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CapsoVision, Inc.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CapsoVision, Inc. 相关的专利(医药)
BFC Group简介BFC Group是一家立足于中国的精品投行,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并购、专利许可、融资。我们的业务板块涉及中国、美国和欧洲,曾与国内外众多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有过合作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随着在美国和中国一线运营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客户在本土之外建立公司或扩展业务所面临的挑战有着深刻的理解。立于塔顶,高瞻之见。使命愿景紧跟医疗健康领域趋势,通过合作推动科学突破与创新。依客户需求制定战略拓展计划,并在目标市场全方位落实与执行。成为专注医疗健康行业最优秀的投资银行。No.1香港资本市场香港股市总体概览7月3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交易所)宣布,正式推出综合基金平台(IFP)的订单传递服务,此举旨在更有效地连接基金分销生态圈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帮助提升香港基金市场效率。上周,港股小幅回调,恒生指数(HSI)累计下跌1.5%。2025年至今,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9.2%。上周医药板块普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累计上涨5.0%。上周,云顶新耀上周上涨17.4%,6月30日,公司成功举办研发日,集中展示了云顶新耀自主研发的mRNA技术平台及其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三款核心产品管线,包括: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以及自体生成CAR-T项目,其中自体生成CAR-T项目已在人源化小鼠与非人灵长类(猴)模型中验证有效,具备现货型、无需淋巴耗竭、剂量可控等优势。2025年至今,医药板块领先大盘,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累计上涨54.1%,高于恒生指数25.6个百分点。香港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2025年5月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7.8%。上周市值前20个股大多上涨。受相关信息影响,PD1/VEGF概念股领涨。7月3日,康方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双抗ADC药物AK146D1(Trop2/Nectin4 ADC),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a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6月30日,歌礼发布一则公告,宣布于6月24日获悉由石药集团附属公司康久普乐(Conjupro Biotherapeutics)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的一项复审(petition for Post Grant Review)。该复审质疑歌礼一项已获授权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12,234,236)权利要求1-9、12-17及21-25的有效性。截至公告日期,该复审仍在USPTO审查中。香港股市医疗健康板块证券发行2025年截至目前,共有10家企业上市(其中6家为依照18A新规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数量领先去年同期66.7%,金额总数上领先去年同期462.2%。6月30日,泰德医药(02592.HK) 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次IPO发行价为30.6港元/股,共发行1680万股股份,募资总额约5.14亿港元,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上市首日,收盘微涨0.7%。截至上周五,周累计涨幅为3.1%,市值为44.74亿港元。7月3日,拨康视云-B(02592.HK)通过港股18A规则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此次IPO发行价为10.1港元/股,共发行6058.2万股股份,募资总额约6.12亿港元。建银国际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上市首日破发,低开低走,截至收盘,跌幅达38.61%。截至上周五,周累计跌幅达42%,市值为49.16亿港元。2025年至今,共有18企业完成定增,数量领先去年同期63.6%,金额总数上领先去年同期240.1%。上周无新增定增。香港股市医疗健康板块IPO动态港股医疗板块拟上市企业No.2沪深资本市场沪深股市总体股市概览上周,上证指数上涨1.4%,沪深300上涨1.5%。7月2日,美国政府致函美国两大乙烷生产和出口商,通知取消对乙烷出口中国的相关限制。路透社报道称,这是美中正在进行贸易战休战的一个信号。此前,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伦敦框架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日,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截至目前,2025年上证综指上涨3.6%,沪深300上涨1.2%。上周,上证医药上涨3.1%,医药中信指数上涨3.6%。