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Localizing of Intraoperative Pulmonary Nodules Guided by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s the detection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continuously grows, the intraoperative localization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is in great demand. The intraoperative localization nowadays is usually done under local anesthesia before surgery. There is a certain rate of failure and complication. The result of our early anim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ulmonary surgery marker system can deliver the intraoperative localization safely and precisely under anesthesia, and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calization and the simulated lesion is less than 5mm during surgery. Therefor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require further evaluation in patients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a Novel Pulmonary Surgery Marker System in the Intraoperative Localization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As the detection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continuously grows, the intraoperative localization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is in great demand. The intraoperative localization nowadays is usually done under local anesthesia before surgery. There is a certain rate of failure and complication. The result of our early anim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ulmonary surgery marker system can deliver the intraoperative localization safely and precisely under anesthesia, and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calization and the simulated lesion is less than 5mm during surgery. Therefor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require further evaluation in patients
100 项与 上海复拓知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上海复拓知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2024年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复星医药连续第七年携众多成员企业及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共赴进博之约,以“三十而新 再出发”为主题,集中呈现全球视野下,开放、创新、整合的最新成果,其中多项前沿医疗技术及创新产品“首发首秀”。
作为复星医药旗下全球领先的多元化、生态型医疗器械产业运营平台之一,复星医疗器械继续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多款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品,通过进博会这一世界级开放平台的“溢出效应”,将领先技术与创新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为“健康中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强强联合 诊疗一体
COOPERATION
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快速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癫痫、帕金森、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复星医疗器械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诊疗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数年间引入、合作了多款从诊断到治疗的创新医疗装备,打造了由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磁波刀)、Marvel MEG®无液氦脑磁图仪、BodyTom自由移动式全身CT组成的“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诊疗解决方案”,亮相进博会舞台,致力于为CNS疾病患者提供高临床价值的诊断与治疗。
