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Guokong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Guokong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特约作者 | 金钱草
责任编辑 | 郑瑶
半年度上市公司法定披露期进入尾声,千亿药商最新经营业绩出现分化……
01
三大药商多个财务指标下降
我国最大的四家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当属三大国企国控、华润、上药和民企九州通,四家企业在制药工业、商业分销和零售级医药行业的上中下游均有布局。
截至发稿日,四大药商中有三家——国控、上药和九州通已经公布了最新的业绩。总体来看,三大药商的业绩也是降多增少。
2024年上半年三大医药商业巨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分化,毛利润均出现下滑。
从营业收入来看:
国药控股由于其庞大分销业务的体量,短期内其业务市场地位尚不能被撼动,但多年来首现负增长,主要系医疗器械分销业务和零售业务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所致,致使业务规模总体下滑超过2个点;
此外九州通营业收入也出现下降,幅度较国控略大,下降2.71%,录得771亿元的营收;
上海医药保持超过5个点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接近1400亿元,是三家中仅有一家应收保持增长的企业。
从毛利情况来看:
三家企业均出现5个点以上的下滑,即使是业务规模保持增长的上药也是增收不增利。从利润率来看,由于上药的工业占比较高,毛利率接近12%,也较去年的12%以上下滑约1个百分点。
净利润也出现了分化,国控和九州通净利润额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国控同比下降超过14%;上药净利润与其规模类似,保持增长态势,增长达到12.72%。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
02
千亿分销商药品分销业务增长势头放缓
根据已经发布业绩报告的三大头部千亿药商发布的最新半年报来看,2024年上半年,三家企业中,国控和上药两家保持增长,其中国控的增速不到1个百分点,如果合并其器械分销业务,则出现下滑;目前仅有上药药品分销业务保持较好的增长韧性,达到13.62%;九州通分销业务的下降幅度要略大于其总体业务收入,2024年上半年分销业务下降近5.5%。
三大药商分销业务基本情况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
基于四大药商的强大分销网络基础和多年的深耕,目前其业务均已渗透到全国的31个省市区,但是企业的分销网络覆盖(设立省级分公司),国药控股和九州通较强,均实现了在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的全覆盖,上海医药覆盖25个省市区。
三大头部药商2024年上半年药品分销业务发展具体情况如下表: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
三大头部分销业务主要发展策略与核心竞争力
在医药市场加强监管、反腐和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行业合规经营日益重要,三大药商在新的年度采用了哪些发展措施?
国控:分销业务关键词有“扩面”和“提效”。持续“扩面”积极拥抱国家集采政策。2024年,医保局继续大力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集采品种选择上强调统筹协调,重点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开展工作,做到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在开展流通配送业务基础之上,国控主动调整策略提升效率。加强和战略性客户的业务对接,根据行业变化积极调整营销策略,持续推动三四级公司营销转型和效率提升。积极聚焦总经销、总代理品种,打造直接面向终端的营销服务理念,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完善销售组织结构和团队建设,全面发挥团队专业素养和综合服务能力,提供端到端、全国一体化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
上药:分销业务关键词为“整合”与“落实”。上海医药在去年推进医药商业南北板块整合的基础上,于今年上半年推动落实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相关信息系统和制度体系,加强一体化运营,深化省级平台建设,形成商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上药以“赛诺菲一号工程”项目为主导,搭建全国一体的商业营销体系。2024年上半年,上药药品CSO合约推广业务突飞猛进,实现销售金额约40亿元,同比增幅达172%,合约产品覆盖赛诺菲、拜耳等18家药企。其中,“赛诺菲一号工程”项目全年目标达成进度已过半。2024年上半年,上药进口及创新药产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成功引入进口总代品种8个。
九州通:分销业务关键词为“数字化”与“转型”。九州通经过多年的数字化转型,搭建了医药行业领先的院外数智化交易与服务平台-药九九B2B交易平台,通过三方+自营+合营的业务模式,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网络覆盖、产品推广、统采集配、品种保供、库存共享、委托配送、供应链金融等全产业链服务;自主研发及迭代上游供应链SaaS系统“智药通”、云采购及下游SaaS系统“云店通”首营平台、“药九九”B2B电商平台等数字化工具赋能业务,为上游客户提供全渠道、全场景的数字化分销服务,为下游客户提供全品类、“一站式”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2024年上半年,深入推进分销业务数字化,全面升级药九九平台模式,截至报告期末,九州通药九九平台注册用户45万⁺、活跃用户38万⁺,“智药通”平台活跃用户26万⁺。
03
零售寒冬下,三大药商零售业务降多增少
除国控高居我国零售业务榜首外,虽然上药九州通的零售业务规模与一些专业的大型药店零售企业如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等大药房的业务规模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三大千亿药商的零售业务也稳居在我国药店百强之列。
