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药企不断加入,KRAS靶点竞赛更具观赏性。撰文丨黄仲平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浪接着一浪,自创新药产业在中国落地生根以来,经历了振奋人心的潮起时刻,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潮落。但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技术演进并非线性发展,而是充满曲折。KRAS在被发现后40年时间里曾被视为“不可成药”的药物靶点,但随着近年来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深入,针对KRAS突变的药物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多款靶向KRAS的药物的获批,使这一“不可成药”靶点逐渐变得火热。在刚刚落幕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KRAS抑制剂火热程度直逼去年下半年开始大热的双抗,众多大型MNC都在紧盯着这个领域,下一个产业热点呼之欲出。KRAS究竟有何魅力?一片大蓝海市场1982年,Robert A. Weinberg等人在人类膀胱癌细胞T24/EJ中发现了HRAS,使得RAS成为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肿瘤基因。RAS家族目前已知有KRAS、NRAS和HRAS三个亚型。KRAS突变以单碱基错义突变为主,绝大多数发生在密码子G12、G13或Q61上。KRAS G12突变包括G12A、G12C、G12D、G12V等亚型,以G12C、G12D和G12V突变为主。大多数情况下,KRAS都处于失活态,KRAS突变导致和GTP结合的KRAS蛋白占比提升,使得KRAS无需上游RTK的信号即可处于激活状态,进而持续地激活下游细胞生长通路,导致肿瘤发生。简单来说,KRAS就像一个开关,突变后这个开关就处于常开的状态,一直刺激细胞生长。KRAS相关通路,来源:参考资料1在全球和中国KRAS突变阳性癌症中,发病人数排名前三的癌种为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约有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3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80%-9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KRAS突变阳性。这其中,G12C是KRAS最常见的突变之一,KRAS G12C突变发生在约14%的非小细胞肺癌、约4%的结直肠癌以及约3%的胰腺癌患者中;在中国人群中,KRAS G12C突变发生在约4.3%的肺癌、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以及约2.3%的胆管癌患者中。全球主要KRAS突变阳性癌症的发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至2024年,发病人数从180万人增长至200.9万人,并预计于2030年增长至256万人;同期,中国主要KRAS突变癌种的发病人数从42.1万人增长达到47.7万人,并预计于2030年达到64.1万人。尽管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但针对KRAS靶点的开发之路遍布荆棘,充满坎坷。成功的先行者转机出现在2013年,Kevan Shokat团队使用一种基于二硫键片段的化学文库方法筛选出了与KRAS G12C突变蛋白选择性共价结合的“化合物12”,使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治疗成为可能。2016年,Matthew P. Patricelli等人在“化合物1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出首个在体外模型中表现出药物候选效力的KRAS G12C抑制剂。2018年,Wellspring Biosciences在Cell上发表了KRAS G12C抑制剂ARS-1620的临床前数据,引发了第一波大范围的KRAS研发热潮。国内外药企迅速跟进,2018至2020年国内关于KRAS的专利申请有一两百篇,上百个公司关注和扎堆布局KRAS,火热程度堪比PD-1/L1。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4款KRAS抑制剂获批。最早摘取胜利果实的是安进的Sotorasib(AMG510),于2021年获美国FDA加速批准,适应证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全身治疗的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但FDA并没有完全批准Sotorasib,并要求安进在2028年2月前开展并完成额外的验证性研究。2021至2024年,Sotorasib销售额分别为0.9亿美元、2.85亿美元、2.80亿美元和3.5亿美元。目前,Sotorasib在国内由百济神州负责开发和商业化工作。2025年1月,FDA批准了Sotorasib联合帕尼单抗(Panitumumab)用于治疗经治的KRAS G12C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第二款获批的KRAS抑制剂来自Mirati开发的Adagrasib,同样也是靶向KRAS G12C,于2022年12月获FDA加速批准,用于至少接受过一次系统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但加速批准也意味着Adagrasib还需经历“转正”考验。在商业化方面,Adagrasib在2023年前三季度仅仅拿下0.36亿美元的销售额。2023年10月,BMS收购了Mirati。在BMS强大的销售网络下,2024年全年,Adagrasib销售额为1.18亿美元。目前,Adagrasib在国内的独家权利由再鼎医药拥有。已获批KRAS G12C抑制剂情况,来源:药创新整理令人欣喜的是,获批的另外两款KRAS G12C抑制剂均来自中国,分别是信达生物/劲方生物的氟泽雷塞和正大天晴/益方生物的格索雷塞。