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动脉网独家获悉,深圳市定视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定视医疗”)宣布完成由深圳国创勤智天使基金和欧普康视联合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智能化角膜交联仪的临床试验及睑板腺治疗仪的销售推广工作。
定视医疗深耕眼科设备创新领域,聚焦眼科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替代,产品线涵盖干眼症、视力矫正和眼部手术等多个领域。公司技术研发依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深圳市生物制造技术与应用工程实验室,已完成睑板腺治疗仪、智能化角膜交联仪全套供应链的开发与整合,目前还在紧锣密鼓地开展Ⅱ代睑板腺治疗仪,家用干眼治疗设备及高端眼前节OCT等眼科相关设备的研发工作。
01
进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公立医院及眼科机构,迎商业化放量期
2024年4月,定视医疗自主研发的智能可视化睑板腺治疗仪DisionEyemore(粤械注准20242160609)摘得国产睑板腺治疗仪第一证,后于6月顺利取得生产许可证,并于当月实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独立民营医院的首次销售。
智能可视化睑板腺治疗仪DisionEyemore
智能可视化睑板腺治疗仪DisionEyemore,创新性地采用“电加热”方式,结合了先进的热脉动技术与高精度可视化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对上下睑板腺进行加热,使其达到40-42.5℃的最佳治疗温度,快速软化睑酯,加热范围达17.18mm,单次眼睑治疗仅需2~3分钟即可有效疏通并恢复睑板腺功能。患者体验时仅有温热感,全程无创无痛。
该治疗仪主机配备1.5寸RGB彩色屏幕和拍照功能,不仅能实时显示温度与压力,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时评估治疗效果,还能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便于医生追踪疗效,还能直观地向患者展示治疗成果,弥补了同类产品只能透过放大镜观察而不能拍照记录的局限性。
截至目前,智能可视化睑板腺治疗仪DisionEyemore已入驻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同时与全国数十家公立医院及眼科集团展开了试用及销售工作,已成功销售数十台,销售额超百万元。
02
在研智能化角膜交联仪,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智能化角膜交联仪是定视医疗的又一主力产品。该产品专为圆锥角膜等角膜病变设计,其通过特定的交联技术增强角膜的生物力学强度,延缓或阻止病变进展,改善角膜相关病症情况。
圆锥角膜( KC)好发于青春期,是一种常见的多不对称的双侧扩张性疾病,以角膜扩张、中央或旁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随着病情发展,圆锥角膜可导致进行性近视、不规则散光及角膜瘢痕,晚期视力显著下降甚至致盲。现阶段我国圆锥角膜患者数量约为600万~1200万人,且发病年龄更早,进展更快[1],因而被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图片由定视医疗提供
圆锥角膜发展到了晚期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进行治疗,但囿于国内角膜供体极为稀缺,手术价格高昂,无数圆锥角膜患者只能在模糊的世界里备受煎熬。
角膜交联是目前临床延缓圆锥角膜进展公认的主流治疗手段,旨在避免进展至角膜移植。
由于角膜交联仪需要高精度的光能量调节和监测技术,且要在不同角膜厚度、不同病变程度以及不同个体差异等复杂情况下,精准地将光能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技术门槛颇高。当前市场主要由意大利iromed公司(cf x-linker角膜交联仪)和美国Avedro公司(Avedro角膜交联仪)等国外厂商主导。
为打破国外垄断,定视医疗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智能化角膜交联仪研发,并已完成初代样机制造,累计获得近十项相关发明专利。据悉,该智能化角膜交联仪可实现智能化能量分布控制,能精准调节光强、光斑大小、照射距离等,匹配个性化治疗需求;其搭载的多轴联动光学中心支持的眼球随动系统,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加之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能分析医生手术习惯和手术特点,能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
对于获得本轮融资,定视医疗团队表示:本次融资引进了国创勤智基金和欧普康视投资基金这样的产业投资人,加速了定视医疗研发的创新类产品的市场化。在眼科医疗创新的浪潮中,定视医疗始终以“科技赋能健康,创新守护光明”为使命,致力于打破进口垄断、推动国产高端眼科设备的普及与升级。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为全球眼科医疗行业带来更大的价值,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我们深知,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份临床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同行。
若您是眼科研发领域的探索者,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团队,依托清华大学等顶尖科研平台,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将实验室的灵感转化为改变患者生活的产品;若您是资本市场的远见者,我们诚邀您与国创勤智、欧普康视等产业伙伴并肩,共享眼科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的万亿蓝海机遇;若您是医疗市场的开拓者,期待与您深化合作,加速产品落地,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定视的前沿技术。眼科医疗的未来,需要更多人的智慧与力量。定视医疗愿与您并肩,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共同书写中国眼科器械崛起的新篇章!让我们携手,让清晰视界触手可及!
