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 | FANCD2-FANCI 复合物识别与保护停滞复制叉的 DNA 修复机制

2024-09-25
DNA复制是保障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和稳定的重要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障碍,导致DNA损伤。双链交叉连接(ICLs)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损伤形式,会阻碍DNA的复制和转录,甚至引起细胞凋亡或癌变。因此,及时修复ICLs对维持细胞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至关重要。

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aemia)途径是一个修复ICLs的重要路径。该路径的关键组分是FANCD2-FANCI(D2-I)蛋白复合物,能够识别ICLs并启动修复过程。D2-I复合物由FANCD2和FANCI两个亚基组成,其中FANCD2主要负责与DNA的结合,FANCI则参与D2-I复合物的组装和功能调控。

D2-I复合物不仅在ICLs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还与其他DNA修复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CRISPR介导的DNA修复过程中,D2-I复合物都扮演保护停滞复制叉的角色。停滞复制叉是指DNA复制叉在DNA损伤处停止,导致DNA损伤积累和基因组不稳定。

近期,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实验室的Lori A. Passmore研究团队与帝国理工学院的David S. Rueda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FANCD2–FANCI surveys DNA and recognizes double- to single-stranded junctions”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通过单分子成像和冷冻电镜技术,直接可视化D2-I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探究其识别和修复DNA损伤的机制。

首先,研究人员制备了荧光标记的D2-I复合物,并使用光镊、共聚焦显微镜和微流体系统捕获λ噬菌体DNA,观察到D2-I能够在DNA上滑动。进一步分析发现,D2-I在DNA上以双向扩散的方式运动,其扩散速度与Cdc45-MCM-GINS复制解旋酶相当,但低于PCNA和XRCC4-XLF。D2-I在DNA上的停留时间较长,可以覆盖几乎整个λ DNA的长度。

研究还发现,D2-I在遇到DNA末端时,会反弹并沿相反方向继续扩散。当D2-I遇到含有Holliday接头的DNA时,会停滞在接头的中心区域。这表明DNA环状结构对D2-I的滑动形成了物理障碍。

进一步研究显示,D2-I在双链DNA上滑动,但在遇到单链-双链(ss-ds)DNA交联结构时会停滞。冷冻电镜结构显示,停滞的D2-I与ss-dsDNA交联的相互作用不同于滑动时的情况,D2-I可以识别并锁定ss-dsDNA交联。

最后,冷冻电镜结构分析表明,D2-I滑动和停滞在DNA上的分子机制不同。当D2-I滑动在双链DNA上时,FANCI蛋白的C端结构域与DNA发生静电相互作用,推动D2-I沿DNA双螺旋滑动。而当D2-I停滞在ss-dsDNA交界处时,FANCD2蛋白的KR结构域与DNA直接相互作用,将D2-I锁定在交界处。这种停滞机制对DNA损伤修复至关重要,因为停滞的D2-I可以识别DNA损伤部位并保护停滞的复制叉。同时,FANCD2的泛素化可以促进D2-I定位于DNA交联部位,而KR结构域突变会导致D2-I的DNA结合效率和交联修复能力下降,表明KR结构域在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D2-I在DNA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范可尼贫血症途径及其他类型DNA修复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关键见解,并为开发新的DNA损伤修复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