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四川合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四川合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精彩内容
近日,吉斯美(武汉)制药的甲氨蝶呤注射液获批,成为重庆药友制药旗下今年第22个上市的新品。公司还有38个高端仿制药报产在审,1类新药YP01001胶囊在去年年底完成了I期临床,研发成果逐渐进入丰收期。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重庆药友制药有13个产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2025上半年挺进6个热销品类TOP20集团(二级)之列,市场优势明显。目前,公司已过评产品升至97个,9个“光脚产品”将冲击第十一批集采。
今年已有22个新品获批,过评产品达97个
近几年,重庆药友制药及旗下北京吉洛华制药、湖南洞庭药业、吉斯美(武汉)制药、四川合信药业、重庆吉斯瑞制药等明星药企全力出击,新品不断涌现,截至9月16日,公司在2025年已累计有22个新品获批,数量接近去年全年(24个)。
表1:重庆药友制药2025年以来获批的新产品(按亚类统计)
来源:米内网中国申报进度(MED)数据库
22个新品涉及11个亚类,其中2025年6月获批的多巴丝肼片是公司首款抗帕金森氏病药,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见文末)抗帕金森氏病药的销售额规模涨至36亿元左右。
此外,2025年至今,重庆药友制药还有6个“老产品”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包括了亚叶酸钙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美索巴莫注射液、阿普唑仑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他啶。截至2025年9月16日,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已过评(含视同过评)的产品数量升至97个。
在2019年9月的联盟地区集采中,公司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顺利中标,开启了重庆药友制药的“集采奋战”之路,第二批国采(2020年1月)中标了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和吲达帕胺片,第三批国采(2020年8月)中标了富马酸喹硫平片和盐酸美金刚片,第四批国采(2021年2月)中标了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和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第五批国采(2021年6月)中标了阿法骨化醇片,第七批国采(2022年7月)中标了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和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第九批国采(2023年11月)中标了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第十批国采(2024年12月)中标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化钾颗粒、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表2:重庆药友制药将参与第十一批集采的产品
来源: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第十一批集采迫在眉睫,重庆药友制药有9个产品进入了本轮集采名单,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贝前列素钠片、多巴丝肼片、普伐他汀钠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均为超10亿大品种。
重庆药友制药的阿仑膦酸钠片、贝前列素钠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普伐他汀钠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2024年获批的新品,阿戈美拉汀片和多巴丝肼片是2025年获批新品,公司的“老产品”美索巴莫注射液目前市场份额并不高,9个“光脚产品”若顺利中标,有望借集采之力迎来新的爆发期。
手握13个过亿产品,领跑4个百亿品类
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已获批的药品制剂超过260个(按现有批文统计),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公司有13个产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成绩亮眼。
表3:重庆药友制药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产品
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独家产品谷胱甘肽片用于慢性乙肝的保肝治疗,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该产品2021-2022年的销售额达到了7亿元水平,2023-2024年下滑至6亿元左右,2025上半年大涨19.08%,全年有望重回7亿元级别。
独家产品盐酸依匹斯汀胶囊适用于成人所患的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伴有瘙痒的寻常性银屑病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该产品2021年起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突破2亿元,2024年涨至接近2.5亿元,2025上半年增长率高达11.17%。
图1: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23-2025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连续增长了38.88%、2.55%、48.17%,潜力正在持续爆发。
2025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重庆药友制药挺进了6个亚类市场TOP20集团(二级,下同),市场领军优势明显。
