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收购类器官先驱
HUB Organoids Holding B.V.公司,
强化下一代生物产品组合
德国达姆施塔特,2024年12月16日——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目前已签署计划收购HUB Organoids Holding B.V.(HUB)的最终协议。类器官是功能上类似于器官的细胞培养模型,有潜力加速药物开发,提升对不同人群疾病治疗的理解,并减少行业对动物实验的依赖。HUB是类器官领域的先驱,总部位于荷兰乌特勒支,拥有约70名员工。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12月底完成,交易条款尚未披露。
类器官,人类的“阿凡达”
类器官,顾名思义即体外的微型器官,是由干细胞或者从病人身上提取的肿瘤组织在特定的 3D 体外微环境下自组织发育而来,可以高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特征。这种高度仿真的特性,使得类器官能够精准地模拟目标组织或器官的遗传与表观特征,为理解人类生物学提供了一个高度生理学相关的模型,并为新药的临床前效价评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类器官在科研与制药领域中的发展
2009年,Hans Clevers 等人使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肠道类器官,开创了类器官研究的时代。2019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将类器官评价为优良的人类临床前疾病模型。
近年来,类器官领域研究成果不断,许多新型类器官和更复杂的类器官不断涌现。
科研进展:
• 类器官智能计划:2023年2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omas Hartung教授在Frontiers in Science杂志上发布了“类器官智能(organoid intelligence,OI)计划,致力于使用大脑类器官和脑机接口技术开发生物计算系统,建立以大脑类器官为硬件的生物计算发展新模式,以实现更高效节能灵活多样的计算”。
• 人类胎儿脑组织培育大脑类器官:Hans Clevers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利用人类胎儿脑组织培育出了大脑类器官。
•多心室心脏类器官的构建:2023年,一项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研究首次构建出首个多心室心脏类器官,有望用于揭示人类心脏发育和疾病之谜。
• 第一个成功开发的人类眼结膜类器官模型: Hans Clevers团队又在Cell Stem Cell期刊发表文章中报告团队建立的眼结膜类器官模拟了真实的人类眼结膜的功能,并且能够产生眼泪,为进一步研究眼结膜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 胎儿类器官模拟孕晚期发育: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羊水样本中的细胞培育出类器官,无需终止妊娠。该类器官可用于监测和治疗先天性疾病,并为胎儿开发个性化疗法。
制药领域新发展:
• 新药研发助力:类器官技术在新药研发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药物筛选和毒性评估方面。例如,Hans Clevers团队开发的人类脂肪肝类器官模型可以帮助理解药物反应。此外,最新的类器官用于证明某抗体药物能够抑制肿瘤在临床前模型中的转移和生长。由于类器官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并适合大规模药物筛选,它们成功用于开发了第一个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临床候选药物,整个过程只用大约五年。
• FDA批准基于类器官芯片的新药临床试验:2022年8月,FDA批准了赛诺菲的新型抗体药物TNT005的新适应证研究进入临床阶段,这是FDA首次完全基于类器官试验药效数据批准的临床试验。
• 政策支持和监管进展: 2022年12月,美国通过《2022年食品和药品修正案》法案,该法案的目标之一是取消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强制性的动物试验,立法推进包括器官芯片在内的多样化临床前测试模型。我国相应法规与指导性建议也在逐步完善。2023年,国内类器官行业在监管和合规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广州、上海出台政策鼓励医院开展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以及类器官临床药筛业务转向合规化医院收费模式。
• 全球制药企业的参与:全球制药企业20强也都参与了类器官应用的开发。例如,诺华使用脑类器官模型测试其研发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有效性;辉瑞利用肠道类器官测试其研发的药物的特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强生利用肠道类器官进行化合物的筛选,以排除那些有潜在肠道毒性的化合物。
类器官技术的崛起,打破了医药界长期以来的“双十定律”,即研发周期超过十年、研发成本超过十亿美元的局限,预示着新药研发可能正在进入“低风险、低投入、高回报”的时代。
默克,您身边的类器官专家
作为拥有超过30万种产品组合的全球领先科学与技术公司,默克始终关心类器官这个创新型领域。2024年10月,默克在中国深圳举行“默克主题日”系列论坛,积极支持当地生物制药及体外诊断等产业发展。论坛中默克邀请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国家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机械系生物制造工程中心主任孙伟教授分享3D生物打印推动生物制药的前沿发展与应用。
默克拥有广泛可供选择的类器官培养与检测解决方案,助力您的科研与药物研发应用。从天然提取基质胶到仿生合成水凝胶,从培养小室到微孔培养板,从微流控系统到3D生物打印墨水,默克均可满足您的需求。
默克类器官培养解决方案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新品速递
• 高通量均匀类器官培养的理想选择:Millicell® Microwell 96孔板
可适用于自动化仪器的高效培养方式。Millicell® Microwell 96孔板具有标准化的微结构水凝胶U型微孔阵列以达到均匀培养的目的。类器官大小高度一致且可调,使得单焦点平面成像标准化,无衍射干扰。创新特设独立加样口,避免扰动微孔内类器官。
扫码领取《默克3D细胞培养工具和应用》手册吧!
向上滑动阅览
文中文献引用:
• Hartung T, Smirnova L, Morales Pantoja IE, et al. The Baltimore declaration toward the exploration of organoid intelligence. Front Sci. 2023;1:1068159. doi:10.3389/fsci.2023.1068159.
• Hendriks D, Pagliaro A, et al. Human fetal brain self-organizes into long-term expanding organoids. Cell. 2024 Jan 8;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12.012.
• Schmidt C, et al. Multi-chamber cardioids unravel human heart development and cardiac defects. 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10.030.
• Bannier-Hélaouët M, Korving J, et al. Human conjunctiva organoids to study ocular surface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Cell Stem Cell. 2024 Jan 4;S1934-5909(23)00438-1. doi: 10.1016/j.stem.2023.1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215738.
• Gerli, M.F.M., Calà, G., Beesley, M.A. et al. Single-cell guided prenatal derivation of primary fetal epithelial organoids from human amniotic and tracheal fluids. Nat Med 30, 875–887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2807-z[^143^]
文章来源:默克生命科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及本公众号立场,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蒲公英Bioph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