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Vas-Cath, Inc.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Vas-Cath, Inc. 相关的专利(医药)
来自JP摩根医疗健康大会的风吹来了。第一天,从BMS、武田、吉利德、辉瑞、强生、渤健跨国MNC对外透露的信息显示,并购、BD、应对专利悬崖、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将是战略重点。
用并购以及BD合作等方式延展产品线,仍会在2022年持续,小规模的交易将会更加频繁的出现。仅仅BMS一家就表示,未来3年将使用450亿~50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以拓展产品管线,而他们感兴趣的则是,小规模的早期科学交易,以及中等规模的附加交易。而诺华物色的标准,则是那些低于100亿美元的“价值创造型”交易。细胞与基因治疗热度不减,辉瑞一口气公布了3笔mRNA领域的交易,分别与Beam 、Acuitas 、Codex DNA公司达成合作。而拜耳也宣布10亿美金加码细胞与基因治疗。
对于MNC而言,在JPM大会上公布其应对重磅产品专利悬崖的举措,已经成为常规操作。
武田再次对外传递了其应对专利悬崖的信心,对外表示已经逐渐摆脱对支柱型产品的依赖,其包括Takhzyro、Natpara和Entyvio在内的14款药物在2020财年的收入或将达到110亿美元,使得其2021年的收入增长14%至16%。而强生则喊出了2025年600亿美元销售额的目标,其计划实到2025年为现有13种重磅产品提交36份新适应证申请,这些产品将是到2025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具体产品上,曾经在疫情期间因瑞德西韦而备受关注的吉利德则表示,开始在“肿瘤赛道”发力,并且其肿瘤业务在2021年有望实现超10亿美元的收入。同样在新冠疫情的防治方面,2021年再生元的新冠特效药Ronapreve的销售额虽然远不及辉瑞mRNA疫苗3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但是,Ronapreve2021年的总销售额也可能达到58.2亿美元。
而2021年,备受争议的阿尔兹海默症药Aduhelm,未来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Aduhelm在2021年整个第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只有30万美元。而渤健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该产品在美国的医保覆盖范围可能会受到更多的限制,这对Aduhelm的销售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01、辉瑞:要成为一家mRNA巨头?
辉瑞凭借与BioNTech在mRNA新冠疫苗的合作,不仅让自己度过了转型的尴尬期,也将自己重新送回全球大药企TOP1的王座。有数据预测,辉瑞有望借助新冠疫苗的销售,在2022年突破千亿美元营收大关。
近日,辉瑞又进一步扩大了与BioNTech的合作,以开发可能第一种以mRNA为基础用于预防带状疱疹病毒(HZV)的疫苗。临床试验预计将在2022年下半年进行。两家公司将分享最终产品的毛利,辉瑞公司拥有除德国、土耳其和部分BioNTech拥有销售权的发展中国家以外的全球商用权。
在JPM大会期间,辉瑞又一口气宣布了3笔合作,以进一步扩展其mRNA研发。
辉瑞与碱基编辑技术公司Beam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价值高达13.5亿美元的协议,以推进一系列罕见病的新型体内碱基编辑计划。该协议的初始期限为四年,并可以延长一年。Beam将从现有项目之外选择三个新候选项目进行开发,辉瑞将负责这些项目的开发,并有权选择每个目标的独家全球许可。辉瑞相当看重这起合作,辉瑞首席科学官Mikael Dolsten这样表示:“我们把与Beam的合作视为推进下一代基因编辑疗法的机遇,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科学前沿,有机会帮助罕见基因患者治愈疾病。”
不仅如此,辉瑞还mRNA递送技术上再次加码,与Acuitas 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利用Acuitas的LNP递送技术,用于高达10个疫苗或疗法研发项目。同时,辉瑞还宣布与合成生物学公司Codex DNA达成多年研究合作,以利用Codex DNA的酶法DNA合成(EDS)技术。
02、拜耳:向细胞与基因疗法方向狂奔
自2019年完全收购BlueRock Therapeutics,拜耳开始加速布局细胞治疗领域。
2020年,拜耳以40亿美元收购Asklepios BioPharmaceutical(AskBio),AskBio的产品组合包括用于治疗神经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候选药物,针对帕金森病、心力衰竭和庞贝氏症的基因治疗药物也已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透过这两笔收购,拜耳掌握了四个细胞和基因治疗平台。此后拜耳还专门建立了独立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GT)平台,目的是扩大自己在该领域“日益领先的地位”,并且支持其不断增长的先进治疗药物产品线。
