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Microcur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Microcur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随着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的凸显,其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在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中,建立人工气腹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发挥着提供手术操作空间、改善医生视野、减少患者损伤等作用。医用气腹机作为腹腔镜手术必备设备之一,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
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2年全球气腹机市场规模大约为1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将达到24亿元,2023-2029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8%。
随着肥胖人数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用气腹机应用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同时,在技术迭代、需求升级的推动下,智能化、自动化、多功能化将成为医用气腹机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国产创新企业的推动下,气腹机行业的国产替代与技术更迭正在加速。
其中,微至(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至医疗”)便是一家深耕于此的医疗创新企业。基于对临床需求与痛点的深入洞察,公司推出了全新恒压、滤烟微创外科智能气腹系统。
已取得18张医疗器械注册证、合作医院超700家
作为一家以微创外科器械起家的企业,经过近十年的经验积累,微至医疗已打造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目前,微至医疗已经取得18张中国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2张欧盟CE证书。产品涵盖微创悬吊牵开系列、微创外科气腹系列、腹腔镜手术耗材系列以及外科吻合系列,覆盖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大系统。
微至医疗车间
微至医疗创始人兼总裁刘禹希女士自2003年起在北京创业,深耕微创外科手术器械领域,在产品医学转化方面经验尤为丰富。2015年,刘禹希女士创立微至(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企业发展方略和全面价值链管理。
同时,微至医疗的联合创始团队中,多位成员都拥有上市公司产品研发/销售经验。联合运营总监为美国波士顿学院会计学硕士、美国注册会计师,在法国、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积累多年管理经验;管理者代表为扬州大学药学硕士、医械行业法规专家,十余年医械注册经验,主管公司的体系认证和注册工作。除此之外,微至医疗核心团队成员还包括拥有丰富外科手术经验的医学专家,从临床实际操作角度为产品研发提供宝贵建议。
公司与中科院医工所、蛇牌学院、北京友谊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密切合作,为智能气腹系统在内的多款产品的样机功能性验证、上市后安全性与操作便捷性验证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微至医疗与多家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密切合作,能够及时获得临床反馈,以此为基础对产品进行更新优化。
目前,微至医疗的产品已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合作医院超700家,拥有经销商360余家。
推出新一代智能气腹循环系统,可将手术时间缩短1/4
在实际手术过程中,超声刀、电刀、氩气刀等器械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烟雾。加之微创手术切口较小,手术操作空间相对密闭,过多的烟雾排放会遮挡医生视野,影响手术操作。而传统气腹机的设计相对简单,主要关注如何快速、安全地建立和维持气腹,大多只能在腹腔镜手术中实现基本的充气和压力维持功能,无法解决烟雾排放的问题。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往往需要通过穿刺器的阀门多次排出烟雾,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不仅如此,组织碳化和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活性病毒、活性细胞、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等会被释放到手术室环境中,对医务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健康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微至医疗开发的新一代智能气腹系统能够智能化地管理手术烟雾。实现层级过滤和循环密闭的排烟设计,大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视野清晰度。此外,该系统在低流量低压力下也能维持稳定的腹压,提升了手术效率。秉持着“打造绿色环保手术环境”的理念,微至医疗的这项创新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安全、清洁和高效的手术解决方案。
