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凯莱英药业(江苏)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凯莱英药业(江苏)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近日,施维雅豪横出手以7.8亿美元从Black Diamond Therapeutics引进一款针对实体瘤RAS突变和RAF改变的尚处于1期临床的小分子药物BDTX-4933。如今,施维雅的竞争地位因慢性疾病药物市场的挑战而受到威胁,其正主动寻找新的前进道路,最新目标便是涉足肿瘤领域。近年来,施维雅通过收购和引进不断加强其肿瘤管线,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一匹不可小看的“黑马”。1IDH抑制剂领跑者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种关键性限速酶,IDHs存在三种同工酶,分别为IDH1、IDH2和IDH3。其中IDH1和IDH2的突变所造成的功能缺失,会直接影响产物构成——α-酮戊二酸转化为致癌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促进癌症的发生。IDH1突变多见于实体肿瘤,IDH2突变常见于血液系统肿瘤,但IDH3突变并不常见。在如今靶点内卷的时代,IDH抑制剂领域犹如一片蓝海。在这片蓝海赛道中,施维雅可谓遥遥领先,不仅拥有IDH1/2抑制剂Voranigo(vorasidenib),还有已上市的IDH1抑制剂Tibsovo(ivosidenib)和IDH2抑制剂Idhifa(enasidenib)。这三款产品均由施维雅于2020年以18亿美元收购Agios制药公司的肿瘤业务所得。2024年8月,施维雅围绕IDH布局肿瘤业务迎来了里程碑事件:FDA批准Voranigo(vorasidenib)上市,用于治疗携带IDH突变的低级别弥漫性脑胶质瘤。这款可穿透血脑屏障、同时针对IDH1和IDH2突变的双重抑制剂,是FDA批准的首款可用于这类患者的全身疗法。具体数据看,vorasidenib的主要终点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27.7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1.1个月。关键次要终点至下一次干预时间(TTNI)具备统计学显著性,vorasidenib组的中位TTNI尚未达到,而安慰剂组为17.8个月,两者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其他数据,vorasidenib组每6个月的肿瘤体积平均减少2.5%,而安慰剂组每6个月的肿瘤体积平均增加13.9%。同时,施维雅还在进一步挖掘vorasidenib的潜力。目前已启动一线治疗4级星形细胞瘤的2期临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的1期临床以及联合替莫唑胺治疗IDH1或IDH2突变脑胶质瘤的1b/2期临床研究。对vorasidenib的临床布局,可以看出施维雅对产品朝一线拓展以及联合用药方面的规划。施维雅的IDH1抑制剂ivosidenib上市已多年,已斩获四项适应证,从IDH1突变的血液肿瘤与实体瘤均有覆盖。对于ivosidenib的适应症拓展,施维雅在IDH1突变的胆管癌一线及二线、软骨肉瘤一线及二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一线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一线治疗中,均有临床研究在进行中。相比之下,IDH赛道中其他产品,除了已上市的Rezlidhia(olutasidenib),和黄医药的IDH1/2抑制剂HMPL-306进展最快,处在3期临床阶段。其他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同类在研药物还有贝达药业的BPI-221351、礼来的LY3410738、Nerviano Medical Sciences的NMS-173。可见未来施维雅在IDH赛道中,不论是双靶点还是双靶点,还将领跑相当长一段路程。另外,随着vorasidenib和ivosidenib适应症不断向一线推进,相关产品想要跟上施维雅的步伐还存在不小的难度。2雄心勃勃施维雅进军肿瘤领域始于2018年收购Shire肿瘤业务,获得包括Oncospar(培门冬酶)(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和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2022年3月,Onivyde在中国获批,打破了国内继1999年吉西他滨获批胰腺癌适应症后,近20年没有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方案获批的状况,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也是施维雅中国上市的首个肿瘤产品。而后又通过收购Agios Pharmaceuticals成为IDH抑制剂的顶级玩家,并购丹麦Symphogen公司补强肿瘤抗体研发实力。另外,施维雅还不断通过外部合作模式拓展其早期临床管线,包括与GNS合作开发多发性骨髓瘤药物,与Oncodesign合作探索胰腺癌治疗新靶点、与Gustave Roussy签署肿瘤学合作框架协议。胃肠道肿瘤一直是施维雅深耕的重点领域。2015年花费1.3亿美元从TAIHO引进的Lonsurf(trifluridine+tipiracil,曲氟尿苷替匹嘧啶)已成为结直肠癌的三线标准治疗方案。此外,施维雅还在Lonsurf的联合疗法上“下功夫”:与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方案相比单药可显著改善mCRC成人患者PFS和OS,已获FDA批准适应症,与EGFR单抗S95026(futuximab/modotuximab)的联合方案在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确证。目前,施维雅管线中的其他肿瘤在研产品覆盖到MET、TIM3、CD73、NKG2A、MAT2A等多个靶点,药物类型既有小分子又有抗体药物,适应症拓展至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此外,在MNC竞相拥抱AI的当下,施维雅也不例外,分别与人工智能公司Aqemia、Owkin合作开发创新靶点的小分子药物,今年初又与谷歌云达成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聚焦人工智能与生成式AI技术,助力新药研发效率。