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杭州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杭州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新冠的余波与日益严峻的地缘政策下,全球资本市场已历经多年冷淡。2023年,全球IPO总融资额仅为1117亿美元,较之低迷的2022年还要少了近四分之一,创过去10年来新低。尽管如此,我国的医健领域中依然有不少企业打开局面。其中,头部企业凭借供应链及全球市场布局压低成本,对冲区域风险,逆市前行。初创公司单单依靠自身力量很难模拟头部企业的应对策略,但通过大量企业的集群,以生态之力复刻路径,或可抵抗宏观环境的压力。这一背景下,天生具备生态优势的产业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为保障高成长性医健企业的创新环境,众多产业园区开始不断推出“新政”。有的产业园围绕细分赛道构建贯穿上下游的生态集群,为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供给资源;有的产业园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着力初创企业运营的降本增效,甚至为他们未来的出海备好通道。在众多医健产业园的运营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简称“泰达”)的打法独树一帜。泰达所在的天津市东临渤海,既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海上合作战略的支点,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被赋予“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吸纳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优质企业、创新资源。逾40年发展,泰达已建起经开区西区核酸药物产业园、天津中关村数字医疗产业园、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多个细分赛道医健产业园,吸引了诺和诺德、礼来、GSK、华熙生物、等MNC入驻,亦有药明康德、石药集团、零氪科技、春雨医生、美年大健康、凯莱英等国内各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坐镇。此外,泰达曾连续14年位列中国医药生物产业园产值排行榜首,现年产值已超650亿元,是中国医健创新当之无愧的北部枢纽。从承载物流的港口到医健行业研发制造的中心,泰达为何能快速起势?其产业园建设逻辑如何?又能为下行的经济之下给予医健企业怎样的帮助?针对这些问题,动脉网对泰达进行了深度调研,试图找出这些问题的真正答案。 北京研发,天津制造,泰达重新定义医疗产业园衡量产业园某一阶段的发展潜力,无外乎评价它的“先天优势”与“后天策略”。对于泰达而言,区位无疑是其最大的先天优势。天津地处京津冀产业布局轴带中最核心位置,早已积聚起先进的制造能力、运输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如今北京非首都功能负荷逐步增大,这座直辖市自然而然地承接了溢出的前沿产业与高新人才,强化了生态园区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北京背景的创业公司也乐于将生产制造环节置于天津的产业园中,既收获了成本较低的地租与人力,又保障了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较近的地理连接,相关人员无需再在两个城市之间频繁飞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与北京(非城六区)经营指标对比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下,“北京研发,天津制造”的产业链协同模式顺势而出。2023年4月13日和14日,京津两市在天津滨海新区成功举办京津产业交流合作对接洽谈会。为了落实两市政府签署的《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经信(工信)、科技、交通、人力社保局等专业部门在会议期间签署了7个专项合作协议,深化产业、创新、交通、民生、生态等重点领域合作,提升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平台合作水平,吸引高端要素加速聚集。两城之间的交通一体化便是合作之中的典例。天津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着力拓展“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交通圈”,2023年底天津城区到大兴机场的津兴城际高铁建成运营,天津市区到北京大兴机场只需要40分钟。同时,天津也开通了天津武清区到北京的客运“定制快巴”,使两地通勤效率大幅提升,京津“双城记”已成必然之势。此外,天津的自贸区性质亦为落户此地的药械企业带来了不少积极政策。譬如国外已依法批准上市但未获得我国注册批准的药品进口注册申请,可按照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的要求,申请实行特殊审批;对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市人民政府实施进口批准,在自贸试验区内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天津自贸区生物医药相关政策泰达发挥国企专业化能力,通过入住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进一步强化了园区招商和企业服务水平。自2020年北塘湾科发入住以来,从天保控股、海泰控股、泰达集团接管空置载体24.77万平米,地下停车场约15万平米,截至目前与经开区各招商部门协同累计载体去化总面积约22.3万平米,去化率为90%。再谈后天策略。企业在选择生物医药产业园时主要会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园区政策,二是园区服务,三是产业集群,泰达一一给出了解答。政策激励围绕各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具体优惠政策视科技企业的规模及各阶段发展需求而定。