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
不會就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hanghai Bio-heart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上海百心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185)
自願公告
IBERIS® RDN 系統於瑞士的首個商業案例
本公告乃由上海百心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
司統稱「本集團」)自願作出,以向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提供有關本集
團最新業務發展情況的最新資料。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最近,本公司附屬公司上海安通醫
療科技有限公司(「安通」)研發的Iberis®多極腎動脈射頻消融系統(「Iberis®
RDN系統」)在瑞士完成市場准入及首例商業化手術。該手術由巴塞爾大
學醫院進行。概無有關併發症或不良事件的報導。該案例得到柏盛國際
集團有限公司(「柏盛」)及安通的共同支持。
安通與柏盛就Iberis® RDN系統的商業化達成戰略夥伴關係,相關合作涵蓋
多個地區,包括但不限於歐盟國家、亞太地區及拉丁美洲(LATAM)地區。
截至本公告日期,Iberis® RDN系統是全球唯一獲准使用經橈動脈方法
(「TRA」)和經股動脈入路方法(「TFA」)的腎神經阻斷(「RDN」)產品。TRA
使RDN更安全、更有效、更便宜。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為全球患者提供門診
RDN 手術。安通已於2016 年於歐洲取得Iberis® RDN 系統的CE 標誌。
關於柏盛
柏盛是一家在百慕達註冊成立的公司。柏盛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02382)的子公司及其旗下心腦血管
業務板塊的業務實體之一。柏盛的業務遍佈全球,總部設於新加坡。歐洲
總部設於瑞士莫爾日。通過將直銷網絡和遍佈全球的經銷商相結合,柏
盛致力於滿足醫療健康領域的需求,並通過定期在國際論壇及國家層面
舉辦培訓課程、科學峰會和研討會及相關活動,支持真正的醫學教育,
推動醫學進步以及改善患者護理。柏盛亦以符合所有道德和法律要求的
方式參加世界各地一些主要的心臟病學大會。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8A.05條的警示聲明:本公司
無法確保Iberis® RDN系統最終能成功開發及營銷。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
資者於買賣本公司股份時務請審慎行事。
承董事會命
上海百心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汪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2025 年10 月23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成員包括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汪立先生;執行董事
王雲磬先生及王佩麗女士;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陳軼青先生、魯旭波先生
及蔣一斐先生。
作者 | 颜色
编辑 | 郑瑶
拖欠130余名员工工资、社保费用及医保费用共计916.98万元(不含滞纳金),欠付税款及滞纳金共计400.97万元,一家小型药企走向破产。
01
拖欠130余名员工工资
一家小型药企陷入经营困局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了一则案件开庭审理通知,大余县人民法院受理江西润泽药业有限公司破产申请。
截至目前,案件具体细节尚未对外披露,而这家曾参与江西南昌市牵头组织的氯化钠等注射液市级联盟集采的小型药企,经营风险早有迹象。
据赣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公告,江西润泽药业的经营危机2025年初显现。其因负债严重,流动资金枯竭,2025年2月初至今已停产,并拖欠130余名员工工资、社保费用及医保费用共计916.98万元(不含滞纳金),欠付税款及滞纳金共计400.97万元。
截至目前,赣州两级法院涉润泽药业公司执行案件共54件,申请执行标的款本金总额共计67064.21万元,涉及政府代偿439.5万元。
更严峻的是,润泽药业名下核心资产已失去流动性,名下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主要资产已被设定抵押,且经核算已达到“资不抵债”标准,符合破产清算法定条件。
不过公告也提及,因润泽药业拥有大容量注射剂和小容量注射剂21个品规、46个药品批准文号、90个生产批件号、4个药包材注册号,在现有的药品监管政策下,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存在重整可能性。
江西润泽药业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玻璃输液瓶、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小容量注射剂A线为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B线为最终灭菌(人胎盘组织液)的生产、销售;医药技术开发;新药研究与开发;医药技术转让、咨询、服务。
这家企业员工人数68人,属小型企业,目前已被标注为“失信执行人”“被执行人”“破产案件”“司法案件”。
图片来源:企查查
