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2024年,国家针对医药行业出台多项政策,如各级集采、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医药行业整体承压。从上市公司来看,2024年医药企业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的格局,头部企业业绩坚挺,腰部以下企业业绩则承受着一定的压力。截至发稿,据万得统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收录的499家上市公司中,有483家已发布2024年业绩,合计实现营收2.49万亿元,同比上年持平;归母净利润1397.23亿元,同比下降12%。483家公司中,有229家公司营收出现增长,254家营收下降。头部企业上海医药以2752.51亿元营收规模,蝉联行业榜首,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增幅20.82%,其医药制造业务毛利率提升至58.97%。营收增长的绝对值和增幅均靠前的“逆袭者”,当属百利天恒。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净利润扭亏为盈。在报告期内,百利天恒收到其核心产品BL-B01D1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S)基于合作协议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成为创新药出海拉动业绩增长的典范。盈利方面,483家公司中有363家公司利润为正数,120家出现亏损;有22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迈瑞医疗2024年以367.26亿元的营业收入,实现116.6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成为医药板块“利润王”。该公司去年投入研发费用36.66亿元,同比增长6.79%。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华北制药,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496.8%。华北制药表示,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推行精益管理,深挖成本费用管控等措施,实现盈利能力提升。此外,微电生理、河化股份、海正药业、永安药业、百利天恒、健友股份的利润增幅也在500%以上。医药板块市值最高的恒瑞医药,去年营收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实现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7%。2024年,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138.92亿元,同比增长30.6%;对外许可收入约超2.73亿美元。两项创新收入合计达141.65亿元,创新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头部公司业绩稳中有增形成对比,是中腰部公司遭遇增长瓶颈。从业务板块来看,化学制剂企业因2023年的高基数、产品纳入集采以及医保降价等因素的影响,营收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原料药及中间体企业则受产品降价、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利润承压。也有不少传统中药企业因核心品种集采失标,导致净利润下滑超50%。不过,随着集采全面落地及进入续标阶段,集采规则逐步成熟、价格企稳后,集采对部分上市公司在财务层面上的影响正在出清。此外,集采前,一些产品和耗材的国产份额较低,以进口品牌为主,集采推出后,促进了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各品类国内企业的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受益于这些变化,大博医疗和威高骨科两家龙头骨科上市公司,在2024年业绩迎来大幅好转。在国内竞争环境整体加剧之下,医药企业加速出海进程,并迎来收获期。联影医疗2024年海外实现营业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占总体营业收入的22%,创历史新高。沃森生物全年海外业务收入达5.7亿元,同比增长约98%。其中产品销售收入3.76亿元,技术服务收入1.94亿元。近三年沃森生物海外业务复合增长率高达105%。三鑫医疗完成印尼、秘鲁等新兴市场产品注册,2024年海外收入增速达39.7%。来源:证券时报记者:潘玉蓉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
杜向阳CBIITA科技金融专委会副主委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所长核心观点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3。2025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10%,跑赢沪深300指数3.5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3。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83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8.29%(-2.7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5.26%(-1.79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4.73%(-5.73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血液制品,上涨4.1%,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线下药店、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跌幅分别为+10.1%、+4.9%、+4.4%。板块政策持续加码,多地发布创新药政策,促进健康消费方案落地。4月7日,北京、深圳等地发布支持创新药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助力中国创新药资产发展。此外,4月9日《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提出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我们认为持续政策支持有望扩大内需,消费医疗板块后续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2025年年度策略观点,本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重点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推荐组合:恒瑞医药(600276)、亿帆医药(002019)、华东医药(000963)、贝达药业(300558)、甘李药业(603087)、恩华药业(002262)、科伦药业(002422)。港股组合:荣昌生物(9995)、和黄医药(0013)、信达生物(1801)、再鼎医药(9688)、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康方生物(9926)、亚盛医药-B(6855)。稳健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新产业(300832)、康龙化成(300759)、美好医疗(301363)、云南白药(000538)、长春高新(000661)、济川药业(600566)。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赛诺医疗(688108)、泽璟制药-U(688266)、亚虹医药-U(688176)、博瑞医药(688166)、诺诚健华-U(688428)、盟科药业-U(688373)、海创药业-U(688302)。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1投资策略及重点个股1.12.1当前行业投资策略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3。