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安博原力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安博原力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外资创新PCSK9抑制剂的提前“退出”,或许只是开始…
撰文| 一票人马
本土创新药“围剿”之下,中国市场,迎来了首个PCSK9降脂药的主动“撤退”。
一则“关于波立达 (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的告知函”在业界传播,主体内容是赛诺菲宣布将终止明星新型降脂药——波立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距离该药在华上市,不过5年左右的时间。
结合赛诺菲告知函内容,此番“撤离”离不开多方因素考量,主要系三点:伴随更多国产PCSK9抑制剂纳入医保,竞争加剧;原料供应形势紧张,产能供不上;内部心血管管线调整,转而聚焦其它心血管新药的上市工作。
PCSK9赛道,目前中国市场已形成“3+4”竞争格局:3款进口药,来自安进、赛诺菲和诺华;4款本土创新药,均于近3年获批,且背后均为中国创新第一梯队的明星药企。
竞争者们,干劲正十足,一边给出更具吸引力的费用方案,另一边提速进军广泛的基层市场。而今年的医保席位争夺,也必将是一出大戏。
急速改变的竞争环境,叠加产能供应紧张等因素,让在其中者打响了“撤离”第一枪。但这一决定,对于诸多产业人士来说,仍旧“快得猝不及防”。
首个PCSK9“撤退”
今年的医保谈判还未拉开帷幕,属于PCSK9的医保擂台赛,赛诺菲选择先“撤”了。
这一决定,是基于医保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变化及产品长期存在的供应问题等综合考量。
据药融圈数据库,截至2024年,波立达在医院全终端(含基层医疗)的销售额达8.5亿元,市占率第二。安进的依洛尤单抗以13.8亿元的销售额拿下了60.4%的市场占有率。同期,后上市的两款产品——诺华英克司兰与信达托莱西单抗,分别只有2.14%与0.15%的市占率。
这样来看,波立达并非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为何在此时选择退出?
可能要从PCSK9诱人的市场与呼之欲出的“卷生卷死”说起。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包括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其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众多可干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中,被认为是最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现有降LDL-C的降脂药中,他汀类药物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即便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倍,LDC-C降低效果只增加6%,并且存在潜在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对他汀类药物存在不耐受,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肌痛、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有相当比例患者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效果未能达标。因此,对于已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且他汀类药物达最大耐受剂量仍无法使 LDL-C 达标的患者,需要选择联合非他汀药物治疗。
PCSK9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强效且副作用较小的降脂药物,被认为是“后他汀时代”最强大的降脂新药,联合他汀药物治疗可以使LDL-C比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降低50%-60%。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PCSK9药物市场将于2030年达到89亿元,2022到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3.5%。
但PCSK9在国内的竞争格局,堪称“修罗场”,已经聚齐了单抗、siRNA、长效剂型、基因编辑等多种技术路径。
当然,卷技术只是其中之一,产品价格、医保席位和院内外市场的激烈争夺战,也已经开始。
作为全球最早上市的PCSK9单抗,波立达2015年在美获批,2019年被NMPA纳入创新药优先审评名单目录,2020年获得加速批准上市,上市第二年进入到了医保目录。上市之初,波立达定价1982元/支,在2021年进入医保后,降价至306元/支。
2023年之前,PCSK9是属于安进与赛诺菲两厢对决的赛场。两家公司的专利战从波立达上市前就开始了纷争,官司打了近十年,直到2023年才告一段落。
这种“单挑”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2023年8月,PCSK9界迎来两大新选手:诺华与信达。
外资企业开启“三强争霸战”的同时,信达的托莱西单抗“杀”了出来,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重组全人源抗 PCSK9 单抗,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或血脂异常患者。
由于安进与赛诺菲的产品早已进入医保目录,所以2024年的医保谈判,市场将目光聚焦于信达与诺华。信达的托莱西单抗进入医保后,降价至每针不到300元,与安进的依洛尤单抗、赛诺菲的波立达开始瓜分市场。
但PCSK9的战事愈发提速,到了2025年,战局又变得大不一样。
除了医保内的安进、赛诺菲、与信达,再加上小核酸药物英克司兰,PCSK9这条路上,一下子又多了三个国内的劲敌:康方的伊努西单抗、君实的昂戈瑞西单抗和恒瑞的瑞卡西单抗。
2025年医保谈判在即,这下,不再是信达单枪匹马挑战MNC了,而颇有多方国产创新药“围剿”的意味。
对于这一次跨国药企创新药的“撤退”,有分析认为“没想到这么快”。在医保目录的快速调整、市场格局剧变以及供应问题的多重夹击下,赛诺菲战略性放弃在中国市场处境将更加艰难的波立达,也无可厚非。
推荐阅读
* 找华润、上药、国药做“外包”,辉瑞、赛诺菲、BI们的盘算与算盘
* AZ登顶,诺华降速,默沙东跌70%!MNC中国区为何猛“刹车”?