此外,施维雅还建立了自己的高通量AI平台Patrimony,并利用平台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目前肿瘤领域已成为施维雅战略增长的新支柱。财报显示,2024财年施维雅合并收入达到59.02亿欧元,同比增长10.8%;其中肿瘤学领域的销售收入为14.30亿欧元,占集团合并收入的24.2%,较2023财年的20.2%有所提升。施维雅曾在2022年发布2030集团发展目标,预期2025年实现10亿欧的肿瘤领域的收入,到2030年的收入至少要30亿欧。结合已上市肿瘤产品的销售业绩,施维雅在肿瘤领域形成了早期创新发现、临床拓展以及持续商业化的完整布局,相信随着vorasidenib的获批,以及围绕IDH展开的肿瘤业务,同时并借力AI技术不断开发创新肿瘤产品,施维雅在肿瘤领域的持续规划将助其实现目标。参考来源[1]施维雅公司官网[2]Exclusive:Servier Establishes First U.S.Toehold in Boston with Immediate Focus on Oncology[3]实体瘤,血液瘤领域“双开花”,一起来看IDH1的最新进展;凯莱英药闻权威榜单定义行业标杆,赋能企业品牌价值!识别二维码,解锁年度惊喜!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maxuelian@yaozh.com。责任编辑 | 史蒂文合作、投稿、转载开白 | 马老师 18323856316(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受欢迎的文章哦
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
今日,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诺华(“Novartis”)申报的[225Ac]Ac-PSMA-617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225Ac]Ac-PSMA-617(AAA817)是一款靶向 PSMA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关于AAA817
AAA817是诺华目前在研核药中进展最快的药物之一;在ClinicalTrials网站登记的临床2/3期试验显示,该药物正探索用于在已接受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和紫衫烷类药物治疗,且在接受177Lu-PSMA治疗期间或之后仍出现疾病进展的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的疗效,预计将入组432名患者。
关于RDC
RDC是一种将精准靶向分子 (单抗或多肽/小分子,Ligand) 和强力杀伤因子 (核素,Radioisotope) 用连接臂 (Linker) 螯合剂(Chelator)偶联在一起而设计开发的药物形态;得益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RDC可实现高精度诊断及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不易耐药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核药靶向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
RDC的结构类似于ADC 药物,据简一生物官方公众号,RDC 机制为利用抗体或小分子介导特异性靶向作用,将细胞毒性分子或成像分子如放射性核素递送至靶位置,从而将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放射线集中作用于组织局部,在高效精准治疗的同时降低全身暴露对其他组织造成的损伤。核素带来的放射性射线所产生的能量可破坏细胞的染色体,使细胞停止生长,从而消灭快速分裂和生长的癌细胞。
ADC与RDC对比
根据靶向配体的不同,可细分为抗体偶联核素药物(ARC)、小分子偶联核素药物和多肽偶联核素药物(PRC),其中多肽偶联核素药物是目前的热门研发方向。
三类RDC药物类型
RDC 具备诊疗一体的优势,实现疾病诊断和治疗双赢。在诊断层面,通过连接诊断核素进入人体,利用分子影像方式监测诊断试剂及其靶点结合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看见其靶向需要治疗的肿瘤位置;在治疗层面,同一药物结构加载治疗核素后,相应治疗核药仍然会结合到上述诊断试剂结合的肿瘤靶点上,从而产生治疗效果。具体优势包括:
机制方面:核药依靠直接的核素内照射,可降低肿瘤细胞的放射抵抗的耐药机会。
靶向配体:除了大分子的单抗以外,还可以是体积更小的小分子或多肽等,更容易让RDC 通过渗透作用深入肿瘤内部,更不容易产生耐药。
根据BBC 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核药市场规模约93亿美元;虽然当前诊断性核药占主导地位,但未来随着治疗性核药审批流程的不断优化,临床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大,治疗用核药陆续获批上市,预计全球核药市场在2022-2026年复合增速为11.6%,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亿美元。其中,诺华的代表性药物Lutathera和Pluvicto自上市以来市场表现强劲,2024年销售额分别达到7.24亿美元和13.92亿美元。
根据肽研社数据,2019年我国核药市场规模达61.5亿元,相较2015年增长了70%,2020年和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国内核医学诊疗在国内的渗透率远低于美国等成熟市场,随着临床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核药市场预计未来能保持快速增长。
关于前列性癌
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中出现异常细胞,异常细胞可能不断增殖扩散至前列腺以外的地方,局限在前列腺内的癌症称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如果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器官/淋巴结/骨骼,则称为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大多数前列腺癌生长非常缓慢,大约95%的男性在诊断后至少可存活5年。