2025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10%,跑赢沪深300指数3.5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3。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83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8.29% (-2.7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5.26%(-1.79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4.73%(-5.73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血液制品,上涨4.1%,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线下药店、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跌幅分别为+10.1%、+4.9%、+4.4%。板块政策持续加码,多地发布创新药政策,促进健康消费方案落地。4月7日,北京、深圳等地发布支持创新药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助力中国创新药资产发展。此外,4月9日《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提出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我们认为持续政策支持有望扩大内需,消费医疗板块后续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2025年年度策略观点,本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重点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主线。推荐组合:恒瑞医药(600276)、亿帆医药(002019)、华东医药(000963)、贝达药业(300558)、甘李药业(603087)、恩华药业(002262)、科伦药业(002422)。港股组合:荣昌生物(9995)、和黄医药(0013)、信达生物(1801)、再鼎医药(9688)、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康方生物(9926)、亚盛医药-B(6855)。稳健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新产业(300832)、康龙化成(300759)、美好医疗(301363)、云南白药(000538)、长春高新(000661)、济川药业(600566)。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赛诺医疗(688108)、泽璟制药-U(688266)、亚虹医药-U(688176)、博瑞医药(688166)、诺诚健华-U(688428)、盟科药业-U(688373)、海创药业-U(688302)。1.2上周推荐组合分析恒瑞医药(600276):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出海贡献业绩新增量亿帆医药(002019) :新品获批上市,迈入麻精药新领域华东医药(000963):Q2业绩超预期,创新转型持续兑现贝达药业(300558):业绩维持高速增长,公司逐渐进入收获期甘李药业(603087):接续集采价格逐步执行,未来增长可期恩华药业(002262):业绩稳健增长,创新研发加速推进科伦药业(002422):输液业务表现亮眼,创新转型加速兑现组合收益简评:上周推荐组合上涨3.0%,跑赢大盘4.4个百分点,跑赢医药指数1.8个百分点。1.3上周港股组合分析荣昌生物(9995) :财务指标持续向好,临床研究推进顺利和黄医药(0013):出售非核心合资企业,赛沃替尼成功NDA信达生物(1801):收入快速增长,WCLC/ESMO数据更新值得期待再鼎医药(9688):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收入指引5.6至5.9亿美元科伦博泰生物-B(6990):AACR大会发布两项数据,胃癌全球三期临床可期先声药业(2096):先必新舌下片获批上市,科赛拉、恩立妥首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康方生物(9926):HARMONi-2发表,对比K药取得显著阳性结果亚盛医药-B(6855):APG-2575 NDA获受理,耐立克ASH七连冠组合收益简评:上周港股组合上涨5.0%,跑赢大盘7.5个百分点,跑赢医药指数3.7个百分点。1.4上周科创板组合分析首药控股-U(688197):三代ALK三期临床已开始入组,RET抑制剂将于ASCO披露关键II期数据赛诺医疗(688108):24H1业绩符合预期,静待神介新品放量泽璟制药-U(688266):ZG006数据靓眼,凸显BIC潜力亚虹医药-U(688176):商业化稳步推进,APL-1702国内递交NDA博瑞医药(688166):BGM0504催化持续,24H1业绩稳健增长 诺诚健华(688428):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进入2.0快速发展新时期盟科药业-U(688373):耐药菌抗生素独树一帜,本土创新引领全球市场海创药业-U(688302):PROTAC和氘代技术先锋,首款新药NDA在即组合收益简评:上周科创板组合整体上涨2.6%,跑赢大盘4.0个百分点,跑赢医药指数1.4个百分点。1.5上周稳健组合分析上海莱士(002252):业绩符合预期,内生利润稳健增长上海医药(601607):23年收入稳健增长,创新管线步入收获期新产业(300832):业绩增长稳健,中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 康龙化成(300759):成熟业务稳健增长,新兴板块未来可期美好医疗(301363):Q2营收同环比改善,看好呼吸机业务恢复云南白药(000538):四大业务保障高分红,推进新兴业务布局长春高新(000661):长效生长激素占比提升,在研管线持续兑现济川药业(600566):2023年利润增速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组合收益简评:上周稳健组合整体上涨0.0%,跑输大盘1.4个百分点,跑输医药指数1.2个百分点。2医药行业二级市场表现2.12.1行业及个股涨跌情况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3。2025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10%,跑赢沪深300指数3.5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3。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83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8.29%(-2.7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5.26%(-1.79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4.73%(-5.73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血液制品,上涨4.1%,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线下药店、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跌幅分别为+10.1%、+4.9%、+4.4%。个股方面,本周医药行业A股(包括科创板)有47家股票涨幅为正,434家下跌。本周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奕瑞科技(+20.5%)、一品红(+17%)、永安药业(+13.9%)、派林生物(+12.7%)、海思科(+11.1%)、科兴制药(+10.5%)、ST三圣(+8.8%)、天坛生物(+8.6%)、卫光生物(+8.5%)、辰光医疗(+8%)。本周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润都股份(-27.8%)、多瑞医药(-27.2%)、博腾股份(-22.2%)、金城医药(-21.1%)、药康生物(-21%)、乐心医疗(-19.1%)、昭衍新药(-19%)、赛托生物(-18.7%)、药明康德(-18%)、冠昊生物(-17.9%)。