当科技企业完成入园认定即可获得第一波资金奖励,而在后续的研发与设备购置环节若能满足特定条件,又会获取更大规模的二次补助。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企业优惠政策研发补助及设备购置不足注重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泰达将按照企业上⼀年度汇算清缴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额的5%、2.5%或1.5% 给予基础补助,同时按照前两年度的增⻓率给予增量补助。单个企业获得的补助额不超过500万元。而固定资产方面仍在优化,泰达拟按照入园企业年度购置的研发、实验、生产设备的固定资产资产额的10%—15%每年进行一次补贴。人才亦是泰达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因素。泰达在“海河英才”计划之外,还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争取到了每年额外200个落户指标名额,帮助企业尽可能地留住人才。目前,整个泰达已经汇聚了近2万医健人才,完成了绝大多数医健赛道的覆盖。园区服务是企业日常工作中调用的高频项目,常被用于区分产业园的优劣。同大多数头部产业园一致,泰达各园区也对办事流程进行了高度优化,保障多个联动事项1个工作日完成。不同的是,泰达可为落户的医疗企业链接天津市药监绿色审批通道,市外企业已经拥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可在天津直接进行换证,一天可下证;外地拥有针对技术领先,填补天津医疗器械领域空白的企业相关技术产品,可在器械注册处申请“绿色通道”,大幅缩短办理周期。产业集群是泰达最大的优势所在。多年沉淀,中关村发展集团依托重点园区,在抗体、疫苗、细胞治疗等药物细分领域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截至2020年底,中关村园区已有20家生命健康领域企业(含分支机构)成功上市,占北京市医药领域上市企业数量的38.5%(52家)。 滨海新区产业集群此外,泰达也在借助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动投资,补全医药医械产业链上的空白之处,或对特定领域的高潜力企业进行注资。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已在医疗器械赛道投资企业92家,其中,体外诊断、高值耗材、医疗设备被投企业82家,进一步完善了泰达体外诊断、高值耗材和医疗设备等高成长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板块在器械赛道的布局完善的生物医药生态 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泰达的众多企业中,已有不少在迁入的数年之内便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有企业自身的努力,也有产业园对于园区的持续支持。去年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博创合成生物是一个典例,该公司定位于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示范平台,通过发酵和纯化技术解决生物医药行业上游卡脖子和供应链紧缺问题,提供从设备到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该企业已建成高端氨基酸及下游产品、核苷及其衍生品制造生产线,能够实现各类原材料的菌种改良与定制、发酵过程精准控制、分离材料优化和定制、关键杂质影响分析。从企业成立到投入运营,博创生物科技仅花了半年时间。企业相关人士告诉动脉网:“泰达的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比较好,为我们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少支持。这里有做药的,有做原料的,有做纯化的,也有我们这样做工艺开发的,大家可以经常交流合作、共同研发。”“由于产业园距离天津科技大学非常近,仅5分钟车程。这所大学又有非常多医药专业、视频专业的优秀学生,相关专业全国靠前,因而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人才,一定程度加速了我们的发展。”博创合成生物外,零氪科技、峰成生物等行业瞩目的初创公司也在产业园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泰达已经服务了400余家前沿医健企业、30余家高水平研究机构、17000余名行业从业人员,共同创造了291.2亿的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产值,占据了整个天津市一半的医药产业产值。合作VBEF,泰达或将引领医疗创新新时代新的一年,已经取得光辉成就的泰达并未停止脚步。今年年初,泰达与动脉网旗下VBEF达成合作。这一次,他们欲借第八届,寻找新世代的医疗创新。第八届由 VB100、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动脉橙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联合主办,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战略合作支持,将于2024年5月7日-10 日在京盛大举行。对于泰达而言,维持已有药械生态的持续发展固然重要,但要始终屹立于医药行业的创新之巅,必须紧握最前沿的生物技术变革,时刻与时俱进。此目标下,第八届正是撬开产业园与最前沿创新屏障的楔子。借助于展会,泰达将充盈生态,引得更多创新企业落足;而创新企业也将避开弯路,借助VBEF的产业链生态与泰达的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引领生物医药的创新潮流。动脉网第八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现已升级为,将于2024年5月7日-10日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展会为15000+人次、10000平规模,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生态、新合作构建体系,同步搭配动脉网APP上线的VBEF频道,为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力展示搭建最佳舞台。