全身用抗组胺药2024年的销售规模为65亿元左右。重庆药友制药在2019年排在TOP6集团,公司该类药物在2021年起持续正增长,2025上半年集团排名升上TOP4。独家产品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是公司最畅销的全身用抗组胺药。
胆、肝疾病治疗药(化+生)2024年的销售规模超过180亿元,2025上半年重庆药友制药排在TOP5集团,增长率为14.45%。公司在该类药物市场的畅销产品包括了谷胱甘肽片、注射用谷胱甘肽、注射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葡萄糖酸钠、肌苷片。
精神安定药2024年的销售规模超过150亿元,2025上半年重庆药友制药排在TOP8集团,增长率为6.11%。公司在该类药物市场的畅销产品包括了富马酸喹硫平片、劳拉西泮片、氟哌啶醇注射液、氯氮平片、阿普唑仑片等。
中成药清热解毒用药2024年的销售规模超过310亿元,2025上半年重庆药友制药排在TOP17集团,公司在该类药物市场的拳头产品是注射用炎琥宁。
精神兴奋药2024年的销售规模超过160亿元。重庆药友制药在2019年排在TOP33集团,公司该类药物在2020-2022年持续暴涨,2024年再次迎来正增长,2025上半年集团排名TOP19。公司在该类药物市场的畅销产品包括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盐酸美金刚片、盐酸阿米替林片等。
其它所有治疗用药品(化+生)2024年的销售规模超过68亿元,2025上半年重庆药友制药排在TOP20集团。公司在该类药物市场的畅销产品包括了硫代硫酸钠注射液、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纳洛酮、亚硝酸钠注射液。
此外,2025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重庆药友制药还是维生素类市场TOP22集团,是全身用抗细菌药市场TOP24集团,是全身用抗病毒药市场TOP25集团。
38个仿制药新品冲刺上市,1类新药稳步推进
9月16-17日,重庆药友制药分别提交了碘比醇注射液、瑞格列奈片的4类仿制上市申请获得承办,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有38个仿制药新品报产在审,涉及9个大类(21个亚类)。
表4:重庆药友制药报产在审的新品
来源:米内网中国申报进度(MED)数据库
目前公司在全身用抗真菌药、造影剂、其它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用药、关节和肌肉痛的局部用药4个亚类市场暂未有产品获批,后续有望开拓新市场。
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造影剂(化+生)的销售规模超过150亿元,2025上半年继续保持正增长。重庆药友制药已布局了碘佛醇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碘普罗胺注射液、碘美普尔注射液、碘比醇注射液5款造影剂,分别为该市场TOP1、TOP2、TOP4、TOP5、TOP12产品。
此外,布瑞哌唑片和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目前仅有原研药上市销售,重庆药友制药将参与上述两个产品的国内首仿争夺。
图2:YP01001胶囊的临床进度
来源:米内网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
重庆药友制药的YP01001胶囊在2021年获得临床批件,2024年12月完成了晚期实体瘤(甲状腺癌和其他实体瘤)I期临床。
9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获批信息,子公司吉斯美(武汉)制药的甲氨蝶呤注射液成功获批,成为了公司第28款抗肿瘤药。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公司的抗肿瘤药销售规模在1.4亿元左右。公司还有7个抗肿瘤药新品报产在审,待1类新药YP01001胶囊正式上市,公司在该类药物市场的竞争力有望大幅提升,未来可期。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国家药监局官网
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9月16日,欢迎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医药信息传播分享,并不构成投资或决策建议。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文章或引用数据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砥砺深耕·笃行致远”,热情邀请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科研骨干、企业代表与会交流。
最近,传奇生物或将被并购一闻,真正触动了中国创新药行业敏感神经。
前有亘喜生物、葆元医药、普方医药风光“卖身”,彼时讨论尚且集中在出海和投资回报。而传奇生物此次收到并购邀约,指向了更深层的成长命题——当中国创新资产日益受到全球关注,MNC纷纷来华扫货之际,本土创新成果归属将何去何从?“物美价廉”的中国土壤何时能孕育出一家自己的MNC?
无并购不巨头,但中国医药产业尚不成熟、矛盾酝酿已久。
并购首要依靠资金能力,中国大药企基本盘规模却十分有限。有数据显示,中国TOP 10创新药企和全球TOP 10药企收入规模相差约8~20倍,研发投入相差约17~20倍,纵是资金相对充沛的少数“国”字头药企,也很难与出手阔绰的MNC相当。
此外,前几年,绝大多数Biotech认知面上,仍将并购作为IPO的Plan B。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巨大的估值差距,使Biotech背后资本犹豫不决。
不过从监管部门推出的多项对并购重组影响较大的政策、法规反响,我们能够明确看到,行业情绪正在发生转变——T20大会上,并购论坛座无虚席,热度奇高。
同时,国内大药企动作频频。复星医药54.07亿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远大医药宣布以7.48亿总金额收购天津田边、百济制药,加码心脑血管和呼吸领域;华东医药5.28亿元收购恒霸药业;华润医药旗下博雅生物宣布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100%股权,拿下其在中国境内血液制品业务……
这一波创新的并购时代,已进入最后的“热身阶段”。经过多年布局,远大、复星、华润系等大型药企,能否成就全新的中国版并购巨头案例?