国创致远投资总监魏清钿表示:定视医疗作为国产眼科器械的源头创新标的,产品研发坚持临床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双轮驱动,产品布局专注消费眼科的黄金赛道,智能可视化睑板腺按摩仪和智能图案化角膜交联仪可以覆盖我国拥有最大患者基数的屈光不正和干眼症市场,相关技术储备深厚,整体市场空间广阔。国产眼科医疗器械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源头创新器械的推广是打开进口垄断局面的必经之路,值得资本的关注和布局。国创勤智基金很荣幸参与本轮投资,期待与定视医疗团队携手前行,推动创新产品的陆续上市,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患者带来更优的疗效获益。
欧普康视投资总监唐婷表示:欧普康视的整体战略聚焦于全视光产品及全年龄视光服务,重点关注干眼、屈光等视光检查和治疗设备和耗材。定视医疗的核心产品管线正是围绕这些领域构建的。团队依托清华大学和国内顶尖眼科专科医院,临床需求洞察力强、工程转化落地速度快。其手持热脉动睑板腺治疗仪已获国产首张注册证,并与国内头部医疗服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商业化可期;角膜交联仪也已通过型式检验,有望取得国内首张注册证,该产品主要应用在圆锥角膜治疗、屈光术后加固等方面,并具备开展无创屈光手术的潜力。欧普康视期待与定视在新技术、新产品上深化合作,为大家“看得清、看得好”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关于深圳国创勤智天使基金
国创勤智大健康产业天使投资基金由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旗下资本运作平台国创致远与勤智资本联合发起。基金依托国创中心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和国家级平台优势,发挥勤智资本的专业投资能力,聚焦医疗健康领域开展投资,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孵化和培育医疗健康领域下一代“独角兽”,提升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关于欧普康视
欧普康视是国内首家眼健康产品类上市公司,角膜塑形镜产品市占率全国第一,并且,公司在医疗服务板块也有着重要布局,控股约500余家眼视光中心及眼科诊所、30家眼科医院。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和基金方式对外展开投资,公司参与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近10亿元。欧普康视投资依托上市公司产业链,全方位赋能投资企业,期待填补部分医疗行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培育出医疗健康领域新的行业标杆。
* 推荐阅读:《首款国产睑板腺治疗仪获批,4.3亿困在干眼症里的人有了新选择》
* 参考资料:[1]《Whole-exome sequencing screening for candidate genes and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sporadic keratoconus in Chinese patients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消费医疗因兼具消费和医疗双属性,还携带免疫集采、千亿市值、高速增长等高亮标签,一直深受资本市场热捧。但一场疫情,似乎直接击垮了这个赛道。
据统计,今年月均失业率最高为5.4%,中国似乎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夸张的一次失业潮,各行各业好像都陷入在疯狂裁员和内卷的双重折磨中。
整体经济疲软下,消费降级成为主基调,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内消费医疗的全面崩溃。
01
集体崩溃
从今年消费医疗各家龙头的表现,可以窥见端倪。从医美、眼科、牙科到医药零售、品牌中药,再到生长激素、自费疫苗,各个细分领域的巨头,居然集体失去成长性。
医美领域,爱美客今年第三季度营收7.18亿元,同比微增1.1%;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2.13%。这是爱美客营收、利润增长率首次降至个位数,大幅下滑态势明显;昊海生科在经历Q2业绩昙花一现的高光后,Q3季度又被打回原形:第三季度营收6.7亿元,同比上升0.22%,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13.13%。
而华熙生物作为“最拉胯”的医美巨头,财报数据更是一言难尽,第三季度营收10.64亿元,同比下滑7%,净利润0.20亿元,同比下滑77%。
在玻尿酸红利消退后,抗衰新贵重组胶原蛋白因毛利率远高于玻尿酸,成为医美行业新风口,吸引了医美三剑客加码布局。只不过,在胶原蛋白领域,相较于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公司,这三家医美巨头起步较晚。
口腔领域,通策医疗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8.225亿,同比仅增长0.04%,营收增长接近0,净利润1.885亿,同比下滑9.1%。
值得一提的是,在耗材集采推行后,通策医疗的种植牙业务盈利模式由从“高毛利”转换为“以价换量”;目前,种植牙业务从过往的追求定制化逐渐转向流水线作业,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为4500元,种植体系统集采平均降价55%。通策医疗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毛利率严重下滑。
眼科领域,兴齐眼药所倚重的国内首款延缓近视的0.01%阿托品滴眼液今年3月获批上市,机构普遍预测今年销售额超15亿元,未来年销售峰值超50亿元。然而据兴齐眼药2024年中报,估计该款产品Q2销售额仅1.7亿元左右,大单品的逻辑似乎证伪。
而国内角膜塑形镜(OK镜)一哥,欧普康视的业绩也同样萎靡。今年第三季度营收5.48亿元,同比上升1.55%,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12.84%。并且,欧普康视的毛利率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相较之下,眼科医院的处境更为艰难,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今年第三季度分别亏损0.27亿元、0.08亿元、0.22亿元。就连国内连锁眼科医院老大也不能幸免,爱尔眼科2024Q3营收57.56亿元,同比下降0.68%,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下降4.56%。