微至智能气腹系统在主机上应用了智能UI操作界面,将操作分为循环滤烟模式和标准模式,可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模式。在标准模式下,系统可配合常规穿刺器使用,实现高流量通气、稳定气腹,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在循环滤烟模式下,过滤管组将搭配双层瓣膜设计的排烟穿刺器,提供气流循环,实现持续除烟及稳定腹压。
微至医疗新一代智能气腹系统
具体而言,微至智能气腹系统可实现密闭循环,保障术中无烟雾或有毒气体外泄,从而保证手术环境的洁净、减少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威胁;其次,该系统可实现瞬时除烟,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实时排烟,保障手术视野清晰,无需医生进行额外排烟操作,从而提升手术顺畅性,缩短手术时间。
微至医疗智能气腹系统循环滤烟模式
微至医疗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与采用常规气腹机相比,微至医疗的智能气腹系统能将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4,在子宫肌瘤、宫颈癌、胃癌等手术中表现尤为出色。
并且,该系统具有高效过滤功能,可使得微小颗粒的滤过率高达99.99%,对于有毒颗粒甚至是细菌病毒都可起到高效的阻拦与滤过作用。
目前,常规气腹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气腹波动较大的问题,难以满足微创手术日益提高的精准操作要求,而微至医疗的智能气腹系统则利用公司的原研创新恒压算法,独立测压通道,确保手术过程中气体补充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实现智能恒压。
另外,微至医疗的智能气腹系统充分考虑了临床实践,使得该系统的使用尽可能不改变医生的手术操作习惯,具有较高的操作便捷性。该系统适用于多种手术场景,如经肛入路手术、对恒压除烟有强烈需求以及操作空间小的手术等,在妇科、肝胆外科、肛直肠科和胃肠外科等手术中,都可提供稳定的气腹环境和清晰的手术视野,助力医生更好地完成手术操作。
连续6年营销额增长超200%,覆盖超90个国家
目前,普通气腹机的市场发展格局已较为成熟稳定,但高端智能气腹机市场还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刘禹希女士预判,未来五年之内,高端智能气腹机市场将会有30%-40%的增长空间,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率或将更高。
“目前,欧美国家针对手术环境中的烟雾排放已经形成相关条例和规则,强调在手术过程中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健康进行保护。”刘禹希女士介绍到。如NIOSH在1996年即呼吁,控制手术中使用激光和电刀产生的烟雾,强调使用高性能的过滤器通风系统,以及对工作人员采取全方位保护措施。自2008年起,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和美国手术护理联合会(AORN)将手术烟雾列为重要议题,并陆续发布了相关的管理对策和操作规范。这些措施包括强调使用有效的烟雾排放系统和制定防护标准,以减少手术烟雾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风险。在此推动下,已有15个州完成了相关立法。
“但目前,智能气腹机的临床意义在全球许多国家还未得到较好普及,我们希望成为市场的引导者,利用自身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产业链的成本可控优势,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医院了解到智能气腹机系统的优势,并能使用到更加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刘禹希女士补充道。
目前,微至智能气腹系统已获批上市,并与北大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广州中山医院等诸多三甲医院展开合作。同时,该系统深入海外市场,在阿联酋、巴西等国家实现入院,并获得了当地医师与医院的高度认可。
微至医疗智能气腹系统在上海CMEF展会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微至医疗在产品海外渠道拓展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已成果初现。“我们比其他企业出海至少提前了五年左右。当时,海外布局,产品注册等成本比较高昂,但从微至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微至认为出海将对公司未来发展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在疫情期间依旧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刘禹希女士介绍到,许多企业都是在疫情结束或国内带量采购等政策背景下,才开始进行海外市场的调研考察、启动出海项目,但微至医疗在成立初期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这为后来的产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近十年的经历也使得公司具备出色的全球市场适应能力。
微至海外营销团队接近二十人,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国内外上市公司工作经验,为公司建立了集市场、销售、商务和售后的专业化营销团队,打造了市场调研、客户开发、展会推广和用户服务的全面营销体系,为海外收入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海外市场,目前微至医疗已覆盖亚、欧、澳、非及南美洲,已与全球近90个国家的客户及超400家代理商合作。公司已持有12张欧盟CE证书并顺利通过南德TUV认证。2023年,微至医疗海外市场营收占营收总额的40%,预计今年将增长至60%。
