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1989年,复星诊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利康科技实业总公司和香港华美集团合资创立,以生化、分子试剂为核心产品成为“试剂龙头”企业。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复星诊断跟随IVD市场快速变化,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需求为导向,现已成为可为医疗用户提供医学诊断解决方案的科技创新先锋企业。
2024年8月22日,复星诊断以“精研拓新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新品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顺利举办。行业专家学者、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复星诊断相关领导代表等共同出席,见证F-C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布。同时,复星诊断企业代表在现场与透景生命、威高生基医疗产业集团、艾迪康等生态合作伙伴,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复星诊断本次发布的重磅自研新品——F-C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复星诊断近三年持之以恒地加注研发投入,通过底层核心技术的创新驱动,扩容产品管线的又一成果突破。
复星诊断董事长包勤贵表示:“复星诊断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家创新驱动的体外诊断企业,聚焦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布局开拓,致力于为终端客户提供诊断整体解决方案,已形成覆盖肿瘤、感染、妇幼健康、中枢神经、自免及慢病管理等关键疾病领域,一直围绕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可及、可负担的体外诊断产品和服务。”
整合式创新模式
驱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体外诊断行业先行者,复星诊断在研发和生产领域积累了深厚优势。自2021年战略转型以来,复星诊断已构建了具备行业优势竞争力的“试剂/原料、分子诊断、POCT个体检测、仪器设备”研发平台以及研发团队,截至目前,复星诊断研发中心获证及在研检测项目超过200项,已推出20多款仪器设备,助力实验室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持续助力临床诊疗赋能。2024年,产品创新更是达到新高峰,3月成功推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F-i6000,8月高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F-C2000也隆重上市,此外心脏标志物五项、甲功八项等产品陆续上新推向市场,以每月1-2款产品的新品上市效率保持着高效研发进度。
同时,复星诊断依托强大的资源优势,与国内外企业建立起广泛深远的合作关系,推进行业创新产品的引入和技术合作开发,加速科研到产品的成果转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复星诊断与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针对当前结核病防治瓶颈问题,合作开发结核病诊断创新产品,助力结核病的快速精准诊断。
近年来,复星诊断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方式,不断推动体外诊断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深入了解疾病特点和诊断需求,开发具有临床价值和创新性的体外诊断产品。
日渐丰满的创新版图
强化完整产业链构建
复星诊断自创新转型以来,凭借着资源、资本、商业化等优势,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和致力于产业生态的打造,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外延并购合作,成功构建了复星诊断的创新版图。这一过程中,通过收购苏州百道和长沙中生众捷,拓展了病理和POCT(即时检验)产品线,与原有管线形成互补。如今,产品矩阵已经全面覆盖了生化、免疫、分子、微生物、病理和POCT六大关键领域,依托于已建立的先进研发体系和技术平台,复星诊断正不断致力于产品的创新和完善,以满足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复星诊断与国际检验巨头之一在生化免疫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其在国内的OEM供应商,自研产品质量获得生态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本次NCLM展会,复星诊断进一步加强与透景生命、威高生基医疗产业集团和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启动生态战略合作,旨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几年,由于集采、逆全球化等大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IVD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现在正是一个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生态圈的好机会。”复星诊断董事长包勤贵表示。
未来五年战略
持续创新转型
过去的三十五年,复星诊断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坚定的创新精神,通过技术内生、加码研发和制造布局的加强,实现了生化、免疫主力机型、流水线、自动化系统的重大突破,成为以“仪器+试剂+原料”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
展望未来五年,复星诊断的战略重点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丰富产品矩阵,提供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二是完善全生命周期的诊疗体系,构建全面的医疗解决方案。