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爱尔眼科商誉金额高达87.17亿元,同比上涨47.72%,占总资产比例高达26.43%。祸不单行,它还遭受商业贿赂、虚假诊断等丑闻的侵扰。
生长激素领域,曾经火爆全网的生长激素产品不再是风口。财报显示,长春高新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88亿元,同比下降2.75%;净利润27.89亿元,同比下降22.80%。
自费疫苗领域,哪怕有着“疫苗之王”之称的万泰生物,业绩也暴雷了。2024年上半年,万泰生物的营收同比下降了67.19%,至13.6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4.7%,至2.6亿元。
今年以来,降价潮席卷疫苗行业,多家国产疫苗厂商纷纷跟进,疫苗产品价格不断刷新历史低位,甚至部分产品价格已经打破了企业的成本线。比如,短短一个月内,三价流感疫苗的报价就从跌破10元关口,降至6.5元。
医药零售领域,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健之佳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1.95%、94.16%、37.32%、68.46%。
在医保政策改革、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因素,给连锁药店企业带来了重重压力,仅2024年上半年线下药店就已闭店15000家。
02
并购加速
因为消费降级,客户的需求受到明显抑制,疲软不已,而消费医疗龙头在萎靡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但是市场环境越是不好,越是并购的好时机。
今年以来,爱尔眼科在三个月内先后宣布3笔重磅收购,涉及境内外共106家医疗机构。2024年5月,其宣布拟收购重庆眼视光、周口爱尔等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交易金额高达13.44亿元;6月,爱尔眼科欧洲分部Clínica Baviera宣布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100%股权,后者在英国拥有19家医疗机构;7月,爱尔眼科又宣布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院部分股权,交易金额8.98亿元。
此前通策医疗外延并购极为谨慎,并且扩张模式以自建医疗机构为主,2023年仍有一半的医院处于亏损状态。但通策医疗今年还是大胆出手了,并且对扩张模式进行了调整:将从“自建”改为“以收购兼并和加盟”为主。
2024年3月,通策医疗宣布已完成对娄底口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娄底口腔”)的收购和增资扩股,交易金额共3248万元,涉及娄底口腔旗下共有8家医院和门诊部。
而今年国资在中药领域的并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华润三九等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加大对中药企业的并购力度,整合行业资源。
今年12月,华润三九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华润圣火股权转让的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半年前的6月8日,国资昆药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以17.91亿元的价格,收购控股股东华润三九子公司华润圣火51%的股权。
此外,今年8月华润三九斥资62亿元收购天士力4.18亿股,从而获得天力士控股权,引发业内轰动。(占天士力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8%)
纵观国内消费医疗,不只是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华润三九是并购主力军,细分赛道在内的多家公司,其实都在2024年进行了关键性的收购。据公开数据,2024年以来,消费医疗赛道的15笔并购交易涉及230多家医疗及美容机构。
-END-
作为一个三年内能够成长到2万多亿元规模的产业,消费医疗不会丧失机会。但是整个市场恐怕难以复刻过去10年的高增长奇迹。
1. 7名患者接受治疗后患上血癌,基因疗法的安全性再受挑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显示,7名接受基因疗法Skysona治疗的患者后出现血癌,该疗法安全性受质疑,研发公司蓝鸟生物受重大利空影响。
2. 近5500万,OK镜一哥决心卖美瞳
欧普康视以5464.29万元增资扩股投资多姿医疗,获51%股权。此次收购旨在丰富产品矩阵,拓展美瞳业务,化解大单品依赖风险。
3. 国内血液制品头部企业天坛生物披露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净利润增长近20%
天坛生物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净利润增长18.52%至10.52亿元,主要得益于产品销售价格增加。同时,公司通过并购拓展血浆资源,提高行业竞争力。
4. 竞争加剧、业绩颓靡、增长预期转弱,华熙生物第二大股东抛减持计划
华熙生物因竞争加剧、业绩下滑,第二大股东计划减持2.5%股份。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61%,净利润大幅下降19.51%。主要原因是功能性护肤板块业务营收下滑,同比跌幅达29.74%。
5. 维生素D:预防2型糖尿病的新希望?
新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可能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发展。效果因个体因素而异,未来需更多研究探索最佳临床使用。
6. 9月以来,“医药一哥”大爆发,4个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9月以来,恒瑞医药4款药品上市申请获受理,包括SHR2554片、瑞拉芙普-α注射液、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和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均拟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显示其在肿瘤领域的持续深耕。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bioonSir 删除或修改!
100 项与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