医健产业的价值投资
• 即使是大科学家,最后将先进的科学研究变为应用成果,也需要向企业家角色转换,也就意味着得关注监管。当开发创新药缺乏现成的指导原则,就更离不开灵活的沟通交流。
• 监管科学的灵魂,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创新,并且尽快把创新的成果向新药来转化。转化过程中,监管部门通过与时俱进的新评价方法、新评价标准、新评价工具,将加快新药的落地。
• 某种角度理解,罕见病等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跟整个社会都有关,政策环境给予足够的支持,让更多创新要素加入进来,才能促进更多好的解决方案诞生。其中很重要一点是,确保支付价格上建立一种供需平衡。
• 本土资本市场由过热到转冷,一定程度打乱了某些从仿制药起步做创新药的公司的节奏。当二级市场缺乏足够合理的退出通道,融资难以为继,对外授权有时候就是不得不做的决定。
• 跟跨国药企合作,对于国内做创新的公司来说,不只是金钱上的回报。通过共同开发、商业化,国内药企有很好地机会将自己的能力短板补齐,提高创新实力。
• 如果想要实现长期的产业发展壮大,地方园区需要梳理清楚自己的优势领域。另一方面,随着一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变迁,肯定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即使提供相应的帮扶支持。
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座谈交流会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一级巡视员毛金生,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长毛振宾等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中国医药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答疑解惑。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副会长程增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丹主持会议。
会上,专家学者分析了发展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探讨发展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对加快中国医药城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主题活动一
生物医药创新与出海
围绕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如何突破创新瓶颈、融入国际市场,2024中国医药城大健康产业论坛安排了一天半的深入探讨与多维度交流。
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相关领导率先带来权威分享,解析生物制药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指导进展及典型案例,为创新出海提供实践指南。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原副司长段政明,提供了医保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思考。
产业端,阿斯利康等MNC、锐格医药等明星Biotech,生动阐释各自的成功经验。围绕“中国新药价值投资的新逻辑”等热点议题,不同专业的嘉宾各抒己见,为与会者带来精彩的思想盛宴。
主题活动二
生物技术与消费医疗
本场一天半的主题活动,聚焦生物技术与消费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探讨技术如何驱动消费医疗产业升级,为未来大健康产业注入新活力。
凌沛学、姬广聚、杨健等院士专家,带来了透明质酸、柠檬酸基生物材料在医美抗衰方面的应用探索。派金生物、雍禾医疗、华熙生物等企业,亦展示了多肽、细胞这些不同技术路径切入消费医疗的可能。
从科学研究到市场实践,从技术创新到产业战略,此次活动不仅成为创新思想的高地,更是产业对接的重要桥梁,为推动中国医药城和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专场活动
作为本届大健康产业论坛的两大组成部分,以“慢病协同共管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主题的专场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医疗产业链上下游代表参与。
相关链接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现场丨“泰”盛大!上万人次参会,与200多先锋人物共赴医健未来
• 现场丨智能驱动,细胞药物加速进化
• 现场 | 在蓝色药谷生命岛,谱写新的“核”篇章
• 大湾区:“默克主题日”论坛亮相国际生物科技创新与投资大会
• 现场丨医药创新,光明可期!大湾区再发英雄帖
• 写意现场 | 生物药开发与生产实战研修班(烟台站)圆满落幕
• 现场 | 2024同写意医美与器械创新前沿华西论坛成功举办
• 现场 | 第八届全国核酸疫苗大会圆满落幕
• 现场 | 重磅打造!同写意CGT年度品牌大会圆满落幕
• T20现场丨金鸡湖畔同写意,饕餮盛宴共享之
• T20现场丨中国医药创新路在何方?让历史告诉未来
• T20现场丨同写意20周年庆典晚会
• 现场丨百位新药创始人研讨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
• 现场 | 聚焦创新工艺,成就医药产业未来
• 现场|烟花三月下扬州,打造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
• 现场|万物皆可偶联,见证XDC无限可能
• 现场|天府盛宴,花重锦城,XDC产业乘风而起
• 现场 | 修内功,练招式,2024全球创新药技术交易论坛圆满落幕
• 现场丨用新兴生物技术,赋能万亿生命健康
• 现场|健康无止境,抗衰有未来
• 长三角医药创新发展联盟两周年工作会议暨2023'长三角首届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技术研讨及供需对接会议在沪成功举办
• 现场|聚焦GLP-1分离纯化,助力本土多肽药物发展
• 现场丨共建医药高地,探索保税机遇,生物医药未来大兴论坛圆满收官
• 现场 | 第四届国际老化与疾病大会落幕,下一次香港见!
• 现场|全球老化与疾病研究顶尖科学家齐聚张江科学会堂
• 现场|如何把握药品政策,开发未来临床需求新药?
• 权威解读!药品政策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现场丨千人盛会,见证药品政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 现场丨共襄医药盛会,洞见创新未来,首届北京创新药CMC论坛圆满收官
• 现场 | 诗画剡溪,肽美嵊州,多肽药物正启航
• 现场 | 浙江 · 嵊州多肽产业发展大会暨生物医药创新人才交流大会开幕!
• 现场 | 引技术源泉,品转化成果,首届(北京)细胞制药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现场|在青浦,同康桥,共写意:新基建,新未来
• 从百亿向万亿市场进发,问道本土药企的未来大健康产业机遇
• 现场丨跨界融合,深向未来,2023 BT大会圆满收官
• 2023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跨界融合 深向未来
• 现场|50位产业领袖深圳来见,共话生物医药的“敢为人先”
• 现场丨金鸡湖再摆21桌前沿技术“满汉全席”,医药人再享受源头创新“饕餮盛宴”
• 现场丨让前沿技术,为中国医药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 现场丨200家创新药机构首脑来了,中国生物制药创新链盟成立!
• 现场丨六大论坛聚焦生物制药前沿,首届广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大会落幕
• 现场丨打造湾区硬核产业链,共创广州医药新格局
100 项与 昆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昆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