目前,复星诊断正处于创新转型的关键阶段。公司将继续深化其在"关键原材料+试剂+仪器"的全产业链布局,并推动生化和免疫诊断领域的战略性技术发展。同时,复星诊断将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还已开发具有特色的新产品,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已成功获批,充分满足临床需求,提升终端诊疗能力。
“全生命周期的诊疗体系”是医疗生态的终极目标。复星诊断在诊疗生态的搭建过程中具有天然优势,通过持续关注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和医疗政策的变化趋势,积极承接复星医药集团战略,致力于在肿瘤、自免、代谢、中枢神经、心脑血管、感染等疾病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完善诊疗一体化服务,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轻患者负担。
未来,复星诊断将持续怀揣“整合创新诊断科技 守护全球生命健康”的使命,优化创新生态,携手多方力量聚力共筑健康、美好、可持续的检验未来。
依科赛成立10年来,聚焦海外巨头高度垄断的无血清培养基、胎牛血清和鉴定试剂三大产品板块,不断优化产品质量,稳定产品供应,闯出了一条中国生命科学耗材的国产崛起之路。在资本寒冬中,这家生命科学上游的原材料企业,依科赛(ExCell Bio)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从毅然放弃规模达2亿元的国内生命科学耗材代理的“沃尔玛”——吉泰生物(Genetimes),到2013年正式推出自研公司依科赛,致力于解决生物医药卡脖子、实现关键原料国产化,并将其发展成国产胎牛血清、CGT无血清培养基和鉴定试剂领先品牌。在坚持自主研发的10年来,依科赛创始人、董事长陈旭带领团队,在巨头垄断的市场中,一次次与时俱进的选择了那条“难而正确”的道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闯出了一条中国生命科学耗材的国产崛起之路。依科赛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陈旭从代理龙头到自研新锐1998年,在我国生物技术领域首家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华美生物工作6年后,陈旭协同几名联合创始人创立了吉泰生物,专门从事进口生物试剂、耗材和仪器的代理。这是陈旭第一次创业,也是创业的好时机。那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药股份制改革进入快车道,以恒瑞、复星、华海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医药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亟需大量的生命科学耗材来满足业务扩张需求。而陈旭在华美生物6年间,“从研发、到质量技术、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几乎在各个岗位都磨练了一番”,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凭借在业内客户的积累,以及丰富的代理产品,陈旭带领吉泰生物一路业绩突飞猛进,从1998年刚创业第一年的500万元,到2008年,吉泰生物营业额已经达到2亿元。吉泰生物代理国外生命科学耗材品牌数一度达到200多个,产品涵盖试剂耗材、仪器设备、培养基、抗体、分子生物学试剂等,被业内称为是中国的生命科学上游的“沃尔玛”,是当时国内生命科学上游工具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之一。但是当国外研发公司逐渐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纷纷设立自己的代理点时,吉泰生物的发展限制也开始加大,更难以掌握代理产品的主动权。对市场风向极度敏锐的陈旭,开始对吉泰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度思考。在陈旭眼中,这种完全依赖进口的模式,对打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卡脖子环节,并无任何改善。吉泰生物如果在既有模式上发展下去,最多成长为一家代理产品更丰富的大公司,并不能发展成一家对社会、对行业更有价值的伟大企业。陈旭选择的出路是,做自主研发。所谓由奢入俭难,对于吉泰生物而言,意味着要在既有代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必须做出破釜沉舟的决定,放弃原本相对容易赚钱的代理业务,将公司所有资源重心转向更难、更苦、未来也充满未知的研发、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方面,去过苦日子,自主研发才有未来。从2007年开始,在吉泰生物继续推进代理业务的同时,陈旭便开始“招兵买马”,一点点磕起生物医药工具的技术。而其代价则是,管理层出走、销售能力重塑,将代理业务辛苦赚的钱大把大把的投进去,直到2013年,当其首款拿得出手的自研产品上市,才正式成立依科赛。发现蓝海,赢得蓝海这次筹谋已久的“二次创业”,对于陈旭而言,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当决定自主研发时,摆在陈旭眼前的第一道难题,便是在巨头垄断的生命科学耗材领域做什么和怎么做?当时国内的生命科学耗材市场,基本上被跨国药企“垄断”,Gibco、Hyclone、Sigma-Aldrich等巨头在国内市场叱咤多年,让习惯用这些巨头产品的研发人员换“口味”,可谓是难上加难。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国产自研产品要想求得一线生机,不仅需要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去发现蓝海市场,更要有充分的技术自信才能赢得蓝海市场。陈旭及其团队发现,在生命科学耗材领域的成功是有路可循的,无论Gibco还是Hyclone,他们的发展路径都是从胎牛血清到培养基等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这为依科赛的发展带来了启示。而在具体业务中,“血清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企业早期发现的刚需产品,是柴米油盐”,也正是这一精准定位认知,让依科赛一下子切中了客户的基本需求,“在血清业务之后,再发展无血清培养基,便是瞄准工业化需求,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进一步做大业务”,提起依科赛当初的首选业务,陈旭依旧感慨万分。