2月M2同比增长7.06%。短期指标来看,R007加权平均利率近期开始回涨,实际上本周与股指倒数空间略有增大,短期流动性偏紧。2.22.1大宗交易情况本周医药生物行业中共有15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为293.35百万元,大宗交易成交前三名特宝生物、大参林、圣达生物,占总成交额的66.54%。2.3期间融资融券情况本周融资买入标的前五名分别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鲁抗医药、迈瑞医疗、天坛生物。本周融券卖出标的前五名分别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爱尔眼科、迈瑞医疗、复星医药。2.4医药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召开信息 截至2025年4月12日公告信息,未来三个月拟召开股东大会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98家。2.5医药上市公司定增进展信息 截至2025年4月12日已公告定增预案但未实施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9家 。2.6医药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信息截至2025年4月12日公告信息,未来三个月内有限售股解禁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30家。2.7医药上市公司本周股东减持情况截至2025年4月12日本周共1家医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2.8医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情况截至2025年4月12日,医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前10名的公司分别为尔康制药、珍宝岛、海王生物、恩威医药、万邦德、哈药股份、南卫股份、百洋医药、河化股份、老百姓。3最新新闻与政策3.1审批及新药上市新闻1)4月9日,东北制药全资子公司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的左乙拉西坦缓释片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用于12岁及以上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2)4月9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硫酸艾玛昔替尼片(SHR0302片)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新增适应症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患者,针对局部外用治疗或其他系统性治疗应答不充分或不耐受的情况。3)4月10日,吉林敖东子公司延吉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抗感解毒颗粒”、“生脉颗粒”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4)4月11日,常山药业药品肝素钠注射液获得坦桑尼亚药品注册证书,创新药艾本那肽收到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3.2研发进展1)4月7日,美诺华全资子公司美诺华天康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药品注册证书》,用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4月7日,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徐州)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批准,同意CMC-231口溶膜用于成人及13岁以上儿童患者的精神分裂症治疗开展临床试验。3)4月8日,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注射用BL-B01D1针对既往经含铂化疗及PD-1/PD-L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近日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4月8日,福元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FY101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计划近期开展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试验。5)4月9日,康泰生物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北京民海研发的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现已开启III期临床试验,并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旨在预防轮状病毒导致的婴幼儿胃肠炎。。6)4月9日,正大天晴1类新药TQB3019胶囊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血液肿瘤。7)4月11日,汇宇制药药品注射用HY0001a获得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8)4月11日,华润双鹤子公司双鹤药业的普瑞巴林原料药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5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来源:向阳论医谈药END▲点击图片了解 《聚焦“国之大者”CBIITA 联合体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平台”》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媒体合作投稿转载/资料领取/加入社群 请添加药小咖与/智/者/同/行 为/创/新/赋/能
编者按:本文来自艾美达医药咨询,作者粽哥2025;赛柏蓝授权转载,编辑凯西
步入2024年的中场,原料药行业迎来了一次业绩的大考。
01
正增长不足四成
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行业乌云密布,多数公司出现业绩下滑。
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今年上半年,A股45家原料药公司中,仅有16家实现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双双增长,占比35.56%;反之,有29家公司出现了负增长(企业的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负值,及其中之一为负值),占比64.44%。
从整体业绩看,有11家公司总营收超过10亿元,其中最高的是新和成(98.45亿元),其次为普洛药业(64.29亿元);另外,有1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但仅有新和成突破10亿大关,达到22.04亿元,第二、三名分别为川宁生物(7.66亿元)、普洛药业(6.25亿元)。
在16家实现正增长的公司中,有10家总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4家增速超过30%,分别为新和成、奥锐特、川宁生物、威尔药业;归母净利润方面,有15家同比增长超过10%,9家增速超过30%,其中奥锐特、川宁生物同比增长均超过90%,溢多利、河化股份更是分别高达464.1%、639.3%。
今年上半年,新和成的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双增长,同比增速均超过30%,主要系蛋氨酸、维生素类等产品销量与价格提升。按地区看,公司内销、外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81%、40.9%,尤其外销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2.05%提升至55.26%。