这里是,公认的医疗产业创新洞察的生成地,年度趋势分享与学习交流的口碑盛会;优秀的医疗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都在这,是企业展示创新和面谈合作的最佳场景;这里有,最具前瞻力的思享盛会:500+大咖嘉宾莅临分享,3天主论坛、40余场主题论坛,只做干货议题!最具创新力的生态链接:5大展区,200+首发首创新品、3000+企业、500+投资团,全球买手云集!最具影响力的榜单发布:上市公司创新力榜+未来医疗100强榜+创新力产品榜,700+上榜企业现场交流!目前已有超过600家企业和产品确认参加展会,展览面积预订超过90%,全球买手团已合作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比利时、爱尔兰、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余下的合作席位已不多,欢迎企业、品牌方、买手团或相关组织洽谈参会。在大会期间,下载动脉网APP并通过VBEF频道,可以实时获取精彩演讲、线上链接会展资源,并一键触达VBEF权威排行榜上的企业。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寻求高价值资源和高效率链接,将是您的首选。即刻报名,限时福利!*封面图片来源:pexels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2023年,资本市场继续出清。根据《2023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医疗行业投融资总额为109亿美元,较2021年的340亿美元和2022年的156亿美元降幅明显。动荡的环境下,大部分投资机构都选择谨慎出手,缩减投资额。与众不同的是,国内知名的医疗投资机构道彤投资却没有收手,反而是在被称为寒冬期的2023年加快了投资频率。相较于2022年,道彤投资2023年的投资项目数及投资金额均有所增长。据统计,道彤投资在2023年投资了星辰海医疗、博创生物、冰晶智能、馥逸医疗、博瑞迪、瀚辰光翼、精勤智造、犀燃医疗等多家医疗企业,涉及神经介入、内窥镜、医疗机器人、种业科技、眼科高端手术设备等多个创新领域。除了众多优质项目,道彤投资还取得了其他收获。2023年,市场趋冷环境下,优质资源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而道彤投资此前押注的多家早期创新项目均完成了融资,验证了其战略眼光。例如,其2021年投资的汉诺医疗于2023年内连续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和超亿元E轮融资,2020年投资的三迭纪于2023年9月完成1.5亿元Pre-C轮融资……对于2024年,道彤投资如何判断?其将做出哪些战略调整?针对这些问题,动脉网采访了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孙琦。 行业处于底部,加速投向生物医药近两年,医疗行业投融资总额大幅下降,而寻求融资的企业却没有减少。这意味着一部分企业必然会倒闭、关停。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孙琦举了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以前,桌子上有三瓶水,分给三个人喝刚刚好,但现在三个人只有一瓶水,显然不够分,这就需要一些人离开,也就是有些企业需要倒下。这是自然的出清过程。”就目前而言,2023年市场出清的并不彻底,医疗企业一边依靠此前的融资资金坚持,一边通过人员优化、砍管线、商业化等方式自救。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投融资放缓的大背景下,市场上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即头部项目吸引了更多优质资源和资金,而腰部及尾部企业面临着更多困难。因此,道彤投资预计2024年医疗行业将继续出清。尽管市场充满波动与挑战,道彤投资仍长期看好医疗行业。究其原因,是道彤投资看到了医疗行业的本质:首先,中国的老龄化形势没有改变,预计“老年病”发病率将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而上升,医疗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大。其次,政府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和支持没有改变。近两年,政府部门频发政策,支持医疗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发展。最后,中国医疗行业发展至今,已到了出海的关键节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寻求更大、更广阔的的舞台和空间。预计未来将诞生一批来自中国的全球性医疗巨头。另外,道彤投资认为: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总体处于底部区域,风险已经释放大半。以往,道彤投资的重点投资方向是医疗器械,在生物医药方面的仓位较少。2024年,道彤投资认为生物医药将有更多机会,尤其是创新药大规模出海,MNC扫货国产创新药管线,都将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孙琦表示:“对于道彤投资来说,现在正是应该布局的时机。因为越是底部,项目估值越回归理性,可投的项目也越多。而且,不同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布局需要12-18个月时间。嗅觉敏锐的机构,都已经开始充分布局、调研储备项目了。” 围绕“科技+安全”投资,出海能力是标配“我的行动已经表明了我对未来的观点。2024年,我们依然没有选择躺平。”孙琦向动脉网如此表示。现阶段,资金和资源应该优先向国家需要的领域配置。因此,道彤投资2024年的策略是围绕“科技+安全”进行投资。科技,即硬核创新技术。安全,则是国家重点关注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具体到医疗领域,是与粮食安全相关的生命科学技术、种业科技;涉及到供应链安全的生物材料、科学仪器等行业。孙琦认为:“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以大豆为例,若新品种大豆能够提高40%出油率,那大豆种植面积就可以减少40%。这些减少的耕地,可用于耕种主粮,确保粮食安全。”