牛血清是生物医药产业中应用广泛的血清品种之一,具体到国内血清市场,小牛和新生牛血清市场国内玩家鱼龙混杂,竞争已经白热化。唯有胎牛血清市场尚未出现国产龙头,长期以Gibco、Sigma、Hyclone等进口品牌为主,这些品牌胎牛血清以澳洲血源为主,价格相对比较昂贵,由于供货时间长,国内客户为了避免断货,不得不选择大量备货,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这一门槛和附加值双高的细分市场,便成为依科赛的首发“战场”。但是当2013年依科赛真正推出自己的胎牛血清产品之后,才意识到,能够研发出血清产品是一回事,能够做出无批间差、质量稳定的血清产品,自研能力才算合格。研究血清最大的挑战便是批间差,这是血清产品的特点。但是客户的要求是,“没有批间差、品质稳定的产品。”血清批间差异大,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往往意味着,数据不可靠、实验不可重复,细胞污染等,进而影响到科研成果难以见刊,学生无法按期毕业等灾难性的后果。克服批间差问题,必须从胎牛血清的源头着手解决。胎牛血清作为动物源生物制品,我国一直有很严格的进口规定,目前我国批准进口的胎牛血清来源分别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等。而合法的进口血清应具有对应的原产地血源地证明,国家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根除使用者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陈旭及其团队经过多次考察,最终确定乌拉圭作为其胎牛血清的源头地。为了彻底解决胎牛血清的规模和稳定性问题,2017年依科赛成为首家在乌拉圭建立血清工厂的中国企业。2023年4月,依科赛又投资1000万美元在乌拉圭成立新工厂ARTICA BIOTECH S.A.。据了解,该工厂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在线尘埃粒子监测,从灌装、旋盖、封膜到贴标,全部实现自动化,最大批量约3000瓶/批,年产能达15万升,ARTICA新厂将成为重要的海外血源基地,进一步助推依科赛生物开展全球业务。为保障稳定供应,依科赛成为首家在中国、乌拉圭、澳大利亚建有胎牛血清公司,还在国内建立了质控实验室以及超1000平方米的恒温仓库,从源头到终端,保证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高效稳定。为了做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从2007年开始,依科赛前后不断打磨耗费了近10年时间,才做出品质稳定的胎牛血清。也是凭借胎牛血清这个首款自研产品,让依科赛成为第一家加入国际血清工业协会(ISIA)的中国民族企业。基于代理时期积攒的客户基础,依科赛先在科研单位推行新产品的免费试用,然后逐步拓展到企业界、工业界。至2018年,这款价格比进口低30%,且品质稳定、可追溯的国产胎牛血清产品,已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线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成为依科赛的业绩基础。坚定信心,寻找新增长点遵循行业巨头的发展步伐,当依科赛胎牛血清业务在国内做大、做强之后,陈旭及其团队已经谋划好了进入无血清培养基市场的策略,这是决定依科赛能够做大的关键。当2015年我国药审改革之后,生物医药创新开始蓬勃发展时,那些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创业者们,已经在培养基赛道起跑了。这时依科赛的“火力”还在集中攻克胎牛血清市场,等再回头布局无血清培养基市场时,显然已经不具备先发优势。国内不同企业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在抗体、疫苗、CGT、定制化培养基等方向发力,其中尤以抗体培养基最为火热,且国产龙头已经崭露头角。陈旭再次带领依科赛,去挑战国内长期由两大巨头Hyclone 和 Gibco瓜分的细胞与基因治疗培养基(CGT培养基)市场。提起为何先在CGT培养基赛道入手,陈旭表示,“不能只看抗体赛道眼前的火热,还要着眼未来,不能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要提前布局赛道,差异化竞争,如今CGT研发热度并不亚于抗体。”2018年底,陈旭带领依科赛立足太仓,从全球范围招揽人才,特设4个研发小组全力推进,一点点建立起了CGT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生产质量体系。2019年依科赛推出了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血清培养基OptiVitro MSC。自此之后,依科赛在CGT无血清培养基领域持续深耕,2022年9月,依科赛又推出T细胞袋装无血清培养基,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国产第一款T细胞袋装无血清培养基,进一步助力国内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的标准化、自动化、封闭式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生产。如今,依科赛的多款无血清培养基已经完成美国FDA DMF备案,其CGT无血清培养基国内市场覆盖率达60%以上,还可满足不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如今我国的细胞与基因治疗发展正迎来发展黄金时期,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IND申报管线的数量仍在快速提升,巨大的市场需求,也让依科赛CGT培养基具备扛起公司业绩爆点重任的底气。不仅如此,基于CGT培养基业务,依科赛还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线,推出了产业闭环项目。由于生物制品中宿主菌DNA的残留具有潜在致瘤和传染风险,检测是细胞疗法商业化生产质量体系中必检项目,基于这种市场需求,2021年依科赛又自主研发了E.coli宿主DNA残留检测试剂盒,以快速检测出细胞治疗产品中的DNA残留。目前,其鉴定试剂业务也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成立10年来,依科赛已经实现90%产品自研,推出了覆盖新药早期研发、大规模生产、成品检测一整套服务解决方案。如今,在行业发展艰难时期,依科赛在今年上半年仍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先后获得了两轮亿元投资加持。