1
复星系:兼容并包,消化不易
1995年,复星医药凭借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先赚了一个亿,3年后于上交所上市。此后,这家药企开始了“百余起”并购组成的扩张进程,陆续搭建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医药分销与零售网络。
总体上,这条道路可以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早期并购(2005年以前)、中期并购(2006-2015年)和近期并购(2016年至今)。
早期阶段,除了维护诊断产品客源和新建生物医学技术研究中心外,复星医药上市募集所得资金,大多被用于收购和投资。上海五洋药业、上海永信维生素有限公司、上海创新科技成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起始布局基点。
生物制药方面,复星医药三年内(2002~2004)集中并购拓展市场:先收购了以仿制药业务出名的药友制药,而后收购了主营胰岛素药品的万邦医药,又收购了研发生产的中国001号新药——抗疟药青蒿琥酯的桂林南药。
医药销售网络同步搭建。复星实业和友谊集团(在全国拥有超过2000家的联华超市)出资4亿元组成“友谊复星”,在全国成立了联华超市药房。此后,复星医药收购豫园商城、与国药集团合作,建立药品分销及配送网络。
2005年,复星医药总营收达到29.89亿元,净利润2.38亿元。
此后的中期阶段(2006-2015年),复星医药陆续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一步步走上本土生物制药首席位置。
最近被私有化的复宏汉霖,于2009年由复星医药与Henlix合资组建,主要研发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生物改良药以及创新型单抗。2010年,复星医药完成了对四川合信药业有限公司、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邯郸摩罗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等多项收购,丰富了复星医药的产品线,增强了其在抗感染药品、基因芯片诊断、传统中药生产及抗结核药物等多个领域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复星医药的并购策略更加注重全球化和高端市场的布局,投资类似,范围更广。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复星以12.6亿美元收购印度Gland Pharma 86%的股权,该交易当时创下中国药企海外并购金额新纪录。Gland Pharma成立于1978年,曾是印度第一家获得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去年,Gland Pharma又收购了欧洲合同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公司Cenexi的100%股权。
此外,复星医药以约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Alma Lasers公司95.20%的股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企业最大一笔对以色列公司的并购案。Alma Lasers是一家全球高端美容动力设备制造商,此次并购进一步拓展了复星医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业务范围。
从并购策略分析来看,复星医药主要考虑了市场互补性、全球化布局、财务风险控制和持续的创新研发等方面。投资并购版图讲究全面,业务基本覆盖了整个医疗行业,但生物制药仍是其核心业务,占到70%以上。这一策略优点在于很容易碰到热门风口,比如医美、mRNA、CAR-T、手术机器人等等。
有人说,比起说复星医药是一家医药公司,不如说这是一家风投公司。复星医药的资本运作模式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实现并购,并购后的公司通过整合提高效益,推动上市或配股融资,或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获得更多新的资金再投资新的项目。
但另一方面,大规模网络状拓展会使一体化管理运作变得困难。其子公司近年来管理问题频发。同时,虽然复星医药拥有极强的资本运作能力,但许多子公司没有独立融资的能力,这使复星医药的对外担保及负债率都比较高,存在风险。有数据显示,复星医药的实际对外担保金额高达300亿,超过其净资产的60%。
如《大并购时代》一书中所讲,收购交易完成仅是第一步收购交易完成仅是第一步“结婚”,结婚后的经营过程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要想收购有诱人的回报,首先要对收购后的资产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找到可持续的运作模式。
2
远大系:双头并行,先守后攻
远大系包含华东医药、远大医药集团、雷允上集团和远大生命科学集团四大板块,天眼查数据显示,成员企业多达数百家。
近日,远大系医药版图又添两新子——天津田边、百济制药,这两家公司均属于远大医药长期布局的心脑血管慢病领域。
新收购的天津田边,来之不易。远大医药早在去年12月,就以约3.68亿元的价格,收购日本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持有的天津田边75.35%的股权;今年,它从力生制药手中,又拿到田边制药24.65%股权。这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胃肠道等慢性疾病领域高质量原研药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补足了远大医药在心脑血管急救板块布局,并为深入慢性疾病市场做准备。