“变阵”
值得一提的是,波立达并非赛诺菲在中国市场作出战略调整的首个创新产品。
2023年底,赛诺菲与上药控股达成合作,后者通过全国全渠道CSO服务,为赛诺菲中国多个药品(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领域产品)推进本土商业化,但在赛诺菲心血管管线中,还有一款在中国上市不久的复方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旨立达)。
波立达与旨立达两款产品的“撤退”,背后反映的是赛诺菲在中国市场不得不直面的现实:2025年上半年,尽管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8.3%,达到198.9亿欧元,中国市场收入却仅为13.88亿欧元,增幅仅0.1%。
这意味着,如果说在全球市场,度普利尤单抗仍能独撑大局,那么在中国市场,这一支点已接近极限。
赛诺菲对这一困境早有预判。自2019年其心血管核心产品波立维(氯吡格雷)在“4+7”带量采购扩围中以17.81元/盒的价格中标后,公司便开始通过引进新产品,尝试构建新的增长支撑点。
2019年,波立达获NMPA批准上市;2022年,多立维(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作为波立维的“升级版”进入中国市场;2023年,旨立达(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获批,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HoFH患者。与此同时,赛诺菲在中国的心血管产品线还包括原研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及原研抗凝药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几乎覆盖了抗板、降脂、降压及房颤等多个细分领域。
然而,即便拥有如此完整的心血管治疗管线和全球明星产品度普利尤单抗的加持,赛诺菲在中国的业绩增速自2023年起却持续低迷,甚至跌破1%。
来源:企业财报
更值得关注的是,旨立达虽在2023年才获批上市,但其仿制药2024年便已提交上市申请。2025年4月,北京福元医药的国内首仿产品正式获批,赛诺菲在该产品的独占期迅速受到挑战。
面对增长乏力与产品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赛诺菲其实早已难以复制当年原研氯吡格雷、原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逆势中标集采的策略。
这也意味着,赛诺菲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产品组合策略——不仅要持续引进高质量创新药,还需在开拓新增量与逐渐边缘化的存量品种之间果断取舍。
因此,2024年底,赛诺菲CV事业部停止推广波立达与旨立达;2025年,旨立达转交上药推广,波立达则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赛诺菲也开启了一轮密集的外部合作:
2024年12月,赛诺菲与箕星药业达成协议,收购其在大中华区用于治疗症状性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HCM)产品aficamten的开发与商业化权益;
此后,又与Arrowhead旗下维亚臻签署合作协议,获得在中国市场开发与商业化plozasiran(VSA001)的独家权利。这是一款靶向APOC3的siRNA疗法,被寄望于治疗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FCS)与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具备“first-in-class”潜力。
在组织层面,赛诺菲的调整也同步推进。自2020年起,公司为与全球架构对齐,重组中国区业务为特药、普药和疫苗三大业务单元,并调整负责人;随后又在2025年推动医学团队整合,将大中华区的普药与特药医学团队合并,统一向全球普药事业部医学部汇报。
但现实仍然严峻。在传统产品峰值已至、新产品放量缓慢,以及中国心血管市场竞争全面加剧的内外部压力下,赛诺菲在中国的下一步——如何突破增长瓶颈、能否重拾业绩弹性——仍悬而未决。
或许,赛诺菲心血管业务与“变阵”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大事件 | IPO | 融资&交易 | 财报季 | 新产品 | 研发日 | 里程碑 | 行业观察 | 政策解读 | 深度案例 | 大咖履新 | 集采&国谈 | 出海 | 高端访谈 | 技术&赛道 | E企谈 | 新药生命周期 | 市值 | 新药上市 | 商业价值 | 医疗器械 | IND | 周年庆
大药企 | 竞争力20强 | 恒瑞 | 石药 | 中生制药 | 齐鲁 | 复星 | 科伦 | 翰森 | 华润 | 国药 | 云南白药 | 天士力 | 华东 | 上药
创新药企 | 创新100强 | 百济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 康方 | 和黄 | 荣昌 | 亚盛|康宁杰瑞|贝达|微芯|再鼎|亚虹