“科技+安全”之外,道彤投资还看重创新企业的出海能力。道彤投资认为: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国内企业已经到了出海的合适时间点。过去,中国服装产业、玩具产业、家电产业、手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充分竞争和内卷后,将产品、性价比打磨到极致,并陆续走向出口。如今,创新药与医疗器械行业也到了这一阶段。具体来说,现阶段,国内医疗行业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恶劣,一部分高成本或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已经被淘汰,仍在市场上活跃的是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在产品性能、成本等方面较海外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去海外市场竞争将有较大胜算。在刚刚过去的JP摩根大会上,诸多业内人士分享了2023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的盛况,他们均认为中国创新药的授权价格明显较低。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未来的上升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因此,道彤投资计划将出海能力看作是被投企业的标配。管理团队的全球化视野、海外BD能力将成为投资的评估标准之一。“这是标准配置条件,而不是加分项。”孙琦表示,“对于已投企业,道彤投资将帮助企业补齐短板,提升出海能力。”在海外市场方面,道彤投资观察到:过去几年,由于国际关系变动,中国医疗产品在东欧、中东等市场颇受青睐,如迈瑞医疗在俄罗斯市场增速明显。对于即将出海的创新企业,孙琦建议:“第一,不要过于依赖海外人脉关系。医疗产品销售,依靠的是渠道、专业、产品性能。第二,不要刚开始就越过代理商。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一些已成功出海的企业也依然通过与专业的代理商合作将产品销往全球。第三,中国制造的产品最被外界认知的就是性价比、性能效益比,因此,创新企业可利用成本优势、产品优势与代理商合作,打开市场。”2024年,道彤投资的另一重点是贴近产业。近两年,国家的政策红利逐渐向高科技产业倾斜。对此,道彤投资选择拥抱产业,让有限的资源服务于国家战略,投“市场需要+国家需要”的项目。孙琦表示:“拥抱产业不是喊口号,我们将从募投管退各个方面拥抱产业,与产业龙头深度交流,加强合作。”随着IPO阶段性收紧,并购成为另一条重要的退出渠道。“目前,上市公司拥有巨量现金流,但其中流向实体产业的资金只占少数。随着投融资市场降温,创新项目估值合理,预计上市公司的收并购将进一步释放。这为退出打开了另一扇门。”在访谈中,孙琦谈及了关于产业并购趋势的看法。2024年,市场环境依旧复杂。道彤投资认为,跨界是一种自救的方式。现阶段,资源匮乏,受研发周期因素影响,医疗企业如果不跨界,将面临较大困难。而企业掌握一种底层技术后,可探索多种应用场景。危机之下,道彤投资仍在关注创新。对于未来,道彤投资的期待是“all in AI(人工智能)”。孙琦表示:“如果说未来十年医疗行业有什么让人激动的系统性变量,现在看到的就是AI。它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变。AI不只是ChatGPT,AI将会非常深刻的影响行业。在医疗行业,除了服务于医疗影像和手术导航,AI产品还可赋能医疗器械和药物的研发。”2024年,看好哪些赛道?2024年,道彤投资持续关注医疗器械领域,与此同时,也将关注制药上游、科学仪器、生物材料等细分市场的投资机会。如今,资金热潮褪去,增量时代落幕,但存量时代也有机会。据了解,全国约有近万家创新药企业,这将给制药上游企业带来结构性机会。过去,制药设备与耗材均是进口品牌垄断,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企业急需降本增效。另外,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国内创新药企业也会考虑国产制药设备和耗材。不过,这一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科学仪器、生物材料也是值得期待的市场。目前,科学仪器与生物材料市场均被海外品牌垄断,国产产品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但是,从供应链安全考虑,国内企业必须突破科学仪器、生物材料及上游核心部件,打破卡脖子难题。对于创新企业如何面对2024,道彤投资给出的建议是“挺住、专注、创新”。挺住是希望企业直面挑战,熬过冬天,不退缩,不放弃;专注是指企业现阶段需要专注在自己擅长且有需求的领域精耕细作,不轻易向不熟悉的赛道拓展;创新是指企业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机会,以及企业内部模式上的创新。*封面图片来源:123rf文|张靖微信|DMWZhangJing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Rekkiiie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公开资料显示,在刚刚结束的8月份,多家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宣布迎来新的融资进展。通过梳理这些公司及其产品管线,我们发现了以下亮点:从成立时间来看,这些公司大多成立于2017年及以后;从融资轮次来看,早期融资占多数,B轮以前融资占比超过80%。这些获得资本青睐的器械公司正在专注开发多种前沿创新产品,比如治疗房颤的心脏“四维标测系统”、基于可控电化学沉积技术(EDP)的组织功能膜研发、光学导航技术赋能精准放疗、分体式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等等,其中已有创新产品进入中国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从治疗领域来看,这些公司专注于心血管、骨科、眼科、肿瘤等领域的诊断和治疗创新产品的研发。注:医药观澜根据公开新闻稿整理。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本文将根据公司官网新闻稿,分享其中11家新锐的基本信息,仅供读者参阅。