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北京办事处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北京办事处 相关的专利(医药)
导读
THECAPITAL
年内最大985母基金,正式启航。
本文4338字,约5分钟
作者 | 安多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一年前的今天,复旦大学宣布启动复旦科创母基金组建。首期总规模10亿元,全力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时隔一年,该基金正式宣告成立。
就在今天的2024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上,官宣了复旦科创母基金完成首关,并进行了首期基金的战略合作签约。首期基金合作机构包括上海国投未来公司、粤科母基金、中科创星、光速光合、礼来亚洲、新微资本、复健资本、联想创投等头部基金管理人。
据了解,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首期规模总计达10亿元,充分依托复旦大学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发挥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面向全球挖掘行业中最为优秀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
在投资方向上,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复旦所长、国家所需”相关的“硬科技”领域,包括: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其它战略性前沿创新领域,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全力构建顶尖科创投资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
融中记者现场获悉,除了母基金宣告正式成立之外,为了更好地发力科创领域,复旦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如F-LAB项目首期班授旗、科创联盟及大赛均宣告启动。此外,活动现场,随着复旦科创母基金的成立,旗下直投子基金——复旦科创投资基金也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启动。
在更多举措的加持下,复旦大学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生态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
而放眼整个高校圈,从源头创新研发,到如今促进更多技术走向市场之路,逐渐越走越宽。
时隔一年,复旦科创母基金正式启航
去年今日,复旦科创母基金宣告启动,母基金筹备团队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尽管高校每年产生的专利量很高,但在转化端存在结构性“堵点”。一个很棒的科研成果,往往几年过去都没有转化成新质生产力。
为了实现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引导各类要素聚力高风险创新,复旦科创母基金得以启动组建。
时隔一年,复旦科创母基金经过了一年的筹备和努力,圆满完成了母基金设立的相关流程(注册、备案等),同时已经完成了首关募资。
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介绍,“助力复旦大学高质量、高效率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复旦科创母基金的“根本使命”和“立身之本”。
自去年12月3日启动以来,在学校以及各方共同支持下,母基金坚持“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的基本定位,成功组建一支懂科学、高水平的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圆满完成基金注册备案和首关募资等前期筹备工作。随着复旦科创母基金的正式成立,未来将持续开展高水平母基金投资,重点合作一批具备顶尖创新和转化能力的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高水平科创生态圈,同时进一步绘制高精度复旦科创地图,发现、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科创企业家,打造复旦科技成果转化的统一战线。
会上,复旦大学-上海国投公司、复旦大学-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启动。复旦大学分别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复旦科创母基金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中,复旦科创母基金携手产业界、科研界、金融界,共同构建强有力的复旦科创生态圈。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复旦还创新地提出了F-LAB项目,并在今日完成授旗仪式。
融中了解到,F-LAB项目是由复旦大学发起,由复旦科创母基金、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复旦大学校友会联合组织落实的科创赋能公益项目,致力于成为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创资源的整合平台。
在目标上,F-LAB项目旨在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创建一流科创生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公司和科创企业家。
在具体执行层面,由复旦科创母基金牵头推进和落实F-LAB项目的具体执行工作,母基金作为学校科技成果的组织者,将全面整合校内科创资源、链接校外市场化资源,积极构筑复旦科创生态圈,有组织、高效率地全面赋能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瞄准应用创新赛道,积极打造复旦大学的创新“核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针对特定的具备科学家素养的体系内人才,通过F-LAB为项目转化赋能提供所需的支持资源,真正更多从一个技术idea进行灌溉,助力项目成长为参天大树。
上海顶级985,半脚踏入创投圈
今年10月8日,太美医疗科技宣布公司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致力于数智技术助力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截至2024年3月31日,太美医疗科技能够为行业各方提供超过40项软件产品和数字化服务,涵盖试验设计及管理、患者招募及随访、数据收集及分析等多种场景,满足不同组织与角色的多样化需求。
