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鸬鹚是首款国产的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其上市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致残率超过30%,一年病死率超过15%;
远大医药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已布局14款产品,其中通路管理方向已有9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
近日,远大医药(0512.HK)与联营公司南京凯尼特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鸬鹚)近日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这是公司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神经介入方向的又一次里程碑进展。
关于鸬鹚
鸬鹚是首款国产的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该款支架采用圆丝编织结构设计,可在体外进行手动调控至理想直径以匹配目标血管,同时支架植入过程中全程可视、全程显影,能够更好的辅助术者根据血栓部位与总长度,来调节支架以更好的适应闭塞血管,实现更高的血管再通率。
根据注册性临床研究的结果,试验组鸬鹚和对照组美敦力的Solitaire FR血管成功再通率分别为98.3%和95.8%;第一次取栓后血管成功再通率分别为68.9%和68.0%;术后24小时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7%和3.4%;术后90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8%和35.3%。该研究结果表明,鸬鹚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又称脑梗死,发作后的24小时内往往会留下后遗症且常因病情危重而死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AIS致残率超过30%,一年病死率超过15%。从2017年到2021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人数从323.2万人增长到376.6万人,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9%。到2026年和2032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人数将增长到约479.5万人和597.2万人。
目前临床上治疗AIS的方法主要是静脉溶栓和介入治疗,静脉溶栓首选用于治疗发病在4.5小时内的AIS患者,相比之下,介入治疗的治疗窗口期则相对较长,而介入治疗中首选就是机械取栓治疗。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取栓支架大多为统一直径大小,遇到较大或较窄血管闭塞部位往往无法适应,为手术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困扰。鸬鹚的可调节特性,一方面提高了支架与血栓嵌合能力,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此外,鸬鹚为全支架显影,更便于医生精准操作,鸬鹚的上市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持续推进高端医疗器械研发
打造全球领先精准介入诊疗平台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是远大医药核心战略领域之一,公司秉承“介入无植入”的治疗理念,围绕通路管理、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以及心衰三个方向进行全方位布局,搭建高端医疗器械产品集群,目前该板块已布局14款产品,其中通路管理方向已有9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
远大医药在该板块已实现“无源+有源”创新器械平台的全面建设,其中,武汉光谷有源器械研发生产基地和常州无源器械研发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聚焦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上海器械研发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目前该板块已经和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多国临床中心或者研发平台进行技术合作,逐步开启迈向全球化研发新进程。公司致力于将该板块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平台”。
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表示:“本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研发,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及产业布局,坚持‘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本集团的产业优势和研发实力,快速将科技创新产品落地上市,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多样的治疗方案。”
大家都在看
▲临床试验招募 | 远大医药招募偏头痛患者
▲ 砥砺三载 共赴山海 | 数说钇90这三年
▲远大医药全球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ITM-11国内I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受理
↑↓ 上下滑动了解更多
➤关于远大医药
远大医药是一家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核心业务横跨制药科技、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生物科技三大领域。公司以医药及生物工业为基础,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针对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巩固和强化产业链布局,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研发实力,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多样的治疗方案。
「稳增长、强创新、谋布局」,远大医药将继续秉承「综合优势、创新引领和全球拓展」的发展理念,采用「自主研发和全球拓展双轮驱动,全球化运营布局和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联动发展并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致力于成为一家受医生和患者尊重并还原于社会的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集团有关的,均属于前瞻性表述。本集团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是基于本集团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是超出本集团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本集团、本集团董事及雇员代理概不承担(1)更正或更新本网站所载前瞻性表述的任何义务;及(2)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实现或变成不正确而引致的任何责任。
本次ITM-11获受理的COMPETE桥接研究有望进一步扩大该产品的适用人群,有望实现该产品对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各阶段病程的全方位覆盖;
ITM-11使用的无载体的177Lu拥有更高的比活度和纯度,且放射污染小,产品已在美国和欧洲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且其可与公司TOCscan®形成产品组合,实现对GEP-NETs的诊疗一体化;
目前,远大医药是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类RDC创新药总计储备最多的企业,也是全球范围内在核药抗肿瘤领域拥有最丰富产品管线和诊疗一体化布局的创新药企之一。
近日,远大医药(0512.HK)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全球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 ITM-11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COMPETE桥接研究)的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正式受理。
关于COMPETE桥接研究
COMPETE桥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拟在中国入组超过60例患者,旨在评估ITM-11多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对比标准治疗,在不可手术、进展性、高分化1级或2级、生长抑素受体阳性(SSTR+)的胃肠或胰腺神经内分泌瘤(GEP-NETs)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前公司已于今年三月获得药监局批准开展ITM-11针对高分化侵袭性2级和3级GEP-NETs的III期临床研究(COMPOSE研究),目前该临床研究正在顺利推进中。此次COMPETE 桥接研究将有望进一步扩大ITM-11产品的适用人群,有望实现该产品对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各阶段病程的全方位覆盖。
关于ITM-11
ITM-11是一款基于放射性核素偶联技术靶向杀伤治疗GEP-NETs的RDC药物,该产品是将无载体177Lu与生长抑素类似物偶联,通过与GEP-NETs表面高水平表达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结合靶向杀伤肿瘤细胞。与目前常用的有载体177Lu核素产品相比,无载体的177Lu拥有更高的比活度和纯度,而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长半衰期杂质少,放射性废物更易于处理。该产品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机构的孤儿药资格。