心航路医学研发领域:房颤治疗电生理产品8月1日,心航路医学(EnChannel)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和礼来亚洲基金(LAV)联合领投,合计融资金额为2亿元人民币。心航路医学成立于2020年,该公司的使命是开发下一代用于房颤治疗等的电生理产品。该公司的心脏“四维标测系统”,将磁电定位接触式标测技术和磁电定位非接触式标测技术融为一体,以实现在电生理手术中实时标测心律失常机制。该标测系统能够对持续性房颤进行术中实时标测,为房颤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知见生命研发领域: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产品8月3日,知见生命宣布完成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创业投资子基金阳明资本投资。知见生命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病理医疗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AI诊断技术,已经开发出多项基于多模态(影像、分子)数据融合,以及基于影像与病理的人工智能可预测的无创辅助诊断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多个肿瘤疾病全流程临床辅助决策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据悉,该公司已经相继开发了术中冰冻智能诊断系统、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脑肿瘤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基于影像和病理的肺炎可预测AI辅助诊断系统等。博创生物研发领域:高端生物组织工程膜等8月10日消息,博创生物宣布获得嘉胜创投领投、克莉丝汀跟投的天使+轮融资。博创生物成立于2022年,由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孵化,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介入医疗技术研究所深入参与。该公司致力于高端生物组织工程膜及衍生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科研转化,其核心优势是基于可控电化学沉积技术(EDP)的组织功能膜研发及制备。该公司利用EDP技术的制膜效率较传统制膜效率大幅提高,可在几十分钟内快速完成组织功能膜的制备。圣哲医疗研发领域:外科能量器械8月21日消息,圣哲医疗宣布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的B轮融资。圣哲医疗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外科能量器械领域,该公司研发的SA01 SAS系列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即超声刀)、便携式一体化超声刀SA10 SASD均已在中国获批。其中,前者搭载RTTE I第一代适时组织自适应算法,确保了超声器械在术中的高效分离及可靠凝闭;后者搭载RTTE II第二代适时组织自适应算法,在RTTE I的基础上,加入了温度感知系统的模块,从而降低了术中的器械温度及侧向热损伤。此外,圣哲医疗下一代创新产品双通道高级能量平台SA100 SASJ/SASP将于年底问世。扬奇医芯研发领域:非接触式肿瘤成像技术8月24日消息,扬奇医芯宣布获得由HKX和乾道基金共同领投,原股东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扬奇医芯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成为精准核医疗的先行者。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光学导航技术为精准放疗赋能,创新性地引入非接触式的肿瘤成像技术,通过扫描患者体表,获取肿瘤的三维形状和位置信息,且不引入额外辐射剂量,实现高精度定位。心寰科技研发领域:介入成像产品8月28日消息,心寰科技宣布完成由鲁信创投领投的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心寰科技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高端有源心血管介入成像、自然腔道介入成像及其创新诊断方法。该公司的产品管线囊括2D心腔内超声(ICE)、4D ICE等介入成像相关产品。其中,2D ICE能够更好地降低穿刺风险,特别是对于以未成年为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需要进行房间隔穿刺的手术场景;4D ICE对于探头和算法要求极高,心寰科技具有丰富高性能计算算法积淀,目前已经完成相关关键技术突破。显微智能研发领域:特殊光成像技术8月28日消息,显微智能宣布完成亿级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济高控股、中泰资本、舜盈投资。显微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特殊光成像技术研发公司,其研发的皮摩尔级超高灵敏度图像探测器、荧光造影剂、甲状旁腺成像系统、三示踪荧光内窥镜系统等产品,能覆盖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胃肠外科、妇科等科室。据悉,荧光分子成像技术是医疗影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显微智能公司已掌握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并成功完成相应产品的商业化。漫迪医疗研发领域:生物磁医疗影像设备8月29日,漫迪医疗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新鼎资本独家投资。漫迪医疗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生物磁医疗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漫迪医疗已经于2019年获得心磁图仪产品注册证,并已开始研发下一代零液氦的基于低温超导技术的心磁图仪设备等。