根据商务部2023年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2022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100位排序”表中:上药的华氏大药房居第9位、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排16位;九州通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排11位。可见,三大头部药商的零售业务也具有较强的实力。
从具体各家企业的业务情况来看,2024年上半年一改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0%以上甚至九州通增长近40%的态势不同,除九州通零售业务规模最小、略增1个百分点外,国控和上药均有下滑。可见,在药店零售业务面临多渠道比价、客流下滑、医保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大药商的零售业务也经营维艰。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
零售业务网络&业绩贡献比拼
在三大药商零售业务的药店情况来看,由于九州通好药师采用加盟的模式,2024年药店数量超过2.4万家。国控门店数超过1.2万家,上海医药零售药店超过2000家。
三大药商2024年上半年零售业务药店和应收具体情况如下表: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
加强监管,零售业务面临整合
2024年上半年,国家医保局进一步探索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药品价格治理从院内转向院外,多渠道公开比价等监管举措相继实施。多地医保局先后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推进定点零售药店价格公示与监测,进一步引导和监管零售药店合理定价、公平竞争,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无序竞争和医保资金损耗。
根据九州通的半年报数据,2024年1-5月,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的药品销售规模达到2063亿元,同比增长0.7%,稳中有涨;其中零售药店(含O2O)规模占比87.50%,增速-0.2%,电商B2C规模占比12.5%,增速7.3%,市场整体发展态势稳定。
国药控股:国控零售业务的发展重点关键词为“完善战略”、“专业化”和“转型创新”。零售业务未来企业将继续挖掘专业化药房服务潜能,积极承接医院外流处方,优化门店布局、拓展门诊统筹药店,加快建设患者随访中心、罕见病中心、慢病中心药房等新兴业态,提升专业药事服务、健康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同时面对全新的竞争格局和态势,将运营质量和盈利能力作为零售业态的首要管控指标,不断优化商品结构,增大高毛利品种销售占比,持续提升零售药房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
上海医药:联动拓展“互联网+”创新模式。上药云健康持续支持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提供以中国领先专业药房网络——“益药·药房”为基础的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
九州通:继续推进“新零售”业务,打造数字化平台。2024年上半年,九州通新零售战略以“万店加盟”为核心,形成包含B2C电商总代总销、药九九B2B电商平台、零售电商服务平台、物流Bb/BC仓配一体化等业务矩阵,打造“批零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和“BC仓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截至2024年7月底,好药师直营及加盟药店已达到24,387家,今年年底将冲刺30,000家,预计将服务C端会员1亿⁺。
随着华润医药的半年报公布,四大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将见分晓。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医药代理商产品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特约作者 | 金钱草编辑 | 相宜随着九州通年报发布,我国头部四大千亿药商2023年业绩已全部发布——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但利润水平也开始出现分化……01四大头部药商规模继续扩张利润水平分化在我国医药市场中,最大的四家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当属三大国企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和一家民企九州通,四家企业在制药工业、商业分销和医药零售上中下游均有布局。其中,国控、上药及华润医药所属的华润系三家均是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成员。2023年四大医药商业巨头的营业收入、毛利润均有一定增长,但净利润出现分化,上海医药净利润由于一次性损益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净利润率水平也出现明显回落。商务部2023年年底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7516亿元(含税),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5%,增速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国药控股由于其庞大分销业务的体量,短期内其业务市场地位尚不能被撼动,2023年其总业务收入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5%,较上药和华润之和还要超出人民币近千亿元,九州通也突破了1500亿元人民币。从毛利水平来看,由于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制药工业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毛利率较高,达到两位百分数的12%以上,四者中由于华润医药工业收入占比相对最高,因此毛利率也最高,达到15.67%。从净利润来看,出现分化,四大千亿药商净利润额和利润率有升有降。