2022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达13.42万人,死亡病例数4.75万人,而早期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比例在国内呈现出相对不均衡性,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我国前列腺癌初诊病例以临床中晚期居多,临床局限性病例仅为30%,导致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2013年-2015年期间我国前列腺癌年龄标化5年生存率从53.8%上升至66.4%(以美国参照,被诊断为早期前列腺癌的男性5年生存率超过99%)。
在晚期前列腺癌疾病进展中,依据临床状态、生物学特征等可划分为不同阶段,如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群体,临床治疗手段和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目前,前列腺癌激素疗法是晚期前列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包括雄激素剥夺疗法(ADT)、雄激素合成抑制(如醋酸阿比特龙)或新型内分泌治疗(NHT)。
关于诺华在核药的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诺华布局的放射性药物约三十余种。
参考资料
1、CDE官网
2、平安证券
感谢关注、转发,转载授权、加行业交流群,请加管理员微信号“hxsjjf1618”。
“在看”点一下
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
2025年2月4日,安进公布了2024 年全年和第四季度财务业绩。全年总收入334 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Q4总收入91 亿美元,同比增长11%。
纵观全年,公司21 种产品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十种产品实现了至少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包括 Repatha®、TEZSPIRE®、EVENITY®、BLINCYTO® 和 TAVNEOS®。
从Q4来看,TAVNEOS® (+84%)、TEZSPIRE®(+ 67%)、AMJEVITA®/AMGEVITA™(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物,+ 84%)等产品实现了高两位数销量增长。
2024 年全年,公司创造了 104 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而 2023 年为 74 亿美元。
Part.1
现有重点药物
1、Repatha®
(evolocumab,依洛尤单抗):是一种靶向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PCSK9)的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2(IgG2)。该药物于2015年先后被EMA和FDA获批在欧盟和美国上市,2018年在我国获批上市。2024全年销售额2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6%;Q4销量6.06 亿美元,同比增长45%。
2、EVENITY®
(romosozumab,罗莫佐单抗):作为一种靶向硬化蛋白(SOST)的人源化抗体,是全球首款抗硬骨抑素产品,已于2019 年在美国、日本及欧盟被批准用于高骨折风险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该药物给药方式为每月一次,共计12个月。2024全年销售额15.63亿美元,同比增长 35%;Q4销量4.31亿美元,同比增长36%。
3、Prolia®
(denosumab,地舒单抗):是一种RANKL抑制剂,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2024全年销售额43.74亿美元,同比增长 8%;Q4销量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 。
4、TAVNEOS®(avacopan,阿伐可泮):是一种选择性补体 5a 受体(C5aR)抑制剂,最初由 ChemoCentryx开发;2022 年 8 月,安进斥资约 37 亿美元收购 ChemoCentryx。该药物是治疗严重活动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CA 相关性血管炎) 的首创药物,已在多国获批,2024年11月,NMPA批准其用于严重活动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相关血管炎患者的辅助治疗。2024全年销售额2.83亿美元,同比增长 111%;Q4销量8100 万美元,同比增长84%。
5、TEPEZZA®(teprotumumab):作为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受体抑制剂,是公司通过收购River Vision Development获得,也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首次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ED)的药物。2024全年销售额19 亿美元,Q4销量4.6 亿美元。
6、KRYSTEXXA®
(pegloticase):作为一种聚乙二醇化尿酸特异性酶,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 FDA 批准的慢性难治性痛风治疗药物。2024全年销售额12 亿美元,Q4销量3.46 亿美元。
7、UPLIZNA®
(inebilizumab):是一款靶向CD19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获批用于治疗患有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 (NMOSD) 的成年人。除此以外,该药物治疗IgG4相关疾病(IgG4-RD)达到3期临床终点。2024全年销售额3.79 亿美元,Q4销量1.01亿美元。
8、TEZSPIRE®
(tezepelumab):是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单抗,曾于2021年12月获FDA 批准上市,之后陆续在欧盟、日本被批准用于治疗重度哮喘。2024全年销售额9.72亿美元,同比增长 71%;Q4销量2.96亿美元,同比增长67%。