心磁图仪(MCG)是利用极高灵敏磁探测器检测,采集人体心脏磁场信号并进行分析的功能学检查设备,其具有信号高度保真、对心肌局部电流高度敏感等特点,为临床医生开拓了心肌缺血功能学检查新视野。迪医疗研发的胎儿心磁图仪设备也即将开展注册临床,有望为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早期筛查和精确诊断提供独有的诊断价值。安颂科技研发领域:陶瓷关节产品等8月29日消息,安颂科技(arthrone)宣布完成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赛富基金领投,中华开发资本等跟投。安颂科技成立于2017年,已经同时掌握氧化锆和氧化铝两种陶瓷材料生产技术。陶瓷球头是人工关节的核心成本组件,安颂科技自主研发的氧化锆陶瓷球头已经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本次融资将用于安颂科技加速陶瓷关节产品销售落地以及后续产品管线的研发。威尔视研发领域:眼科医疗器械8月30日,威尔视宣布完成由蓝湾科创集团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核心项目的上市临床注册。威尔视成立于2019年,深耕于眼视光学的科学研究,致力于解决人们的视力健康问题。该公司围绕眼健康打造了一系列医疗器械产品,包括全镜片环曲面角膜塑形镜(OK镜)、RGP、巩膜镜、便携式角膜地形图仪和智能AI验配系统等。瑞龙诺赋研发领域:腔镜手术机器人8月30日消息,瑞龙诺赋(Ronovo Surgical)宣布完成近2亿人民币Pre-B+轮融资,由纽尔利资本领投,新进投资方翼朴资本跟投,公司所有老股东礼来亚洲基金、维梧资本、经纬创投、GGV纪源资本、LRI江远投资共同参与了本轮融资。瑞龙诺赋成立于2019年,是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创新公司。该公司研发的分体式模块化手术机器人即将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该产品的设计研发充分考虑了微创外科医生的临床实际手术需求,以模块化、灵巧型、可配置的解决方案,能提高外科医生手术体验,拓展机器人手术多专科术式。除了上述公司,还有其它创新医疗器械公司也在今年8月完成融资,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介绍。希望在资本的助力下,这些公司可以加快创新产品的研发进度,早日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打造全球首创心脏“四维”标测系统,电生理全球创新平台企业心航路医学完成2亿元首轮超募融资,龙磐投资和礼来亚洲基金联合领投. Retrieved Aug 1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fGbeKzbrSTifXipnF8QL4g[2]知见生命完成千万Pre-A轮融资,加速建设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解决方案. Retrieved Aug 4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3U_hrZPLrZNawmWk-TE6WQ[3]博创生物获天使+轮融资,首创电化学沉积EDP技术,攻克高端生物组织功能“膜”咒|道彤Family. Retrieved Aug 10,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ucAxuLsjqI6GKXWlrF38Xw[4]启明星 | 圣哲医疗完成B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 Retrieved Aug 21,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NgSw50Gjr0_WcTO3w9Cs0Q[5]扬奇医芯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为放疗设备智能化赋能“芯”动力. Retrieved Aug 24,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EkCrPxkr-iXszFzoMv_cJQ[6]心寰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致力于成为介入超声影像创新先行者,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Retrieved Aug 28,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I27u-AJGN7C-kyv1sgysqA[7]特殊光成像:显微智能A+轮融资亿元,其超高灵敏度的图像探测器全球领先. Retrieved Aug 28,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is0-S4D3Xo_YWVNHGq3gSA[8]【首发】国内生物磁设备龙头厂商漫迪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Retrieved Aug 29,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yJQl9iPWM0lCqGo1rnwB5A[9]国产陶瓷关节领军者安颂科技完成亿元C轮融资丨惠每 Portfolio. Retrieved Aug 29,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wEdK5Pq3_WEuzv1GwS7YUg[10]威尔视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守护国人眼健康的“睛”彩未来. Retrieved Aug 30,2023. From http://www.wellsees.com/page92?article_id=69[11]瑞龙诺赋完成近2亿人民币Pre-B+轮融资,纽尔利资本领投. Retrieved Aug 30,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UVFlcIbNQuRMqic2bUbnfA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00 项与 杭州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杭州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