在本届进博会上,复星医视特“磁波刀”全新V2机型“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脑部治疗系统进行了其在中国的首次展示。作为一种结合磁共振成像和聚焦超声技术的前沿医疗技术,它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结合磁共振的影像引导,将超声波聚焦到特定的体内目标区域,以产生热效应或机械效应,从而实现治疗目的。此项技术,已于2012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欧洲合格认证(CE)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特发性震颤及帕金森病等患者,全球范围内已成功治疗超过2万名特发性震颤及帕金森病患者。2021年,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脑部治疗系统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和以震颤为主型的帕金森病的治疗,为该领域疾病提供无创手术方案。
全球首款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也在此次展会上与公众见面。脑磁图是一种通过测量大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微弱磁场来进行脑功能成像的技术,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次进博会展出的Marvel MEG®无液氦脑磁图仪由复星医疗器械战略伙伴北京未磁科技自主研发,打破了对屏蔽房和液氦的传统依赖,以其安全、无创、精准、高效的特点,推动了脑磁图临床可及性的新提升。
此外,BodyTom 自由移动式全身CT扫描仪和EOS全身骨骼三维建模成像系统,作为复星医疗器械进博会的“老兵”,依然吸引了很多专业领域的观众驻足交流。
链接全球 根植中国
GLOBALIZATION
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博毅雅Breas连赴七年进博之约,携多款家用及医用睡眠呼吸类产品亮相,将33年积累的欧洲制造先进经验引入中国,同时加速推进产品和技术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及落地。展出的Breas Vivo3和Breas Vivo45产品的本土化生产,标志着Breas在本土化战略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为更多面临COPD等肺部疾病挑战的用户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解决方案,也展现了博毅雅在本士化战略中取得的显著成就。进博会上,Breas与华润医药成功举行了采购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不仅扩大了Breas的全球影响力,也为合作伙伴带来了创新的医疗解决方案,共同促进睡眠呼吸健康产业的发展。
在本届进博会上,复星医疗器械成员企业复拓知达与西门子医疗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一站式肺结节诊疗解决方案"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未来,双方将围绕肺部微创手术的复杂挑战,整合术中影像设备、增强现实导航设备、人工智能算法及创新型介入耗材,以全流程覆盖的方式提供一站式诊疗支持。这不仅将提升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更有助于推动肺结节诊疗流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旗舰组合 经典抗衰
COLLECTION
在本次盛会上,复锐医疗科技向大众展示了多种旗舰级产品组合,凝聚了医学美容精髓和行业前沿科技,包括:全球领先的医美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Alma旗下产品,能量源医美设备Lifting Young轻拉提及Opus超离子;纯度及浓度更高的透明质酸产品PROFHILO®;以及为消费者倾心打造的家用医疗级美容护理设备LMNT One+及LMNT 注光小蛮腰。
复锐医疗科技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更加差异化和更加全面的产品和服务组合,通过板块协同发展,持续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美丽健康解决方案。
随着进博会这一开放、创新、合作的国际级平台日益成熟,复星医疗器械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未来,复星医疗器械将继续以践行使命,让创新医疗技术造福全球更多人,链接全球资源,融合本土实践,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给临床带来更高的价值,造福患者。
每年的8月1日是世界肺癌日(World Lung Cancer Day,WLCD),今年的主题是“团结让我们更强大”,深深契合全球医药产业的精神——整个行业在肺癌创新诊疗的开发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改变了全球无数家庭的命运,也为更多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同样在今天,复星医疗器械旗下成员企业复拓知达在肺小结节微创诊治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一次性使用肺结节定位标记物”获批上市,为肺癌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精准微创治疗,并将于未来继续致力于该领域创新研发与合作,共同推动肺癌治疗技术进步,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关于复拓知达
上海复拓知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医疗器械及创新术式开发的研发型公司,成立于2018年,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核心产品包括:全球首创单目视觉增强现实导航系统、肺外科手术标记系统、微微创早期肺小结节穿刺切除系统。公司通过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建立了涵盖知识产权、核心算法、生产工艺的多维度竞争壁垒,构建了软硬件结合的全球化产品竞争力。
关于复星医疗器械
复星医疗器械是复星医药的核心业务平台之一,旗下整合多家海内外成员企业,业务领域涵盖“专业医疗技术与产品”、“呼吸健康” 和“医疗美容”三大战略方向。