9、AMJEVITA®/AMGEVITA™:是FDA批准的首个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2024全年销售额7.61亿美元,同比增长 22%;Q4销量2.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84%。
10、BLINCYTO®(blinatumomab,贝林妥欧单抗):是一款靶向CD19/CD3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ALL患者,是FDA批准的首款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药物。该药物2024全年销售额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 41%;Q4销量3.81 亿美元,同比增长58%。
11、IMDELLTRA®
(tarlatamab):作为靶向CD3/DLL3双特异性抗体,于2024年5月获批,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S-SCLC) 的双特异性T 细胞接合剂疗法。该药物Q4销量6700 万美元,环比增长 86%。
Part.2
潜力管线药物
1、MariTide(maridebart cafraglutide,AMG 133):是一种GLP-1R激动剂/GIPR拮抗剂;作为抗体多肽偶联药物,该药物在靶向胃抑制肽受体(GIPR)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定位点上偶联了两个GLP-1类似物,在激活GLP-1受体的同时抑制GIPR,具有“first-in-class”的潜力。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相比,MariTide给药频率更低,可以每月甚至更长时间间隔给药1次。
研究显示,在没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人群中,MariTide在第52周实现了平均体重减轻约20%,且治疗超过52周后患者的体重可能进一步减轻。此外,该药物在多种剂量下展现出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心脏代谢疾病指标改善,包括血压、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未导致游离脂肪酸的显著增加。
2、Olpasiran:是一种小干扰RNA(siRNA)分子,可通过破坏载脂蛋白(a)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止脂蛋白(a)颗粒在肝细胞中的生成。2期OCEAN(a)-DOSE研究显示,每12周一次(共给药4次)使用较高剂量的olpasiran可使Lp(a)水平在治疗第36周时降低超过95%;在末次给药后近一年内,Lp(a)水平仍显著降低约40%-50%。
3、Dazodalibep:是一款CD40L 拮抗剂,是公司以278 亿美元收购Horizon公司获得。研究显示,在中度至高度疾病活动度的干燥症人群中,治疗24 周dazodalibep 组与安慰剂组患者ESSDAI 评分分别降低6.3 和4.1分(p=0.017);在患者报告症状中重度的人群中,治疗24 周dazodalibep组与安慰剂组患者ESSPI 评分分别降低1.8 分和0.53分(p=0.0002)。
4、Rocatinlimab (AMG 451/KHK4083):是一款OX40靶向人源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3期HORIZON研究显示,32.8%的患者在第24周时实现了75%的EASI评分改善,而安慰剂组为13.7%;在这个时间点,接受rocatinlimab治疗的参与者也看到IGA改善的百分比也显著更高。此外,在包括皮肤清除率测量(第16周的vIGA0/1和EASI-75和第24周的EASI-90)、瘙痒数字评定量表、特应性皮炎皮肤疼痛量表、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以及手部特应性皮炎和面部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评分等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上达到与安慰剂的统计学显著差异。
5、AMG 104 (AZD8630):是一款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 单克隆抗体,I期试验显示,AZD8630每日一次给药,在评估的剂量下长达 28 天内给药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接受高剂量 AZD8630治疗的患者 FeNO 显著降低(与安慰剂相比降低 23%, p =0.037);这种降低从 7 天开始明显,持续到治疗期结束(28 天)。大多数不良事件是轻微的,A 部分或 B 部分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PK 在健康和哮喘受试者中呈线性且一致,支持每日一次给药。
6、Xaluritamig:是一款STEAP1/CD3双抗,采用Xencor的XmAb 2+1技术设计,正在开发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mCRPC) 患者,一期疗效数据显示,PSA50为49%,PSA90为28%。以RECIST评估,高剂量组ORR为41%,DCR为79%。
7、Daxdilimab:是一款靶向ILT7单克隆抗体,可通过消耗树突状细胞阻断各种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组织损伤的炎症循环。
8、Fipaxalparant:是一款溶血磷脂酸 1 型受体 (LPAR1) 拮抗剂,公司开发其用于针对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 2 期研究已完成,未达到主要或次要终点;将停止针对此适应症的进一步开发。
9、AMG 193:是一种甲硫腺苷(MTA)协同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抑制剂,优先靶向在MTAP缺失的肿瘤细胞中富集的MTA结合态PRMT5。
10、Bemarituzumab:是一款具备同类最优药物潜力的FGFR2b靶向药物,计划于2025年提交新药上市许可申请,有望成为治疗一线胃癌(GC)的全新标准疗法。
感谢关注、转发,转载授权、加行业交流群,请加管理员微信号“hxsjjf1618”。
“在看”点一下
100 项与 凯莱英药业(江苏)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凯莱英药业(江苏)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