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基因工程、分子克隆和基因芯片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应用,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检验医学的标准不再只追求方法学上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而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实验室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报告的同时更加密切结合临床,不断与临床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更多、更直接地参与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把有限的实验数据转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在国内,流式细胞检测领域已经进入普及阶段,现在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真正满足临床医生需求,提供准确的结果和易于理解的报告单。”泛肽生物创始人之一李国平说。在高通量、多维度为特点的检测技术中,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正是典型代表之一。 第三方检验所切入,创新与临床应用并举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专业的李国平,本科和硕士阶段一直致力于体外诊断试剂开发。2013年,李国平加入国内较早进入流式细胞产业的艾森生物,负责国内试剂研发,主导和开发了淋巴细胞亚群、HLA-B27和血液病相关单抗等10余款三类流式体外诊断试剂盒。2018年,怀揣着对流式细胞产品国产化的信心,与对流式临床科研需求看好的西湖大学老师郭鹏一拍即合,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另一位创始人何淼。何淼,从2015年开始就运营着两个第三方检验所。基于对第三方实验室检验项目、仪器设备及软件的市场调研,何淼发现流式细胞检测领域存在不小的临床市场机会。尽管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在国内不是什么新鲜事,其市场规模在40亿元以上,但2020年以前90%以上的设备都需要依靠进口。另外,2013年起国家药监局就对流式试剂在临床检验中的使用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措施。2017年,国家药监局对流式细胞仪的产品注册类别做出调整。在政策与市场机遇下,李国平认为,这可能正是国产替代进口的好机会。“我们要做流式细胞检测,最大的挑战就是创新性。”国内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由于起步晚,基本只能跟随国外已有的产品线,导致产品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市场生存空间变窄。依托第三方实验室这个试验田,泛肽生物团队进行快速试错和迭代的工作,不断对产品进行市场调研。除此之外,泛肽生物团队还去拜访各种临床医生、检验科专家和市场监督局相关人员,试图摸索出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在临床使用中真正的痛点。去北京协和医院拜访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的经历让李国平记忆深刻,“李太生主任告诉我们,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检测产品就是非黑即白的,要么是阴性,要么是阳性。”在临床医生和检验科之间一直有一道理解方式上的壁垒,相比较于只呈现结果,临床医生更希望报告单中的检测结果和结论能够服务于临床诊断和用药建议。基于前期的持续调研,泛肽生物将用户定位于临床医生,立足于产品本身的差异化,搭配从检验科到临床医生全用户链的培训服务,构建流式细胞检测平台免疫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线粒体代谢状态的精准免疫评估解决方案2022年,泛肽生物推出基于线粒体代谢指征的精准免疫评估解决方案。传统的流式细胞检测中,主要关注细胞分群和细胞计数。在此基础上,泛肽生物增加基于线粒体代谢指征的两个指标,一是线粒体质量,二是线粒体的膜电位——通过这两个指标来判断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它存在于所有的细胞类型、器官以及体内各个系统中。对于细胞来说,线粒体犹如汽车的发动机,除了为细胞提供能量,还参与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调节细胞周期的能力。 图片来源:泛肽生物单纯依靠细胞分群检测,无法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增加了线粒体代谢指征后,能够即时判断某类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提示是否存在代谢紊乱状态,以便临床医生及时关注和干预。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在HIV、早期脓毒血症和乙型肝炎病毒等免疫细胞强相关疾病检测以及肿瘤治疗中PD-1抑制剂效果评估、辅助诊断和预后重建评估。国内首家细胞冻干工艺流式细胞质控品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关键,在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都要对分析样本进行全面质量控制,避免标本差异,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导致判断失误而不能真实反应患者情况。用于质量控制的样本被称为质控品,需要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浓度范围,可以用于检验系统性能验证、室内质量控制以及室间质量评价等。流式细胞领域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流式细胞领域质控品种类不多,有效期也较短(通常不足六个月)。泛肽生物推出国内首家使用细胞冻干工艺开发的用于临床流式细胞领域的质控品,对比已有的质控品,能够提供更长的有效期(一年以上)、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拓展性。 图片来源:泛肽生物选择性能稳定的质控品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目前,泛肽生物的细胞质控品得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认可和采用。 聚焦临床服务,真正帮助临床医生解决问题在检验医学和临床之间,往往存在许多理解上的壁垒,而药监部门也难以第一时间理解新技术应用。考虑到这些,泛肽生物从真正帮助临床医生解决问题出发,聚焦临床服务,在两大板块上着手解决问题。一是搭建一体化服务研发平台。通过标准化、体系化对产品进行打磨,在研发、质量和生产体系、临床试验与注册申报、商业定位及推广三个环节制定标准,全过程对产品进行严格把关,提高产品稳定性,降低迭代率。二是投入市场教育。除了在检验科进行设备讲解培训外,更关注临床医生对报告单的反馈,提供以数据库和智能分析为核心的诊疗决策结果,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其次积极与药监部门沟通,共同探讨发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获取产业支持。目前,泛肽生物业务主要集中在检验科,未来也将推出智能临床流式分析软件,展开病理科血液病免疫分析。该软件有望降低数据分析门槛,帮助病理科医生获得更加直接、清晰的结论指标。尽管泛肽生物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对于成为流式检测领域的标杆企业,李国平表示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现在人员发展很快,每天都在吸纳新技术人员入职,希望能够尽快围绕公司主要产品线快速发展。在经过几年的沉淀后,围绕免疫细胞线粒体等亚细胞器,搭建多学科平台开展临床应用研究转化。”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扫描小程序码进入VB100人脉圈查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1、英术生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打造内窥镜市场平台化解决方案杭州英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术生命”)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华大共赢领投,源创多盈基金及前轮天使投资人跟投。本轮融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高端内窥镜的研发,荧光光学硬管镜的扩产以及一次性电子内窥镜销售渠道的搭建。