秉持服务全球客户、造福广大患者的原则,复星医疗器械链接全球资源,融合本土实践,全方位加速医疗器械本土化、数智化战略,坚持以创新和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紧抓机遇持续拓宽医疗器械赛道,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多元化、生态型医疗器械产业运营平台。
美国时间2023年6月5日,苹果准备了七年的产品Apple Vision Pro露面,引爆全场。Vision Pro是一款全新的XR头显。XR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几种技术的统称。业界普遍认为苹果的首款XR设备将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其中自然也包含了MXR(FDA分类,即医疗XR)的细分领域。早在2015-2016年间,FDA就批准了数款采用XR技术的医疗器械,主要应用在医疗影像3D重建。随后,MXR的应用场景得到拓宽,开始进入手术导航领域。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及硬件设备成本大幅下降,MXR迅速发展,被认为极具市场前景。根据Fact&Factors的报告,全球MXR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27亿美元暴增至2026年的409.8亿美元,2021-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测将达到34.89%。上海复拓知达医疗科技(以下简称复拓知达)瞄准AR导航系统,开发微微创外科创新术式,为肿瘤、肺结节早诊早治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创始人为“中国智造”三次创业2018年复拓知达在上海张江成立,此前,创始人孙非已经在微创介入手术器械、大型影像设备的开发及市场推广上积累了多年的全产业链经验。孙非 复拓知达CEO1995年,年仅15岁的孙非被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录取,并在本科期间搭建了中国首套OCT光学成像系统。2002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孙非加入GE Healthcare市场部,担任临床研发科学家,随后开发了基于磁共振的“类PET”技术。2004年,由GE和以色列InSightec公司联合开发的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技术(MRgFUS)获得美国FDA批准,可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无创治疗。2008年,预见到MRgFUS无法在短期内引入中国(2013年,中国批准了首张MRgFUS注册证),孙非产生了一种想法,中国人能不能围绕自己的需求发展出一些更创新的、美国人没做出来的方案?于是孙非从GE离职,开始第一次创业,顺利研发无创乳腺结节、无创RDN(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设备。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所有项目都在商业化的进程中被无奈叫停。2011年到2014年,孙非回到GE,担任针对全球市场的上游产品经理,学习并实践如何将创新技术转化为适合全球不同医疗场景需求的产品。2015年,孙非再次创业,加入堃博生物。一直到2017年,整个团队都在研发基于支气管镜肺部导航下的微创诊疗技术。“微创”能实现了,但是气道这一路径易受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适合精准定位治疗早期肺结节。2018年,在复星医药投资赋能下,复拓知达诞生,以针对肿瘤的早诊早治和精准外科为研发方向,开发基于人工智能AR导航系统平台下的微微创外科创新术式。 打造跨专业领域研发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早诊早治”政策当向动脉网介绍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时,孙非表示:“我们的核心是基于AR导航开发出全新的微创手术器械。其中,最为复杂的一步是如何精准结合视觉、影像算法和介入手术器械结构,形成创新手术方案。但要说研发过程中最难的,其实是整个团队的合作、沟通问题。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跨专业领域沟通、达到协调一致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同时内心还要非常open,说白了就是能接受别人给你挑毛病。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整个研发团队才能共同前进。”复拓知达团队是一支典型的研发团队,目前40余人里7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多数来自于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在影像导航、介入耗材领域有着扎根国内临床科室多年的经验以及全球领先的视野。自2018年成立至今,从软件算法到硬件耗材,复拓知达完全自研自产,拥有多项自主开发的核心软件算法、核心耗材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共计公开发明专利30余项。作为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入围潜力单位,复拓知达积极响应国家“早诊早治”的政策,开发出全球首创的一系列AR导航下的精准手术系统,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肿瘤早治的手术风险,降低精准手术门槛。这一目标定位正符合《“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的“多渠道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范围”的理念。公司围绕肺小结节微创治疗这一迫切的临床需求,成功研发了两大类产品线:一是AR导航肺结节术中穿刺定位系统,二是AR导航肺小结节穿刺摘除系统。1.8mm高精度便携AR导航定位,实现肺结节“精准微创”治疗肺癌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位于世界第一位。据《灼识咨询: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肺癌发病人数为226.9万,中国97.8万,占比43.1%。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边缘清楚或模糊、直径≤3cm的局灶性圆形阴影。