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在现金耗尽和IPO上岸之间,派格生物幸运地赌对了后者。2025年4月25日,据港交所官网的消息,派格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格生物")通过聆讯,准备在港交所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1.40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此时,这家目前尚无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研发公司,已经非常接近现金耗尽:根据招股说明书信息,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账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656.6万元。所幸,命运的齿轮转向了有利于派格生物的那一边。虽然处于当下炙手可热的GLP-1赛道,但是派格生物的IPO之路颇显坎坷。2021年8月,派格生物的首次IPO之旅开启,公司选择了向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25.38亿元。但在经历两轮问询后,派格生物于2022年4月主动撤回申请。很快,在8个月之后的2022年12月,派格生物重启A股IPO计划,进入IPO辅导期,并向江苏证监局递交了辅导备案。这是派格生物最后一次的A股IPO努力,但是甚至没有走到正式申报阶段,就选择了放弃,转而向港股进军。从事后角度来看,其实派格生物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自从2023年之后,科创板甚至A股的IPO之门,几乎可以认为是实质性地对医药企业暂时关闭。如果继续选择死磕A股IPO,最终结果难言乐观。但是,派格生物的港股IPO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2024年2月,派格生物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通过聆讯,但是最终却是无疾而终。此次再次通过聆讯,已经是派格生物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相信在吸取第一次通过聆讯之后的经验教训,此次派格生物最终IPO落地的概率较大。目前,派格生物已经有一款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在2023年向中国监管部门提交了上市申请,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客观来说,国内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长效GLP-1制剂,算上已上市的品种和在研的后期管线,其实短期能预见到的竞争格局已经比较激烈,即使派格生物的这款产品在今年获批上市,也要面临激烈的市场角逐。派格生物手中更具看点的资产,是几款在研的双靶点和多靶点的GLP-1类制剂。其中,PB-718是一款全球首创的GLP-1/GCG双受体激动剂,通过协同激活GLP-1(降血糖)和胰高血糖素(促进脂肪分解)受体,实现更显著的减重和肝脏脂质代谢改善效果。目前,PB-718重点布局肥胖症及NASH,已完成美国I期安全性试验和中国Ib/IIa期疗效试验。此外,派格生物在研的还有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PB-2301、GLP-1/GIP/GCG三受体激动剂PB-2309等多靶点制剂,从资本市场的视角而言,这些都是相对更为“性感”的资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上述管线都还处于研发早期阶段,要实质性地对市值作出贡献,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研发里程碑的推进。无论如何,作为在一级市场曾经成功吸引到君联资本、云锋基金等头部投资机构入股的的明星项目,派格生物的成功IPO,总算是对各方都有了一个交代。医药研究报告分享营收集与分享全市场主流医药研究报告每天仅需0.8元畅享超过2000篇存量精选医药研究报告每年新增额外500篇
4月25日,派格生物医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聆讯,计划发行不超过1.40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开启港股上市新征程,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派格生物的IPO之路十分曲折。2021年8月,公司申请科创板上市,但经历两轮问询后撤单,考虑到联交所为获取外资及吸引多元化海外投资者提供的国际平台,随后便转战港交所。2024年2月,派格生物递表港交所,且已通过上市聆讯,但却迟迟未能上市,而后无疾而终。2024年11月,派格生物二次递表港交所,再次寻求上市。从2008年至2023年,派格生物共进行数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1亿元,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君联资本、云锋基金、元生创投、建银国际等。截至2023年6月的F+轮融资后,派格生物估值达到40亿元。作为一家专注慢性病创新疗法的生物科技企业,派格生物自2008年成立以来,聚焦代谢疾病领域,尤其是核心产品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PB-119(维派那肽)的自主研发。PB-119,是一款用于2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的自主开发、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在血糖控制、心血管健康等方面的全面益处,以及对体重管理的良好效果。PB-119(visepegenatide/维派那肽)已于2023年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新药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一季度正式上市。图2:PB-119的作用机制除了PB-119,派格生物丰富的候选药物管线中还包括双受体激动剂PB-718、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PB-1902及具有孤儿药资格的PB-722等多款创新产品,覆盖范围拓展至NASH、体重管理及罕见代谢疾病。图3:派格生物在研管线2025年,体重管理被纳入国家公共卫生重点推动,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或达数百亿元规模。End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发文章(包括原创及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本公众号欢迎分享朋友圈或大群,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商务/投稿 | 联系微信15618157102(sum_Gmi)商务合作稿件征集点击了解详情往期回顾1关张、破产、裁员 | 2024年生物药企的阴影2全球第一款司美格鲁肽咀嚼软糖上市!3中国首个男性HPV疫苗获批上市!