对于行业未来,陈旭认为“行业低谷期是短暂的”,当前国内生命科学材料仍以海外产品为主,中国企业还有颇多发展机会,例如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的国产化率并不高,这将是今后重点替代的方向,尤其是在高端耗材方面,未来5年有望实现50%的国产替代。但是随着国产替代的深入,难度也将加大,机会就在那里,一切都要看企业的内功。隐形冠军系列报道Hidden Champin隐形冠军系列报道是E药经理人策划的常设报道专栏,意在寻找在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的领袖型企业。我们希望通过报道,将优秀的生命科学服务企业推荐给医药企业,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在此我们也希望行业广大同仁能够推荐代表企业,如果符合要求,我们将持续跟进报道。推荐形式:后台留言或者与尹老师联系:13716707405(微信同号)精彩推荐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生物产业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湖北的生物产业园区,就不得不提光谷生物城了。作为武汉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光谷生物城近年来发展迅猛。下面就武汉光谷生物城概况、部分重要企业及相关政策做简述。由于篇幅有限,仅提及部分企业,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评论补充指正。1、光谷生物城简介光谷生物城即“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光谷以“千亿产业”思路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008年11月,光谷生物城开工建设,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服务等领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设七个专业园区,目前已建成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医学健康园和智慧健康园,正在大力推进建设生命健康园,在科技部生物医药园区综合实力排名中,东湖高新区始终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中部第一的地位。目前,光谷生物城已集聚3000余家生命健康企业,近5年每年新增1家上市公司。累计持有药品批准文号800余个,累计获得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200余个,2个新药纳入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12个医疗器械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武汉光谷生物城扫描二维码武汉光谷生物城工作人员方可入群交流另外,光谷生物城汇聚29个院士,32位国家千人,73位湖北“百人”,601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这里诞生了植物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可控式胶囊内窥镜、蛋白质三维结构对比软件等一批世界领先成果,已有31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900余个二类以上医疗器械、51项新兽药、73项国审作物新品种获批上市,149个产品进入武汉创新产品目录,100余个新药在研;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区域品牌聚集发展试点等一批国家级平台或试点在此布局。可以说,光谷生物城已成为中部地区影响力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业体系门类最齐全、人才集聚效应最显著的生命健康产业聚集区,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辐射带动湖北全省生物产业协同发展。图1:光谷生物城生物创新园(来源:中国光谷)2、重点企业光谷生物城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企业,近5年光谷生物城每年都会新增一家上市公司,还有39家省级上市“金种子”企业正奔赴在上市路上:2018年,明德生物登陆深交所中小板;2019年,嘉必优登陆科创板;2020年,科前生物登陆科创板;2021年,康圣环球登陆港交所主板;2022年,华康医疗登陆创业板......而据光谷2022年发布《关于推进创新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国首创“新药创制合伙人”模式,计划到2030年,力争创新药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家创新药企业登陆主流资本市场,30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当然,除了已经奔赴上市的企业外,光谷生物城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下面挑选其中的14家给大家做简单介绍(排列顺序不代表企业优劣)。(1)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研发队伍和完备先进的蛋白纯化工艺研究设施,具有一系列独立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建立了我国植物源生物药的完整产业化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一个独特植物表达体系、两个技术平台”:水稻胚乳细胞蛋白质表达平台(OryzHiExp)和蛋白质纯化平台(OryzPur);成为国际上的知名的专注于植物体系的药物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2022年12月29日,禾元生物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当前仍处于问询阶段。2023年3月31日,上交所网站数据显示,公司IPO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财报更新)”。