2023年,国药控股净利润达到150.10亿元人民币,但净利润率水平较上一年的2.60%下降0.08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最快和净利润率最高的为华润医药,增速达到16.78%,净利润率达3.18%,较上一年的2.62%提升0.56个百分点;上药的净利润及利润率由于一次性损益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净利润率水平较上一年的2.74%下滑1.29个百分点至1.45%;九州通净利润达到21.74亿元,同比增长4.27%,净利润率较2022年下降0.03个百分点。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年报/业绩快报。02千亿分销商强者恒强据商务部《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22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935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约占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的86%。前四企业合计约占直报企业营业收入的53%。根据四大头部千亿药商发布的最新年报,2023年四家企业均保持增长的势头。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上海医药,达到13.62%。但从体量来看,国药控股当前分销业务收入已突破4,400亿元,比华润医药和上海分销业务的总和还是要略大一些。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年报/业绩快报。四大药商分销业务基本情况基于四大药商的强大分销网络基础和多年的深耕,目前其业务均已渗透到全国的31个省市区,但是企业的分销网络覆盖(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国药控股和九州通为强大,均实现了在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的全覆盖,华润医药、上海医药目前分别为28个省市区和25个省市区。四大头部药商2023年分销业务发展具体情况如下表: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年报/业绩快报。四大头部分销业务主要发展策略与核心竞争力在医药市场加强监管和反腐的大背景下,行业合规经营日益重要,这四大头部药商因为采取了适合自己的策略保持了业务的正向增长。国控:分销业务关键词有“三化”和“整合”。2023年国控着力扶持创新服务的发展,通过构建规模化、合规化、专业化的营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持续加强营销服务的合规性监管,不断提升创新药和原研类产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依托分销网络协同优势和黏性,国控高效整合业务资源,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营销推广方案,逐步搭建覆盖肿瘤、感染等重症慢病领域的专业营销体系,拓展全新的服务场景和生态。根据运营管理口径,国控在报告期内的药品营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延续了此前的高速增长态势。上药:分销业务关键词为“整合”与“协同”。上药稳步推进医药商业南北板块整合,形成了“组织一体、业务一体、管理一体”的医药商业新格局,还通过多领域、多渠道的深度合作,与商业伙伴共建新型生态圈。其于2023年8月启动商业板块南北平台整合项目。15个工作小组密切协作,围绕“组织一体、业务一体、管理一体”制定具体落地方案,有序有力推进各项整合工作,如期实现全国25省及4大专业板块一体化运营的整合目标,形成了“国家级现代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其医药商业的运营管控,实现决策与授权体系、运营体系、信息系统、物流、人才与激励、财务体系等的统一,发挥南北优势,扩大产业协同。华润医药:分销业务关键词为“顺势而为”与“转型”。积极拥抱分级诊疗政策。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和业务结构,提升全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能力,推动专业化医疗器械业务全产业链布局,孵化新兴业务,以数字化手段多维赋能业务拓展、服务创新和管理提升,并不断加强一体化、智能化物流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外延发展,进一步拓展网络布局,提升终端覆盖和市场份额。华润医药顺应“分级诊疗”等政策导向,积极开发基层医疗市场,加强产品资源下沉和多元化服务能力,分销业务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智能手段赋能业务领域拓展、增值服务创新和管控能力提升。华润医药顺应渠道下沉及处方外流趋势,为医院提供处方平台服务,年内承接主要互联网医院平台处方外流业务近人民币5亿元。九州通:分销业务关键词为“数字化”与“转型”。九州通经过多年的数字化转型,搭建了医药行业领先的院外数智化交易与服务平台-药九九B2B交易平台,通过三方+自营+合营的业务模式,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网络覆盖、产品推广、统采集配、品种保供、库存共享、委托配送、供应链金融等全产业链服务;其自主研发及迭代上游供应链SaaS系统“智药通”、云采购及下游SaaS系统“云店通”首营平台、“药九九”B2B电商平台、九州万店数字化平台等数字化工具赋能业务,为上游客户提供全渠道、全场景的数字化分销服务,为下游客户提供全品类、“一站式”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03国控、上药、华润和九州通零售业务比拼除国控高居我国零售业务榜首外,虽然华润、上药九州通的零售业务规模与一些专业的大型药店零售企业如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等大药房的业务规模还有一定差距,但这四大千亿药商的零售业务也稳居在我国药店百强之列。根据商务部2023年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2022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100位排序”表中:上药的华氏大药房居第9位、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排16位;华润旗下零售的华润苏州礼安医药连锁居53位,此外华润旗下的医保全新大药房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九州通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排11位。