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提出16项措施。在多项支持措施中,尤其受人关注的是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增设,这被视为国家医保局统筹基本医保和商保发展、健全多层次用药保障体系、更好满足多元化用药需求迈出的第一步。2025年,A股医药板块回暖。上证医药上涨10.0%,领先上证综指6.4个百分点。医药中信指数上涨10.8%,领先沪深300指数9.6个百分点。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2024年医药中信指数下跌6.77%。继2025年5月回升6.6%后,6月延续涨势,上涨1.0%。上周市值前20个股涨跌互现。6月30日,成都先导股价低开,盘中跌超7%。6月29日,成都先导(688222.SH)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1日披露了《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的提示性公告》,拟以现金受让股权的方式合计取得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5%的股权。《股权收购意向书》签署后,公司积极组织交易各方推进本次交易,聘请了专业的中介机构对标的公司展开尽调,在此基础上,交易各方对本次交易方案进行多次论证和协商,但未能就本次交易事项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公司充分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交易各方一致同意终止本次交易事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终止。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上周,创新药指数上涨7.0%,医疗器械指数上涨2.1%。7月2日,长春高新(000661.SZ)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申报的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适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禁忌、不耐受或缺乏疗效的,以及不适合反复使用类固醇激素的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IL-1抑制剂,其获批将丰富长春高新在成人自免领域的产品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新股发行2024年,共4家企业申报IPO。总体数量同比减少71.4%。共募集资金2.47亿元人民币,总体金额同比减少87.7%。上周无新增IPO。2024年,有7家企业发行定增,总体数量同比减少65%。累计定增金额4.95亿元人民币,总体金额同比减少67.6%。上周无新增定增。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IPO动态沪深股市医疗板块IPO排队企业情况No.3NASDAQ美国股市总体股市概览周一,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并准备与美国恢复贸易谈判,令市场情绪得到提振,美股收高。周中,美股维持振荡处理。周四,最新公布的非农数据好于预期,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即将签署生效,白宫放松对于中国芯片软件的出口管制,美欧关税进展顺利等大量利好消息提振美股。上周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再创新高,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约1.7%,纳指上涨约1.6%,道指则上涨约2.3%。2025年截至目前,纳指累计上涨6.7%。上周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 (NBI)上升明显,周内累计上涨3.0%。7月3日,礼来的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临床3期试验中,接受替尔泊肽治疗的患者平均减重20%,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至少减少27次;在接受治疗一年后,半数以上患者已不再有OSA相关症状。6月30日,阿斯利康注册了其B7-H4 ADC药物Puxitatug Samrotecan (AZD8205) 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三期临床试验,预计2027年初步完成。该药物在子宫内膜癌1/2期临床中表现出优异的疗效潜力,ORR为34.6-38.5%,mPFS为7.0个月,且血液毒性较低,没有发生副作用导致停药事件。2025年截至目前,NBI累涨0.9%,涨幅相比纳指落后5.8个百分点。美国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2025年开年至今,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 (NBI)表现相对稳定,5月总体震荡4.3%,6月回升3.6%。上周NBI指数上升,指数成分公司股价大多上涨。6月30日,INmune Bio(NASDQ: INMB)公布了其可透脑的TNF抑制剂XPro™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进行的2期MINDFuL临床试验的关键结果,在200名患者组成的改良意向治疗(mITT)人群中,试验未能达到主要认知终点(EMACC)。经此消息,INmune Bio股价暴跌59%。美国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新股发行2024年全年NGS&NGM医疗健康板块累计有30支新股发行,累计募资超55.13亿美金。