禾元生物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目前公司的核心产品线为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OsrHSA)(HY1001),是一款从水稻中提取出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目前已完成针对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适应症的 II 期临床试验, 达到主要临床研究终点,并已完成与中国CDE的EOP2沟通,获准开展 III 期临床研究。HY1001 具有与市售人血清白蛋白相似的有效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安全性,且水稻宿主细胞蛋白的毒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宿主细胞蛋白残留具有较低免疫原性,安全性良好。(2)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Proteintech集团的全资子公司。Proteintech是一家以开发、生产、销售抗体/重组蛋白及相关产品为主要业务的生物技术公司。2001年,Proteintech在美国芝加哥成立,同年,三鹰生物在武汉成立。成立之初,三鹰生物就以“人类抗体组计划”为发展目标,致力于为基因组中每一个蛋白都生产一个抗体。如今已针对人类蛋白开发出20000余种抗体,基本覆盖人类基因组全部靶标,涵盖各个生命科研领域。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抗体、蛋白、ELISA试剂盒和常用辅助试剂等的研发与销售,可为免疫学研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3)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代码600079)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扬子江生化制药厂,经过国企改革,现已发展为一家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中枢神经用药及生化用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现有冻干粉针、小容量注射剂、栓剂、口服混悬液、胶囊剂、片剂和颗粒剂共7个剂型,并在2012年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第一家全线所有剂型一次性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公司现有产品63个,主要产品有:奥卡西平片、注射用尿激酶、布洛芬混悬液、醋酸奥曲肽、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剂、注射用多索茶碱、三维制霉素栓、泛昔洛韦颗粒、非那雄胺胶囊等。(4)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一家以科研试剂生产、诊断试剂原料供应为核心,集自主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华美生物已为全球80余个国家、国内2000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生物基础科研工作提供相关科研试剂产品。华美生物子品牌CUSABIO主要经营科研试剂产品,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基因、试剂盒等。目前,CUSABIO已开发11,000+重组蛋白,涵盖了从人类到其他常见物种的疾病相关的药物靶点抗原和生物标志物。此外,为鼎力相助抗体药研发,针对多次跨膜蛋白,华美生物还搭建了病毒样颗粒 (VLPs)、去垢剂和Nanodisc三大技术平台,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全长跨膜蛋白制备难的问题。(5)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并于2020年9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是国内猪用非强制免疫疫苗市场龙头。在产品方面,公司产品涵盖猪用疫苗、禽用疫苗、宠物疫苗、检测试剂、微生态制剂等多个门类。2022年,公司兽用生物制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74亿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97.3%。2020年和2021年,公司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2016年-2021年,猪伪狂犬疫苗市场份额连续六年排名第一,猪支原体肺炎疫苗和猪胃肠炎、腹泻二联疫苗市场份额均连续三年国内排名第一。2022年,根据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公布的数据,公司在猪伪狂犬疫苗市场占有率达到23%,稳居市场首位。(6)康圣环球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康圣环球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独立临床特检服务提供商,也是武汉光谷生物城培育的第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香港市场第一家提供LDT模式业务的ICL企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康圣环球在战略上一直专注于临床特检,以对应中国大量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在中国所有独立特检供应商中,康圣环球拥有最大的特检组合。公司以武汉为中心,在上海、北京、成都、乌鲁木齐等建立了研发中心。康圣环球逐渐发展成了中国独立血液学深层检测市场领导者。作为国内医疗专科特检ICL领先企业,公司拥有高分辨流式(FCM)检测平台、PCR(Real-time PCR)平台、测序平台、细胞遗传平台 (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等)、质谱平台、临床病理平台等十几个专业实验室,能为全国3000多家医院提供先进专科检测服务。(7)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或癌症相关并发症及老年性眼科疾病的基于双特异性抗体(BsAb)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公司正在冲刺港交所,于6月11日重新提交了港股上市招股书。