关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2020年,中国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新发确诊病例为71,300例,发病率逐年上升。《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1》中提示,基于177Lu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客观缓解率(ORR)等指标方面优于目前临床一线使用的高剂量奥曲肽(生长抑素类似物),可带来明显的患者获益。
ITM-11可与公司另一款用于诊断GEP-NETs的RDC产品TOCscan®形成产品组合,实现对GEP-NETs的诊疗一体化,有望为中国GEP-NETs患者提供全新的诊疗方案。
持续推进创新产品研发
夯实全球核药领军地位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是远大医药的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围绕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治疗理念,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目前已储备12款创新产品,涵盖68Ga、177Lu、131I、90Y、89Zr在内的5种放射性核素,覆盖了肝癌、前列腺癌、脑癌等在内的7个癌种;在产品种类方面,涵盖诊断和治疗两类核素药物,为患者提供多适应症治疗选择、多手段且诊疗一体化的全球领先的抗肿瘤方案。
目前,远大医药在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已有4款 RDC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其中3款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包括诊断前列腺癌的产品TLX591-CDx、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产品TLX250-CDx,以及治疗GEP-NETs的产品ITM-11。截至目前,公司是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类RDC创新药总计储备最多的企业,也是全球范围内在核药抗肿瘤领域拥有最丰富产品管线和诊疗一体化布局的创新药企之一。
关于远大医药核药抗肿瘤诊疗平台
核药抗肿瘤诊疗平台是公司在抗肿瘤领域重点打造的高端技术平台,目前公司已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监管资质等多个环节的全方位布局,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远大医药联合Sirtex Medical Pty Limited并与Telix Pharmaceutical Limited (ASX: TLX)和ITM Isotope Technologies Munich SE合作,搭建了具有国际化一流水平的肿瘤介入研发平台和RDC药物研发平台,已拥有近650名员工,是远大医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板块之一。同时,公司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了远大医药-山东大学放射药物研究院,并以该研究院为核心建立了核药早期研发平台,进行RDC药物的自主研发。目前早期研发阶段的产品储备已达12款。
远大医药正在有序推进甲级资质核素生产平台的建设。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的研发和建设,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及产业布局,形成以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为核心的核药抗肿瘤诊疗产品集群,持续夯实远大医药在全球核药抗肿瘤诊疗领域领军企业地位。
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表示:“本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研发,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及产业布局,坚持‘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本集团的产业优势和研发实力,快速将科技创新产品落地上市,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多样的治疗方案。”
大家都在看
▲希望照进现实:中晚期肝癌患者求生记
▲ 砥砺三载 共赴山海 | 数说钇90这三年
▲世界清洁日 | 远大医药:绿色先行 健康守护
↑↓ 上下滑动了解更多
➤关于远大医药
远大医药是一家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核心业务横跨制药科技、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生物科技三大领域。公司以医药及生物工业为基础,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针对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巩固和强化产业链布局,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研发实力,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多样的治疗方案。
「稳增长、强创新、谋布局」,远大医药将继续秉承「综合优势、创新引领和全球拓展」的发展理念,采用「自主研发和全球拓展双轮驱动,全球化运营布局和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联动发展并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致力于成为一家受医生和患者尊重并还原于社会的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集团有关的,均属于前瞻性表述。本集团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是基于本集团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是超出本集团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本集团、本集团董事及雇员代理概不承担(1)更正或更新本网站所载前瞻性表述的任何义务;及(2)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实现或变成不正确而引致的任何责任。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11月2日,远大医药宣布,其附属公司奥罗生物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性实体瘤的mRNA治疗性肿瘤疫苗ARC01 (A002)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截图来源:CDE官网HPV是一种嗜上皮组织的无包膜双链环状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增殖性病变。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引起子宫颈、阴道、外阴、肛门、阴茎、头颈等部位的癌前病变,病变可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公开资料显示,所有HPV所致的癌症中,HPV-16感染占主导地位。ARC01是一款mRNA治疗性肿瘤疫苗,通过脂质体纳米颗粒(LNP)递送技术,将编码HPV-16中E6和E7抗原的mRNA转染自体细胞,并翻译出相应的抗原,在TriMix免疫佐剂共同作用下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最终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其中,LNP递送技术与TriMix佐剂技术能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治疗效果。本次ARC01获受理的是一项开放标签、剂量递增的1期临床研究,拟入组不超过42例受试者,旨在评价ARC01治疗患有HPV-16阳性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性实体瘤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有效性。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表示:“本集团在肿瘤免疫治疗方向以mRNA技术为核心,专注于抗肿瘤及抗感染类mRNA药物的开发,目前已完成mRNA生产技术和LNP递送技术的平台搭建,同时已与多家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合作。本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研发,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及产业布局,坚持‘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本集团的产业优势和研发实力,快速将科技创新产品落地上市,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多样的治疗方案。”参考资料:[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Nov 3, 2023,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2f78f372d351c6851af7431c7710a731[2]远大医药全球创新治疗性肿瘤疫苗ARC01中国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Retrieved Nov 2 ,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Y5FkpH1J06A5yCzrVhXTVg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转发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00 项与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