随着低剂量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肺小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而临床上对安全、有效的精准微创治疗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AR导航肺结节术中穿刺定位系统在常规的肺部治疗方案中,患者在手术前需在CT引导下经胸壁穿刺,通过植入弹簧圈、锚定定位针或局部注射显影药物等方式对病灶位置进行标记,以便术中发现病灶,确定手术切除范围。近些年新兴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技术依靠支气管镜在电磁场导航引导下,可到达肺内CT可显示的气道所覆盖范围,弥补了传统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等技术部分位置不能到达的缺陷。ENB在肺部手术中被广泛推广,但使用难度较大,导航下经气道所抵达位置与胸腔镜下可见的手术区域较难建立精准关联,导航过程也易受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复拓知达的精准便携AR导航穿刺定位系统是全球首创的肺部经皮穿刺导航,结合计算机视觉单目追踪技术与AR显示技术,在实现精准定位的同时,优化了定位的流程,让更多基层医院有机会开展精准胸腔镜手术。在患者全麻的状态下,医生仅需戴上AR眼镜,此时AR眼镜化身为北斗导航系统,直接引导医生手持穿刺器械准确抵达目的地并释放标记物,基于患者术前单次CT平扫即可定位标记肺小结节或者病变的肺部区域。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超快速学习曲线:医生通过2小时的术前培训,以及不超过4例手术的操作实践,即可熟练使用该系统。这种技术适合年轻医生快速掌握和应用;2.CT占用时间短:该系统仅需不到5分钟的CT单次平扫即可获得导航定位方案。相较传统CT导航或支气管镜导航定位手术20到30分钟的设备占用时间及穿刺医生的手术时间,该系统更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推广;3.定位精度高、时间短:AR导航穿刺定位系统的实验室精度达到1.8mm,与传统基于固定导航设备的2-3mm定位精度相当,甚至更优。同时AR导航平均单例定位时间为4.7分钟,相较于其他传统定位手术7.4-15分钟的定位时间,优势明显;4. 患者无痛苦:在传统CT引导下定位时,患者需清醒接受穿刺定位,并忍受留置标记物1-10个小时不等的等候手术时间。AR导航下术中穿刺定位,医生在患者全麻后实施标记物穿刺放置,然后立刻开展胸腔镜手术,大幅降低了患者痛苦,术后满意度普遍优于传统定位方法。AR导航穿刺定位系统和其他定位方法时长对比截至2022年10月,AR导航穿刺定位系统已完成多中心注册临床入组,参与医院包括国家级医学中心、区域级三甲医院及地区三级医院。目前该系统正在药监局送审阶段,预计于2024年取证并商业化。● AR导航肺小结节穿刺摘除系统肺部结节根据大小分为:1.微小结节:直径<5mm;2.小结节:直径5-10mm;3.结节:10-30mm。根据结节密度分为:1.实性结节:病灶完全掩盖肺实质;2.混杂性结节:病灶遮蔽部分肺实质;3.纯磨玻璃结节:病灶没有遮盖肺实质,支气管和血管可以辨认。肺部结节在没有明显恶性影像特征,实性结节、混杂型结节大小在8mm以下,纯磨玻璃结节小于10mm时,一般不进行外科手术。因为此类结节早期大部分为惰性结节,长时间内不会进展;同时现有外科手术方法对正常肺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经常会显著降低,因此通常医生会建议通过定期随访观察结节变化。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结节在进行性长大,或者外形出现恶化进展的影像表现,这个时候,医生才会建议手术治疗。而复拓知达的理想是在不远的未来,医生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肺小结节,不用随访去等待小结节变大变恶,再实施外科干预,而仅需要做一个日间手术。患者在短暂麻醉状态时,通过影像及AR眼镜引导,经体表穿刺,打开一个2-3mm的小创口,就可以把体内8mm及以下级别的结节完整切除,彻底移除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在结直肠肿瘤领域,类似的提前干预早期病灶的手术技术已取得患者获益证据支持。据2017年美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经过40年持续不断的结直肠镜筛查配合息肉切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降低了40%,死亡率降低了51%。目前,复拓知达肺结节穿刺摘除系统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的长期随访,即将开展全球首次人体的临床研究。国内AR导航亟需颠覆性的、下沉的技术突破“从行业角度或者整个医疗需求来讲,我对AR导航这个技术本身非常有信心。但是要让这个技术在中国发挥其独有的高可及性,还需要颠覆性的、更多种类微创治疗方案的集中突破。”孙非表示。从产品模仿到技术创新,再到国产自主品牌的打造是中国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之路。在国外,已有多款AR导航手术定位系统产品获批,比如Novarad的VisAR脊柱手术导航系统,Augmedics的xvision胸椎、腰椎和骶骨手术导航系统,Surgalign Holdings的HOLO Portal脊柱手术导航系统等。其中,Augmedics于6月27日完成了8250万美元D轮融资,目前已累计融资1.4亿美元,证明这个方向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而在国内,AR导航技术并没有国外那么成熟,要从刚到及格线走向技术成熟,到成功商业化,再到逐渐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复拓知达已经在AR导航技术领域迈出了一大步,有望在将来给过国内市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其产品成本可控,可帮助国家实现早诊早治,缓解医疗成本负担,同时释放下沉医院的成本压力,特别是乡镇及二三级社区医院;且其产品易学易用,适合年轻医生及资源稀缺地区的医院使用,可为中国偏远地区的百姓带来更多生存机会。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100 项与 上海复拓知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上海复拓知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