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Suzhou Nuopu Regenerative Medicine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Suzhou Nuopu Regenerative Medicine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对于中国而言,面对人口中度老龄化的挑战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潜力。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朝着更加“开放、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11月21日,上海嘉定工业区管委会、上海嘉定工业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影集团携手上海嘉北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举办“嘉定工业区医疗健康产业峰会暨联影小镇开发建设推介”(以下简称:峰会)。
本届峰会以“新质驱动 产城互融”为主题,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顾晓松院士,以及知名三甲医院大咖专家、联影集团核心高管、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影像上下游企业代表、植介入器械企业代表、出海服务提供方、金融证券投资机构代表等50余位演讲嘉宾亲临现场分享。
同时本届峰会聚焦医疗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企业出海三大热点议题,并通过论坛、参访、展位等三大交流形式,成功吸引了超400名专业观众的积极参与,从多视角、多维度聚焦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机遇。
01
院士领衔,向医疗健康产业的更深处扎根
开幕式现场,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在致辞中指出,嘉定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健康城市,始终把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发展新动能的主攻方向。强化规划引领,明确了“一轴一镇、两谷两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集群,已集聚联影、三友、艾普强、以心医疗、奥咨达等1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强化政策赋能,围绕创新研发、项目落地等方面,推出了一批高含金量政策举措;强化生态营造,通过深化医工结合、打造共享实验室等,促进产学研医用深度融合。
陆方舟表示,当前,嘉定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细分赛道,依托大企、大院、大所等创新动力源,持续做优产业生态圈,探索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上下游链群集聚、“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千亿级迈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联影小镇”。希望政企双方进一步强化协作,锚定目标、乘势而上,推动联影小镇快出功能形象效益,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样板。把“产”的能级做得更强,把“城”的功能做得更优,打造便捷宜居的生活空间和“三生”融合的示范标杆。
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 陆方舟
在嘉定区不断深化医疗健康产业布局和强化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峰会特别邀请了两位领域内的顶尖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激发医疗健康产业活力,推动产业升级。
首先,中国工程院顾晓松院士以《科技进步与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了科技进步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上。此外,顾晓松院士还分享了自己在脑机接口和组织工程神经再生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呼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竞争力。最后,他提出了对未来医疗健康产业的展望,包括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晓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以《高质量发展医院需要什么?—肾癌诊治关键技术研究的建立与应用案例》为题,明确指出,医疗健康产业的核心最终将回归到医院和患者本身。他以肾癌诊治为例,强调医院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科时,需聚焦重大疾病问题、原始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三聚焦”,在培育发展学科新质生产力时,需着力于学科优化、高科技自强、前沿科技投入、生产要素集聚、信息技术赋能——“五着力”,以此来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 郑军华
作为上海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核心区域,近年来嘉定主动融入全市“1+5+X”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以“一轴一镇、两谷两区”的空间规划布局,全力打造以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为代表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
根据嘉定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嘉定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出达到248.1亿元,在全市产值规模排名中位列第四,增速排名第三,显示出嘉定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积极成效。