跨国药企|MNC卓越|辉瑞|AZ|诺华|罗氏|BMS|默克|赛诺菲|GSK|武田|礼来|诺和诺德|拜耳
供应链|赛默飞|药明|凯莱英|泰格|思拓凡|康龙化成|博腾|晶泰|龙沙|三星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中国医药手册
继续给小伙伴们分享 AI 在制药企业的应用动态。2025 年 8 月 1 日,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 Dr.Noah Biotech 宣布,已与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启动战略合作探讨,拟共同加速罕见病治疗药物的开发进程。据介绍,双方拟构建一项结合 AI 药物发现技术与类器官模型的战略合作,通过整合 Dr.Noah 自研的 AI 药物研发平台 “ARK”,以及赛默飞世尔的 AI 驱动制剂优化技术 “Quadrant 2” 和其在类器官模型开发方面的专长,聚焦解决罕见病领域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高新药研发效率。类器官模型(Organoid Model)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快速发展的前沿技术,它指的是在体外利用干细胞或组织细胞,通过三维培养手段生成的、能部分模拟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微型“类器官”。“罕见病领域往往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或仅依赖无法准确模拟人体生理结构的模型,这成为前期研发的主要障碍。”Dr.Noah 的一位负责人指出,“通过与赛默飞世尔在类器官研究方面合作,我们希望突破这些限制。”根据初步设想,Dr.Noah 将利用其 ARK 平台,在数月内筛选出潜力组合药物候选项,并在来源于患者的类器官模型中开展精确的有效性和毒性评估。随后,赛默飞将通过其 Quadrant 2 技术对候选药物进行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的优化,从而显著缩短临床前至临床试验阶段的研发时间与成本。这种基于 AI 的协同路径有望实现超罕见病组合疗法的快速精准开发,进一步拓宽全球患者的治疗选择。据悉,Dr.Noah 的 ARK 平台此前已展现出较强的研发潜力,其推动发现的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候选新药 NDC-011 已获得美国 FDA 罕见病药物认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与临床试验许可(IND approval)。与此同时,赛默飞世尔正加快在药物研发全流程中部署 AI 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其 Quadrant 2 技术专为提升药物的溶解性与生物利用度而设计,致力于优化临床前开发路径。此外,赛默飞还将通过其一系列类器官研究工具支持 Dr.Noah 的项目推进,包括专用的细胞培养基质、Nunclon Sphera 培养板、3D 成像软件 Amira,以及其在韩国的人员与技术基础设施。相关阅读:四十年,一家跨国药企的中国故事医药人变身公益侠,全球公益接力2024年全球药品销售20强百万人从社会“消失”,药企VR破局官宣了,国药股份董事长确定康方生物代表被查,官方结果公布一药企总裁被罚1500万,10年禁入美威胁200%医药关税,引多国警惕第十一批国采报量启动,55个品种阿斯利康开线下年会了,近4000人上市药企90后少帅,突然辞去所有职务三度亮相链博会,诺和诺德以“链”会友家族药企,创始人辞职,管理层更换9900万元创新药“破题”基金!申报开启22年老将即将谢幕,诺华CFO完成交棒罗氏、默克人事变动,中国医药总经理辞职最新10个重点监控药品公布17家药企上榜25年《财富》中国500强百年跨国药企诚聘英才!BI招聘专场国家市监总局公告,一药企被罚近四千万第三家药企罚单落地,副总经理闪电辞职肺癌新突破!复宏汉霖WCLC“秀肌肉”中央巡视组进驻!李健被查又一跨国医药巨头CFO退休百济神州寻找发光的你(附全国职位)AZ前高管加盟,百时美施贵宝迎来新任CMO一医学专家被查,曾任三甲医院院长阿斯利康中国,架构调整拜耳新一轮招聘启动,这次机会不要错过中央巡视组进驻,前省卫健委主任主动投案18家药企上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诺和诺德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确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开除党籍医疗反腐,这两天多人被查中央巡视组入驻,一卫健委副主任任上被查搞钱色交易等,医科大学副校长被双开住友制药宣布,完成中国区业务剥离限期60天!17位跨国药企CEO收“降价信”默沙东,将裁员6000人!骨科主任受贿287万,虚报耗材集采量被查MRCLUB原创作者招募中数十万精准会员每日阅读,助您快速提升个人品牌,扩大在医药行业及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详情请访问网站http://wemr.club)医药代表 伴您成长!
