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成都金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成都金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9月5日,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产品SCTV04C注射液获批临床,用于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感染引起的带状疱疹及并发症。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重新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疾病。SCTV04C注射液是神州细胞以差异化竞争优势为目标自主开发的重组蛋白疫苗。
截至目前为止,全球共有3款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分别是:默沙东的Zostavax、百克生物的感维以及葛兰素史克的欣安立适,前两款属于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后一款属于带状疱疹重组疫苗。
其中,葛兰素史克的欣安立适、百克生物的感维相继已获批在中国上市。除了神州细胞以外,国内还有绿竹生物、上海所、迈科康生物、吉诺卫生物等多家公司的带状疱疹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LongRiver江远投资步履不停。
在已经过去的7月,整个行业无疑都在分享一大重磅募资事件——LongRiver江远投资,宣布完成了规模近4亿美元的首期美元基金募集,基金年限为10+2年。它也是近几年规模最大的首期美元基金之一。
这无疑给稍显悲观的资本市场注入了一定信心。
而募资的完成仅仅只是开始。紧接着,专注于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核酸创新药平台公司大睿生物宣布完成了A+轮3500万美元融资,其领投方正是LongRiver江远投资;近期,江远团队也领投了美国脑机接口创新企业,并与美国Orbimed基金共同完成了对自免领域Newco项目Belenos Biosciences的投资。在完成首期美元基金募资以及对数家医疗健康科技企业的投资后,如何依托美元基金的优势进一步乘胜出击?我们采访到了LongRiver江远投资合伙人、医疗和大健康投资负责人李佳安。
LongRiver江远投资合伙人、医疗和大健康投资负责人李佳安
打铁还需自身硬,募资背后不单是LP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在当下,能完成近4亿美金大额募资并不容易。根据清科研究《2024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延续下滑态势。募资方面,外币基金募资仍保持低迷,上半年仅17只外币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募资规模约为130.87亿元人民币。而LongRiver江远投资近4亿美元的募资无疑为2024年下半年开了一个好头。据介绍,LongRiver江远投资早于2022年成立时便完成了首支美元基金首关。彼时,由于线下沟通受阻,LongRiver江远投资创始人、CEO张江在前期材料筹备中,与潜在投资人开启了远超30次的线上沟通。
如今,随着募资完成,10+2年的基金投资退出年限,也允许江远作为“耐心资本”进行更长期的投资。整体beta下行,综合基金的募集难度上升。相对来说,在一些刚需或者新兴行业深耕多年的垂直型的GP,依然会受到关注。“我们在医疗健康等科技创新领域深耕了十多年,投资领域是长需求且跨越周期的,而且有优秀的过往业绩积累,作为成熟团队+新兴平台,依然有机会。”正如李佳安提到的,能够完成募资事实上与LP对市场看好及LongRiver江远投资本身的团队优势有关——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以及中国范围内仍旧有着巨大的科创机遇。中国本身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而随着全球科技发展以及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在中国这个大基数市场依然有着阿尔法回报机会。LongRiver江远投资LP本身来自大型保险机构、国际知名母基金等一线机构投资人,他们在关注长远投资的同时,无疑也看好行业未来的发展。从微观角度来看,完成募资与团队背景有关。一方面,LongRiver江远投资团队曾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超40家企业,投资阶段覆盖了早期到中后期,其中40%项目是在海外;更有近20家企业完成了境内外上市,取得不错的回报。另一方面,创始团队成员有着险资投资背景,这使得其具备支付端视角。并且险资的长周期属性也与医疗投资周期匹配。此外,险资本身注重风控,LongRiver江远投资也延续了这一风格,成立之初就着手打造了严格的风控合规体系。多年磨合的团队,也使其在投资方面更加突显出透明、高效的风格。
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精准锁定水下项目