02
合力打造最核心、最前沿、最智慧的先导示范实践区
随着峰会话题的层层递进,产业各方力量也在不断汇聚集中,众多创新主体和行业要素正在深入产业核心,协力打造最核心、最前沿、最智慧的先导示范实践区——“联影小镇”。
“联影小镇”的推介是本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其重要的落脚点。在该环节中,作为产业链“链主”的联影医疗集团董事长薛敏,率先以《产城融合,携手共建世界级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生态》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薛敏强调了“联影小镇”的目标是打造全球高端医疗装备的“重镇”,并表示嘉定区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天优势。同时,薛敏还向与会者介绍了联影集团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包括布局7家公司,涉及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外科机械、高端影像服务等领域,并强调了联影集团在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方面的成就。面向未来,薛敏相信,在政府支持和行业精英的共同努力下,“联影小镇”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其成为世界级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生态的伟大目标。
联影医疗集团董事长 薛敏
随后在“联影小镇”推介演讲中,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超详细介绍了“联影小镇”的规划和愿景,并强调,在嘉定这片创新的热土上,“联影小镇”必将成为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最佳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地。他期待与各位共同以国际化视野和世界级目标,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城、人、产”一体的标杆小镇。
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李超
据介绍,“链长”嘉定区与“链主”联影集团合作共建的“联影小镇”,采用“城、人、产”一体化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总规划面积达9.5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集群,以及具备高品质服务配套的面向未来的企业人才创新家园。预计建成后,小镇将充分激发区域发展潜力,新增居住人口4.7万,释放产业用地203公顷,新增就业人口5.5万,整体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真正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活力充沛、持续向上发展的新格局。
随后,在联影小镇“荣誉镇长”的聘任仪式上,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为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颁发“荣誉镇长”的金钥匙。这一仪式不仅标志着嘉定区与联影集团之间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也象征着联影小镇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未来,联影小镇将依托嘉定工业区和联影集团的引领,强化与各方合作,打造集研发、生产、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集群,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作为本次峰会的亮点之一,嘉定区医疗健康产业链联盟正式成立。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强,嘉定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赵志坚分别向政府职能单位代表、链主企业、科研机构、临床机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联盟成员单位颁发证书。今后,联盟成员将携手合作,共享资源,并共同应对行业挑战,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机会。
嘉定区医疗健康产业链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嘉定区医疗健康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此,嘉定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敏在联盟推介演讲中指出,嘉定区医疗健康产业链联盟将通过整合政产学研医资等多方资源,聚焦战略发展、产业成势和要素汇集的需要,明确链长链主、运行机制和责任分工,以四大机制为支撑,推动产业规划制定、产业载体建设、产业生态完善、产业政策支持、产业基金研究和产业平台提级,全面提升医疗健康产业链竞争力,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新高峰。同时,张敏代表嘉定区医疗健康产业链联盟诚挚邀请医疗健康产业的优质企业加入,共同在嘉定工业区深耕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嘉定工业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敏