拜耳制药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表示,这是该业务领域“深刻彻底的转型步骤”,对拜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时刻。细胞和基因疗法已成为医疗保健领域最具创新性的方法之一。“我们的目标是站在科学革命的最前沿。”
在今年的JPM大会期间,拜耳对外宣布与Mammoth Biosciences合作开发基因组编辑疗法。Mammoth将获得4000万美元的前期付款和潜在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双方的战略合作涉及五个预先选择的适应症,最初的重点为肝脏领域疾病,包含部分罕见病的研发。
03、BMS:未来3年投入500亿美元拓管线
2019年JPM大会前夕,BMS公布百亿美金收购新基的计划,引起轩然大波,2019年底,BMS完成了收购,并且从中获得了新基的多款重磅血液肿瘤产品,来那度胺就是其中之一。BMS财报显示,来那度胺2020年销售额121亿美元,2021上半年销售额61.46亿美元,占比接近BMS上半年营收的三分之一。
但是,来那度胺即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2020年,BMS曾与印度仿制药巨头Dr. Reddy达成和解,允许后者在2022年3月之后开始“限量”推出来那度胺的仿制药。此外,Natco、Alvogen、太阳制药等仿制药巨头也获准在2022年在美国、欧洲等市场“限量”推出仿制药,并且到2026年,这些限制将全面放开,届时,来那度胺将接受来自仿制药的全面“侵蚀”。BMS也预测,来那度胺在2022年之后,年销售额将下滑20亿~25亿美元。
BMS在本届JPM大会上公布了未来业绩增长计划,首先是Opdivo和Yervoy这对“肿瘤免疫双子星”,以及超级重磅炸弹阿哌沙班。BMS首席执行官Giovanni Caforio表示,在两款疗法已经在2020年分别实现87亿美元(Opdivo和 Yervoy合计)和92亿美元的基础上,计划将年销售额再增加80亿~100亿美元。
BMS也对即将上市的新疗法,和近期推出的新产品组合抱有百亿美金年销售额的期待。对于近期推出的新疗法CAR-T疗法Breyanzi、贫血药物Rebrozyl 和有望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的deucravacitinib,BMS预计这些产品的年销售额合计将增加100亿~130亿美元。据BMS 2021年中报显示,上半年,Breyanzi销售额1700万美元,Rebrozyl销售额2.4亿美元,deucravacitinib有望在2022年获批上市。
此外,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治疗的新产品mavacamten以及LAG3抑制剂relatlimab也有望在2022年获批上市。BMS预计Rebrozyl、deucravacitinib、mavacamten和relatlimab四款新疗法到2029年合计将带来超过250亿美元的销售额收入。此外,Giovanni Caforio还透露,公司未来三年将产生450亿~50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这将被用于产品管线的拓展,“公司对小规模的早期科学交易和中等规模的附加交易特别感兴趣”。
04、诺华:寻找低于百亿美元的“价值创造型”交易
2021年底,罗氏以总价格207亿美元回购了诺华20年前收购的股权,备受业界关注的是,诺华收到的这207亿美元要怎么花?在本届JPM大会上,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或许给出了答案。
Vas Narasimhan透露,在完成罗氏股份出售的交易后,诺华将在2023年年底前从投资者手中回购高达150亿美元的股份。此外,诺华将继续寻找低于100亿美元的“价值创造型”交易,“很显然,我们有机会建立一个非常强大的产品管道体系,其中不必去做庞大的交易。”
事实上,近期诺华一直在进行“小金额”的“买买买”。
2021年12月,诺华宣布将以15亿美元的总额收购眼科基因治疗公司Gyroscope,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里程金7亿美元。
同月,诺华还以29亿美元的总额获得了百济神州TIGIT抑制剂的授权,包括3亿美元首付款,6亿或7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18.9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就在JPM大会当天,诺华又宣布有意选择Molecular Partners所开发的ensovibep的全球独家授权,并支付1.5亿瑞士法郎的里程碑式付款。该药的最新I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剂量(75mg、225mg和600mg)下都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