对LongRiver江远投资来说,无论是硬科技还是医疗健康领域,无疑都存在行业机遇。“挑战在于,低垂的果实不多了,需要通过聚焦和深耕来发现水下机遇”。早在2009年就进入到投资领域,经历覆盖半导体硬科技到医疗健康等科技创新领域投资的李佳安提到。而投资,则是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李佳安看来,整个医疗健康领域存在三大确定性:其一是老龄化趋势;其二是医保控费的确定性趋势;其三则是差异化发展趋势,而当前尤为凸显的一大趋势则是出海——从医药领域来看,欧美等有着相对成熟的市场,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创新药方面,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正在增强,出海项目持续增长。本土ADC、双抗、CGT等创新药物陆续得到海外MNC认可,交易金额也在屡创新高。从器械领域来看,国产品牌开始“多点开花”。国产设备由于技术进步、性价比优势和服务水平正加快国产替代和出海扩张步伐。在海外,国产厂商正在逐步从中低端设备向高端设备进一步渗透。“虽然我们投资的某些细分领域企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我们希望江远团队投出的大部分企业都具备在海外拓展落地的能力。究竟有没有能力完成‘实质性出海’,是我们在医疗投资中极为关注的点。在医药领域,我们要求创业者在管线产品立项之初便紧跟世界范围内的医药发展趋势;在器械领域,随着国内精密加工日益成熟,我们希望厂商在海外提早进行报证规划并实现落地。”李佳安提到。
也是在对确定性的把握之下,江远团队投资了全球领先的模块化手术机器人企业瑞龙外科、新型疫苗研发企业迈科康生物、光伏用导电粉体材料公司睿衡新材料,以及前述的专注于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核酸创新药平台公司大睿生物等。
“我们的投资策略,也是聚焦行业的狙击手策略。比如,项目发掘做得很细,医疗和科技两大板块top-down(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地去拆出数百个细分方向,只选取15%的细分领域进行投资。同时,打法也与精细化契合。目前Beta机会基本消失,子弹变贵、回报上限变低、投资失败风险变高,超额回报需要在细分领域中找寻。我们会去寻找‘要么唯一、要么第一’的企业,而且要足够早,在看准后连续追投。基金也预留了30%的资金用于后续轮的追投。”以瑞龙外科为例,江远采用的正是Top-town策略。从行业来看,达芬奇直觉外科手术机器人于2000年上市,在2021年左右市值一路攀升至千亿美元,2024年以1600亿美元市值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医疗器械企业。但是手术机器人价格的昂贵限制了其普及发展。部分创业者选择了逆向工程,实现“国产替代”;但是只有更创新的方案才能大幅降低医疗机构成本,从根本上满足临床需求。而瑞龙外科差异化的模块式手术机器人,让LongRiver江远投资选择了多次出手,“这一特色使得其不单能满足美国这样有着超强支付能力市场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其他相对支付能力不高的市场的需求。”投资迈科康生物的逻辑则与此不同。迈科康作为疫苗企业,面向的是健康人群,仅国内便有着规模庞大的市场,其差异化的特色则是疫苗佐剂系统。从1920年开始截至目前,FDA批准的疫苗佐剂系统仅6款,中国迄今也仅仅批准了铝佐剂。近几年来,新型佐剂开发和应用进一步加速。国内一批企业正涌入这一赛道,试图攻破卡脖子的领域。迈科康生物的特色优势在于创始人本身在美国时便已在从事最新的佐剂系统及疫苗研发。疫苗领域本身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且创新难度大风险高,LongRiver江远投资选择了在企业发展相对成熟的B轮时跟进。
投资大睿生物,则是看重公司开发同类最佳siRNA药物的能力。小核酸药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发展潜力巨大。大睿生物已经成功地将两个同类最佳的siRNA代谢项目带入全球开发,创始人团队也证明了公司高效执行力、差异化靶点和国际化视野等优势,并在扩展到CNS和其他肝外递送方面取得快速进展。LongRiver江远投资领投了公司的A+轮投资。
成立两年以来,江远投资累计已出手16个项目。除了瑞龙外科、迈科康生物、睿衡新材料,还包括诸如精勤智造(新型腔镜“手控机械臂”)、图格医疗(医用内窥镜)、汇悦妍(生物材料)、安锐生物(靶向药)、瀚辰星泰(新型多肽药物研发)等等。而瑞龙外科、睿衡新材料等更是获得了来自LongRiver江远投资的多轮投资。不少项目也进入到了下一轮融资或获得新的发展,例如迈科康生物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累计超6亿元的融资,安锐生物也实现License Out、获得了超千万级美金收入。LongRiver江远投资对企业的赋能并不单纯是资金投入。依托自身的国际化背景,团队会协助被投公司引介投资人或更好地助力企业出海。依托自身对全球化趋势的洞察,江远也会进一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
产业生态健康发展,当前是产业投资好时机
在一众投资人普遍对当前市场形势感到不太乐观的当下,李佳安指出,“周期是必然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投资人和企业的弹性:考验它们如何应对危机以更好地寻找发展的空间。”他补充到,“当前其实是投资的好时机,因为项目估值恢复到合理的定价区间。”