现场,16个嘉定工业区医疗健康产业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9.7亿元。通过这些重点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嘉定区将进一步促进医疗健康产业的集聚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赋能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这些重要举措将通过整合资源、促进合作,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进一步加强嘉定区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中的引领者地位。而嘉定区与“联影小镇”也将借助嘉定区医疗健康产业链联盟的力量,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加速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03
“产学研医资”联合创新,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峰会下半场围绕“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企业出海”三大热点话题,共举办三场分论坛,邀请40+来自行业协会、头部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各自分享了在全球视野下高端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实践。
● 分论坛1: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由乐礼资本合伙人张梦儒主持。在此环节中,峰会荣幸邀请到了临床专家、高端影像设备企业、AI影像企业、影像上游企业以及资深投资人进行主题演讲,分别是: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刘士远,联影医疗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谭国陞,迈瑞医疗影像产品线上海负责人贾祖康,万东医疗副总裁兼万里云医疗创始人及CEO黄家祥,唯迈医疗创始人兼CEO杨贺,飞依诺联合创始人田园,Intalight赛炜董事会秘书吴国金,以及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董事长张峰。八位嘉宾在分享中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医疗影像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突破,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感悟与思考。
在《医疗影像设备创新与发展机遇》的产业圆桌环节中,联影医疗分子影像事业部总裁王超,万东医疗副总裁兼万里云医疗创始人及CEO黄家祥,MathWorks中国医疗行业首席技术官单博,新鸿电子副总经理张庆辉,今海医疗董事总经理刘镭,以及主持人张梦儒就医疗影像行业的创新、国际化、下沉市场、国产核心部件以及医院亟待解决的需求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嘉宾们普遍认为,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需要多学科合作和跨界思维,同时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在国际化和下沉市场的问题上,嘉宾们认为两者都不可忽视,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重心。对于国产核心部件,他们认为这是提升国内医疗设备竞争力的关键,需要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最后,各位嘉宾指出医院最迫切的需求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分论坛2:植介入医疗器械前沿创新论坛
植介入医疗器械前沿创新论坛由山蓝资本执行董事顾胜寒作为主持人,邀请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雳,雅培结构性心脏病大中华区总经理刘韦霆,大博医疗政企负责人张冰,以心医疗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钟伟,海杰亚联合创始人、总裁罗富良,中天医疗董事兼营销总监陈冲,比邻星创投管理合伙人孙晓路,以及海创盛宏创始人、总经理张杰带来主题演讲,共同聚焦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
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巴泰医疗董事会秘书朱超,奥芮济医疗CEO张小农,奥达智声创始人、董事长张博,诺普再生医学联合创始人&CEO杨熙四位嘉宾以及主持人顾胜寒围绕《植介入企业的创新之路》的议题,共同探讨了中国创业生态和环境中的激烈竞争格局的挑战,以及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公司定位。
嘉宾们强调了深度挖掘临床痛点、利用自身技术和制造优势,以及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内卷化”,企业家们提出了“小步快跑”、遵循医生习惯的范式、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及重视临床数据和实证结果的策略。在跨科室推广和商业化方面,他们讨论了与B端客户合作、控制结构成本,以及在不同科室中找到合适的销售和市场推广路径的重要性。最后,面对当前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嘉宾们认为现在是“适者生存”的时代,需要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合作和提高效率来迎接挑战,期待经济和产业周期的又一轮回。
● 分论坛3:医疗器械出海论坛暨全球医疗创新产品出海需求对接会
医疗器械出海论坛暨全球医疗创新产品出海需求对接会邀请了海通证券医疗健康行业组负责人王莉主持,邀请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国际部主任蔡子轩,联影医疗董事会秘书、首席投资官蔡涛,际连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万君,美的茵中国副总经理邱丽沙,普瑞纯证副总裁、医疗器械和IVD全球注册专家孙大光,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瑞格泰科董事长总经理莫多平,楚精灵资深副总裁杨佳参与主题演讲,站在渠道专家、出海第三方服务企业、资深投资人等多重视角,共同讨论器械出海的痛点与机遇。