百济制药被看重,则是因为拥有技术领先的鼻喷制剂平台。这次收购使得远大医药有望成为中国治疗过敏性鼻炎产品管线最全的企业之一。
在远大系全版图中,在创新药方面布局较多的华东医药和远大医药,分别在A股和H股上市,是本土MNC预备役中的有力竞争者。其业绩表现一直都吸引业界关注——2023年,远大医药收入超过105亿港元,华东医药收入达406亿元。二者总市值已近700亿元。
相比复星系,远大系这两家龙头公司更倾向于各自细分领域深度布局。
华东医药以仿制药起家,逐步转向创新和医美领域。数据显示,自2006年4月11日起,华东医药记录37起收并购事件,除2项显示失败外其余均显示完成或正在进行。并购总数不算太高,但基本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标的。
关于ADC、医美和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华东医药密集收购了Viora、Sinclair、 Provention Bio、High Tech等公司,深化全球医美市场的布局。同时,华东医药还收购Heidelberg Pharma等国际企业的大额股权加码ADC。
当然,实际效益还未能完全体现在账面上,在子公司和控股增多的现实情况下,也带来了华东医药管理复杂性的问题。
远大医药的则侧重持续性的大额并购,主要围绕心脑血管、肿瘤和慢病市场,站稳优势板块。
例如,该公司与ITM合作超过5.2亿欧元,用近百亿元并购Sirtex,获得其重要产品SIR-Spheres®钇[90Y],并成功将其引入中国市场。以不超3750万美元收购BlackSwan Vascular87.5%股权,其核心产品LavaTM可与放射性同位素的近距离放射疗法和介入疗法产生协同作用。此外,通过买入多普泰医药科技股权,远大医药进一步丰富了其在心脑血管慢病领域的产品管线。
总体来看,远大系既通过横向并购扩展产品线和市场份额,同时也重视细分领域的纵向并购,以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但其策略大方向、内生创新动力、资产的协同效应能创造多大的价值,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3
华润系:背靠国资,稳字当头
作为中国规模最接近MNC的药企之一,华润三九却有着明显不同的特质:资金雄厚,远离风险。
华润三九的前身是华源集团和三九集团,通过不断的战略重组和整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早期前身之一华源集团通过并购进军医药领域:2002年,11亿元收购上药集团40%股份;2003年,13亿元取得华北最大流通商之一北京医药(北药)40%股权,将其旗下双鹤药业和万东医疗一并收入囊中。此后,国内第二大维生素C(VC)生产商江山制药、第一大VC厂家东北制药相继加入华源阵营,几乎算是掌控了当时中国医药半壁江山。
然而,高达250亿的负债引发了一系列危机,超级国企巨头华润出手力挽狂澜,接下华源复杂的资产。
接手之后,在新世界、复星等诸多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下,为提升医药业务收入,华润决定拿下好坏参半的三九集团,保留其OTC业务,剥离非主营业务。2007年,华润三九正式诞生。
OTC之后,华润医药瞄准了处方药市场,北药集团下的双鹤承担了这一任务。后续入局的赛科、利民药业,使双鹤在输液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原料药和制剂的业务。
在后来医药版图扩张计划中,华润三九作为财大气粗的国资企业,依然将整合资源作为核心策略,重点关注细分领域中的“龙头型企业和重点产品线的并购整合机会”,吸收既有企业的市场份额来快速占领地区市场。
例如,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通过并购江中药业等企业,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组合;通过收购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增强了消化道、抗感染及抗肿瘤药品的实力;48亿元拿下博雅生物控股权,在血液制品市场建立稳固的营收基础;还有拿下立方制药、济南中信医药、苏州礼安的流通业务等等。此外还有金蝉生化、合肥神鹿、广东顺峰药业、桂林天和、浙江众益、昆明圣火、山东圣海、澳诺制药、昆药集团、润生药业等多家知名企业。
现在,“超级买手”华润医药旗下共有成员企业超过700家,其体系内控制8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超过2000亿元。华润双鹤是其主要买手之一。
以上并购绝大多数集中在国内市场。近几年,华润医药也有一些国际化方面的努力,但鲜少通过并购方式进行。
在国际市场中,华润医药通常倾向于合作形式,此前与罗氏、辉瑞等跨国制药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优质产品。最近,华润医药收购由韩国资本控制的绿十字香港,意在打造血制品龙头。
大手笔、大规模收购成熟公司形成了现在的华润医药。然而,这与MNC的投资逻辑似乎背道而驰。不需要冒险的华润医药,在创新风口之下,依然算不得把握主动权。
无论是复星、远大还是华润,都代表了和MNC不甚相同的生长路径,这既是时代的选择,也可能是创新土壤孕育的必然。值得思考的是,它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未来?6000余家中国医药企业,又将如何在资本浪潮里浮沉?