而面对当前国产创新的风潮,李佳安也提到了需要注意的两个点——一是,从医疗器械领域来看,医保控费的整体趋势十分明显,国产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发展空间。但是需注意的是,在这一确定性之下,尤其是上游材料供应链领域的国产替代,需要对其替代的必要性反复证伪。“与消费电子领域不同,在医疗领域越往上游拓展,可能越会出现产值变少的情况。上游材料占终端产品成本价格并不高,部分领域替代需求其实并不明显。在没有供应链安全等限制性因素影响下,需要慎重考虑国产替代。”二是,从医药领域来看,目前良好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以往1.0时代企业更多地模仿海外企业实现医药生产与销售;随着2.0时代的到来,更多创新企业进行原创产品研发,并开始逐步将重心放在自身擅长的领域;而3.0时代,国内医药企业需要与海外公司更多地合作。例如国内企业负责早期管线研发,海外负责转化与销售环节等等。这对双方实力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量创业公司正在实现海外BD,已经逐步构建起良好的产业生态。“以往从零到一百的完整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所有环节,在当前是困难且不合时宜的。”而从整体来看,在当前出海热潮下,无论是医疗器械企业还是医药企业,都需要认真评估当地市场的需求。“器械企业可能会更多地面临商业化的风险,而医药企业则需要走出以往的Me too、Me Better模式,以全球性创新实现加速出海。”
LongRiver江远投资也在这个过程中以专业的方式进行投资并退出。李佳安指出,当前主流退出方式有三种——“一是长钱,包括颠覆式的创新机会,估值便宜,具备境内外的上市通路;二是稳钱,已经有或者即将获得稳定的正向现金流,配合分红条款;三是‘快’钱,有明确的并购或者IPO路径,退出期不超过3年。”他补充到,“作为美元基金,江远投资具备全球市场的视野,同时也具备足够的耐心来寻找最佳的退出途径和时机。我们过往的业绩当中,退出路径比较多元化,企业上市地点选择也很丰富。”作为有着10余年海内外科技创新领域投资经验、管理过多支QFLP、人民币及美元基金的团队,江远团队也表示将适时启动QFLP和人民币基金相关工作。“我们的独特优势在于全球视野+本土经验的综合能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兴机遇,嫁接全球动能来支持下一代产业领导者。”李佳安强调到。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
2024年7月,国内共有14家生物医药企业完成融资。
在细分赛道上,包括专注于抗体药物开发的洛启生物、宝济药业、英诺迈博;专注于核酸药物研发的溪砾科技、大睿生物、安天圣施医药;专注于细胞药物研发的夏同生物、椎元医学、跃赛生物;专注于疫苗开发的迈科康生物;专注于核药研发的晶核生物;专注于肿瘤药物研发的泽安生物、安邦生技;专注于乙肝药物研发的浩博医药。
一
抗体药物
1、洛启生物
洛启生物成立于2017年10月,是一家致力于纳米抗体创新药物研发的临床阶段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体化、系统化、全面化的专业开发平台,是国内唯一具有纳米抗体药物全流程开发能力的公司。公司自主创建了基于纳米抗体的五大核心技术平台:纳米抗体快速筛选平台、毕赤酵母CMC工艺开发平台、吸入式大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纳米抗体长效平台和纳米抗体双抗平台,各平台具有独特的技术领先性,并具有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能够快速从药物活性纳米抗体的发现筛选推进至产业化。
2、宝济药业
宝济药业的核心业务是重组蛋白药物和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目前正在上海宝山区罗店工业园筹建一座符合GMP要求的现代化生物制药的产业化基地,投资总额超过9亿元人民币,拟建成涵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和大肠/酵母表达系统的多条原液生产线,包含水针剂、冻干粉针和一次性预灌封的成品制剂生产线。
公司开发了一种专有的技术平台,能够快速降解免疫球蛋白G(IgG)。该平台采用全球领先的低预存抗体IgG降解酶,通过静脉给药,仅需1小时就能完全清除血浆和组织中的致病性IgG型免疫球蛋白。其中,Ricefidase是全球领先的新一代IgG降解酶,源于不感染人类的化脓性链球菌的酶,通过公司自主研发设计改构而获得;该药物能够高度特异性地降解IgG的下铰链区,使其失活。I期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在给予Ricefidase后的1到2小时,受试者血清和组织中的IgG几乎全部被酶切清除。
3、英诺迈博
英诺迈博是一家以组学大数据驱动靶向药物研发及新型精准医疗决策工具开发的公司,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及PDX/PDO等多种高临床相关度疾病模型库,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药物研发决策工具平台,利用高临床相关性大数据与AI计算获得的深度生物学知识,推动自研新药管线与IVD产品的高成功率开发。该技术平台可为新药研发多个关键环节提供理性决策数据支持,包括靶点发现、药物作用机制、患者甄选、临床方案设计、临床研究中继/替代终点确定、联合用药开发、临床用药决策依据、药物适应症拓展等。
目前,公司拥有多条创新概念的临床前ADC新药管线,包括基于10余年学术积累的独特靶点产品,可发展为first-in-class的产品,使公司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
核酸药物
1、溪砾科技
