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来源:热景生物、IVD资讯8月1日,热景生物股价继续大涨,股价为216.5元,总市值200.71亿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排名,热景生物在IVD上市企业中处于前10,位于新产业、安图、华大之后。年初至今,热景市值涨幅250.1%。不过,相比于其他IVD上市企业,热景生物业绩并不亮眼。2024年营收5.11亿元,同比下降5.61%;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下降797.53%。热景生物的主营业务虽是体外诊断试剂,但市场关注焦点早已转向创新药布局。目前热景体外诊断领域的产品应用于肝炎肝癌、炎症感染、心脑血管、骨代谢、甲功激素、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的检测。已实现单人份检测在国内基层医疗市场大范围推广应用,和以“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为代表的众多创新产品在多数大型标杆三甲医院的应用。热景生物正深化 “诊断 + 创新药” 双轮驱动战略,通过重要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尧景基因、禹景药业、智源生物等创新药企,重点聚焦抗体药物与核酸药物两大核心领域。围绕心脑血管治疗战略进行布局,已形成了舜景医药处于临床研究中的全球首款心梗急救抗体药 SGC001、智源生物的AD治疗抗体药物AA001,靶向阿尔茨海默病(AD)这一“超级市场”,以及尧景基因的肝外靶向小核酸药物递送平台的第一波成果。现在的热景,已经高攀不起了。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
来源:IVD体外诊断网2005年北京,一位29岁的年轻人走出万泰生物的实验室,怀揣着对体外诊断技术的执着,创立了一家名为“热景生物”的公司。那时的林长青或许不会想到,这家企业日后将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科创板,市值近200亿的IVD企业。创业源自一场技术突围林长青1976年生于福建福安,199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生化专业,在校期间就跟随导师团队率先攻克了艾滋病检测。毕业后任职于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历任万泰药业技术员、项目经理、质量控制部经理、市场部经理。2005年创立热景生物时,国内POCT领域几乎被进口产品垄断,技术平台的突破何其艰难。自主研发本土优秀的技术产品可以降低基层医疗检测成本,进而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贡献力量。技术突破的曙光出现在2014年,林长青带领团队聚焦上转发光技术(UPT) 这一革命性平台。公司上转发光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产业化,将稀土元素所构成的上转发光材料(UCP)应用于临床诊断及生物安全领域,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UPT解决了灵敏度与稳定性的行业痛点。这一源自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的创新成果,最终在2015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我国免疫学诊断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在肝病诊断领域,林长青的布局更显前瞻。当多数企业扎堆常规检测项目时,他带领团队与北京顶尖医院合作,率先攻克了肝癌早期诊断的世界性难题。热景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实现了产业化落地:1.“国人肝健康工程”产品集群:依托糖捕获技术构建肝癌全周期管理闭环,涵盖肝癌三联检(AFP/AFP-L3%/DCP)、GP73 肝纤维化检测、CK18 代谢相关脂肪肝炎症检测、HBV RNA用药指导等核心指标,配套肝纤五项、乙肝病毒大蛋白等特色检测;2.将UPT技术拓展至公共安全领域,为中国航母配备生物反恐检测设备;3.构建了糖捕获技术平台,精准检测糖链异常蛋白,为癌症早筛开辟新路径。IVD领域首家科创板上市2019年9月30日,热景生物登陆科创板的钟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响。当林长青站在上交所科创板现场时,这家企业已成长为拥有八大技术平台的IVD行业创新者。作为IVD领域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这不仅是热景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资本市场对IVD创新企业的技术价值认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正值春节假期。林长青立即召集30多名科研骨干组成应急团队,在实验室昼夜奋战。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化经验,团队仅用数周就研发出15分钟快速出结果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作为首批支援疫情的检测产品,成为抗疫一线筛查疑似病例的“武器”。在参与全球抗疫过程中,热景更是冲锋在前。大批量新冠抗原试剂出口欧洲,在2021年、2022年创造了营收53.7亿、35.6亿的高峰时刻。脱下白大褂,从实验室走上前线。疫情期间的高光表现,让这家曾经默默无闻的企业一跃成为全球IVD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创新药布局与战略转型当新冠疫情退潮,IVD行业迎来周期性调整。2023-2024年,热景生物营净利润双降。这种波动背后是行业集体困境:医疗集采持续推进,检验降费落地执行,迫使IVD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林长青的应对之策,展现了他作为前瞻性的战略视野。早在2022年,他就开始布局“诊断+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参股公司切入生物制药前沿领域。这种转型在IVD行业颇具开创性——将诊断积累的数据优势转化为治疗突破的研发基础。IVD企业跨界创新药需要勇气。2024年,热景宣布舜景医药FIC产品SGC001注射液(杜吉普单抗)获批临床,实现中美双报双批,这个靶向急性心肌梗死的First-in-Class抗体药,在全球尚无竞品进入临床阶段。林长青的布局思路清晰可见:尧景基因:深耕核酸药物,开发肝外靶向小核酸药物递送平台;舜景医药:开发抗体药物,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救治疗;禹景药业:专注于美妆领域创新,同时持有AKK菌化妆品新原料与AKK菌新食品原料的认证企业;智源生物: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AA001抗体药物完成临床前研究。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外泌体技术平台的延伸。2024年9月,胰腺癌血清microRNA检测试剂盒通过注册检验,这是继肝癌、胃癌试剂盒后,糖链外泌体捕获技术的第三次飞跃。面对我国胰腺癌患者群体,这项非侵入式诊断技术或将拯救无数生命。尽管创新药投入导致短期亏损,资本市场却给予热景生物180亿市值的认可,2025年6月-7月,涨停不断,在IVD上市企业中跻身前十。