本周,跨国药企陆续发布2025年H1财报,业绩大比拼一触即发。 几家药企凭借自身实力,财报数据喜人。阿斯利康H1营收280亿美元增11%,其中Enhertu卖出22.89亿美元;赛诺菲营收198.89亿欧元,同比增长9.9%,尤其是度普利尤单抗大卖80亿美元。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大型药企表现不及预期,例如默沙东上半年营收313.3亿美元,同比降低2%。同时,诺和诺德宣布将下调业绩全年预期,其股价应声暴跌21%。跨国药企激烈角逐的同时,中国创新药在海内外持续向好。石药口服GLP-1于本周“出海”;国产第四款CD19 CAR-T疗法获批上市,来自恒润达生;康宁杰瑞突破性疗法II期临床获FDA批准……另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速创新布局,中药巨头的BD风云,也开始了。今日,华润三九以2.82亿元人民币引入博瑞医药自主研发的GLP-1R/GIPR双重激动剂BGM0504,该产品属于境内外均未上市化学药品1类创新药。本周,还有哪些大事值得关注?政策动态国家医保局首次确认已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7月31日,央视新闻发布“国家医保局支持脑机接口等新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王小宁出镜提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而且不仅针对化药,应该还包括生物药和中成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药企在创新药定价的话语权或迎来历史性改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7月31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新版方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对2008年版方案进行全面修订,明确重症高危人群、新增中医辨证治疗方案,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国家发改委两重磅文件为政府投资基金“立新规”: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意见的公告。其中,《指引》提出政府投资基金应聚焦政策目标、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挤出效应等。《办法》则指出,严防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防止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等。深圳市宝安区发布《关于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7月28日,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发布《关于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自2025年7月31日起执行,有效期3年。该措施旨在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发挥宝安区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基础优势,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产业协调发展,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等。大型制药华润三九引进博瑞医药GLP-1:8月1日,博瑞医药及其全资子公司博瑞制药、博瑞新创与华润三九签署了《合作研发协议》,就BGM0504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研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达成合作。博瑞医药及关联公司授予华润三九一项仅与博瑞医药及关联公司合作的可分许可的排他性合作开发实施许可及一项可分许可的独占性商业化实施许可。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7月28日,恒瑞医药与GSK达成重磅合作,共同开发12款创新药物,首付款5亿美元,潜在总金额达120亿美元。核心产品PDE3/4抑制剂HRS-9821有望成为COPD治疗新选择,双方将整合优势加速全球药物研发进程。礼来新药替尔泊肽在中国获批新适应证:7月28日,礼来宣布,GIP/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证: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联合胰岛素(伴或不伴口服降糖药)治疗,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石药集团口服GLP-1授权出海:7月30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Madrigal Pharmaceuticals达成重磅授权协议,将其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授予后者,交易总价值最高可达20.75亿美元。石药集团将获得1.2亿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19.55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SYH2086目前仍处于临床前阶段,是石药集团自主开发的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阿斯利康2025 H1营收280亿美元增11%:7月29日,阿斯利康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延续强劲增长势头,总收入达280.45亿美元,同比增长 11%。其中,产品销售收入2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第二季度总收入144.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产品销售收入13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肿瘤学、生物制药等核心领域表现突出,研发管线收获多项重要进展,尤其是 ADC和双抗药物的突破,为其长期增长注入动力。默沙东2025H1业绩下滑:7月29日,默沙东公布2025H1业绩,上半年总营收313.35亿美元,同比下降2%。默沙东制药业务收入276.88亿美元,同比下降3%。其中,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70%至10.75亿美元,占据默沙东全球制药业务3.9%的份额。艾伯维2025H1总营收287.66亿美元:7月31日,艾伯维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总营收287.66亿美元,同比增长8%。研发投入为287.66亿美元,同比增长7.4%。Q2全球净营收154.23亿美元,同比增长 6.6%。艾伯维上调2025年全年盈利预期。赛诺菲2025H1度普利尤单抗大卖80亿美元:7月31日,赛诺菲公布2025H1业绩,上半年总营收198.89亿欧元,同比增长9.9%。赛诺菲的王牌产品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势头正猛,前六个月畅销73.12亿欧元(约80.15亿美元,+20.7%)。强生第三代EGFR-TKI兰泽替尼在国内获批上市:7月30日,NMPA官网显示,强生第三代EGFR抑制剂兰泽替尼在华获批,联合EGFR/c-Met双抗埃万妥单抗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这些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置换突变。