太美医疗科技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赵璐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校友,执行董事张宏伟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校友。
如今,越来越多的复旦校友冲向资本市场,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他们的起源。
作为全国范围内的顶级985高校,复旦大学不仅在学术上颇负盛名,在投资上也是位老猎手。
追溯过往,早在2000年,复旦大学就联合上海创投共同组建了复旦思德创投、复旦量子创投两家投资机构。彼时,创业板尚未开闸放水,如今市场上很多知名的投资机构也刚刚启程。
2009年,复旦大学联合软银集团成立了复思资本;2014年,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大生态发起设立了上海复容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复旦大学又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了科研机构——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可以说,在创投圈,复旦大学已经身经百战。
而在创投领域,复旦不仅频频祭出相关支持举措,更输出了大批优秀的创投人才,比如云峰基金虞锋、光速光合宓群、礼来亚洲基金陈飞、德同邵俊均毕业于复旦大学。
这些行业顶级大佬不断发光发热的同时,复旦在人才的打造、科创力量的复制之路上也越走越远。而作为位于上海的顶级高校,复旦大学对于上海科创生态而言,也处在人才链的关键位置。
复旦校友,排队IPO
日前,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正式发布了一份备受瞩目的榜单——“2024年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
榜单共有142家企业脱颖而出,其中引人瞩目的是“复旦系”企业,它们占据了14个席位,占比接近10%,显示了复旦校友在科创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厚积薄发。
随着复旦大学推出更多支持创新、创业的举措,越来越多源自本校的项目和人才纷纷走上创业之路。
根据“复旦科创”官微的数据统计,仅今年10月份,已经跑出了1家复旦系企业上市太美医疗科技。此外,共9家复旦系科创企业获得新一轮的市场融资,包括创新型小分子药物研发商柯君医药,GPU高端芯片及超级算力系统提供商天数智芯,工业软件开发商戴西软件,树脂光学材料研发商致瑞科技,车规级芯片研发商泰矽微电子,红外光学仪器研发生产商凌光红外,核工业专用装备制造商韦地科技,细胞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河络新图,以及疫苗研发商复星安特金。
如今,复旦系校友IPO、融资名单,一张A4纸已经列不下,其中具备典型代表的就是华大九天。
华大九天上市当天,市值一度达到400亿。而其创始人正是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的刘伟平。如今华大九天已经成长为EDA行业的龙头项目,其客户涵盖了华为、华虹、中国电子集团、中芯国际、智芯微等知名企业。
不仅是华大九天,在半导体领域,复旦已经向社会输送了一批顶级人才和项目。
在半导体领域,一直有“北清华、南复旦”的说法。据不完全统计,由复旦校友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科创板上市半导体企业至少有9家,此外复旦校友在半导体产业中的研发贡献、上市公司与复旦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更是处处可见。可以说,复旦系企业,已经充斥在半导体行业生态链中。
从初始的晶体生长和晶圆制备,到器件的最终封装,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细节关注和精确控制,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可靠的电子元件,而复旦系半导体企业分布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中。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复旦微电子集团。早在1998年,中国芯片设计行业第一家发起式股份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成立。在一个50平米的小房间里,一群怀揣造出“中国芯”梦想的复旦学子,开启了通往“芯”辰大海的征程。
不仅是半导体领域,如今,在科创赛道的每个细分领域,都充斥着复旦人的身影。专注于电源管理芯片的制造南芯科技创始人阮晨杰、专注于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东微半导体创始人王鹏飞、深耕显示驱动芯片的新相微电子肖宏……他们在各自领域不断深耕,释放自身的能量的同时,也在传递复旦的精神——“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伴随科创母基金宣告正式启航,未来,将有更多生于复旦、长于复旦,壮大于市场的项目越做越强,而复旦系校友也将是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支科创军团。
# 线索爆料 # rzcj@thecapital.com.cn
融中官方粉丝群
在这里,你可以获取丰富的股权投资行业资讯、热点报道;前沿行业报告、重点课题研究、最新业内动态。链接资本,连接市场,联结资源,共同打造创投交流新平台、合作共赢朋友圈。
END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转载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
BioBAY2024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福科无限为智力合作伙伴。本次评选围绕10大关键赛道,评选由50名指定投资机构、10名观察员及100名组委会指定推荐官共同构成榜单评选体系,旨在激励拓展各领域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作为本次评选的观察员,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简称“BioBAY”)于2007年6月开园,是苏州工业园区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而建立的专业科技创新载体。历经17年的发展,已建成载体177.5万平方米,汇聚620余家各类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重点领域,全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着眼未来 打造更丰富的产业生态
