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远大医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远大医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合作完成后又开启收购,阿斯利康斥资近24亿美元,拿下拥有多款重磅核药的Fusion。
3月19日,阿斯利康宣布将收购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Fusion Pharmaceuticals,这也是本月阿斯利康的第二笔收购。
在本次收购中,阿斯利康将向Fusion预付20亿美元现金,如果达到某些监管里程碑,阿斯利康将另外支付每股3美元,即大约4亿美元,收购总价高达24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换算,约为172亿元)。本次交易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拉长时间轴看,阿斯利康在资本市场的大手笔收购不少,而每一次的出手,阿斯利康都给出了足够的理由。
本次收购的对象Fusion是一家临床阶段的肿瘤学公司,专注于开发下一代放射性偶联药物——其具有精准靶向、强力杀伤、有限损伤和诊疗一体的优势,也被认为是一种颇具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
Fusion的核心产品为FPI-2265,这是一款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新疗法,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目前处于II期临床开发阶段。
收购完成后,Fusion将成为阿斯利康的全资子公司,继续在加拿大和美国开展业务。同时,阿斯利康可以获得包括处于临床阶段、基于同位素锕(actinium)、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偶联药物,以及其他放射偶联药物管线与Fusion的研发与生产设施,加强其在放射性偶联体研发、制造和供应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接下来,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加速开发下一代放射性偶联体以转变患者治疗结果方面。
近几年来,阿斯利康一直在资本市场寻找具备潜力的合作伙伴,本次将Fusion作为收购目标也是基于此前双方已经建立了良好合作。
2020年11月,阿斯利康与Fusion就下一代α粒子靶向放射性疗法和癌症联合疗法达成开发和商业化合作;2023年4月,双方联合开发的FPI-2068(靶向EGFR和cMET)正式步入临床阶段。
Fusion是靶向α粒子疗法的行业领导者。阿斯利康选择直接收购Fusion,或许可以体现其对放射性药物市场的看好以及对Fusion技术平台和在研产品的认可。
跨国药企喜爱“买买买”,这一点不仅仅反映在阿斯利康身上。
梳理资本市场上接二连三的跨国药企收购案不难发现,在医药研发的高风险和高投入下,他们正从一开始的埋头搞研发到现在从不同合作中寻求新发展,进而重塑产品管线,增强市场竞争力。
“爱买”的阿斯利康也从一次次的收购中尝到了甜头,仅以其在罕见病领域的收购为例,2021年阿斯利康收购Alexion后开始了在罕见病领域的强势布局,最新业绩反映出其决定的正确性——年报显示,2023年阿斯利康全年总营收458.11亿美元,罕见病业务贡献了77.64亿美元的营收,占比总营收约16.9%。
随着国内外药企的竞相布局,核药这一蓝海赛道的热度正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核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19.3亿美元。我国核药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127亿元。
良好的前景吸引着跨国巨头们纷纷布局,近两年来在核药领域,诺华、拜耳、礼来等大药企纷纷出手进行收购,并且这些大药企们正向更多适应症及靶点探索。
诺华就是通过收购在核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生动例子——2017年,诺华以39亿美元收购AAA公司进入核药领域;2018年其又以21亿美元收购Endocyte。目前,诺华手握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Lutathera和前列腺癌的Pluvicto两款重磅产品。
礼来也曾斥资近14亿美元收购——2023年10月,礼来宣布以每股12.50美元(溢价68%)的价格收购POINT Biopharma,礼来也因此获得了多款RDC产品,包括两款处于临床后期的PNT2002和PNT2031以及POINT下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技术平台和相应的核药供应链。
2023是放射性药物的“高光”年份,市场调研机构GlobalData在一份报告中称,2023年放射性药物领域的风险投资交易增长了550%,达4.08亿美元。而2017年,这一数字仅为6300万美元。
不同于其它产业,放射性药物产业准入壁垒高,这也是很多药企选择通过“收购”入局这一市场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因其原料特殊,核医学行业受到的各方面监管更为复杂和严格。同时,放射性核素存在特定的半衰期、辐射自分解和不稳定等特性,其对物流配送等要求更高。在设备和技术人员上,其壁垒也更高。种种因素都要求入局这一市场的药企,必须在各方面具备强劲的实力。
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企业致力于研发放射性疗法,并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以远大医药为例,2020年其与Telix Pharmaceuticals公司达成超2亿美元合作,引进了六款创新RDC产品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目前,其开发的靶向SSTR的RDC产品ITM-11、靶向LAT-1的RDC产品TLX101已在国内获批临床,分别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胶质母细胞瘤。
此外,恒瑞医药的放射性治疗1类新药已经获批临床,主要针对PSMA阳性前列腺癌患者;先通医药等均有放射性药物的开发。
显然,核药这一广阔的市场给了药企极大的想象空间。回到阿斯利康身上,在核药领域完成收购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管线融合发展、商业化等一系列的挑战。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赛诺菲与Aqemia达成1.4亿美元协议,共同致力于小分子的发现赛诺菲与法国初创公司Aqemia合作,该公司使用量子物理算法和生成人工智能加速药物发现。该交易价值高达1.4亿美元,旨在发现多个治疗领域的小分子。Aqemia的方法给赛诺菲留下了深刻印象,合作建立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该伙伴关系旨在扩大各自的专业知识,并支持赛诺菲利用AQEMA独特的技术发现新的化学物质。2. 智云健康与华润三九的全资子公司华润圣火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智云健康与华润三九子公司华润圣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深耕慢病领域,关注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疾病。华润三九为国有控股医药大公司,拥有多个过亿销售额产品。3. 千丘智能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用于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2024年3月6日,精神康复数字疗法企业千丘智能日前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睿资创投领投,中岚科创任长期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千丘智能成立于2021年,基于VR技术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前期诊断-康复训练-训练后评估的全流程数字疗法方案。千丘智能创始人侍淳博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从自闭症康复领域知名学者;团队获上海头部高校及多家三甲医院支持,设计基于行为主义疗法等经典干预方法的数字疗法方案,现已完成初步验证并获得相关知识产权,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许可正在申请中。4. 远大医药近7000万引进的首创新药,FDA批了台新药引进的丙酸氯倍他索眼用混悬剂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眼科手术后炎症和病痛,具有快速、持续、安全有效等优点,且用药频率低,耐受性好,可大幅提高患者依从性。这是15年来首个新型眼科类固醇用药。5. 医疗器械公司Nalu Medical完成8500万美元E轮融资,加快商业增长、扩大临床和健康经济证据2024年3月6日,医疗器械公司Nalu Medical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增量股权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B Capital提供支持。使本轮融资总额达到8500万美元,由Novo Holdings领投,其中6500万美元将于2023年12月底完成。参与本轮融资的还有所有现有投资者:Gilde Healthcare、MVM Partners、Endeavour Vision、德诚资本、Longitude Capital、Advent Life Sciences、Pura Vida和Aperture Venture Partners。公司打算利用这笔资金加快商业增长、扩大临床和健康经济证据,并继续产品开发和扩大运营规模。6. 大仕城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打造国际领先的一站式彩瞳供应链深圳市大仕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将用于扩产美瞳生产线、研发新产品新材料和全球化布局。大仕城是一家专注于彩色隐形眼镜的医疗器械公司,已获得FDA注册认证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美瞳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国内合规制造商供给不足,大仕城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一站式彩瞳供应链。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bioonSir 删除或修改!
100 项与 远大医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远大医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