氟泽雷塞于2024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单药治疗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根据获批的临床数据显示,独立影像学评审委员会(IRRC)评估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达49.1%,疾病控制率(DCR)达9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9.7个月,显示出优秀的临床疗效。格索雷塞也不遑多让,一项关键性II期研究数据显示,受试者的ORR达到52.0%,DCR为88.6%,PFS为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1个月。优异的数据使得格索雷塞于2024年1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适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由于对KRAS G12C抑制剂的研究较早,MNC跟进的项目也基本以KRAS G12C靶点为主,因此追赶者甚众。KRAS G12C抑制剂部分研发管线,来源:太平洋证券在国内,谈到KRAS靶点,就绕不开加科思,这家有着强烈创新情怀的Biotech,是国内为数不多专注于开发KRAS抑制剂的药企之一。戈来雷塞(JAB-21822)是加科思自主研发的KRAS G12C小分子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和胰腺导管腺癌均有研究,其中KRAS G12C突变二线非小细胞肺癌的NDA已于2024年5月获得优先审评。根据发布在《自然-医学》的注册性IIB期研究结果显示,戈来雷塞后线治疗117例KRAS G12C突变的NSCLC的ORR为47.9%,DCR为86.3%,中位PFS为8.2个月,中位OS为13.6个月。罗氏开发的KRAS G12C小分子抑制剂Divarasib也十分凶猛。在I期研究中,Divarasib单药治疗经治的KRAS G12C突变NSCLC的ORR为53.4%,中位PFS为13.1个月。治疗经治的KRAS G12C突变结直肠癌的ORR为29.1%,中位PFS为5.6个月。治疗其他KRAS G12C实体瘤的ORR为36%。目前开展的KRASCENDO-1 III期试验,则敢于直接头对头对照Sotorasib或Adagrasib二线治疗KRAS G12C突变NSCLC的疗效。默沙东开展的III期研究评估MK-1084联合K药治疗PD-L1≥50%的KRAS G12C突变NSCLC则直奔一线方案,实力不容小觑。国内布局KRAS G12C抑制剂研发的药企包括璎黎药业、泽璟制药、翰森制药等等,均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技术的进展实在太快,这边临床试验才刚启动,那边新的疗法又在不断涌现,针对KRAS靶点的研究呈现一派喷涌的局面。后来者众KRAS G12C抑制剂仅适用于G12C突变患者,对于其他突变或者野生型的患者并不适用,覆盖人群有限,使得批准上市的适应证范围较窄。同时部分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KRAS G12D、G12V等新的突变,或通过上游RTK信号激活绕过KRAS G12C抑制,导致产生耐药性。要想在KRAS突变上取得重大突破,其他位点的药物研发尤为重要。目前,其他点位和其他药物类型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泛KRAS抑制剂、分子胶、PROTAC等形式的靶点研究已相继成型。KRAS G12DMRTX1133原是Mirati研发的一款选择性非共价KRAS G12D抑制剂,研发进度较为靠前。自BMS收购Mirati后,于2025年3月宣布放弃该项目,十分可惜。据BMS发言人透露,一个重要原因是MRTX1133药代动力学数据“高度可变且不理想”。虽然MRTX1133折戟,但全球范围内仍有数十款靶向KRAS G12D的新药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部分管线已经进入II期。进度较快的管线包括劲方医药的GFH375(II期)、恒瑞医药的HRS-4642(I期)、阿斯利康的AZD0022(I期)、海博为药业的HBW-012336(I期)、艾力斯的AST2169(I期)、安斯泰来的ASP3082(I期)等等。KRAS G12D抑制剂部分管线,来源:药创新整理泛KRAS抑制剂为克服KRAS G12C抑制剂的耐药性,泛KRAS抑制剂以共价或非共价结合方式广泛抑制包括G12C、G12D、G13D在内的多种突变形式,有望突破当前KRAS靶向药的覆盖度和耐药性方面的局限,被视为当前攻克KRAS驱动型癌症的关键方向。目前泛KRAS抑制剂的研发目前均处于早期阶段,进入临床的管线包括加科思的JAB-23E73(I期)、Revolution的RMC-6236(I期)、璎黎药业的TEB-17231(I期)、百济神州的BGB-53038(I期)、辉瑞的PF-07934040(I期)、勃林格殷格翰的BI1701963(I期)等等。泛KRAS抑制剂部分研发管线,来源:药创新整理此外,以mRNA疫苗、PROTAC、TCR-T细胞疗法等形式开发的针对KRAS靶点的药物也在不断涌现。如Moderna研发的mRNA-5671是一种可针对KRAS G12C、G12D、G12V和G13D等多种突变体的癌症疫苗,已进入临床I期。Astellas研发的PROTAC药物ASP3082通过将E3泛素连接酶连接到KRAS G12D突变蛋白促进其降解,已进入临床I期。Affini-T Therapeutics研发的AFNT-212是新型TCR-T细胞疗法,通过表达针对KRAS G12D突变蛋白高亲和力的TCR,实现对肿瘤细胞更强的杀伤能力,已进入临床I期。结语从G12C到G12D,从特异靶向到广谱抑制再到多形式药物研发,针对KRAS靶点的突破日新月异,“不可成药”已经彻底成为历史。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出现,当然,也会看到一些项目遗憾退场,这正是科研攻关的魅力所在。特别是在中国药企接连不断加入下,技术叠加产业的双重谐振,使得这场KRAS靶点竞赛更具观赏性。后续发展如何,“药创新”还将持续关注。参考文献:1、《3种癌症都有的靶点,如何打破“不可成药”魔咒?》,与癌共舞,2025-3-22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作信息交流学习,并不反映任何意见及观点。往期推荐乐威医药荣获2024年度EcoVadis承诺奖牌乐威医药再获三项国家专利知识产权乐威医药公益3.12植树行动