此前,2022年12月9日,公司其实已经提交过一次港股上市招股书,但现已失效。在产品管线方面,公司已设计和开发了七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管线,包括(i)核心产品M701,一种重组BsAb,靶向表达人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癌细胞和人分化簇3(CD3)的表达T细胞。目前正在进行M701治疗恶性腹水(MA)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及M701治疗恶性胸水(MPE)的Ib/II期临床试验,(ii) M802及Y150,用于癌症治疗的T细胞接合的BsAb,(iii) Y101D及Y332,以肿瘤微环境(TME)为靶点的BsAb,(iv) Y400,一种治疗老年眼科病的靶向疗法,及(v) Y2019, COVID-19疫苗。已战略性开发专有技术平台以支持BsAb研发,包括YBODY®平台、Check-BODY平台及Nano-YBODY™。(8)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人用疫苗研发、制造与市场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新型新冠疫苗、人用多价轮状病毒疫苗、新型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广谱HPV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重量级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2022年底,由上海博沃和武汉博沃联合开发的广谱HPV疫苗获得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签发的伦理批件,并已完成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临床试验备案,正式获准进入临床试验——这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广谱HPV疫苗。另外,由武汉博沃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呼吸道疾病非注射剂型疫苗研发及靶向递送技术体系研究”项目于2022年正式获批立项,而武汉博沃是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牵头单位中唯一的非国有属性单位。(9)鼎康(武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2013年,鼎康生物落户武汉市光谷生物城,前身为喜康(武汉)生物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约4亿美元融资,是目前湖北省最大的外商投资的生物医药企业。据公开资料显示,鼎康生物的前身喜康主要从事抗体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生产,当前则进行CDMO“外包服务”。鼎康生物可提供一站式的综合解决方案,支持从早期药物开发到后期临床研究和商业化cGMP生产,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行业的动态需求。据了解,鼎康生物要建立一个商业生态平台与biotech客户共同成长。该生态系统包含支持企业成长的创投基金,全球BD平台和人才资源以及支持企业管线研发的药物发现平台、GLP动物平台、大分子药物开发和生产平台、临床试验平台和监管资源等。(10)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血液制品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中国国内市场开发、生产和销售血浆制品,包括白蛋白、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以及一些特免疫球蛋白产品。公司拥有研发后期的凝血因子产品线,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推出包括八因子在内的多个凝血因子产品。此外,公司还建有四个血浆采集中心和一个位于中国中部城市—武汉的制造工厂。CSL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通过旗下负责生物制剂业务的子公司杰特贝林,对中原瑞德输入了国际顶尖的的血液制品生产技术、质量体系和产品储备。借助CSL顶尖的的国际化管理理念,公司通过严格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烈的质量意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产品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造就了白蛋白、球蛋白及凝血因子类等核心产品。(11)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CAR-T免疫细胞药品研发、中试和申报于一体的制药企业,成立于2014年9月,由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张同存教授领衔,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匹兹堡大学、北卡大学、利兹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免疫学专家、临床医学专家、细胞生物学专家联合创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公司已申请国家专利60余项;获专利授权20余项;血液肿瘤CAR-T针对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已拥有CD30、CD19、CD22、CD99、CD20、BCMA等多个成熟靶点,完成超700例的临床试验研究。公司自主研发的CD30 CAR-T细胞治疗产品,是国内首个被CDE批准临床试验默许的相关产品;公司拥有全球首个“应用CAR-T免疫细胞治疗HIV”发明专利,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了人体临床研究试验,有望实现病毒感染性HIV的功能性治愈;公司在实体肿瘤的CAR-T治疗上,率先提出CAR-T细胞荷载溶瘤病毒的治疗策略,该治疗方案正在稳步的推进中,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且相关临床试验也正在积极开展过程中。