05、强生:2025年药品销售额将实现600亿美元
本届JPM大会上,新上任的强生首席执行官Joaquin Duato透露,强生正在为消费者保健业务拆分做准备,并且制定了未来十年的增长计划。
Joaquin Duato表示,强生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600亿美元的药品销售额。与南京传奇合作的CAR-T药物Carvykti、抗FcRn药物nipocalimab、非小细胞肺癌药物Rybrevant以及口服因子XIa(FXIa)抑制剂(抗血栓)milvexian 将有望成为年销售额过5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
此外,并购所得的TARIS Biomedical公司平台也有望诞生年销售额过5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产品中,包涵了多款潜在FIC、BIC的产品。
Carvykti由南京传奇和杨森联合开发,是一款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疗法,强生透露,该疗法有望成为“同类最佳”的BCMA CAR-T 药物,目前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的优先审评资格,预计2022年在FDA获批上市。
Nipocalimab是强生以65亿美元收购Momenta公司获得的一款孤儿药产品,是一种靶向FcRn 的人源化 IgG1 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进行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临床II/III期试验,具有BIC潜力。Milvexian也是潜在FIC疗法,用于预防和治疗主要血栓性疾病。
此外,Joaquin Duato还透露,为实现2025年销售额600亿美元的目标,强生计划到2025年为现有13种重磅产品提交36份新适应证申请,这些产品将是到2025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强生也在面临专利悬崖的风险。强生2020年财报中最畅销的产品Stelara销售额达到了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占据强生营收的9.3%,但强生在2020年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年度文件中表示,该药物的其中一项专利最早将在2023年到期。目前韩国Celltrion公司研发的仿制药处于已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
06、吉利德:艾滋病、肿瘤领域多维度发力“吉利德的艾滋病业务不会放缓。
”吉利德首席执行官Daniel O'Day在JPM大会上表示,目前全球最佳抗HIV药物Biktarvy(比克恩丙诺)和长效有希望的lenacapavir,有助于帮助公司到2030年及以后提供可持续的收入。
O'Day表示,该公司预计Biktarvy将推动增长,直到十年后期,吉利德预计治疗市场将更多地转向长效产品。其中,lenacapavir构成了公司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长效计划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德在2021年12月宣布,FDA已对使用硼硅酸盐小瓶装注射用lenacapavir治疗HIV及HIV暴露前预防(PrEP)的所有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进行了临床暂停。
此次临床暂停,是由于FDA对硼硅酸盐玻璃小瓶与lenacapavir溶液相容性的担忧,这可能导致lenacapavir溶液中形成亚可见玻璃微粒。lenacapavir口服制剂的给药将继续。吉利德对lenacapavir的未来潜力仍充满信心,并致力于解决药瓶的质量问题。
关于lenacapavir后续的开发计划,O'Day透露,吉利德去年启动了两项III期预防试验,每六个月评估一次,预计到2025年左右将就该适应症做出监管决定。如果获得批准,lenacapavir的六个月给药时间表将为该药物提供足够的便利优势,从而帮助扩大整体预防市场。
与此同时,吉利德已开始在“肿瘤赛道”发力。早在2019年,肿瘤业务仅占总业务的5%。预计到2030年,将占三分之一以上。对此,O'Day称,吉利德的肿瘤学业务有望在2021年的销售额中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这种积极的势头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重磅新药Trodelvy和CAR-T产品Yescarta,它们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分别为2.62亿美元和6.32亿美元。
07、武田:坦然面对专利悬崖在
2021年的JPM大会上,武田对外宣布其未来10年的目标是,实现470亿美元的收入。尽管也要面对专利悬崖问题,武田的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Weber却在今年的大会上显得相当坦然。
