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General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General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3月10日,全球顶级风投Flagship Pioneering宣布其新创立的新公司——Lila Sciences完成2亿美元种子轮融资。Lila Sciences的目标是开发“科学超智能”平台和全自动实验室,推动生命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本轮融资由Flagship Pioneering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General
Catalyst、March Capital等。
Lila Sciences成立于2023年,源于Flagship Pioneering的内部实验室。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先进的AI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处理大量数据和预测,还能帮助科学家设计并执行新实验,提出假设并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测试。
Lila Sciences的领导团队在AI、安全、商业战略、组织效能、机器人以及生物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科学领域拥有深入而广泛的专业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著名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 博士将担任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Lila Sciences创始团队部分成员(来源:公司官网)
Lila Sciences的平台已展示出初步成果,例如设计新型遗传药物和数百种抗体,并计划与生命和材料科学行业伙伴开展合作。
Lila Sciences的自主科学平台旨在通过结合生成式AI与可通用、可扩展、自主的AI科学单元,在人工指导下,扩展和优化任何科学领域的实验。在短短几年的开发中,该平台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超越人类和现有AI驱动基准的性能,包括:
拥有先进推理能力的大型语言模型(LLM),能够处理重要的科学问题和科学情报基准;
产生优于市售疗法的最优基因药物结构;
发现和验证数百种针对广泛治疗靶点的新型抗体、肽和结合物;
开发出独特的非铂族金属作为绿色氢生产的催化剂,而成本仅为当前商业催化剂的一小部分;
为工业规模的碳捕获设计新材料,具有比领先产品更好的容量,热稳定性和动力学结合。
Lila Science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兼Flagship Pioneering普通合伙人Geoffrey von
Maltzahn博士表示:“Lila的使命是负责任地实现科学超级智能,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机会,这一追求的领导者将是在最大规模、速度和智能运行科学方法的实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解决难题,让AI能自主地、并以可扩展的方式运行每一步——从产生想法的AI模型到通过机器人和自动化将其减少到实践。我们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而这仅仅是这项重要任务的起点。”
参考资料:
https://www.lila.ai/news/the-future-of-discovery
推荐阅读
100个新靶点 | 2024年度
里程碑!PROTAC之后,RIPTAC首次进入临床
医药魔方Pro
洞察全球生物医药前沿趋势
赋能中国源头创新成果转化
媒体合作:15895423126
版权所有 © 2025 PHARMCUBE。保留所有权利。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3月6-7日新药创新者峰会扫码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药融圈获悉:此前在2025年1月中下旬,成立于2021年的Odyssey
Therapeutics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码“ODTX”。招股书提交之前,Odyssey
Therapeutic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完成了A、B、C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到4.87亿美元。
摩熵医药数据库:融资信息
此次IPO,Odyssey
Therapeutics计划筹资1亿美元,用于支持其研发管线的推进和公司的运营发展。IPO前,公司的股东结构相对分散。其中,SR
One Capital Management持股16.2%,OrbiMed
Private Investments VIII持股为14.3%,FMR持股为6.7%,Foresite
Capital持股为6%;Logos
Opportunities Fund III持股为5.3%,General
Catalyst Group持股为5%,Gary
D. Glick持股为5.4%,Jeffrey
M. Leiden持股为1.2%。
01
瞄准下一波创新浪潮
目前针对炎症性疾病的疗法主要集中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上,特别是抑制细胞因子,尽管靶向不同的细胞因子,但也存在基本局限性。因为细胞因子具有冗余功能,所以阻断任何一种细胞因子都不会阻止其他细胞因子激活适应性免疫反应。通过专注于上游免疫反应,Odyssey
Therapeutics的在研管线有可能解决下游细胞因子冗余问题并减轻先天免疫反应引起的直接损伤,同时减少免疫抑制风险。
Odyssey
Therapeutics战略性地采用小分子和蛋白治疗这两种治疗模式,目标是开发出比标准疗法有显著进步的创新药物。