据介绍,在新药研发领域已累计批准生产上市药品48件,其中达伯舒、达攸同、苏立信、达伯华、艾瑞卡、百悦泽、则乐、爱优特和百汇泽15款创新药已相继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在医疗器械领域,已集聚医疗器械相关企业近200家,包括中天医疗、鼎科医疗、迈杰转化医学等优秀企业;在IT+BT领域,汇聚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华深智药、医药魔方等企业助力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在中药创新方面,BioBAY园内企业玉森新药与卓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中药创新药也于2024年2月获批上市。
生物医药产业细分赛道众多,BioBAY也从不固步自封,依托学术会议带来的信息赋能,基于已有的产业规划布局,BioBAY的专业招商团队总能以更前沿的战略目光积极推动招商重点的布局调整。BioBAY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招商重点会围绕BioBAY的发展与当前产业趋势等因素做出调整,从最初的以小分子药物、仿制药为主,到后来侧重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药物,近几年也引入核酸药物项目。此外,我们也正积极关注人工智能、特异性抗体与抗衰等新方向,甚至包括抗衰领域、功能性食品等方向。”
除了因势而动的战略规划,BioBAY积极推动产业资本可持续化发展,致力于以金融“活水”培育耐心资本,为初创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为生物医药产业解决后顾之患。据悉,从2012年起,BioBAY作为有限合伙人参投了通和资本、礼来亚洲、美敦力红杉、高瓴资本等16个全球顶尖医疗GP的29支基金。此外,BioBAY还参与成立元生创投、聚明创投等关注中早期创业项目的产业基金。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园内融资总额超2000亿元人民币。BioBAY还开启服务型BD交易平台的搭建,在药物研发领域,宜联生物与 BioNTech 达成18亿美元的的 ADC授权合作。
在生物产业生态圈日趋成熟的现状下,BioBAY并没有停下开拓的脚步。2023年BioBAY新增推出五期B、C、D区载体,总面积超25万平米;未来,BioBAY将提供超过350万平方米专业载体以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搭建,无论是人才交流亦或是企业合作,都能在园区内达成所有的商业化需求。
贴心专业 覆盖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从实验室、中试厂房、环保处理设施、专业废弃物与危化品仓库等硬件设施需求到人才需求、资金需求、供应链需求、合作需求,在伴随着园区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BioBAY也打磨出更专业的团队构造。以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公司现有200多位员工中超40%拥有生物医药背景,其部门更是细分为项目引进、项目服务、物业管理、生产安全、临床注册、商业、人力资源等部门。
值得注意的是,BioBAY现有的20人招商团队中,博士占比20%。高学历、专业化、研究型的招商团队对产业技术趋势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依托园区内高水平的会议论坛及科技发展第一线所带来的信息渠道优势,无论是预判行业风向并提前储备项目,亦或是判断企业技术、专利、产品抗风险能力,他们都常常被称赞为比专业更了解专业的团队。
除了专业化服务体系外,BioBAY已布局建设39个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包括生物药中试平台、医学检验实验室公共平台、生物材料国际物流平台、生物药制剂及包材平台等。BioBAY工作人员表示,在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任何一个企业能想到的服务,BioBAY都会尽全力满足,如果无法依靠园区力量完成,也会积极寻找外部资源为企业牵线搭桥。
匠心独运 定位差异化的创新发展
全国医药产业园区众多,前有运营二十多年的上海张江科学城珠玉在前,在这样的环境下BioBAY选择独辟蹊径,聚焦biotech领域的初创企业,在吸引技术、研发及人才方面开拓创新性策略。在全国范围内,BioBAY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率先推出的“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已持续近二十届,在吸引国内外科技领军型人才及团队进驻园区创新创业上发挥极大鼓励作用,BioBAY工作人员也提到,“这在十几年前可能无法想象,在一个企业的初创阶段,就积极投入资源协助他们的孵化与发展。”
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化需求,BioBAY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不同程度加大了统贷平台支持、项目贷款贴息、研发用房补贴等扶持政策。据工作人员介绍,截止目前,园内已集聚115位国家级人才、196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5位姑苏领军人才、594位园区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更于2007年与冷泉港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冷泉港实验室百年历史上在海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
聚焦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构建,积极推进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为创新创业提供肥沃土壤。未来BioBAY将紧密跟踪细胞与基因治疗、核酸药物、AI制药、医疗机器人、创新IVD诊断、心脑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等医药前沿技术,以全新的载体物理空间、全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全新的产业生态环境继续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做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卫斯登
责编:赵家帅
审核:任旭
推荐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一图跨越卅载 ,踏上“世界一流”新征程
生物医药的“黄金天堂”,非此莫属!