产业圆桌环节以《医疗器械创新出海与国际合作的思考》为主题,邀请了联影医疗董事会秘书、首席投资官蔡涛,众合科技副总裁王国梁,巨翊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曹长清,谱创医疗创始人、董事长彭惠群,瑞格泰科董事长总经理莫多平,洲通健康总经理尹良,以及BASEL MEDICAL业务发展负责人陈青集中讨论了中国企业出海所面临的多重调整与机会点。
嘉宾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是企业成功出海的核心动力,同时强调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对于建立品牌信任的重要性,以及本土化策略对于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方面,嘉宾们讨论了其在应对地缘政治和市场变化中的关键作用。合规性和国际认证被视为进入海外市场的前提条件,而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则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此外,嘉宾们分享了他们面对出海挑战的策略,并强调了长期规划和耐心资本对于企业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性。
当前,“联影小镇开发建设推介会暨医疗健康产业峰会”已圆满落下帷幕,但精彩尚未结束。
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这一竞争激烈且前景广阔的领域中,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及横向领域的深度融合,是促进产业向高质量阶段迈进的关键策略。面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未来,嘉定工业区与联影集团将在产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内,充分发挥服务支持与龙头带动作用,利用其资源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构建“联影小镇”产、学、研、医多方深度协同与融合发展的世界级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生态。
参考文章:
1. 《增速全市第三!嘉定生物医药产业正向阳而行,瞄准产业链产值千亿级迈进》嘉定市场监督
2. 《25个项目!签约金额超20亿,嘉定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投资嘉定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近日,BioBAY园内企业东方伊诺再次传来捷报,再添4张过敏原试剂盒注册证!过敏原项目累计已达12张。本次小麦(F4)、大豆(F14)、烟曲霉(M3)、虾(F24)这四项的加入,初步完成吸入和食入两大类别过敏原的组合。产品特点规格:20人份/盒高灵敏度:低皮克级检出限成本低:试剂耗材成本低廉便捷使用:单人份试剂卡开封即用无污染:一次性试剂卡无污染全自动免疫分析仪MIA10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MIA10,是东方伊诺为基础医疗机构、门急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最新一代免疫检测解决方案。检测项目涵盖过敏原、心肌标志物、传染病、肿瘤标志物、阿尔茨海默症、病毒和炎症、甲功和女性健康等。产品特点:方法学:膜积分酶免法(IEIA)快速高效率:首报时间8分钟检测灵敏度:1pg/mL仪器精密度:CV<8%使用便捷:小体积,触摸屏操作通量:30T/h外形尺寸:43x31x33cm东方伊诺是一家专业从事免疫学体外诊断相关超敏检测技术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定位于过敏原血清学检测和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早筛等领域的深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检测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有:基于超敏膜积分酶免检测技术平台、实现pg/mL级的快速定量免疫学检测,平台通用的过敏原试剂群和全自动检测设备;公司目前拥有高通量全自动过敏原检测仪VIA系列和全自动免疫分析仪MIA 系列两条产品线,试剂种类 54 种。公司研发技术实力雄厚,核心零部件包含100μL、1000μL2款高精度微量柱塞泵、3轴步进电机控制板卡、分光光度检测器等,特别适用于IVD、POCT等行业领域的小型精密自动化设备。▌文章来源:东方伊诺责编:赵家帅审核:任旭推荐阅读研发动态丨华毅乐健血友病A基因治疗产品I期临床研究患者给药后初步疗效显著研发动态丨神曦生物:NeuroD1基因疗法成功实现全球首例患者给药研发动态丨诺普再生医学:国内首个!3D打印再生骨移植物取得临床突破性进展
近日,BioBAY园内企业诺普再生医学研发和制造的3D打印再生骨移植物NPPM-01的注册临床试验入组完成,是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生物3D打印再生骨移植物,也是继2023年10月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3D打印合成骨移植物CMFlex™完成两例口腔颌面手术之后的又一临床突破进展,初步展现了生物仿生材料、组织再生支架设计和 3D 打印精密制造技术“三位一体”结合产生的全新疗法价值。01逐年攀升,骨修复材料的临床需求巨大目前我国对于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需求量巨大。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在我国每年因先天疾病、创伤、老龄化、对更高生活质量提升等需求产生的骨缺损患者超过600万人,而实际使用骨缺损修复材料治疗的骨科手术仅约为133万例/年,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目前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是骨移植,临床上常用的是自体骨移植,但由于患者自体骨来源有限、术前不能预制外形(精确度不高)、容易被自体吸收(肋骨吸收约30%~50%)、增加手术创伤、引起并发症等原因,使用比例逐年下降;而异体骨移植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和潜在疾病传播,也存在医学伦理问题,使人们在应用时顾虑重重。随着生物学与材料学的发展,新型骨移植物正在不断涌现和发展。对比中美骨科手术自体骨使用量,自体骨的临床使用比例逐步下降。