溪砾科技(“ReviR”)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结合AI技术进行靶向RNA小分子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借助前沿技术及AI药物研发平台Voyage R进行更有效、安全的靶向RNA疗法研究,以期解决肿瘤及遗传性疾病长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VoyageR主要包括靶点发现平台和药物发现平台,前者的功能在于帮助实现RNA结构计算与评估、靶点功能预测,后者的重点任务则在于构建化合物库、分子预测、分子生成等。借助VoyageR,公司能够迅速完成RNA靶向小分子库的建设扩充,结合高通量筛选+AI+自动化实验验证干湿闭环,快速得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极大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目前,公司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遗传性罕见病布局多条自研管线,并在癌症、免疫、代谢等领域开展合作与相应管线研发。
2、大睿生物
大睿生物(Rona Therapeutic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核酸创新药平台公司,专注于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自2021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研发同类最佳的siRNA药物,目前已经取得了多个同类最佳的siRNA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或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启动阶段的进展,包括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PCSK9
siRNA和用于混合性高脂血症的APOC3 siRNA。
此外,大睿生物还聚焦于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深入挖掘肝外核酸递送的潜力,成功建立了特有的肝外递送平台,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敲低效力且长效性显著,可实现长达九个月甚至更长的给药周期。目前,已有多个肝外递送管线产品进入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准备阶段,旨在治疗一系列复杂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传统药物治疗方式难以奏效的疾病。
3、安天圣施
安天圣施医药成立于 2017 年 4 月,系中国首个以RNA剪接和 RNA 编辑为靶标研发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的公司。安天圣施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优化升级,发明了新一代干预RNA剪接的5D-ASO和新型ASO诱导RNA编辑的ANISPR等以ASO为核心的新药研发技术。目前有多个项目在推进中,其中针对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SCA3(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等疾病的药物研发已取得重要进展。
三
细胞疗法
1、夏同生物
夏同生物成立于2022年7月,是一家专注于神经系统相关干细胞药物研发的科技创新企业。公司在国际上率先证明外源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在体内可形成髓鞘,且建立了商业化人源OPC体外工业级制备技术;同时,独创以PBMC为起始细胞经转录因子及小分子诱导重编程一步生成iNSC的方法,细胞来源丰富不受限制,全过程不涉及胚胎干细胞,无伦理和成瘤风险。公司自主掌握从起始细胞到制剂细胞全部技术和工艺关键环节,产品制备工艺已进展到工业级生产规模。公司计划以OPC治疗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发育不良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2、椎元医学
椎元医学是基于成纤维细胞开发创新细胞疗法的初创企业,开发了同种异体成纤维细胞疗法,为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提供全新的细胞解决方案。公司开发的FibroCell人成纤维细胞注射液是通过诱导退变髓核细胞向纤维细胞转化管理椎间盘退变的细胞药物,相比目前的治疗手段,对早中期椎间盘退变的患者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3、跃赛生物
跃赛生物成立于2021年6月,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人多能干细胞创新技术平台,包括神经分化技术,SISBAR谱系示踪技术,干细胞基因编辑技术、GMP级别的人iPSCs构建。凭借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培养、分化和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研发管线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罕见病及肿瘤等。