公司进展最快的管线是OD-07656,这是一种RIPK2抑制剂,正在研究用于治疗UC(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RIPK2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一种关键信号蛋白,能对消化道细菌副产物做出反应,被认为是IBD(炎症性肠病)的启动因子,也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和整合素阻断疗法等标准疗法的抗药性机制。根据对IBD患者体内RIPK2激活增加、RIPK2相关基因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联系以及临床前模型中RIPK2基因敲除或抑制后疾病减轻的观察,公司认为阻断RIPK2有可能解决IBD的核心病理问题。抑制RIPK2可阻断多种细胞因子对细菌副产物的反应,其中许多细胞因子都是治疗IBD的有效靶点,包括TNF、TL1A和IL-23。通过阻断这些细胞因子,可降低适应性免疫反应。另外还推断,通过阻断RIPK2能防止先天性免疫细胞激活对肠道上皮内膜的直接损伤。
无论是作为单一疗法还是与现有疗法联合使用,OD-07656都有可能打破IBD治疗的天花板。
OD-07656计划的临床试验2a期研究设计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OD-07656的临床试验2a期研究,评估OD-07656作为单一疗法治疗UC患者的效果,并在2026年上半年公布初步诱导结果;在2026年上半年开始第二项临床试验2a期研究,评估OD-07656与标准疗法整合素阻断疗法维得利珠单抗联用的情况,并预计在2027年年中公布联用诱导的顶线结果。在完成上述临床试验后,Odyssey
Therapeutics还可能在适合RIPK2抑制的其他疾病中启动更多研究,包括克罗恩病和脊柱关节炎。
另一个提上日程的口服小分子IRAK4抑制剂旨在阻断肌球蛋白的炎症信号传导,肌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复合物。IRAK4抑制剂有望用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AD、化脓性扁桃体炎和骨关节炎。一旦选定IRAK4候选开发药物,后续会开展IND适应性毒理学研究,如果IND适应性毒理学研究的结果可以接受,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亚提交CTA申请。
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1期研究预计包括SAD和MAD两部分,以评估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目前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开始这项试验,等待TGA的批准,并在2026年下半年公布试验结果。以上是IRAK4抑制剂计划的临床试验1期研究设计。
OD-00910是一种单特异性四价V型体,旨在有选择性地激动Treg上的TNFR2。TNFR2是一种在Treg上高度表达的受体,在其他细胞上的表达相对有限。激动Treg上的TNFR2可通过增加Treg数量来减轻炎症,改善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和组织归巢,并使Treg保持稳定的免疫抑制表型。
OD-00910预计2025年底在澳大利亚提交CTA申请。临床试验1a期试验预计将包括健康志愿者的SAD部分,随后在炎症患者中进行MAD试验,研究的目的都是评估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开始SAD部分的试验,等待TGA的批准,并在2026年下半年公布临床试验1a期研究的结果。
其他开发的早期管线还包括TSLP/IL-33双特异性拮抗剂、NLRP1的小分子抑制剂和MDA5小分子抑制剂。另外Odyssey
Therapeutics还与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合作,利用公司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能力开发针对多个治疗靶点的分子;与辉瑞合作利用公司的天然产品确定靶向转录因子的候选产品;此外,还与Terray
Therapeutics合作,发现并开发一种双方都感兴趣的免疫学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的抑制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02
近期公布营收同期增长超200%
Odyssey Therapeutics在2022年无营收,2023年营收为103.7万美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7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2%;研发费用为811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40万美元;一般和行政费用为197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0万美元;运营亏损9950万美元,净亏损为9340万美元。截止2024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294亿美元。
参考:
NMPA/CDE;
摩熵医药数据库,https://pharma.bcpmdata.com/;
FDA/EMA/PMDA;
相关公司公开披露(除标注外,正文图片均来自企业官网);
https://odysseytx.com/;
https://www.sec.gov/cgi-bin/browse-edgar?company=Odyssey+Therapeutics&match=starts-with&filenum=&State=&Country=&SIC=&myowner=exclude&action=getcompany;
https://www.biospace.com/business/sionna-odyssey-join-growing-2025-ipo-class-as-analysts-forecast-muted-market;等等。
日程以现场为准
▲8月15-16日 NDC2024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 扫码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药融圈旗下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显示:ArriVent
Biopharma,
Inc.于2021年成立,致力于加速创新药在全球范围的研发推进。公司在中国及其他生物技术创新活跃区域内寻找处于各个研发阶段的first-in-class候选药物。通过与这些创新药研发公司的战略合作,为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各种疾病提供来自全球的优质药物。目前,公司的重点研发领域为肿瘤治疗。
2023年3月,ArriVent
Biopharma, Inc.完成1.55亿美元超额认购的B轮融资。本次融资由Sofinnova Investments和General
Catalyst共同领投,上海生物医药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 OrbiMed, Octagon Capital