BioBAY:苏州“一号产业”的成长样本
2025医药数智营销创新峰会
2025年3月6日-7日
中国 · 上海
会议背景
药品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叠加强监管背景,亟待破局。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给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动能。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药企业正在数智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积极求变。在医药营销领域,面对集采常态化、医保谈判加速等政策环境,药企纷纷探索数智化转型之路。
数据显示,医药数字化营销市场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大关。AIGC、数字人等前沿技术的成熟应用,不断赋能医药企业,推动实现精准营销。技术发展背后,合规需求迫切,合规体系建设与数据风控成为焦点。医药商业企业由传统分销模式向数字化分销转型,可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智慧供应链建设日新月异。医药行业数智发展正当时。
基于此,2025医药数智营销创新峰会,以“数智驱动,应变重塑”为主题,将于3月6-7日在上海举办,深度聚焦医药营销领域的数智化转型与技术融合创新。本届会议,将邀请来自原料药企、创新药企、医药流通企业、院外医药零售企业以及相关数字营销服务商的决策者、信息化负责人、合规负责人等专家,共同探讨医药营销政策前瞻与市场洞察、数智技术驱动医药营销全链革新、合规护航药企营销高质量发展、可信追溯与营销全程数据管控等专题,旨在为医药行业数字营销发展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扫描上方二维码预注册
⏰ 早鸟优惠倒计时!
至11月28日!报名参会可享超级早鸟优惠
量少速抢,手慢无!!!
最新发言嘉宾
李少春
数字战略科学家/数智中心总经理/CIO,云南白药
李少春先生现任云南白药数字战略科学家、数智中心总经理,CIO。专注于医疗行业专业场景和前沿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大健康领域拥有深厚行业实践经验。持续专注于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前沿研究和创新,推动全球创新合作的战略和执 行,推动 AI 科技和生态系统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医疗和生命科学行业企业的完整价值链的数字化重 塑进程,为其提供做出关键医疗、临床、运营和创新决策所需的洞察力,使企业和组织能够利用领先 技术实现可信的数字化智慧医疗平台转型。
李少春先生致力于打造智慧医疗健康创新生态。深度和临床医生、研究人员、数据科学家、 政府机构、业界思想领袖以及医疗大健康产业生态企业深入链接和合作,致力于将数据、技术和业务整合实现数智化重塑。李少春先生多次作为行业领袖受邀在全球和国内人工智能、医药研发、医疗和相关产业科技大会发表洞见演讲。李少春先生就读长江商学院和北大光华高管学院,荣获北京大学工学院、E 药经理人等行业专家理事。
历任 IBM 大中华区医疗和生命科学行业总经理,前IBM 大中华区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总经理,IBM 中国研究院研究技术创新总监,IBM 发明大师(超过 60 项全球专利),获 得 15 项 IBM 年度全球研究科技成就奖,其中 3 项为杰出成就奖项,屡次荣获 IBM 全球杰出业 务奖、技术奖、经理人奖。
张 宇
CIO,人福医药
张宇先生现任湖北人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总监,鸿鹄(人福医药&华为)联合研发中心负责人。二十年医药行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以及项目群管理经验,华为、海康特聘医药行业咨询顾问。曾主导完成多家中大型企业信息化战略匹配落地工作。
湖北人福任职期间,承接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及医药三方多仓运营架构设计等关键工作,并推动与华为、京东物流、海康、时空、帆软等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共创医药行业智慧化转型标杆。
目前,正通过与华为的深入合作,创立鸿鹄联合研发中心,打造属于人福医药自有知识产权的数据服务平台和数字化资产积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叶 辉
津药达仁堂/天津医药集团数智化与IT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医药