四
疫苗
迈科康生物
迈科康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致力于创新疫苗和新型佐剂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于一体的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专注于创新人用和兽用(含宠物)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基于国际领先的新型佐剂、重组蛋白平台及免疫评价平台,搭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疫苗品种管线。其中,针对传染性、过敏性疾病及肿瘤领域布局了多样化的产品研发管线,包括多个针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性疫苗,以及HPV感染、过敏性疾病、癌症等领域的治疗性疫苗,目前已有2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五
核药
晶核生物
晶核生物成立于 2021 年,致力于开发下一代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TRT)。截至目前,晶核生物已经构建了靶向核药开发的专有技术平台,用于配体筛选、调制偶联因子(J-Linker)和临床转化;通过J-Linker多功能偶联平台,可以有效提高药物在疾病部位的暴露量,并降低其它器官的暴露量,进而为晶核生物在研管线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宽的安全窗口。
JH02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的治疗品种,适应症为治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年患者。相较国外同类型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包括更高的安全性、更优的治疗效果以及更简单的生产工艺,有望为患者提供全新的药物选择。该药物于2023年7月正式取得CDE默许开展临床研究,成为国内首家在TRT领域管线中美双报获批的企业。
六
肿瘤药物
1、泽安生物
泽安生物成立于2022年2月17日,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疗法研发的初创公司。公司以“髓系细胞衔接器”技术平台(Myeloid Engager Platform)为基础的新型免疫疗法,该平台是全球第一款广谱的天然免疫细胞多功能衔接抗体平台。除了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效应物外,还可以有效激活巨噬细胞,以提供直接的抗肿瘤和抗免疫抑制细胞杀伤,并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 - 间接导致激活适应性免疫和长期记忆。据悉,公司计划今年完成天然免疫衔接多功能抗体平台的临床前验证和首款药物分子的申报临床批件(IND)-enabling工作,明年年初申报IND,并启动首次人体临床研究。
2、安邦生技
安邦生技是一家开发精准抗癌药物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其在研管线包括口服EGFR/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ABT-101,目前正在开发用于HER2
exon20基因突变引发的非小细胞肺癌;其次,HDAC抑制剂ABT-301正在开发用于转移型大肠直肠癌,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KRAS G12D抑制剂ABT-202则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七
乙肝药物
浩博医药
浩博医药是一家面向全球、临床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变革乙肝治愈疗法、引领寡核苷酸技术创新,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Med-Oligo™ ASO平台和高效靶向递送技术,聚焦变革性 ASO 疗法,应用于病毒性感染、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领域,改善患者生活。公司基于自有平台,结合新型偶联技术的靶向递送系统,正在打造多元化的研发管线;其中,AHB-137的临床Ⅰ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展现了很好的功能性治愈潜力。公司将继续以实现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为起点,研发变革性治疗方案拓展至其他疾病,解决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参考资料
1、各公司官网
2、猎云网、投资界、动脉网、亿欧网
感谢关注、转发,转载授权、加行业交流群,请加管理员微信号“hxsjjf1618”。
“在看”点一下
100 项与 成都金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成都金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