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医药:营收约60.5亿港元,核药板块收入翻倍增长

2024-08-27

2024年中期,远大医药发布了其业绩报告,显示收入约60.5亿港元,剔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约5.4%;归母净利润约15.6亿港元,剔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58.0%。其中,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取得了大约2.07亿港元的收益,同比上涨约107.6%(剔除汇率因素影响)。该板块的核心产品包括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和液体栓塞剂LavaTM,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超过15万人次使用,已进入快速放量期。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是远大医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板块之一,拥有近650名员工。远大医药在研发注册阶段储备了12款创新产品,涵盖68Ga、177Lu、131I、90Y、89Zr五种放射性核素,治疗肝癌前列腺癌脑癌等七种癌症。这些产品种类丰富,包括诊断和治疗两类核素药物。

远大医药的核心产品之一是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获得药监局批准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这是全球唯一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的产品。此外,液体栓塞剂LavaTM是美国首款获批用于治疗外周血管动脉出血的创新液体栓塞剂,具有优异的成像效果,该产品已于2023年在美国上市并实现商业化。

在创新研发方面,远大医药的研发及项目投入总计约14.8亿港元。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的产品主要分为介入治疗和RDC两大类别。介入治疗产品包括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该产品用于治疗富血管的良性及恶性肿瘤,并已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

此外,全球创新的液体栓塞剂KonaTM用于脑动静脉畸形的术前栓塞,具有短暂不透射线属性,该产品正在申请FDA的上市前审批。全球创新的实体瘤消融治疗技术AuroLase®用于前列腺癌组织消融,通过纳米颗粒技术,实现对肿瘤的精准破坏,已向FDA递交了PMA申请。

远大医药目前有9款在研RDC药物,包括全球创新型前列腺癌诊疗产品TLX591/TLX591CDx、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诊疗产品TLX250/TLX250CDx、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诊疗产品ITM-11/TOCscan®、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产品TLX101、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产品ITM-41等。

其中,TLX591通过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显示了积极的治疗结果,目前正在进行海外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TLX250-CDx用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诊疗,已在海外进行Ⅲ期临床研究。ITM-11与TOCscan®组成了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放射性诊疗一体化组合,正在欧美进行III期临床研究。TLX101通过血脑屏障靶向胶质母细胞瘤,目前正在澳洲进行I/II期临床试验。ITM-41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潜力。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