目前,波睿达生物已被列为金种子上市后备企业。(12)武汉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眼科基因药物研发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李斌为眼科教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从事眼科疾病治疗及科研工作25年。公司以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为突破口,完成全球最大样本量LHON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其安全性、有效性均领先于欧美,已组建完善的研发及产业化科学家团队,并向其他遗传疾病基因治疗领域进军,研究成果已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PCT。公司2020年设立上海/美国子公司,快速推动公司全球化进程,成为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创新型公司。(13)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由已获批上市溶瘤病毒T-VEC(Imlygic)的原研团队主要成员刘滨磊博士创办,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新药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溶瘤病毒(oHSV2)免疫治疗平台,与核酸药物、蛋白药物及细胞治疗多平台协同开发Ⅰ类生物新药。其主打产品BS001(OH2)注射液于2018年和2021年先后获得NMPA和FDA许可开展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以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为载体进入临床研究的溶瘤病毒。经过在溶瘤病毒研究领域十余年的深耕,公司现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溶瘤病毒药物自主研发企业。(14)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爱博泰克(ABclonal)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抗体与分子酶试剂核心供应商,其旨在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转化医学、诊断与制药等多个领域提供专业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科研抗体、分子酶产品、NGS建库试剂盒、活性重组蛋白、诊断抗原抗体原料、ELISA试剂盒以及CRO服务等。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武汉,目前在波士顿和上海设立有抗体与分子酶研发中心、武汉光谷生物城建设有抗体与分子酶大生产基地,并在中国大陆、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有直销团队。2022年,爱博泰克确立“新技术+新靶点+组合式创新+产学研结合”战略思路,以兔单克隆抗体发现平台为核心,力求从广阔的学术研究市场发掘新的靶点,结合多指标流式、上转换荧光免疫层析等系统,带来新的IVD“破局”方案。(15)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医药、体外诊断核心原料,集研发、生产、应用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上海、武汉、苏州、青岛、宜昌五地分别设立研发生产中心。公司拥有酶基因挖掘与性能表征、酶分子优化与改造、酶基因高通量筛选、有机合成、合成生物学、抗原抗体研发制备等技术平台;基于以上技术平台开发出近300种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产品包括诊断酶、辅酶、酶底物、酶混合液等,应用覆盖体外诊断、传统及新型疫苗研发、生物制药、科研等领域。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首届CACLP“君阳杯”最具价值投资奖、武汉市小巨人企业、武汉市“千企万人”、光谷瞪羚企业等多项殊荣。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公司将在巩固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领域,丰富产品品种,坚守“创新为要、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合作共赢”核心价值观,为把瀚海新酶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特种酶产品与服务的供应商”而不懈奋斗!(16)武汉翌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20年入驻武汉光谷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已建设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翌圣生物坚持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导向双轮驱动研发模式,依托自主研发建立了双向分子酶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平台、蛋白高密度发酵与超洁净纯化平台、分子诊断试剂关键原料研发平台、高通量测序建库试剂创新研发平台、高性能单克隆抗体研发平台和mRNA医药应用研发平台六大核心技术平台,集成了20项核心技术。公司建立的超洁净分子酶生产基地是国内少数经过ISO 13485:2016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准 GMP 标准建设运营的分子酶工厂,拥有吨级发酵线、工业级AKTA纯化线和全自动包装线,在打造分子酶超高比活的同时,逐级精准去除各种顽固残留,实现了对分子酶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超洁净控制。公司拥有不同规格的发酵纯化系统,在分子酶产业化领域具备相应的放大生产能力,可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已建成的mRNA tools项目是全线在超洁净准GMP封闭环境、严格按照ISO13485管理体系进行分子诊断用酶的规模生产。