诺和诺德布任命新任首席执行官:7月29日,诺和诺德公司宣布,任命Maziar Mike Doustdar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ustdar于1992年加入诺和诺德,目前担任国际业务副总裁。此前,他曾领导公司在中东和东南亚的业务。该任命将于8月7日正式生效。生物科技恒润达生CD19 CAR-T疗法获批上市:7月30日,NMPA批准恒润达生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意味着,恒凯莱成为在国内获批的第七款CAR-T产品。华奥泰全球首款双抗药物获批临床:7月31日,华海药业下属子公司华奥泰与华博生物开发的HB0043(靶向 IL-17A 与IL-36R 的双抗)获 NMPA 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肺纤维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药物通过双重阻断炎症通路,在动物模型中展现优于单抗的疗效。泽安生物医药与礼来合作开发自免新药:7月29日,泽安生物医药宣布与礼来达成一项重大战略合作,旨在针对特定靶点开发全新的“髓系细胞衔接器药物”(Myeloid Engager Therapeutics),用于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泽安生物医药长期深耕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致力于研发以“髓系细胞衔接器”技术平台为基础的新型免疫疗法。Alnylam市值突破500亿美元:7月31日,小核酸新药先驱Alnylam发布上半年财报,二季度销售收入6.72亿美元,同比增长77%,大幅上调2025年销售收入指引至26.5-28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Alnylam股价大涨13%,市值突破500亿美元。康宁杰瑞突破性疗法2期临床获FDA批准:7月31日,康宁杰瑞宣布,该公司自主研发的HER2双抗偶联药物(ADC)JSKN003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在美国开展一项2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铂耐药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且不限HER2表达水平。维亚臻APOC3 siRNA中国权益授权给赛诺菲:2025年8月1日,赛诺菲宣布引进维亚臻APOC siRNA新药Plozasiran的大中华区权益。根据协议,维亚臻将获得1.3亿美元预付款,2.6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合作总金额3.95亿美元。乐普生物两款临床前TCE授权出海:8月1日,乐普生物宣布与Excalipoint就两项临床前T细胞衔接器(TCE)资产的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事宜,签订了《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协议》及《股份认购协议》。根据该等协议之条款及条件,Excalipoint将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及商业化目标产品的独家权利。资本市场云顶新耀成I-Mab第一大股东:8月1日,云顶新耀宣布认购I-Mab的1585万股美国预托股份(ADS),每股ADS价格为1.95美元,总代价为3090万美元。认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1585万股ADS及608万股普通股,合计占I-Mab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16.1%。丹诺医药递表港股IPO:7月30日,丹诺医药港股IPO申请获得受理,招股书正式公开。据招股书,丹诺医药于2013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临近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差异化的创新药产品,以解决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药明康德拟配股融资77亿港元:7月31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委任配售代理按每股配售股份配售价合共认购73,800,000股新H股。配售价较上日收市价折让约6.9%;配售股份相当于扩大后已发行H股总数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6.01%及2.51%。泰格医药完成对日本CRO公司Micron的收购:7月29日,泰格医药发布公告,完成对日本CRO公司Micron的收购。Micron创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员工超过160人。作为专注于医学影像及临床试验服务的CRO公司,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影像专家团队之一。银诺医药通过港交所IPO聆讯:7月31日,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过聆讯,即将在港上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银诺医药成立于2014年,以发现、开发及商业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创新疗法为核心业务模式,并已建立针对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候选药物管线。泰诺麦博成为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受理的企业:7月31日,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的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招股书显示,泰诺麦博致力于全人源单抗新药的开发、制造、商业化及全球特异性血液制品的潜在替代。旺山旺水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7月31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主要聚焦于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三个治疗领域。一审| 黄佳二审| 李芳晨三审| 李静芝精彩推荐大事件 | IPO | 融资&BD | 财报季 | 新产品 | 研发日 | 里程碑 | 行业观察 | 政策解读 | 深度案例 | 大咖履新 | 集采&国谈 | 出海 | 高端访谈 | 技术&赛道 | E企谈 | 新药生命周期 | 市值 | 新药上市 | 商业价值 | 医疗器械 | IND大药企 | 竞争力20强 | 恒瑞 | 石药 | 中生制药 | 齐鲁 | 复星 | 科伦 | 翰森 | 华润 | 国药 | 云南白药 | 天士力 | 华东 | 上药创新药企 | 创新100强 | 百济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 康方 | 和黄 | 荣昌 | 亚盛|康宁杰瑞|贝达|微芯|再鼎|亚虹跨国药企|MNC卓越|辉瑞|AZ|诺华|罗氏|BMS|默克|赛诺菲|GSK|武田|礼来|诺和诺德|拜耳供应链|赛默飞|药明|凯莱英|泰格|思拓凡|康龙化成|博腾|晶泰|龙沙|三星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中国医药手册
100 项与 安博原力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安博原力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