我国自体骨的临床使用比例已由2007年的81.25%下降至2017年的62%;在医疗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2017年自体骨的临床使用比例为45.51%,远低于我国。开发新型骨移植物、修复骨组织、重建骨的力学和生物学功能是医疗领域的重大热点。图表:中美骨科手术自体骨使用量与使用比例02再生潜力和力学适配的完美结合诺普再生医学的这款创新产品“NPPM-01”,是一种预成型的再生骨移植物,定向设计与骨骼接近的力学特征,移植后即刻形态恢复和长期维持,克服了传统骨修复材料如颗粒、脱矿骨基质等容易在移植位置移位的缺点。同时产品容易修剪和塑形,以轻松匹配缺损部位。临床试验中的数据反馈,在颌面部位的手术中,降低了17%的手术时间,使其成为一款出色的产品。与Infuse采用添加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释放的再生策略不同,诺普再生医学通过识别骨再生微环境特征,如成骨过程中的机械响应、细胞增殖和血管化过程的关键生物学线索来设计宏观和微观的空间结构,并且通过自主开发的可吸收复合骨诱导材料和OPUS生物3D打印技术实现精密制造。诺普再生医学表示,NPPM-01产品的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国际颅颌面外科学会主席穆雄铮教授牵头,五家中心完成,共计200多例患者,覆盖口腔、颌面部位由创伤、良性肿瘤切除、牙槽骨缺损带来的骨移植治疗。根据已获得的临床随访数据,病患骨缺损部位的骨骼生长和整合表现十分良好,骨融合率达到100%。临床试验中获得了不同学科医生的认可:“在眼眶骨折修复中,NPPM-01产品可以通过普通的剪刀修剪,比起更硬金属材质,修剪更加方便,更加适配骨组织的力学特征,产品可塑形的效果好,更好地达到修复和支撑的作用。”“NPPM-01产品作为骨再生移植物,具有非常好的骨诱导再生作用及合理可控的生物降解速率,利于长期预后与种植等后续治疗。”03专家评价,令人印象深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国际颅颌面外科学会主席穆雄铮教授称赞该产品令人印象深刻,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倡导下,再生骨移植物以优异的安全性(植入人体后不产生移植排斥反应和极低的感染风险)和有效性(能以移植物为支架,诱导原位骨再生,最终降解、吸收并逐渐被新生骨替代)为目标,实现患者长期受益的临床价值。他认为诺普再生医学作为全球少有的同时具有生物3D打印技术平台、再生诱导材料开发能力的创新企业,开发的组织再生新型移植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是无限的,期待诺普再生医学坚持“医工结合“的开发模式,带来真正具有巨大临床价值的产品。04全球组织再生市场,快速扩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老龄化的到来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全球组织再生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容阶段。据测算,2023年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96.9亿元,2018-2023年的CAGR为19.8%(数据来源:南方所)。诺普再生医学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熙博士表示,目前研发和临床证据已经显示出非常好的骨再生潜力,期待此款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口腔、颅颌面、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从先进制造角度,OPUS生物3D打印平台已经可以实施数字化预设型号的批量制造,同时公司已经在积极布局个性化产品的突破,在再生医学赛道上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05诺普再生医学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致力于运用创新的生物3D打印技术开发临床急需的组织再生型植入物和突破性疗法。公司基于领先的OPUS(Organ Printing United System)平台技术,实现多材料在微纳尺度三维空间的精准组装,快速制造组织工程产品,服务于广大患者。“OPUS是诺普再生医学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多工艺、多场环境控制的打印平台,覆盖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 研发历程1、建立领先的OPUS生物3D打印技术平台,高精度多工艺的融合打印技术,并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列入;2、通过OPEN-LAB,与超过30家学术领先的临床机构基于OPUS生物打印技术开展再生医学相关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达20+篇,其中公司独立发表文章累计引用次数达50+次;3、投入NPPM-01骨再生诱导材料开发,其原研成果于2021年首次发表在Materialia杂志上[3],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30+项;4、2023年列入国家药监局首批26个审评前置“国家重点品种”,累计起草3个3D打印团体标准,参与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生物3D打印新材料及产品性能评价技术研究》。▌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责编:何文正审核:任旭推荐阅读研发动态丨盛迪亚PARP抑制剂HRS-1167(M9466)晚期实体瘤联合疗法获批临床研发动态丨捷思英达Aurora A激酶抑制剂VIC-1911片治疗乳腺癌获批中国临床研发动态丨星锐医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mRNA疫苗STR-V003获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
100 项与 Suzhou Nuopu Regenerative Medicine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Suzhou Nuopu Regenerative Medicine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