从原料采购到生产流程、中间品半成品、成品,每个产品经过层层把控,确保产品优、多、稳。(17)湖北省生命源干细胞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提供干细胞技术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企业。集团公司拥有国家卫生部最早批准设立、取得血站执业许可的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的成体干细胞开发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干细胞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院士创新工作站等多个精良的科研创新平台,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0余项。湖北省生命源干细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由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北分库于2010年5月共同出资成立,位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A区,建筑面积3700平米。公司按照国际先进干细胞库标准AABB和FACT建立了干细胞深低温液氮储存库和配套实验室,拥有符合GMP标准的洁净试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和液氮冻存库等完善的实验室体系,配置了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如Beckman coulter FC500流式细胞仪、MVE-chart气相液氮罐等,并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一家致力于干细胞技术研究与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华大基因旗下子公司。主要产业为生物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科研试剂的研发与销售,配套产品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及技术)等。注册资金贰仟万元整,总建筑面积3600㎡,建设有标准GMP厂房,建成标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车间,为华大及其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依托华大基因雄厚的科研实力,企业不断创新,开发了一系列体外诊断产品,产品类型涵盖出生缺陷防控、病原微生物检测、精准医疗等领域。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本着“以市场服务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中心,以人才、质量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经营理念,打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和谐企业文化。3、相关政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撑,如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于2021年2月19日印发《东湖高新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新管〔2021〕4号,简称《实施意见》),实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常态化。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月31日,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先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对药械研发、中药传承、医药外贸等给予“十条”支持举措。4月19日,省科技创新办公室印发 《加快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希望全力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离岸科创集聚地、产业合作新高地。另外,在人才引进方面,为加快建设人才发展先行示范区,聚焦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节点需求,持续集聚海内外各类人才,国家还发布了《关于推动人才创新创造支撑东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武新管〔2021〕14号)、《“3551光谷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武新管〔2023〕5号)等文件,东湖高新区常态化实施3551创业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对于创业人才,入选后给予首笔50万元无偿资助资金,在入选后五年内,按照其获得股权投资或对区域贡献递增情况,持续给予无偿资助资金,最高1000万元;对于优秀青年人才,入选后最高给予10万元/年无偿资助资金,连续资助三年。具体的相关细则,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查看,在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结语:生物医药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而在光谷这个地方,聚集了一批不断开拓创新的医药企业,一批勇于创新的科学家型企业家和科研人员。是他们在无数个日夜里,一直坚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努力着。一起见证光谷发展,共同成长。向光而生,期待一个个“奇迹”在这里诞生。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生物制品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00 项与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