2025年截至目前,NGS&NGM医疗健康板块共有15支新股发行,累计募资17.04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数量上落后11.8%,金额下降58.1%。上周Nasdaq新增1例IPO,为医疗技术服务提供商CapsoVision,该公司以5.00美元每股的发行价格首发募资2750万美元,总市值为2.07亿美元。2024年共有322家企业完成定增,累计募集资金约293.8亿美元。2025年截至目前共有151家企业完成定增,总体数量上比去年同期下降25.6%,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70.5%。上周共有10起新增定增。其中募资金额最高的是Dyne Therapeutics, Inc. , 一家领先的肌肉疾病公司,致力于开发针对遗传驱动疾病患者的创新性生命转化疗法。其管线包括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和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临床项目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的临床前项目。公司以8.25美元每股的价格募集了2.00亿美元。医疗健康板块IPO动态No.4近期融资事件
氨基观察-医疗器械组原创出品作者 | 龚军AI让医疗变得更热闹。过去一年,药企忙着将AI嵌入药物研发管线,医院争相部署智能问诊系统,而器械厂家也在加速转型……谁会被AI改变发展轨迹还不得而知,但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把AI当作胜负手,小肠胶囊内窥镜(以下简称胶囊肠镜)赛道就是如此。胶囊肠镜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06年就已经上市。如胶囊一般大小,吞服即可实现小肠的可视化,无疑颠覆了传统肠镜。但受限于检测性能,以及无法进行活检或预测息肉组织学等致命缺陷,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胶囊肠镜需要新的活法,而该领域的头部玩家顺势盯上了AI。日前申请在美股上市的biotech公司CapsoVision,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点。在CapsoVision的构思中,其希望借助AI,让胶囊肠镜在短期内判断息肉大小,在长期内则成为消化道肿瘤的早筛工具,临床价值逐步升级。如果梦想成真,其天花板也将被彻底打开。也正是基于这份愿景,年收入只有1000万美元的CapsoVision,开启美股IPO冲刺之旅。那么,胶囊肠镜能不能借AI逆袭?谁,又会真正成为第一个被AI改命的赛道呢?/ 01 /让肠镜不再痛苦胶囊肠镜的叙事和其他胶囊内窥镜并无二致:为解决痛点而生。小肠疾病包括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慢性缺铁性贫血、克罗恩病、肿瘤和息肉病。侵入式的肠镜是诊断的金标准。不过,对于肠镜而言,存在几个明显的不足。首先,对患者不友好,因为需要侵入,过程极度不适。即便全麻,整体上仍然不方便。其次,对医疗资源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完善的医疗设施,更需要高水平的内窥镜操作员,这也注定了,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肠镜都需要排队。对比之下,胶囊肠镜看起来更友好。所谓胶囊肠镜,顾名思义,其大小如胶囊一样,吞服即可实现非侵入性的检查。以CapsoCam Plus为例,主要组件是一次性可摄入的胶囊,是一个精密电子器材,包括胶囊外壳、镜头模块、图像传感器、多芯片封装、照明系统、电池组、开关、光收发器和印刷电路板组件。使用流程也相对方便。随着吞服之后,在自然蠕动的推动下,胶囊在胃肠道中移动时,CapsoCam Plus会自动获取视频图像并将其存储在内置的内存条中。患者或授权护理人员在使用取回试剂盒取出胶囊后,对胶囊进行清洁和消毒,然后进行相应数据的下载。看起来,CapsoCam Plus的颠覆性十足,不过,其商业化却并不成功。2024年,CapsoVision的收入刚刚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某种程度上,这归咎于竞争。当前,该领域的入局者不少,包括美敦力、安翰科技、金山科技等都已经入局,并且还打起了价格战。在这种情况下,CapsoVision表现不佳看起来在情理之中。但又不能完全归咎于竞争。实际上,当前来看,胶囊肠镜属于极为小众的市场。根据CapsoVision招股书,2025年全球小肠胶囊内窥镜市场约为2.27亿美元。也就是说,市场规模只有10亿人民币出头,即便到2030年,市场规模可能也只有3.35亿美元。很显然,天花板有限将会制约胶囊肠镜的想象空间。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02 /市场缺失的背后胶囊肠镜市场规模有限,或许也在情理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尽管在依从性方面相较于传统肠镜有所改善,但胶囊肠镜的临床性能并未得到充分证明。在许多情况下,胶囊肠镜检测到的显著息肉,在随后的结肠镜检查中未被发现;或者,患者体内真实存在息肉,但却未被胶囊肠镜发现。简而言之,性能需要提升。CapsoVision的CapsoCam Plus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其开展的前瞻性研究中:在105例患者中,对于息肉大小≥6 mm的群体,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92.7%;对于息肉大小≥10 mm的群体,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9.0%。其中,“敏感性”是用来衡量检出能力高低的核心指标之一。简单来说,这衡量的是早筛产品发现“坏人”的能力。敏感度数值越高,意味着产品的检出能力越好。从上述数据来看,对于息肉大小≥6mm的群体,CapsoCam Plus的漏检率实际上在15.2%左右;对于息肉大小≥10 mm的群体,漏检率在12.5%左右。这要逊色于金标准。根据一些研究显示,在<5 mm的息肉中,肠镜漏检率也只有26%;而在5至10 mm的息肉中,漏检率在13%左右。