在2024年江西南昌牵头组织的氯化钠等注射液市级联盟集采中,共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5个产品被纳入。
江西润泽药业多个产品中选,其中0.9%氯化钠注射液(直立软装双阀)拿下多个规格,包括100ml、250ml、500ml等。具体来看,氯化钠注射液(100ml:0.9g),中选价格为1.05元/瓶/袋/支。在同产品规格中,江西润泽药业以低价中选,价格较部分竞品低超50%。
氯化钠等注射液市级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供应清单及支付标准(部分)
按照江西省要求,自2025年1月1日零时起,医疗机构执行上述中选结果。
但仅1个月后,润泽药业便因资金链断裂停产,未能持续履行供应义务。江西省药监局6月发布的公告也证实,江西润泽药业有限公司因企业自身原因报告停产,停产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至2025年10月31日。
从停产到破产,仅仅不到3个月的时间。
润泽药业并非首个因破产断供集采的企业。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于9月发布公告称,在省际联盟骨科创伤项目中,中选企业常州大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市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均已破产,无法继续履行中选产品的供应义务。
目前,大余县人民法院尚未公布江西润泽药业破产案件的后续推进时间,相关债权人权益保障、集采供应缺口填补等信息仍待进一步披露。
02
集采反内卷
合理控成本、保质稳供是核心破局点
近年来,集采通过“以量换价”与“质量门槛”双重机制,显著提升行业集中度。集采在以量换价的同时,重视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投标企业不考虑自身经营情况,低价内卷式先中标再断供显然不可取。
此前曾有专家对赛柏蓝表示,集采对于企业是当前确定性最强的业务机会,不排除有企业将集采中标当成救命稻草。然而集采竞标对于企业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显然不是“一中了之”,对于参与竞争的企业来说,如果竞争力只有喊出的低价,即便短期集采中标也不是长久之计,集采中标显然也无法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
更不用说,作为治理药品与耗材价格虚高、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的核心政策,国家医保局多次强调,集采的底层逻辑并非“唯低价论”。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此前公开表示,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国家医保局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研究优化具体采购规则。
其中,“反内卷” 的具体规则设计,成为行业关注的核心焦点。
第十一批集采提出,在报量方面,医药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报具体品牌的量,把自己认可、想用的品牌报上来;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国家医保局在《“集采药品质量严格监管,企业检查和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相关部门、企业、专家介绍集采有关情况》中指出,经过6年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集采政策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强成本管控、创新转型,对提升行业集中度、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企业,科伦药业称,截至第十批国家集采,其累计59个品种(83个品规)中选,已然成为集采头部供应商之一。第八批国采中,科伦药业的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选价约3.6元/瓶,协议量约900万瓶,中选后实际年销量超2000万瓶,其年产销大容量注射液约50亿瓶(袋)。
甘李药业指出,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胰岛素产品新增进院近1.2万家,目前已覆盖约3.9万家医疗机构,作为以胰岛素为主要产品的企业,集采后2023年、2024年盈利逐年增加——2024年营收达30.45亿元,同比+16.77%;净利润6.15亿元,同比+80.75%。
心脏支架集采后,蓝帆医疗的心脏支架覆盖医疗机构数从1400多家增长至2100多家,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2024年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收入增长约13%,主要来源于集采支架、药物球囊和普通球囊销量的全面提升。
这些变化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药品生产、流通格局。
随着第十一批国采“反内卷”规则的落地,地方集采如何衔接这一政策成为关键。而在集采重构行业生态下,唯有兼顾保质稳供与合理定价的药企,才能在“丛林法则”主导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END
内容沟通:Xinmeitizhongxin-
商务合作:13810647732
特约作者 | 金钱草
责任编辑 | 郑瑶
2025年上半年,哪些企业表现较好,哪些赛道继续承压?