叶辉先生现就职于津药达仁堂集团任首席信息官(CIO),同时担任天津医药集团数智化与IT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全面负责集团数智化转型和数字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入天津医药和达仁堂之前,长期供职于GSK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担任亚太区数字化高管岗位,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生物科技等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创新的领导力和行业经验。叶辉先生倡导行业生态合作,是国际DIA(Drug Information Association)数字化创新论坛的专家讲者。
董 清
药品营销副总裁,华领医药
董清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在大型跨国医药公司拥有近三十年丰富的商务管理和业务拓展经验。
加入华领医药之前,曾在吉利德(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全国高级商务总监;在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健康消费品事业部和中美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担任全国商务总监;在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和美国礼来亚洲公司担任全国市场准入经理和全国价格经理。
大会框架
时间
议程内容
3月6日上午
医药营销政策前瞻与市场洞察
3月6日下午
数智技术驱动医药营销全链革新
3月7日上午
合规护航药企营销高质量发展
3月7日下午
可信追溯与营销全程数据管控
热门话题
医药数智发展政策解读与监管趋势
医药工业营销数字化转型之路
全球医药市场数智变革
医药营销市场分析与趋势预判
激活内生动力,药企智改数转难点破除之道
医药营销领域的AI创新应用
数智发展助力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
优化存量,药企营销私域运营策略
线上渠道的内容营销与品牌建设
实现销售转化,药企一体化数字营销平台构建
数智激活增量市场,院外市场创新营销模式探讨
强监管下的药企合规发展新航向
医药数字营销合规体系建设与优化
在数智时代稳健前行,药企营销合规策略
数据追溯与营销合规:构建透明可信的营销生态
全域营销中的数据合规与风控
如何利用数智技术赋能医药营销合规?
药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构建全程可追湖的一体化数字供应链
智能化追溯在药品营销中的应用与探索
药品营销全程数据管理与追踪
医药冷链追溯与智能温控
药品追溯数据驱动供应链一体化智能化管理
会议亮点
1
十年专注,品牌力与影响力
十年专注行业会议,专业顶级,极具品牌力与影响力
2
头部玩家参与,行业信息私享
医药行业头部公司参与分享,动态先知,信息私享
3
聚焦行业重点关注领域与话题
以医药行业数字营销发展为主线,紧跟行业热点
4
高层对接,深度沟通,促成业务
高层对话,深入探讨,直奔方案,快速促成业务合作
5
展区互动,现场展示,体验丰富
设立大会展区,最新服务与技术现场互动,挖掘商机
6
精准推广,把握潜在商机
精准触达目标客户,全方位推广产品与技术,把握商机
7
多家媒体,全面报道
知名媒体,现场会后报告,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全面提升品牌曝光度
谁将参与
✦
•
✦
【咨询参会/媒体合作/赞助合作】
Sunny Sun 孙女士
T: 021 6095 0241
M: 189 6294 0579(微信同号)
添加微信请注明“医药数智营销峰会”
E-mail: sunny.sun@shine-consultant.com
SHINE CONSULTANT
上海士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为组织领导者提供沟通交流与专家智库平台。通过二十年沉淀与积累,覆盖了金融与投资、交通与运输、消费与文旅、医药与医疗、能源与资源、高科与电信、公用与政府等产业领域,服务着全球500强和万余家领导型企业,汇聚了百万余名机构决策者,并与千余家产业权威机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士研咨询秉承专业立身的理念发展队伍,现拥有百余名专业的资深人员,核心管理团队都具有十五年以上的专业经验。
100 项与 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北京办事处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北京办事处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