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球约5.37亿人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在中国,有1.3亿糖尿病患者,且这一数字每年都在上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6.43亿。由于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再生疗法。令人欣慰的是,近期中外科学家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糖尿病根据病因可分为1型和2型。
1型糖尿病是一种因为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缺乏的疾病。胰岛β细胞是体内唯一能够生产胰岛素的细胞,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胰岛素注射。通常这种疾病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被诊断出,需要持续监测以减少并发症和
低血糖的风险。
2型糖尿病则主要由于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大约占糖尿病患者的85%至95%。其中约30%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此外,糖尿病还包括
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在最新的研究进展中,中国在2型糖尿病的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24年8月底,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
人GLP-1和FGF21双因子高表达脂肪干细胞注射液”的新药IND,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是中国首个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的新药。该疗法通过基因修饰技术,使脂肪干细胞在患者体内高效表达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以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和控制体重。
除此之外,加拿大公司Sernova与Evotec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胰岛替代疗法,称为“细胞袋系统”。该系统通过微创手术将一个小型植入设备植入患者腹部肌肉皮下,随后将胰岛细胞移植到设备形成的血管化组织腔中。这种设备多孔,能在体内形成天然的血管环境,保证治疗细胞长期存活并发挥作用。2024年9月,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第一批临床试验结果令人瞩目。共有13位1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试验,其中接受细胞袋+供体胰岛联合移植治疗的患者均实现了长期摆脱胰岛素治疗,并且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
这一研究证明了在可植入和可回收系统中,胰岛细胞在长时间内保持健康和功能的可能性,标志着1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综上所述,随着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糖尿病治疗的前景变得更加明朗。尽管干细胞疗法仍在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