武田的明星抗癌药Velcade,在2019年专利到期,暴食症药物Vyvanse,将在2023年失去市场独占权。而其业绩支柱性产品,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药物Entyvio专利将于2025年至2026年到期。
但是Weber认为,武田已经逐渐摆脱对以上产品的依赖,且其包括Takhzyro、Natpara和Entyvio在内的14款药物在2020财年的收入或将达到110亿美元,使得其2021年的收入增长14%至16%。到2025年,这组药物预计将带来大约90亿美元的额外销售额。
另外,在2020年,Entyvio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幅度达29%。鉴于其增长轨迹,武田将充分利用Entyvio最后几年的市场独占期。并且Entyvio的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尚需时日,尚不能对Entyvio的销售产生较大的影响。
08、再生元:新冠特效药Ronapreve有望贡献58亿美元
在新冠疫情下,应运而生的新冠特效药备受关注。 再生元的新冠特效药Ronapreve已经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或暂时大流行使用授权。
再生元(Regeneron)透露,Ronapreve在第四季度产生22.9亿美元的未经审计的销售额,使其今年的总销售额达到58.2亿美元。不过,Ronapreve治疗已被证明对omicron变体缺乏有效性,但该公司正忙于研究鸡尾酒来治疗它和其他潜在的变体。对此,Regeneron认为,抗体将有一个长期的市场,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除了Ronapreve外,Eylea也贡献了高销售额。Regeneron表示,Eylea的美国销售额在2021年第四季度为15.4亿美元,2021年全年度销售额达57.9亿美元,相较于2020年的49.5亿美元,同比增长8.4亿美元。
2011年11月份,美国FDA批准了Eylea应用于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湿性AMD)的治疗。“我们现在可以表明,高剂量的Eylea的安全性,同时允许患者有更长的治疗间隔。"首席科学官George Yancopoulos博士表示。
09、渤健:Aduhelm美国医保报销范围或将紧缩
“在要求FDA限制Aduhelm的标准后,渤健现在正在倡导对潜在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进行进一步限制。在即将到来的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中心(CMS)决定的五个可能结果中,渤健正在倡导与Aduhelm的临床试验人群相一致的覆盖范围。”渤健的美国负责人Alisha Alaimo在本次大会介绍。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正在考虑将包括Aduhelm在内的一类药物纳入保障覆盖范围。这意味着,Aduhlem覆盖的适应患者人群相较于目前的FDA标准有更多的限制,后者只要求该药物用于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症的患者。
在2021年,备受争议的阿尔兹海默症药Aduhelm在美上市后的情况可谓是“一波三折”,最直接的表现是销售业绩不佳。据渤健公布的2021第三季度报告显示,Aduhelm在整个第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只有30万美元。究其原因:第一,是渤健在7月初缩小Aduhelm使用范围,仅限于轻度症状的AD患者;第二,是美国多家大型医疗中心出于疗效的担忧拒绝选择使用该药。第三,是舆论争议不断。2021年12月20日,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与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教授联合发表了一份正式声明,要求FDA快速将Aduhelm从市场上下架。
在医疗保险裁决之前,渤健出人意料地将Aduhelm的标价降低了一半。2021年12月20日,渤健宣布自2022年1月1日起将阿尔茨海默病新药Aduhelm(100mg/ml规格)的批发商采购价格(wholesale acquisition cost)下调大约50%。对于一个平均体重74kg的患者而言,每年维持治疗(10mg/kg)的费用为28200美元。
不仅如此,在2021年1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Aduhelm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上市权申请(MAA)也持否定意见。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00 项与 Vas-Cath, Inc.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Vas-Cath, Inc.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