Advisors, Sirona Capital和Boyu/Zoo Capital持续加注或跟投。该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支持核心产品Furmonertinib/伏美替尼(一种高透脑率、高特异性的EGFR激酶抑制剂)的关键III期临床研究和其他适应症的拓展,以及扩充公司的产品管线。
此前ADC初创企业Aarvik的ARR-002候选产品之前被Arrivent Biopharma引进开发,目前在临床前研发阶段。预计最快在2024年晚些时候递交IND。
2023年7月,诺诚健华
和ArriVent
Biopharma达成一项临床合作协议,就新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变构抑制剂ICP-189联合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口服
EGFR 激酶抑制剂Furmonertinib/伏美替尼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开展临床试验。
Arrivent Biopharma pipeline
2023年10月,Furmonertinib/伏美替尼获得美国FDA授予用于治疗先前未接受过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BTD)。
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
本次突破性疗法认定的授予是基于FAVOUR临床研究(NCT04858958
/
CTR20201697)的中期分析;该试验是一项1b期、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估伏美替尼治疗EGFR外显子20号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FAVOUR的中期分析表明,作为单药治疗,伏美替尼在一线和既往治疗的患者中具有优异的疗效及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且在240
mg QD下, EGFR 20 号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初治患者中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分别达到78.6
%及15.2 个月。伏美替尼一线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III期注册临床FUVENT研究(NCT05607550 /
CTR20231409)目前正在全球多中心展开入组。
火速,纳斯达克递交IPO
2024年1月5日,Arrivent Biopharma向美国纳斯达克递交IPO申请。招股书显示:公司B轮投后估值达3.57亿美元。上市前高瓴资本为目前第一大股东,艾力斯,礼来亚洲基金,中国的红杉资本等等持股。
2024年1月26日,登陆股市;目前6月10日收盘,市值约6.22亿美元(约合45.1亿人民币)。
ArriVent Biopharma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兼CEO为姚正彬博士,一位连续创业者(曾任基因泰克/Genentech与Tanox的高管、阿斯利康(AstraZeneca)高级副总裁,负责免疫肿瘤产品开发、MedImmune高级副总裁,负责呼吸、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创新药物早期开发(iMED);后联合创立Viela
Bio)。联合创始人兼研发总裁Dr. Stuart Lutzker(
基因泰克/Genentech,Ambrx老兵;同时也是Immune-Onc Therapeutics SAB成员等)。
从中国biotech康宁杰瑞引进平台
2024年6月5日,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与ArriVent BioPharma公司签订研发与商业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使用康宁杰瑞专有的连接子载荷平台(Alphatecan)和糖基定点偶联平台,发现和开发创新ADC药物。
根据协议条款
合作期间,康宁杰瑞将保留相关ADC产品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权益。ArriVent将拥有相关ADC产品肿瘤领域的海外权益,并将负责及承担ADC产品的相应开发费用支出。
康宁杰瑞有权收取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预付款,以及潜在的里程碑付款,包括产品注册、开发及销售里程碑款项,总计最多可高达6.155亿美元。此外,康宁杰瑞还有权就各ADC产品向ArriVent收取分级销售特许权使用费。
示例
参考:
NMPA/CDE;
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
FDA/EMA/PMDA;
相关公司公开披露;
www.arrivent.com;
www.alphamabonc.com;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s://www.alphamabonc.com/investors/presentation.html,业绩展示;
ADC Landscape综述:Exploration of the antibody-drug conjugate clinical landscape;doi.org/10.1080/19420862.2023.2229101;
www.innocarepharma.com/cn;
https://endpts.com/scoop-bing-yaos-arrivent-lining-up-145m-raise-after-150m-debut-in-2021/;等等。
本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作任何用药推荐
重磅XDC峰会推荐
2024生物医药创新博览会(NDC2024)特设XDC药物研发及核素药物开发论坛,论坛邀请科研院所、制药企业、Biotech公司、CXO企业、投融资机构行业资深专家,共同探讨XDC偶联药物及核素药物领域的前沿话题和发展趋势,分享最新成果、经验以及战略思考,赋能偶联药物、核素药物领域发展和创新!8月15-16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C馆,我们不见不散!
@趋势@合作@学习@社交@参观
100 项与 General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General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