当然,如果作为“替补”,胶囊肠镜的性能其实并不算差,至少有一定的应用空间。但尴尬的是,目前的性能数据大多来自小样本研究,被认为在筛查人群中证实其有效性的高质量证据数量仍然不足。这也导致结肠胶囊内镜尚未获得美国的结直肠癌筛查适应症批准,也未在其他市场广泛用于筛查。更重要的是,胶囊肠镜无法进行活检或预测息肉的组织学,这也进一步限制了其在临床端的使用。除了性能之外,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故障率。2024年,CapsoVision表示,记录的供应商投诉率约为2.4%(基于2024年销售的胶囊数量)。同时,还有患者的胶囊滞留率偏高。滞留是指胶囊卡在胃肠道中,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例如狭窄、肿瘤或炎症性肠病。CapsoVision认为,行业滞留率可能高达2%,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体验和复购率。另外,使用胶囊还有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患者手动取回胶囊。虽然设计为尽可能方便,但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期望,并可能导致潜在的错误。因为患者需要认真监测他们的排便以确保取出胶囊,这对他们来说可能很不方便和有负担。正是这些诸多因素导致,胶囊肠镜市场要想真正迎来爆发,可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03 /基于AI的出路寻找出路,可能是胶囊肠镜选手接下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CapsoVision就在思考新未来。从其构思来看,核心是希望依靠AI逆天改命,分为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借助AI实现功能增强。基于CapsoCam Plus胶囊,开发下一代产品CapsoCam Colon。该新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自主开发的AI技术,自动在视频中检测息肉,并通过胶囊中的3D传感器实现息肉大小测量工具。因为息肉大小与息肉患癌风险高度相关,这一功能的加入有望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简而言之,CapsoVision并不满足于让胶囊肠镜仅仅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而是希望在AI技术的加持下,使得“医疗”属性进一步强化,提高诊疗“效率”。这也是目前大部分AI医疗产品的逻辑:通过技术提升临床接受度,进而转化为更大的商业收入。第二步,则是基于AI,拓展应用场景。CapsoVision更长远的目标,是借助AI技术,将胶囊肠镜发展为肿瘤早筛产品。卖点是,通过单一方便的非侵入性程序,早期筛查多种癌症——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小肠癌和结直肠癌。这与目前肿瘤早筛巨头的逻辑并无二致。原因也不难理解 “早筛”产品的逻辑已经被充分证实,尤其是在结直肠癌早筛领域。例如,精密科学的“大肠卫士”因节约临床资源、性能突出以及价格优势,顺利成为前置性筛查手段,放量成为20亿美元的产品。如果在AI的助力下,胶囊内窥镜也能实现相同的目标,必然可以复制这一爆款逻辑。在招股书中,CapsoVision也明确对标了精密科学。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另一方面更要在成本方面下功夫。AI到底能不能改变胶囊肠镜的命运,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PS: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氨基君微信号交流。
全球医疗行业每日重点资讯文 | 苏丁企业动态5月15日,恒瑞医药正式启动H股全球招股,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恒瑞医药此次计划全球发售约2.245亿股H股(含超额配售权),发售价区间定为每股41.45-44.05港元,香港公开发售占5.5%,国际配售占94.5%。若超额配售权全额行使,可额外发行3367.78万股。招股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至5月20日,预计5月23日正式上市。香港创新诊断技术公司PHASE Scientific(相达生物科技)任命殷鹏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官(CSO)。他将全面负责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临床战略布局及科学创新产品管线发展。殷鹏博士在诊断与生物科技领域拥有逾25年国际化领军经验。他曾在雅培诊断深耕十八载,历任从区域到全球层面的研发、科学与医学事务领域要职。加入相达生物科技前,他担任中国诊断行业龙头上市企业圣湘生物首席技术官。赛诺菲5月14日宣布,计划到2030年在美国投资至少200亿美元,包括大幅增加研发支出,并向美国制造业投入数十亿美元。该公司还计划扩大在美产能,包括直接投资赛诺菲工厂以及与美国本土制造商合作。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周三表示,将以至多20亿美元的价格从Boston Pharmaceuticals收购用于治疗肝病的专业药物efimofermin。根据协议条款,GSK将收购Boston Pharmaceuticals的子公司BP Asset IX,以获得efimosfermin。GSK将支付至多20亿美元的现金对价,其中包括12亿美元的预付款和至多8亿美元的基于成功的里程碑付款。美国夏威夷州解决了与百时美施贵宝和赛诺菲关于血液稀释剂Plavix的长期法律纠纷。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在6月9日前各交出3.5亿美元以满足和解要求,但两家公司均不承担与州政府指控有关的任何责任。这笔款项将免除两家公司“与州政府的索赔有关的任何及所有索赔”。不过,该和解协议并不妨碍夏威夷州的公民个人对公司提出索赔。