这种估值逻辑的转变,反映了投资者对林长青战略眼光的信任——他正带领热景从IVD企业蜕变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的构建者。科技创业者的精神底色林长青先生身上融合了技术人的严谨与企业家的魄力。这位实验室出身的CEO,以发明人身份拥有40余项授权专利,主持多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国家级研究。他的领导力在危机时刻尤为凸显:资金危机期,坚守创新底线;疫情应急期,亲率团队日夜攻关,实现检测试剂从0到1突破;行业调整期,顶住业绩压力,坚定投入创新药长线布局。针对行业影响方面,林长青推动的3大变革方向尤为深远:技术自主化:上转发光技术打破国际垄断,降低基层医疗检测成本;肝癌早诊普及:三联检产品在标杆三甲医院应用,推动肝癌防治端口前移;诊疗一体化:开创“诊断+制药”模式,为IVD企业转型提供新范式。他的贡献获得了多项认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 企业家导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CAIVD)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分会副会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国体外诊断产业领军人物,北京榜样提名人物,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北京亦麒麟人才、2022-2023 年度中国医药行业十大新锐人物。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等20余项奖项。 IVD企业的价值不是市值数字,而是为人类健康解决的实质问题。从肝炎肝癌早诊到心梗急救药物,从新冠检测试剂到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抗体,林长青带领的热景生物始终践行着“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初心使命。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这位IVD领军人才,正在重塑我们对IVD企业可能性的想象——诊断不再是终点,而是精准医疗的起点。当检测出疾病的同时,治疗的曙光已然显现。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编者按:本文来自药智网,作者杨柳儿;赛柏蓝授权转载,编辑凯西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一改前几年“寒冬”景象,在众多板块中脱颖而出,涨幅傲视群雄。截至6月3日,今年A股和H股医药板块上涨明显,约70%企业股价上涨,多家药企股价实现翻倍增长。据药智网统计和铂医药、舒泰神、加科思、荣昌生物、三生制药、一品红等24家公司股价在今年实现翻倍式上涨。其中德琪医药股价上涨5倍多,成为今年医药行业的“涨幅冠军”。其股价上涨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塞利尼索(Selinexor)在亚太市场的商业化成功以及Claudin 18.2 ADC和其他在研候选分子的跨国BD预期。表1 2025.01.02-2025.06.03区间涨幅超过100%的药企注.不包括药品分销、医疗器械公司,以及市值小于10亿元的小盘股;数据来源:i问财网站、根据公开资料整理01BD交易成股价催化剂近期,三生制药宣布与辉瑞签署协议,授予后者PD-1/VEGF双抗SSGJ-707的全球权益(不含中国)。这笔交易的潜在总金额超60亿美元,其中首付款达到12.5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首付款纪录。这一消息直接刺激三生制药和三生国健股价大幅上涨。BD交易不仅带来现金流,更是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研发质量的背书,BD交易因此也成为药企股价的重要催化剂。和铂医药、百奥赛图等平台型公司在达成多项BD交易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估值大幅上涨。映恩生物今年4月登陆港交所,发行价94.6港元,首日飙升116.7%,投资者的热情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映恩生物此前已达成了多笔大额BD交易,在没有商业化产品的情况下就实现了自主造血。02研发突破推动价值重塑当然,大部分公司推动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核心管线的推进。舒泰神的凝血因子X激活剂STSP-0601的IIb期临床试验取得重大突破,12小时止血率高达81.94%(P<0.0001),意味着该产品在治疗伴抑制物血友病方面效果显著。加思科首款产品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获批上市,用于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及以上治疗,销售峰值预计将达20亿元。荣昌生物自免药物泰它西普国内成功拿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这一重磅适应症,而且还有很强的出海预期。一品红痛风新药URAT1抑制剂AR882在美国进入3期临床研究,在同类药物中进度靠前,很有可能在全球痛风市场占得重要一席之地。科兴制药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英国获批上市,在研产品多个具备BIC、FIC潜力。兆科眼科拥有NVK002、环孢素A眼凝胶、TAB014三大眼科管线,有望在眼科这一特色赛道打开增长空间。康宁杰瑞的HER2双特异性抗体KN026联合化疗在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Ⅱ/Ⅲ期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结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并具有OS(总生存期)获益趋势。益方生物的新型口服TYK2选择性抑制剂D-2570具备全球BIC潜力,拟用于治疗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科济药业实体瘤CAR-T细胞产品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中国用于治疗晚期GC/GEJ的确证性Ⅱ期试验(CT041-ST-01,NCT04581473)已完成患者入组工作并已达成试验主要终点,即将提交上市申请。诺思兰德核心产品NL003(塞多明基注射液)已提交NDA,并完成全流程技术审评,预计将在近期获批上市。如果成功上市,将成为国内首个裸质粒型基因治疗药物,并有望成为10亿元以上大单品。另外,还有部分公司在经历低谷后,重新出发,在新赛道赢得机遇。歌礼制药将管线重心转移到代谢领域,开发了小分子GLP-1R激动剂ASC30。永安药业在牛磺酸大涨的浪潮下,开拓饮料、宠物食品新战线。热景生物从IVD行业跨界做创新药,参股的舜景医药、智源生物都已有新药项目进入临床阶段。03结语随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政策明确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但投资者也需清醒认识到创新药行业的高风险性。多数创新药企业仍处于未盈利状态,未来管线的进展将大幅影响其股价的涨跌。END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100 项与 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