可见,四大头部药商的零售业务也具有较强的实力。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年报/业绩快报。零售业务网络&业绩贡献比拼除华润医药,上海医药零售药店业务覆盖的省份均在16个以上;国药控股在全国20余个省份均有分布。四大药商2023年零售业务具体情况如下表:利好持续,零售业务均实现正向增长2023年,疫情影响逐步消除,零售业务的品类结构回归常态。随着个账改革和门诊统筹等改革政策的落地实施,短期内患者向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回流的趋势有所显现,医药零售行业的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处方外流、以及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颁布的零售药店“双通道”政策的逐步落地,医药分家,进一步促进了处方药、创新药由院内向院外的转移大趋势不变,四大头部药商的零售业务在2023年实现正向增长。国药控股:零售业务保持增长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强零售业态的网络布局和区域覆盖,重点提升对业务空白地区以及面向医疗机构的覆盖率,通过汇聚零售核心资源形成规模优势,以专业化管理推动零售诊疗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直接面向C端的服务能力。二是强大的品牌声誉和健全的内控体系,不断优化品类结构,承接各省市处方流转中心、互联网医院的处方外流,巩固专业药事服务的竞争优势。顺应零售行业政策改革,国药控股鼓励各区域公司加强与监管机构沟通,增强“双通道”和门诊统筹药房资质获取,承接改革政策带来的处方外流需求。通过内外部培训和人才培养,积极提升执业药师配置比率和专业技能,综合提升对于C端客户的服务能力和黏性。上海医药:联动拓展“互联网+”创新模式。上药云健康持续支持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提供以中国领先专业药房网络——“益药·药房”为基础的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2023年末,上药云健康拥有200+家DTP药房及授权院边店,覆盖全国25省66市,累计已与300多家新特药企达成合作。华润医药:一贯性坚持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和数字化优势。持续加强专业药房建设,优化经营品类,提升运营质量和服务能力,并不断推动在线线下业务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零售业务专业化、规范化和数字化的竞争优势。华润零售业务持续加强DTP专业药房建设,建立零售业务差异化竞争优势,联合上游厂商开展“卓越润曜”深度培训项目,系统性提升专业化竞争力。持续优化专业服务能力和药品供应体系,加强药店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运营管理,统筹推动旗下药店获取“双通道”、“门诊统筹”资质,积极承接处方外流。九州通:零售业务坚持提升数字化能力,以新技术赋能。九州通好药师通过“万店加盟”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好药师品牌加盟,为加盟药店提供全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利用自主研发的“门店通”系统与加盟药店的ERP系统对接,全面赋能加盟药店的数字化管理,为加盟药店提供厂家业务协同(流向管理和价格维护等)、会员管理、患教咨询、医保履约、个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电商运营(O2O)等系统服务,同时也为药店提供社区团购、城市合伙人、各项业务培训服务,有效赋能加盟药店,为供应商打造零售渠道价值链。九州通通过提升加盟店数字化能力,重塑生态圈,打造批零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和BC仓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B端和C端顾客创造全新的价值与体验。END内容沟通:13810174402医药代表交流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作者 | 陈芋来源 | 赛柏蓝近日,九州通发布2023年年报,至此,国内四大药商——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业绩均已完成披露。01四大药商业绩PK从体量来看,国药控股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2023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大于华润和上海医药对应数值之和。 年报显示,国药控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65.7亿元,同比增长8.05%;同期华润医药年营收2447亿元,上海医药年营收2602.95亿元,两者均保持着12%的增速;九州通营收首次突破1500亿,达到1501.4亿元,同比增长6.92%。 对比来看,国控的营收体量约等于3.97个九州通,2.44个华润,2.29个上药。 盈利方面,四大药商中除上药外均在2023年保持了净利润增长,其中,华润增速最快,达到10.11%。 国控的归母净利绝对值同样大于另外三大药商中任意两家之和,是华润的2.35倍,上药的2.4倍,九州通的4.16倍。 具体来看,国控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54亿元,同比增长6.19%;华润医药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10.1%;上海医药归母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2.92%;九州通归母净利润21.74亿元,同比增长4.27%。 2023年,四大药商的归母净利润率都在1.6%以下。其中,国控和华润较稳定,两者归母净利润率在近五年的变动不超过0.1个百分点。 上药和九州通的归母净利润率浮动相对较大,上药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归母净利润率均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42%,2023年降至1.45%;九州通2020年归母净利润率达到2.77%,是四大药商近五年归母净利润率中最高的数据,2023年同样降至1.45%。 