据悉,英术生命于去年底完成天使轮融资,由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领域领军专家陈杰博士参与投资。英术生命是一家从事高端医用内窥镜系统及相关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医疗器械企业,产品涵盖荧光光学硬管镜、一次性电子内窥镜系统、内窥镜摄像主机系统及内镜下耗材四大领域,应用科室覆盖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消化科、呼吸科等。(搜狐)2、泛肽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肽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独家投资,取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在流式细胞技术平台的持续研发与市场拓展,为临床患者提供免疫功能精准评估综合解决方案。3、君实生物和迈威生物宣布君迈康(阿达木单抗注射液)5项新适应证获批君实生物与迈威生物联合宣布,双方合作开发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君迈康®,君实生物项目代码:UBP1211,迈威生物项目代码:9MW0113)增加用于治疗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儿童克罗恩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截至目前,君迈康®已在中国累计获批8项适应证。(君实生物)4、默沙东13.5亿美元收购Imago,扩充血液疾病管线默沙东11月21日宣布将通过子公司以每股36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Imago BioSciences,总交易额约为13.5亿美元,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消息公布后,Imago BioSciences盘前涨105%,报35.67美元;并最终以35.59美元收盘。Imago是一家专注血液和骨髓肿瘤研究的创新药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于2021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该公司核心产品bomedemstat(IMG-7289)是一款在研口服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SD1)抑制剂,目前正在开展多项II期临床试验,潜在适应证包括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骨髓纤维化(MF)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等。(默沙东)5、潜在“first-in-class”药物靶向多个不可成药癌症靶点!新锐获1.78亿美元助力FogPharma今日宣布完成1.78亿美元D轮融资。本次融资所获得的资金将被用于推进称为Helicon多肽的超级稳定α螺旋肽药物管线,以开发一系列靶向“不可成药“靶点的潜在“fist-in-class”候选药物。FogPharma的靶向β联蛋白先导项目FOG-001预计于明年年中开始临床试验。FogPharma公司由哈佛大学著名学者、企业家兼投资人Gregory Verdine博士联合创建,基于Verdine博士实验室在新治疗模式方面的研究,开发称为Helicon多肽的超级稳定α螺旋肽药物。这是一种新的药物类型,它结合了抗体的靶向特异性和结合力度,以及小分子的口服能力、广泛组织分布和靶向细胞内靶点的特征。Verdine博士实验室最初的研究通过碳氢交联技术,极大提高了α螺旋肽的结构和代谢稳定性。而Helicon多肽药物开发平台整合了定向进化、螺旋超稳定化学、人工智能、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等技术,能够迅速针对此前无法成药的靶点开发出多肽候选药物。(搜狐)
近日,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肽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独家投资,取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在流式细胞技术平台的持续研发与市场拓展,为临床患者提供免疫功能精准评估综合解决方案。泛肽生物能短时间内够取得今天的业绩,快速成长为流式检测领域的标杆企业,与其拥有丰富IVD经验的老兵班底密不可分。公司创始团队拥有多年医疗行业从业经验,深度熟悉医疗行业市场发展,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研发团队在流式及相关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流式相关试剂和仪器的研究及产业化经验。
通过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免疫细胞线粒体检测项目,有望打开被进口品牌垄断的流式临床检测市场
目前,中国国内流式细胞临床检测市场已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并保持每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趋势。BD和贝克曼等国际巨头凭借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产品以及高额的临床市场投入,在国内流式细胞临床检测市场上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国产流式公司层出不穷,奋起追赶,但想仅靠更低的价格从国际巨头手中抢占流式市场依旧困难重重,势必需要从创新型产品角度出发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是流式细胞技术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主要用于评估临床患者免疫功能,指导临床的疾病诊断和用药。然而,临床医生经常发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只提供了免疫细胞的数量信息,并不能提示免疫细胞的质量/活性信息,因而不能更精准地对免疫功能进行评估。针对这一临床需求,泛肽生物经过5年时间的研发,最终成功开发出可以同时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的核心原材料和算法软件,可实现更精准的免疫功能评估。该产品已于2022年6月成功获批国内首张免疫细胞线粒体检测IVD证书,泛肽生物希望通过以该产品为代表的多种独家创新型流式检测产品,来打破被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流式市场僵局,本轮融资将支持公司加速这一进程。
泛肽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何淼先生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元生创投投资人的认可,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我们能够引进更多的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并加速产品的产业化步伐。未来20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将是创新驱动的市场,原创与创新能力是驱动企业的核心动力。今后泛肽生物将持续推动完善底层技术发展和检测体系构建,加速泛肽生物免疫细胞线粒体检测产品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为国内流式检测市场带来革命性变革;并不断迭代发展变革,为患者提供更多创新性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元生创投管理合伙人林艺博士表示:目前,国际品牌在临床流式检测领域仍然处于垄断地位,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国产品牌缺乏能更好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性产品。泛肽生物基于敏锐的临床观察发现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并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研制出具有创新性的流式产品,有望满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并打开国产替代的新局面。此外,我们也高度认可创始团队的All-IN式投入和高效执行力。我们相信元生与泛肽生物的合作,不仅能在资金上支持企业继续发展壮大,也能在产业上下游资源和战略布局上带来更多帮助,希望与企业共同加速流式临床检测的国产替代和创新研发进程。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0 项与 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