01
六大赛道半年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析
2025年上半年,A股医药行业498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2,321亿元,同比下降2.79%;实现归母净利润1074亿元,同比下降4.18%,与2024年全年的业绩变化趋势类似。
关注赛柏蓝,主页对话框回复「498」,获取2025年H1药企营收、净利润名单
分赛道来看:
化学制药行业上市公司158家,营收下降3.22%至2,71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7.47%;
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54家,营收558亿元,同比下滑近1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1.32%,是降幅最大的赛道;
医疗服务行业上市公司51家,营收约为880亿元,同比增长3.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49%,是增幅最大的赛道;
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135家,营收接近1200亿元,同比下降4.6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0亿元,同比下滑17.64%,降幅仅次于生物制品;
医疗商业上市公司31家,营收超过5100亿元,同比微降0.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微增7.21%。
中药行业上市公司69家,营收超过1780亿元,同比下滑超过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3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02细分赛道营收TOP10企业分析
化学制药行业
代表性企业表现如下:
华东医药以216.75亿元营收领跑行业,同比增长3.39%,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恒瑞医药作为化学制药标杆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母净利润达44.50亿元,同比增幅达29.67%,创新产品矩阵的商业化成效持续释放。百济神州虽实现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幅46.03%,但净利润由于研发投入维持高位,大幅下滑115%以上,仅有4.50亿元。复星医药年销售额超过195亿元,同比下滑4.63%,但净利润达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40%。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生物制品行业
生物制品行业在2024年遭遇一定挑战,2025年延续不利形势,营业收入TOP10企业分化明显,营收前三企业均有不同幅度下降,4-10位企业营收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净利润方面,前十企业整体表现不佳,有5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集采政策深化及研发投入转化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
其中,智飞生物作为2024年生物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2025年营收同比大幅下滑超7成,份额下滑至第三位,受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面对结构性转型调整;2025年上半年排在首位的长春高新,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上海莱士排第四位,营收接近40亿元,同比下降7%;其余前十企业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在净利润增长的企业中,甘李药业同比增长1倍,净利润达6亿元,辽宁成大净利润超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6%。此外,特宝生物由于新品上市进入快速增长期,营收和利润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医疗器械行业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营收与利润同比双双下滑,未能延续2024年增长势头。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企业入围门槛超过24亿元,企业间成长性呈现显著分化,其中保持增长与出现下滑的企业各占五家。
迈瑞医疗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营收规模超过167亿元,尽管同比下滑18.45%,仍远高于其他企业。联影医疗位列第二,营收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约2%;英科医疗排名第三,营收接近50亿元,同比增长近9%。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八家企业实现盈利,七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六家下滑幅度为两位数,另外,蓝帆医疗和楚天科技出现亏损。
龙头企业迈瑞医疗净利润同比下滑近33%,但仍保持在50亿元以上;鱼跃医疗净利润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7%;联影医疗、英科医疗和乐普医疗的半年度净利润均超过5亿元,其余企业净利润规模相对较小。三家企业保持净利润增长,其中仅英科医疗同比增长超过20%,联影医疗和鱼跃医疗两家的净利润分别有5%-8%的增长。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中药行业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与医疗器械领域类似,整体表现呈现分化态势。营收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三家:白云山、云南白药和华润三九。白云山营收规模最大,同比增长2%,其中医药商业占比较高;云南白药营收超过210亿元,同比增长近4%;华润三九营收接近150亿元,同比增长5%。
归母净利润方面,前十企业中无一家亏损,但受中药材价格波动及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企业间差异显著。六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太极集团降幅最大,同比下降近72%;华润三九下降超20%;片仔癀净利润为14.42亿元。
部分企业仍保持良好盈利态势:云南白药净利润超35亿元,同比增长近14%;步长制药增幅最高,同比增长超1.7倍,净利润突破6亿元;以岭药业和天士力在营收下滑背景下,净利润仍保持15%以上增长,盈利规模介于6–8亿元。同仁堂和康恩贝净利润则出现7%–8%的下滑。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医药商业
医药商业行业头部企业营收规模显著,市场集中度较高,但企业间成长性分化明显。上海医药以超1400亿元的营收居于首位,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50%,盈利能力突出。九州通和重药控股分别位列第二、三位,营收均实现个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速接近20%,显著高于行业其他企业。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如国药一致、中国医药和海王生物等,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行业涵盖CRO、体检、专业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2025年上半年整体呈现发展分化态势。
医疗服务行业前十企业的营收门槛超过20亿元,其中美年健康与金域医学两家企业出现净利润亏损。从细分行业看,CRO企业整体表现优于医疗诊断服务类企业。
CR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0%,净利润同比增长达100%;康龙化成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滑近40%;泰格医疗营收小幅下滑3%,利润降幅超过20%。在医疗诊断服务领域,迪安诊断与金域医学均面临营收与利润双重下滑,且幅度显著。金域医学利润同比下滑超过190%,营收下降逾20%;迪安诊断营收也下滑超过20%,利润降幅更达到85%以上。
总体而言,行业内部业绩分化明显,CRO板块相对稳健,诊断服务企业承压显著。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附:498家药企最新半年业绩详单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
END
内容沟通:Xinmeitizhongxin-
商务合作:13810647732
100 项与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