2018年-2024年,微至医疗已连续6年实现年营销额增长超200%。接下来,微至医疗将利用公司涵盖研发、技术、注册、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运营体系,借助长三角地区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创新资源与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以智能气腹系统为核心的微创外科全产业链布局,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全球微创智能气腹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为全球医疗行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微至医疗在融资、经销商、出海和上下游供应链方面有资源对接需求,如果您对微至医疗及其产品、解决方案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与我们取得联系。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更上层楼扬帆领航,乘势而上再创辉煌“北大医学&北大光华医疗健康产业领航计划”项目第三期招生重磅开启!2023年10月,相聚北大,吹响领航号角,共谱行业华章。 融合“顶尖医学+前沿商学”跨界优势,打造医疗健康领域产业融合生态。“北大医学&北大光华医疗健康产业领航计划”顶级师资队伍不断扩容,课程体系持续优化,领军校友圈层日益完善,项目已成为了解国内外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前沿窗口和培养未来产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加入项目,把握医疗大健康行业趋势,正当其时!厚道敢当 强强联合传承北医“厚道”精神,弘扬光华“敢当”品格。“北大医学&北大光华医疗健康产业领航计划”项目不仅汇集北大代表性优势学科资源,更融汇双方“厚道”、“敢当”的精神气质,打造拥有独特底蕴传承和精神内涵的品牌项目。点击视频,观看课程精彩瞬间顶级师资 品质引领北京大学医学部+光华管理学院携手,顶尖医学+前沿商学跨界合作,一站式汇集两院院士、科研和临床一线专家学者,产业政策权威专家,医疗健康产业领军人物等,全方位高品质输出,深度剖析产业趋势和方向,密切关注全球临床及实验室前沿动向,全景洞察全球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沿课程 全面覆盖九大模块实现医疗大健康领域全覆盖,近七十个关键主题直击产业关键议题。政策解读,临床研究,科学引领,研发创新,智慧医疗,资本驱动等,满足从宏观政策、到中观产业再到微观经营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多元活动 知行合一临床前沿沙龙领航鲸论坛企业深访同学共创领航同窗 互学共进汇聚创新能力排头兵,培育行业发展引领者。项目同学汇聚制药、医疗器械、投资、健康管理、药品流通、 医药研发、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领军企业企业董事长、创始人及核心高管,来自云南白药、恒瑞、康弘、凯莱英、石药、正大天晴、红日、步长、复诺健、声智科技、解码DNA、锐翌生物、美年大健康、推想科技、热景生物、松禾资本、源码资本等。快问快答 报名必知 哪些人可以报名参加?我们欢迎医疗健康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董事长、创始人及核心高管加入,如果您是:→ 医疗健康领军企业决策层→ 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人→ 跨行业转型企业家以上均可报名参与课程 ~ 课程是如何安排的,没有医学背景是否能听懂课程?本课程共9大模块,每个模块3天课程(周五-周日),学期1年,学习期间还有丰富的沙龙夜话分享活动,授课地点主要在北京。 课程内容主要聚焦产业发展,在保证专业度基础上,力求扎根行业实践,剖析产业趋势和方向,即使没有医学背景,通过学习和交流也可以全景洞察大健康领域的延展路径及落地方案,捕捉发展先机。 除了上课讲授还有哪些活动安排?除了课堂讲授,项目每个模块还安排了精彩的“最治愈的夜晚”前沿临床夜话,或“走进实验室”活动。同时也会不定期组织同学共创的领航鲸论坛以及移动课堂进行企业深访,实地调研标杆企业、聆听创业者分享等内容。 校友都有谁?可以和之前的校友产生联动吗?项目通过两期发展,已经积累了百余位行业头部企业家同学,广泛覆盖只要、医疗器械、投资、健康管理、药品流通、CRO、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均为医疗健康产业链各领域优质企业董事长、创始人及核心高管。 已加入的学员企业有:雷雨资本 推想科技 国信医药 微医 云南白药(000538) 恺邻健康 康弘药业(002773)思睦瑞科 复诺健 嘉实基金 红日药业(300026)一方集团 真为基金 九芝堂 热景生物(688086) 齐鲁干细胞 爱康国宾 聚缘堂 微至医疗 百世诺 中健康桥 医加壹 松禾资本 莱美药业(300006)神州医疗 惠每资本 大成律所 丸美生物(603983) 韦翰斯 先声药业(02096) 苑东生物(688513)纳通医疗 方舟健客 美年大健康(002044)步长制药(603858) 邓老金方 恒瑞医药(600276)唐颐惠康 凯莱英(002821.SZ / 6821.HK)麦迪克斯 平安好医 动脉网 谊安医疗 声智科技 IBM中国 威斯克生物 石药 和缓医疗 正海生物(300653)平安好医 解码DNA 正大天晴 锐翌生物 京睿天成 朗目医疗 韦拓生物 夸克侠科技 一生创投 贝瑞基因(000710)泓懿医疗 康护之家 海王生物(00078)聚领瑞科 昱鼎生物 派林生物(000403)等(排名不分先后) 不定期线上线下校友活动,将增进校友间的互联互动,如领航鲸论坛,学员企业私访,还有跨项目跨年级的校友活动等。 报名流程是什么?添加招生老师微信后获得课程详细资料;填写报名表;参加项目线上面试交流;获得入学资格;办理入学相关手续 ~ 完成课程后,可以获得北大校友资格吗?完成全部课程,您将获得:北京大学结业证书;北京大学以及北大医学部校友资格,享有校友权益和终身学习平台。 请问如何报名呢? 1 您可以扫描如上二维码了解详情。2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预报名表,招生老师会与您联系。3 还可以拨打电话010-62747088/ 62747091 进行咨询。 精彩好课等你来哦~
100 项与 Microcur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Microcur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