02四大药商近5年业绩及2024年重点业务方向 国药控股 从单家企业来看,国药控股是四大药商中近五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最稳定且唯一连续五年保持上涨的一家,其营收增速在5%~24%不等,归母净利增速在6%~15%不等。 国控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分销、器械分销、医药零售和其他业务,四大业务营收在2023年均有所上升。 其中,医药分销实现收入4410.51亿元,同比增长8.47%,占国控总收入的73.93%;器械分销实现收入1302.13亿元,同比增长7.75%,占国控总收入的21.83%;医药零售实现收入356.89亿元,同比增长8.22%,占国控总收入的5.98%;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03.86亿元,同比增长1.73%。 国控表示,其医药分销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带量采购涉及品种的获取率上升,分销规模增大;器械分销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分销区域扩大、分销产品新增和中标客户增长;零售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处方药销售增长与零售药店的网络扩展。 2024年,国控提出加速推动服务转型,以三大主营业务为根基,进一步加强医院保障、特药服务、患者支持、创新支付的有机联动,形成涵盖医药患险的综合供应链生态体系等。 同时以产品结构为主推进渠道整合优化,健全完善物流网络布局;通过社会药房和专业药房的差异化布局,依托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优化连锁药房网络布局充分承接患者多元化服务需求。 九州通 九州通近五年的营收保持着增长态势,自2020年突破1000亿大关后,又在2023年突破1500亿元,其近五年营收增速在6%~15%不等;在破千亿大关的同年,九州通归母净利润增速也一度超过78%。 分业务行业看,九州通的医药批发及相关业务在2023年实现营收1444.74亿元,占其总营收的95%以上,是四大药商中唯一分销业务占比超过九成的一家。 九州通表示,其在实现医药分销业务持续稳健增长的同时,也在加快推进总代品牌推广、医药新零售等高毛利业务拓展。 2023年,九州通自营线上线下零售业务实现收入28.15亿元,同比增长10.95%。 报告期内,其“万店加盟”计划通过“直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直营及加盟药店已达到21192家,九州通在年报中提出今年力争新增7000家门店,实现直营和加盟门店总数突破25000家,并预计其门店数量将在2025年超过30000家。 九州通提出,2024年是其新三年战略的起承转合之年,九州通将持续推动新产品、新零售、新医疗、不动产证券化、数字化战略转型。 在分销业务方面,九州通计划借助二级协议管理等数字化工具,打造智能化一站式分销平台,包括持续争取百强连锁集采品种,引进B2C线上品种、慢病、保健品、电商等品种,为百强连锁提供库存共享、一键入库等增值增量服务等。 依托京丰制药、九信中药等,九州通也提出了医药工业自产及OEM业务年度经营计划,包括逐步提高首仿药、复杂制剂等高附加值品种在产品管线中的比重;引入有资源优势的产品合伙人,通过贴牌代工,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助力连锁销售提升等。 九州通提出2024年要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10%以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12%以上。 上海医药 上海医药的营收在近五年也保持着增长态势,增速在2%~18%不等;归母净利润增速此前连续三年超过10%,2023年受一次性损益的影响,归母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2.92%;扣除一次性损益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49.19亿元,同比增长2.99%。 分业务行业来看,上药分销业务实现营收2337.6亿元(未抵消内部业务重复金额,其它业务金额同理),同比增长13.62%,但由于同期营业成本也上升了13.95%,其分销业务毛利率反而降低0.27个百分点,约为6.31%。 上药工业业务营收约262.57亿元,收入及营业成本分别较上年下降1.87%、1.74%,其毛利率是各业务中最高的,达到58.49%;零售业务营收约91.1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0.25%,但同样由于成本上涨更多(11.09%),最终毛利率下降约0.66个百分点,约11.96%。 今年,上药指出要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在商业渠道方面,推进商业板块业务与资源协同一体化发展,继续拓展多领域多渠道创新业务发展,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质量;在投资并购方面,优化投资并购策略,加快以产品为主的并购,着力补强业务能力和产业链薄弱环节。 华润医药 华润医药则是在2019年-2020年期间受子公司渠道调整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出现下跌,近三年逐渐回升,归母净利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10%以上,营收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7%以上。 分板块来看,其医药分销、制药、药品零售三项主要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约80%、16%以及3.9%,三者分别实现营收2021.5亿元、434.6亿元、9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14.3%、26.2%。 对于2024年的经营计划,华润提出在研发上将进一步聚焦肿瘤、自身免疫、心血管、神经、感染等临床需求疾病领域,加强对新产品管线的差异化布局。 同时继续加大在战略产业的投资并购力度——内部强化创新研发、产品结构优化,集中精力强化核心业务等;向外关注与战略发展相同的生物制品、小分子创新药、高端器械、特色中药等高价值领域等。END内容沟通:13810174402医药代表互助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100 项与 Guokong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Guokong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