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精彩内容2024年开局不到两个月,重庆药友制药喜讯连连,4个新产品陆续获批。刚过去的2023年,公司拿下了10个新产品,数量创近三年新高;第九批国采成功中标,“光脚产品”抢食50亿品种。近几年重庆药友制药的创新转型逐步提速,重磅1类新药YP01001胶囊临床进展顺利,41个高端仿制药冲刺上市,其中两个产品将争夺国内首仿。第十批国采如箭在弦,公司5大产品积极备战。手握7个独家产品,这款亿级抗组胺药潜力爆发资料显示,重庆药友制药成立于1939年,经过80多年的努力奋进,公司已成为拥有完整医药产业链的集团化企业,旗下药企包括了四川合信药业、北京吉洛华制药、湖南洞庭药业、吉斯凯(苏州)制药等。公司拥有超10亿品种谷胱甘肽,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针剂和片剂的药企,为公司奠定了市场竞争优势。米内网数据显示,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还拥有7个独家产品,其中一款抗组胺药市场潜力不容小觑。表1: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的独家产品来源:米内网中国上市药品(MID)数据库重庆药友制药的独家产品盐酸依匹斯汀胶囊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适用于成人所患的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伴有瘙痒的寻常性银屑病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图1: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重庆药友制药的盐酸依匹斯汀胶囊近几年的销售额保持在1亿元以上,2021-2022年的增长率均达双位数,2023年上半年也有7%以上的增长,在全身用抗组胺药市场品牌排名升至TOP5。2023年大丰收!10个新品获批,借力国采抢食50亿品种近几年,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积极扩充产品线,随着新品陆续获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共拿下了10个新产品,是近三年成绩最好的一年,而2024年开局不满两个月也有了4个新产品获批。表2:2021年至今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获批的新产品(按批文日期统计)来源:米内网中国申报进度(MED)数据库2024年1月,重庆药友制药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获批并视同过评,成为了公司在免疫抑制剂市场首款上市的产品。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含生物药)市场,免疫抑制剂的销售规模在230亿元以上,重庆药友制药成功开辟了新市场。图2: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中标国采的产品情况(按产品名统计)来源:米内网中国上市药品(MID)数据库从联盟地区扩围阶段开始,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截至目前已中标产品达到12个。在2023年举行的第九批国采中,公司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顺利中标,该产品是2023年10月获批并视同过评的“光脚产品”。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雷贝拉唑的销售规模达到了50亿元以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是该品种首个纳入国采的产品,重庆药友制药有望借助国采之力实现销售腾飞。根据中选结果显示,重庆药友制药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供应省份为北京、河北、黑龙江、陕西,备供省份为辽宁、江苏、重庆、甘肃。截至目前,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已过评(含视同过评)的产品达47个,暂未纳入国采的产品中竞争企业(原研+过评)数量≥5家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氟尿嘧啶注射液、哌柏西利胶囊、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和注射用拉氧头孢钠。表3:竞争企业数量≥5家的产品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消息指,第十批国采或将在2024年上半年启动。阿司匹林肠溶片、注射用拉氧头孢钠这两个超20亿产品会否被纳入备受市场瞩目,目前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均由原研药企领军市场,“国产替代原研”大有可为,重庆药友制药上述产品均为近几年获批并视同过评的新品。41个高端仿制药冲刺上市,1类新药抢攻千亿市场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近年来研发实力不断提升,新申报上市的产品数量逐渐增多,2021年至今有41个高端仿制药冲刺上市,分布在7个大类(17个亚类)。表4: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2021年至今申报上市并在审的产品来源:米内网中国申报进度(MED)数据库帕金森氏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被称为老年人的“第三杀手”,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市场需求增大,该类药物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也有持续增长的态势。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帕金森氏病药市场,多巴丝肼以8.8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了TOP1品种,目前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暂无抗帕金森氏病药获批,多巴丝肼片或将成为公司在该亚类市场首款上市的产品,为公司再一次打开新的市场。此外,注射用卡非佐米和丙戊酸钠缓释片(Ⅰ)目前暂无国产仿制药获批(统计不含原研地产化产品),重庆药友制药将参与上述两个产品的国内首仿争夺。图3: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在研的重磅1类新药来源:米内网项目进度数据库创新药已逐渐成为国内药企的必争之地,重庆药友制药的重磅1类新药YP01001胶囊已在2021年进入了I期临床,适应为晚期实体瘤(甲状腺癌和其他实体瘤)。2020-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药的市场规模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越来越多国内药企的1类新药加入战局并拿下了优异的成绩,市场潜力可期。目前重庆药友制药及子公司已有20款抗肿瘤药获批上市,包括了哌柏西利胶囊、注射用盐酸尼莫司汀、注射用顺铂、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畅销产品,待YP01001胶囊顺利上市,公司在这个千亿市场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高。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官网等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2月27日,如有疏漏,欢迎指正!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100 项与 四川合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四川合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