Plavix是一种口服血液稀释剂,最初于1997年获得批准,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014年,夏威夷州指控这两家公司在营销过程中存在欺骗行为,没有告知某些特定人群不仅会降低Plavix的疗效,还有可能增加其危害。美国司法部正在对美国联合健康集团展开刑事调查,案件可能涉及医疗保险欺诈。美国司法部和联合健康集团均尚未就此次调查发表声明。此次调查正值该集团试图从股市暴跌中恢复之际,此前其财务表现不佳,且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蒂突然辞职,职位被董事会主席斯蒂芬·赫姆斯利接任。罗氏制药集团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药品定价行政令可能危及该公司500亿美元的在美投资计划。这项于周一签署的行政令要求制药商降低品牌药价格,使其与其他富裕国家保持一致。罗氏在声明中称:“如果该行政令生效,罗氏能否兑现此前宣布的在美重大投资承诺将存在疑问。”该公司预计该行政令不会影响其2025年业务。Azafaros公司宣布,已完成超额认购的1.32亿欧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助力Azafaros加速其核心在研产品nizubaglustat的开发,预计该药物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入治疗C型尼曼皮克病(NPC)以及GM1/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的3期临床研究。美国医疗科技公司CapsoVision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计划筹集高达3000万美元的资金,以支持其可吞咽胶囊相机的开发,以及胃肠道疾病、癌症和内出血的筛查项目。产业动态石药集团已与Cipla USA, Inc. 就集团的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于美国的商业化订立独家许可协议。集团同意授予Cipla独家许可,以于该地区商业化该产品。集团将收取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亦有权收取最高达2500万美元的潜在首次商业销售和监管里程碑付款及最高达10.25亿美元的潜在额外商业销售里程碑付款。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宣布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Septerna达成一项独家合作及许可协议,将 “发现、开发和商业化” 用于治疗肥胖症、2 型糖尿病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这家Wegovy(诺和泰)制造商表示,将首先启动四个开发项目,以寻求业务多元化并巩固其在快速增长的肥胖药物市场中的地位。该协议价值预计高达22亿美元。诺华中国宣布其乳腺癌治疗产品凯丽隆(琥珀酸瑞波西利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症,适用于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作为激素受体(H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高复发风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这也是凯丽隆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以外,在华获批的另一新适应症。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其在研肺纤维化疗法口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的第二个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进展性肺纤维化(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PPF)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受理。今年2月,nerandomilast首个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上市申请已在华递交。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近日最新公示,由德国默克(Merck KGaA)申报的盐酸匹米替尼胶囊(ABSK021胶囊)拟纳入优先审评,拟用于需要系统性治疗的腱鞘巨细胞瘤(TGCT)成人患者。艾伯维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旗下抗体偶联药物(ADC)Emrelis(telisotuzumab vedotin,teliso-V)上市,用于治疗具有高c-Met蛋白过度表达(OE)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这些患者此前已接受过系统性治疗。Emrelis是获批用于治疗高c-Met蛋白过度表达的经治晚期NSCLC患者的首款疗法。华中科技大学宣布,全球首个女性肿瘤AI大模型“木兰”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木兰”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导研发,以国内外权威的女性肿瘤医疗指南和高质量专家共识为基础,融合了同济医院近20年来的高质量病例数据。它还引入DeepSeek强大的深度推理能力。联系美通社+86-10-5953 9500info@prnasia.com
100 项与 CapsoVision, Inc.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CapsoVision, Inc.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