—各奖项申报陆续启动,欢迎关注—4月25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官网显示,派格生物医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格生物”)通过联交所聆讯即将在港股上市,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图片来源:联交所官网成立于2008年的派格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主要为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代谢紊乱领域。招股书显示,派格生物已自主开发一款核心产品及其他五款候选产品,以把握2型糖尿病(「T2DM」)、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使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持续出现低血糖症)等常见慢病及代谢疾病的市场机会。其核心产品PB-119为自主开发、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降低血糖水平的肽类激素)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启动GLP-1受体的药剂,可模拟GLP-1的受体启动功能,主要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胃肠蠕动和食欲、促进葡萄糖摄取和脂肪降解等功能。PB-119主要用于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在血糖控制、心血管健康等方面的多种益处,以及对体重管理的良好效果。PB-119在中国用于治疗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其即将进行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派格生物管线图;来源:招股书派格生物的主要产品PB-718是一款双受体激动剂,可以同时激活GLP-1受体和胰高血糖素(「GCG」)受体。PB-718的创新设计使其成为派格生物管线中治疗肥胖症及NASH的重要候选药物。派格生物计划于2025年就PB-718的IIb期临床试验计划与国家药监局进行沟通;亦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IND申请,以在中国开展PB-718治疗NASH的II期临床试验。派格生物正在利用支持研发的自有核心技术平台高效靶点筛选及分子修饰剂平台(Highly Effective Target Screening & Molecule Modifier Platform,HECTOR®)开发产品管线。HECTOR®包括代谢疾病数据收集、药物分子设计平台及化合物筛选平台。招股书显示,派格生物自成立以来已完成九轮投资,所筹集的总金额约为50.3百万美元及人民币10.5亿元。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动用投资所得款项的89.76%。其投资者包括Mingly、元生创投、True Wing、盈科PE、Nice Credit、凯风创业投资、天士力(香港)等。图片来源:招股书财务方面,于2023年及2024年,派格生物除税前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79.2百万元及人民币283.4百万元,其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人民币236.7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人民币95.4百万元。图片来源:招股书派格生物单一最大股东集团由Michael Min XU博士、Xiangjun ZHOU博士、徐宇虹博士及上海苏颉组成。上述各方于2021年4月2日订立一致行动方协议(「一致行动方协议」)。上海苏颉的普通合伙人(即王小军女士)担任行政职务,已获该公司指定,且Michael Min XU博士对其行使重大影响。招股书显示,Michael Min XU博士,60岁,董事长、执行董事兼该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该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业务方向及运营管理。徐博士于Pan-Asia在2001年7月成立时创办该业务,并自2001年12月起担任Pan-Asia执行董事兼董事长,直至其于2023年5月注销登记为止。徐博士亦分别自2021年2月、2021年2月及2025年1月起担任上海瀚迈、上海迈迹及苏州派格的执行董事。徐博士在医疗保健行业拥有逾30年的工作及管理经验。于创立该集团前,徐博士于1986年9月至1988年5月担任湘雅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医生;于1992年至1996年,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细胞生物物理系分子识别中心研究员。自2014年8月至2022年7月,徐博士担任Crossbay Life Science Technologies Inc.的执行董事。自2019年8月起担任开拓药业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博士于1986年7月获得中国湖南医科大学(现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并于1996年2月获得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王小军女士,57岁,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主要负责该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及财务报告。王女士于2008年7月至2020年12月担任该公司财务经理,于2008年5月至2019年7月担任监事,并于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担任董事会秘书。加入该集团前,王女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王女士于2003年7月获得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并于2018年6月获得中国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学硕士学位。王女士于1998年5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现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会计师资格。推荐阅读营收净利双增超20%,恒瑞一季报何以超预期?华东最大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100 项与 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