川宁生物是科伦药业的重要子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靓丽:实现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2%、96.05%,主要受抗菌药物市场需求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加之公司工艺技术不断提升,产量增加,同时通过节能降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净利润同比上升。
值得关注的还有普洛药业,今年上半年原料药中间体业务实现收入47.04亿元,同比增长11.89%,总营收占比高达73.18%,制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37%,占比达到10.57%。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9月20日收盘,有8家原料药公司总市值超过100亿元,其中排名前三的是新和成、新诺威、川宁生物。
02
CDMO业务收入大比拼
近年来,不少原料药公司向CDMO转型,包括普洛药业、海普瑞、诺泰生物、海翔药业、天宇股份、司太立、美诺华。
今年上半年,普洛药业的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实现收入10.28亿元,同比下降9.28%(剔除特殊项目影响,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仍保持正常增长)。
海普瑞的经营业务包括制剂、肝素钠以及低分子肝素钠原料药、CDMO,其中制剂业务贡献了半壁江山,尤其CDMO业务表现亮眼,同比增长41.73%至5.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9.75%。
在CDMO领域,海普瑞通过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赛湾生物和SPL共同经营快速增长的CDMO业务,同时借助赛湾开发及制造基于创新生物疗法的大分子药品,并支持海普瑞创新管线品种药物的临床研发。
目前,海普瑞CDMO业务能够开发及制造包括天然来源产品、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细胞和基因治疗(病毒和非病毒载体)以及mRNA生物制品所需原料等一系列产品。
海普瑞的营业收入构成;图片来源:2024年半年报
今年上半年,诺泰生物CDMO/CMO业务收入为2.81亿元,总营收占比达33.74%,客户主要包括Incyte、Gilead、Vertex、前沿生物等国内外知名创新药企,服务了包括Biktarvy、Ruxolitinib、艾博韦泰等一大批知名创新药项目。
海翔药业CMO/CDMO业务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30.5%,得益于上半年与BI部分合作产品收入保持增长势头,同时另有一项新产品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天宇股份的经营业务包括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制剂,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9.92亿元、1.74亿元、9702.95万元,总营收占比为78.41%、13.75%、7.67%。
司太立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产品生产企业,近年来造影剂业务贡献收入超过80%。为了打开新的增长极,司太立基于在特色原料药领域的竞争优势和近20年来积累的客户资源,持续布局原料药和中间体CMO/CDMO业务。
目前,司太立在碘化学相关CDMO领域形成了独有优势,主要产品包括CIBA、OPAA、碘代物等,覆盖消炎镇痛、抗病毒、抗血栓、抗高血糖、抗过敏等治疗领域,今年上半年CMO/CDMO业务实现收入3541.44万元,总营收占比为2.66%。
03
如何应对原料药“回迁”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中国原料药产能全球占比已从2008年的约9.3%增长到2022年的约30%,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原料药出口国。
不过,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印度都在呼吁减少对海外进口原料药的依赖,掀起了原料药“回迁”潮。
在此契机下,我国原料药产业加速转型:从毛利较低、存在产能过剩现象的大宗原料药,往附加值更高、成长性更强的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发展。同时,一些原料药公司选择切入下游制剂市场、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同时转型CDMO业务。
例如,新华制药、司太立、天宇股份、奥锐特、博瑞医药,都是特色原料药领域的主要公司,华海药业、仙琚制药的制剂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已超过50%。
制剂业务,是华海药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核心,目前已有近百个产品获得美国ANDA文号(包括暂时性批准),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共70个(其中长兴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3个)。
今年上半年,华海药业的成品药销售(制剂业务)收入达31.46亿元,同比增长18.67%,占公司总营收比重提升至61.34%。
早早转型的美诺华,经营业务已涵盖特色原料药、制剂一体化、CDMO三大业务,此前公司基于在特色原料药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客户网络资源,持续布局CDMO业务。
2023年,美诺华CDMO业务收入达到2.01亿元,总营收占比达16.48%。今年上半年,美诺华新增多家国内领先医药企业制剂CDMO业务合作,并且签订合作协议,还与国内领先mRNA药物开发公司合作,开展mRNA药物递送系统中核心脂质体的CDMO业务。
从出海情况看,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今年上半年,A股45家原料药公司中有33家在财报中披露了海外市场收入情况:有18家公司海外收入超过1亿元,其中3家超过10亿元,分别为新和成(54.40亿元)、普洛药业(28.93亿元)、浙江医药(13.64亿元)。
另外,有11家公司海外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超过50%,6家占比超过60%,分别为同和药业(85.48%)、天宇股份、海翔药业、永安药业、键凯科技、峆一药业。
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超40%的原料药公司;图片来源:同花顺i问财
同和药业之所以海外收入占比最高,在于公司自设立之初就是生产原料药,主要产品方向为特色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专利原料药及中间体,并主攻欧美日韩高端市场,有与国际大客户合作的丰富经验。
2021-2023年,同和药业的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高,分别达到69.34%、75.84%、79.64%,今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提升至85.48%。
2024年上半年的原料药行业之旅,既是一场关于增长的考验,也是一次对企业实力的全面检阅。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中信建投证券研报
3.《“回迁”潮下,我国原料药如何寻找新定位?》,中国医药报,2024-07-16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医药代理商产品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医药代表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100 项与 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