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猕猴实验到2024年7月Neuralink即将进行的第二例人体试验,脑机接口技术正不断创造历史时刻。2024年4月,Elon Musk在社交平台透露了Neuralink的另一进展——“The Blindsight implant is already working in monkeys”,这表明以
Neuralink为代表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或将实现“盲人复明”。
除了Neuralink外,由其联合创始人兼前总裁Max Hodak创办的
Science Corporation也致力于“盲人复明”的研究。Max Hodak毕业于杜克大学,曾在大学二年级创办MyFit并获百万美元投资,后被Naviance收购。毕业后,他师从被誉为“脑机接口之父”的Miguel Nicolelis教授,并创办了
Transcriptic,获得多家投资机构青睐,累计融资超3000万美元。
2016年,Max Hodak与其他7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Neuralink,专注于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开发。2021年4月,Neuralink宣布成功在猴子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使其控制电子游戏。随后,Max Hodak于2021年5月离职,并创办了Science Corporation,截至目前,
Science已累计融资1.6亿美元。
Science的第一个产品是“Science Eye”,这是一种视觉假体,主要针对因感光细胞死亡引起的严重
失明疾病,如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少年性黄斑变性(Stargardt)。Science Eye是一种组合设备,包括无线电源线圈和插入视网膜的超薄柔性
micro-LED,以及一副内含微型红外摄像头和感应电源线圈的无框眼镜。
此外,Science还利用了一种新型基因疗法——光遗传学基因疗法。该疗法通过将视蛋白注射到感光细胞中,使神经元对光照作出反应,从而增强视网膜组织的光敏性,帮助视细胞受损的患者重见光明。
具体而言,Science Eye首先将视蛋白传输到神经节细胞,使其对特定波长的光敏感,成为新的“感光细胞”。随后,通过手术将超薄柔性micro-LED设备植入视网膜,利用特定波长的光驱动这些新的“感光细胞”向大脑发出电信号。最后,通过名为“PRIMA”的特殊眼镜,将图像信号投射到Micro LED上,激活改造后的感光细胞,并将信息传递至大脑,产生视觉。
即便是天生眼盲的人,依靠这三步也有望重见光明。目前,Science已在兔子测试模型中成功将RGCs转化为感光细胞,并“照亮”了大脑。Max Hoda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Science Eye的人体临床试验将在2025年之前启动。
2024年4月,Science完成了对
Pixium Vision SA的知识产权和相关资产的收购。Pixium Vision的PRIMA技术在2023年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目前正在进行三项人体临床试验。尽管尚未公布完整数据,但已有视频显示,AMD患者在PRIMA帮助下可流利阅读和打牌。
Max Hodak认为,Science Eye采用的灵活微型柔性Micro LED技术,比传统电极更适合长远发展,并能在患者环顾四周和移动时保持感光细胞到大脑的映射持续不断。2023年初,Science收购了一家美国MEMS代工厂,并在2024年宣布投资6500万美元扩建工厂,以支持Science Eye和PRIMA等尖端技术的制造生产。
Science Foundry还将利用
MEMS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推动脑机接口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落地。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